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2021-01-11 寶爸寶媽育兒說

我們可以把兒童身心成長的過程看成不斷犯錯和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在成長中,不能沒有錯誤。因此,當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誤時,要當作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了機會,就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有些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大喊大叫,不但氣壞了自己,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也說過:孩子犯了錯,父母大聲責罵孩子,非但孩子沒有理解父母說的大道理,反而助長了孩子這這件事情的印象。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孩子腦中閃過的不是父母曾經斥責過的大道理,而是被印象所驅使,而犯下的同樣的錯誤。

李玫瑾老師還提出: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最好的辦法是假裝「看不見」,就是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犯的錯加深印象,這樣下一次孩子遇到同樣的事情,他就有了做對的可能。這種觀點,一度顛覆了我對育兒的看法,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確實如此。

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關心兒童成長的家長,一定不會對我國著名兒童成長專家李玫瑾老師感到陌生,她專注於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研究。有一次,在一個網絡節目裡,作家樊登講到了他在訓練狗方面的失敗。有一次,他連續幾個月訓練狗狗在固定的地方小便,但是狗狗們都不聽他的。所以他狗狗送給了一位朋友,但奇怪的是,過了一周,他又看到了那條狗,它已經很聽話地在固定的位置上小便了,而且小便很正常。

他趕忙向朋友請教,原來朋友訓練狗很有技巧。這位朋友對他說:要想讓狗服從,就得用狗能理解的語言與它溝通。狗做得對時,主人要鼓勵它;做錯時,主人要耐心引導它。沒過幾天,狗就很順從地聽從了主人的指示。

而且這種方法也同樣適用於教育孩子,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犯錯誤是不可容忍的,甚至還會大喊大叫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但李玫瑾教授卻堅持說:「孩子犯錯誤,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行為注意,而家長的大喊大叫又稱為行為強化,因此,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最好不要大喊大叫。這種方法只能強化孩子心中對犯錯的印象,而不能認識到錯誤的根源所在,所以孩子會一次又一次地犯錯誤,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要假裝沒看見。"

當然,這裡所謂的「沒看見」,並非真的讓父母不去管,而是不加強孩子的行為,只要孩子發現父母不太關心自己犯的錯誤和調皮搗蛋的行為,孩子就會慢慢減少犯錯誤的次數。因此對孩子犯的錯誤,父母處理的方法很關鍵,必須正確對待。

孩子犯了錯誤以後,父母應該怎麼做?

1、讓孩子們多說話

犯錯的主體是孩子,而不是父母,父母不能猜測孩子犯錯的原因,也許他是出於好心做了壞事。應該讓孩子自己說,讓他告訴家長,當他犯錯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怎麼想的。而且父母對於孩子犯的錯誤不要反覆提起,只要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該怎麼做就行了。

2、控制情緒

看到孩子犯了錯誤,相信很多父母都無法淡定,所以才會大喊大叫。但在你開口之前,請控制你的情緒。做三次深呼吸,或者深蹲五次,這樣的動作能夠讓自己平靜下來,等孩子情緒穩定了再去跟他聊聊,是很好的選擇。

這套正能量讀本通過貼近孩子生活的一個個小故事,引導孩子思考生活中產生的問題。比如《我不隨便發脾氣》10冊,以孩子容易產生的壞情緒為主題,分成鮮明的小故事,讓孩子體會到壞情緒產生的影響,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書中精美的圖片和拼音標註,輔助孩子閱讀書中的故事,孩子可以自主閱讀。色彩鮮豔的手繪插圖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書後面還附有讀後感,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得到成長啟示。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3、誇獎孩子

根據李玫瑾老師的觀點,當孩子做對了事情,我們家長一定要加強對孩子的引導,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正確率,同時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簡直一舉兩得。因此,父母永遠不會吝嗇你的讚美。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父母生命中最大的一筆投資,為了得到更好的回報,父母必須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世界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因此,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是父母一生中必須學習的功課。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還會在孩子犯錯之後對他大吼大叫嗎?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時不要大吼大叫,要假裝「看不見」
    孩子身心成長的過程,我們可以看作是不斷犯錯誤又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犯錯。所以說,當家長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並沒有看到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良機,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有的家長,反而在孩子犯錯後大吼大叫,不僅氣壞了自己,還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孩子一犯錯大吼大叫就管用?李玫瑾直言:其實錯了,要假裝看不見
    文/小朵朵說育兒每個人都會犯錯,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犯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每個家長也都很頭疼,面對孩子犯錯,家長總是忍不住自己的怒火,會對孩子大吼大叫,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害怕,但是還有的會跟家長反著來,明知道是錯的還要繼續犯,那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究竟該怎麼教育呢?
  • 孩子犯錯後,家長該怎麼做?李玫瑾:最好的辦法是假裝「看不見」
    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只會適得其反,李玫瑾:要學會「看不見」。相信很多的家長在孩子犯錯後,都會立馬氣的暴跳如雷,火冒三丈,然後就會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一番。一、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成啥樣1、膽小自卑,畏首畏尾李玫瑾教授說過,在長大後表現出自卑感比較嚴重的孩子,基本都來源於經常吼叫,經常打擊和打罵孩子的家庭。
  • 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
    導讀: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孩子總犯同樣的錯,問題可能出在家長的大吼大叫上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生氣、憤怒,往往會通過大吼大叫等方式來呵斥孩子。可吼過孩子之後家長會發現,孩子之後還會重複犯同樣的錯,怎麼罰都沒用。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早已經給出了解答。
  • 孩子犯錯怎麼辦?李玫瑾: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便會大吼大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孩子最後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情緒崩潰。有時候很簡單的一道算術題,莉莉給兒子講了十幾遍,孩子依然會做錯。這種事經歷多了,也導致莉莉的脾氣特別暴躁,每次孩子一做錯,莉莉就對著兒子大吼大叫:這道題都講多少遍了?為什麼還不會?
  • 孩子犯錯怎麼辦?李玫瑾: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不少媽媽總是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便會大吼大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孩子最後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情緒崩潰。
  • 李玫瑾: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8字箴言」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人一生中總會犯錯,孩子又怎會例外。在孩童時期,父母知道孩子還沒有心智成熟,所以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多選擇溫柔以待,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煩擾父母的事情越來越多,生活的壓力漸漸磨平了父母的稜角與耐心。工作一天疲憊歸家,再遇到無理取鬧的孩子,忍不住對其大吼大叫,企圖通過威嚴來壓抑孩子躁動的心。
  • 如何處理孩子的錯誤,不要再大吼大叫,李玫瑾:應該當做沒看到
    而著名的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卻提出讓很多人詫異的觀點:孩子要是犯錯了,父母要假裝沒看到。,無論家長再怎麼對她大吼大叫,都是一種強迫的行為。孩子雖然聽不懂父母所講的道理,但是父母的行為卻讓孩子加深了記憶,孩子才會不斷的重複的犯同樣的錯誤。所以針對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正確的做法並不是去責怪孩子,而是在孩子犯錯時,父母就假裝沒有看到,弱化孩子的記憶,等到孩子作出對的行為的時候,再給孩子鼓勵。
  • 李玫瑾: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用這3種補救方法
    李玫瑾是一位大學教授,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她的家庭教育講座往往能一針見血,指出孩子教養問題的根源所在。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相信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習慣性地大聲呵斥,這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不知道屏幕對面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其實是沒有解決兩件事
    有研究表明,90%的家庭都曾經都對孩子大吼大叫過,這說明無論我們有多麼高的知識水平,多麼好的工作,和收入,在孩子面前我們都不止一次犯過錯,失去理智。在爸爸面前,他總是很小心翼翼,生怕出錯,可是越是這樣,文文問題越來越多。而我們憤怒情緒的出口就是衝著孩子大吼大叫。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犯錯別再大吼大叫,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很管用
    ,吼叫只會激發他們的叛逆心理,讓他們變得越來越難管教,身為父母要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那麼容易就被怒火衝昏頭腦。所謂的自然法則就是放任孩子的天性,不去強迫孩子,不去逼迫孩子,讓他自己規劃自己的事情,你只需要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出手,其他時間就做孩子的聆聽者,在孩子的左右,這一招應對叛逆期的孩子非常有效,一般處於叛逆期的孩子都不希望父母插手自己的事情,所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也是好的。
  • 教育好孩子,從媽媽停止大吼大叫開始……
    很多媽媽在面對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寶貝時甚是沒轍,習慣了大吼大叫~儘管事後小有後悔,但當時卻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效的教育應該是以身作則,不吼不叫。媽媽即是孩子的朋友又是孩子的老師更是他的指路人,想要教育好孩子需要先從自己停止大吼大叫開始。
  • 滾出去,我不要你了!| 深析大吼大叫,做《不吼不叫》的父母
    我第一次做你的媽媽,你第一次做我的孩子,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隨著娃漸漸長大,與之成正比增長的是我的脾氣。原本溫柔恬靜的自己,面對兩歲多的女兒開始大吼大叫。PART 1 | 深度解析大吼大叫吼叫的後果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而父母是孩子的原件,當我們大吼大叫時,孩子始終觀察著我們,眼見最親愛的父母失去控制,孩子可能會滿心恐懼與怨恨。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導讀: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當媽媽對我大吼大叫時,我嚇得全身都散開了」
    這個超長假期,更是讓無數父母已經忍不住身體裡的「洪荒之力」,然而,當我們大吼大叫的時候,孩子發生了什麼,你知道麼?為了讓這位媽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他的內心感受,節目組讓她到聲音體驗場所,聽一聽自己對孩子大吼大叫的聲音。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犯錯不要打,用好「無言自威」才關鍵!
    心理學家李玫瑾曾給過家長們這樣的建議:做父母的,要善於從孩子的態度中去發現自己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子犯錯不要打,用好「無言自威」才關鍵!那麼怎麼去對待孩子犯錯呢?家長不妨試試李玫瑾教授給出的建議。
  • 在家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3招管教孩子既簡單又有效
    有句話說:你的時間在哪裡,孩子未來的方向就在哪裡。父母的愛和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當孩子犯錯或者跟我們犟的時候,簡單粗暴的大吼大叫只能表現父母的無能,優秀的爸媽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改變孩子的言行。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三招可以幫你管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