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

2020-10-12 葵花評育兒

導讀: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當您的孩子犯錯時您該怎麼辦?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大多數父母的方法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希望讓他們的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錯誤的,並且需要通過這種方法來糾正。紀律方法,其結果?不僅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不斷犯錯。父母說得更多。他們還發現他們的父母很煩和冗長。他們只知道怎麼大喊。
小甜就是這樣的孩子。每次回家,她根本不做作業。她會看電視一會兒,然後玩遊戲一會兒,直到睡覺時才開始寫作。實際上,這些作業確實不多,而且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完成了。母親頭疼,河東獅的吼聲幾乎每天都在家裡上演。


有一次,小天一直晃到晚上10點,母親走過去對她說:「看,我已經告訴過你很多次了。如果你想早點做功課,為什麼不呢?聽嗎?「誰知道孩子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還固執地說道:「我已經說了成千上萬次的真相,但我聽不懂。這時,母親突然意識到一件事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孩子我根本聽不懂。
因此,孩子們怎麼能理解父母的話呢?心理學家李美金教授在程序中提出了一個新觀點:孩子必須假裝沒有看到錯誤。
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在一個節目中,作家範登談到了養狗的問題。範登說,當他以前養狗時,幼犬會撒尿到各處,無數次毆打它們無濟於事,後來範登遇到了一個養犬師,範登問這個犬師這個問題訓犬師說:如果您想讓小狗到處改變撒尿的習慣,則必須使用訓犬師可以理解的方法。例如,只要將小狗拉入浴室一次,就應該立即觸摸它並重複幾次,您會學到它,並且打錯是錯的,即使您加重了它,狗也無法理解。


這時,心理學家李美金教授接受了固執,並同意養犬師的方法,並說心理學中有一個恰當的術語叫行為主義,這意味著當孩子犯錯時,你對他大喊大叫實際上是一種行為。儘管孩子們無法理解父母的話,但他們的表現會增強這種心理印象。因此,一旦發生類似的事情,孩子會立即採用最熟悉的應對方式。因此,正確的方法不是責怪孩子,而是當孩子犯錯時,假裝不看錯,以及孩子在做正確的事時事,大力讚美他。


不幸的是,許多父母的做法恰恰相反:孩子犯錯後就對他大吼,孩子做對了,但沒有發表任何聲明。難怪孩子不知道自己錯了,並且不斷犯錯。
前段時間很受歡迎的電視連續劇《小歡喜》!學霸英姿和他媽媽之間的矛盾簡直太過分了!媽媽想讓孩子吃得更輕,避免粉刺,但是英姿!我就是不聽!我喜歡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我的母親希望英子將來去清華大學讀書。影子只是不想走。她必須申請南大並選擇一個就業前景不確定的天文部門。如果不是最後,在英姿跳橋之前,她再次溝通,也許英姿的母親永遠都不知道孩子想從中逃脫多少。她。


你發現了嗎?在父母眼中的錯在孩子眼中是完全可以的,因此,父母在孩子眼中的大吼大叫是脾氣暴躁和不合理的。叛亂期間,父母越多下令禁止的事情,孩子就必須嘗試越多,這將帶來更多麻煩。
1.以兒童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交流
當您發現孩子做錯了什麼時,不要著急,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更不用說毆打或責罵孩子了,先冷靜下來,並儘可能與孩子溝通。
2.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選擇地忽略
即使您發現孩子做錯了什麼,也不要著急糾正。您應該睜開一隻眼睛併合上一隻眼睛,並有選擇地忽略它,以防止發生強迫行為,並避免標記孩子的心臟。
3.傾聽孩子的想法
黃志忠在《美妙的花朵》中談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您眼中的問題可能是別人眼中的解決方案。例如,您認為孩子從10點開始做作業是一個問題。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可以稍後寫作業作為解決方案。因此,您的孩子回家後無法理解並同意您做作業的要求。
4.討論如何共同解決問題
不要成為孩子的敵人!不要成為孩子的敵人!不要成為孩子的敵人!重要的事情要強調三遍!嘗試與孩子討論解決問題,因為在孩子的參與下,孩子將更同意該解決方案。
5.正確的時候必須讚美孩子
與其在批評和攻擊孩子之前不等孩子犯錯誤,不如在開始時就表揚孩子並積極強化自己,這要好得多。畢竟,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讚美,而不是貶義。
現在知道嗎?孩子犯錯後,不要大喊大叫。如果您大聲喊叫,您的喉嚨會痛,孩子的大腦也會痛。您必須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來照顧孩子。如果做得正確,您的孩子將不得不感謝您一生。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怎麼辦?李玫瑾: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便會大吼大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孩子最後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情緒崩潰。有時候很簡單的一道算術題,莉莉給兒子講了十幾遍,孩子依然會做錯。這種事經歷多了,也導致莉莉的脾氣特別暴躁,每次孩子一做錯,莉莉就對著兒子大吼大叫:這道題都講多少遍了?為什麼還不會?
  • 孩子犯錯怎麼辦?李玫瑾: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不少媽媽總是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便會大吼大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孩子最後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情緒崩潰。
  • 李玫瑾:孩子總犯同樣的錯,問題可能出在家長的大吼大叫上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生氣、憤怒,往往會通過大吼大叫等方式來呵斥孩子。可吼過孩子之後家長會發現,孩子之後還會重複犯同樣的錯,怎麼罰都沒用。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早已經給出了解答。
  • 孩子一犯錯大吼大叫就管用?李玫瑾直言:其實錯了,要假裝看不見
    文/小朵朵說育兒每個人都會犯錯,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犯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每個家長也都很頭疼,面對孩子犯錯,家長總是忍不住自己的怒火,會對孩子大吼大叫,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害怕,但是還有的會跟家長反著來,明知道是錯的還要繼續犯,那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究竟該怎麼教育呢?
  • 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我們可以把兒童身心成長的過程看成不斷犯錯和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在成長中,不能沒有錯誤。因此,當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誤時,要當作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了機會,就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有些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大喊大叫,不但氣壞了自己,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 孩子犯錯後,家長該怎麼做?李玫瑾:最好的辦法是假裝「看不見」
    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只會適得其反,李玫瑾:要學會「看不見」。相信很多的家長在孩子犯錯後,都會立馬氣的暴跳如雷,火冒三丈,然後就會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一番。一、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成啥樣1、膽小自卑,畏首畏尾李玫瑾教授說過,在長大後表現出自卑感比較嚴重的孩子,基本都來源於經常吼叫,經常打擊和打罵孩子的家庭。
  • 孩子犯錯時不要大吼大叫,要假裝「看不見」
    孩子身心成長的過程,我們可以看作是不斷犯錯誤又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犯錯。所以說,當家長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並沒有看到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良機,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有的家長,反而在孩子犯錯後大吼大叫,不僅氣壞了自己,還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李玫瑾: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8字箴言」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人一生中總會犯錯,孩子又怎會例外。在孩童時期,父母知道孩子還沒有心智成熟,所以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多選擇溫柔以待,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煩擾父母的事情越來越多,生活的壓力漸漸磨平了父母的稜角與耐心。工作一天疲憊歸家,再遇到無理取鬧的孩子,忍不住對其大吼大叫,企圖通過威嚴來壓抑孩子躁動的心。
  • 如何處理孩子的錯誤,不要再大吼大叫,李玫瑾:應該當做沒看到
    這時媽媽才反應過來,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目前的孩子並不明白這個道理。那如何能讓孩子聽明白父母講的道理呢?而著名的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卻提出讓很多人詫異的觀點:孩子要是犯錯了,父母要假裝沒看到。後來李玫瑾教授才解釋道:其實小孩子犯錯的時候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犯錯不要打,用好「無言自威」才關鍵!
    心理學家李玫瑾曾給過家長們這樣的建議:做父母的,要善於從孩子的態度中去發現自己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子犯錯不要打,用好「無言自威」才關鍵!那麼怎麼去對待孩子犯錯呢?家長不妨試試李玫瑾教授給出的建議。
  • 孩子犯錯該咋辦,打罵真的有效果嗎?李玫瑾:不妨試試「沒看見」
    父母愛孩子,不假,但是孩子氣人的時候,父母也是真生氣,即使是脾氣溫柔的家長,有時也會忍不住對孩子吼上幾句,吼罵之後孩子委屈哭了家長也心疼,但是下一次孩子還是記不住,總是會犯相同的錯誤,讓家長頭疼不已。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琳琳的困惑,面對孩子犯錯時,明智的家長自然知道不能縱容,總會嚴厲地制止或者批評孩子,可面對孩子犯錯該咋辦這個問題,似乎打罵並沒有效果。為什麼不能用「吼罵」的方式面對孩子犯錯?
  • 拒絕大吼大叫,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那些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亦是如此,畢竟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清楚一點,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犯了錯誤,就對他們大吼大叫,或者用更過激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只會對孩子帶來諸多傷害。
  • 孩子犯錯時,大吼大叫是最無效的,真正有用的是父母這些話
    這時候家長應該先安撫孩子過於緊張的情緒,讓孩子慢慢安靜下來。2、發生了什麼?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孩子犯錯之後,家長別立刻呵斥孩子的錯誤,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先詢問孩子事情的經過,讓自己從孩子的角度來了解情況,學會換位思考。
  • 孩子犯錯別再大吼大叫,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很管用
    ,而是要學會和孩子平等溝通。,吼叫只會激發他們的叛逆心理,讓他們變得越來越難管教,身為父母要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那麼容易就被怒火衝昏頭腦。所謂的自然法則就是放任孩子的天性,不去強迫孩子,不去逼迫孩子,讓他自己規劃自己的事情,你只需要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出手,其他時間就做孩子的聆聽者,在孩子的左右,這一招應對叛逆期的孩子非常有效,一般處於叛逆期的孩子都不希望父母插手自己的事情,所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也是好的。
  • 孩子一犯錯,家長就大吼?學會這3點,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
    前幾天看到群裡幾個姐妹在聊天,幾個朋友在群裡聊天,大多都是聊自家孩子最近的表現,學習成績怎麼樣之類的話題。當聊到最近狀態時,朋友小靜說自己最近工作比較忙,脾氣也不太好,孩子做作業老師不專心,我在一旁都看不下去,上前吼了幾句,結果可能把孩子嚇到了,這孩子一晚上在房間裡都沒說話。
  • 李玫瑾: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用這3種補救方法
    李玫瑾是一位大學教授,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她的家庭教育講座往往能一針見血,指出孩子教養問題的根源所在。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相信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習慣性地大聲呵斥,這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不知道屏幕對面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其實是沒有解決兩件事
    有研究表明,90%的家庭都曾經都對孩子大吼大叫過,這說明無論我們有多麼高的知識水平,多麼好的工作,和收入,在孩子面前我們都不止一次犯過錯,失去理智。育兒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留下一些傷痕,有時不是我們刻意要去傷害孩子,是因為壞情緒戰勝了理智,在衝動的情況下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又特別後悔自責,然後又加倍的對孩子好,來補償對孩子的傷害。更要命的是,這種暴力行為,周而復始的不斷循環。憤怒---吼叫---自責---討好。
  • "不要以愛的名義讓步",復旦教授談育兒,孩子犯錯該揍就得揍
    關於教育,到底要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在談到對孩子的教育的時候,曾經說過:"孩子犯錯的時候該揍就得揍,不要以愛的名義讓步。那是害了孩子!對於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往往怒其不爭,卻也無計可施。孩子犯的錯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的時候,再追悔莫及。
  • 乾貨 | 懲罰「熊」孩子,掌握方法,不用大吼大叫
    沒辦法,這位同學只有回老家去跟兒子談話,據同學說他兒子一看見他,就問「爸爸,你是回來打我的麼」,原本父子許久未見,應該是十分親熱的場景才對,到他這裡,居然是這情形,同學也是無語。打算和孩子到陽臺上好好聊聊,還被孩子鎖在陽臺外,這種場景也是少有。當時我們聽著,都覺得很好笑,最終他們決定把孩子轉到身邊來上幼兒園,雖然當時已經交了老家幼兒園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