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把兒童身心成長的過程看成不斷犯錯和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在成長中,不能沒有錯誤。因此,當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誤時,要當作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了機會,就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有些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大喊大叫,不但氣壞了自己,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也說過:孩子犯了錯,父母大聲責罵孩子,非但孩子沒有理解父母說的大道理,反而助長了孩子這這件事情的印象。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孩子腦中閃過的不是父母曾經斥責過的大道理,而是被印象所驅使,而犯下的同樣的錯誤。
李玫瑾老師還提出: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最好的辦法是假裝「看不見」,就是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犯的錯加深印象,這樣下一次孩子遇到同樣的事情,他就有了做對的可能。這種觀點,一度顛覆了我對育兒的看法,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確實如此。
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關心兒童成長的家長,一定不會對我國著名兒童成長專家李玫瑾老師感到陌生,她專注於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研究。有一次,在一個網絡節目裡,作家樊登講到了他在訓練狗方面的失敗。有一次,他連續幾個月訓練狗狗在固定的地方小便,但是狗狗們都不聽他的。所以他狗狗送給了一位朋友,但奇怪的是,過了一周,他又看到了那條狗,它已經很聽話地在固定的位置上小便了,而且小便很正常。
他趕忙向朋友請教,原來朋友訓練狗很有技巧。這位朋友對他說:要想讓狗服從,就得用狗能理解的語言與它溝通。狗做得對時,主人要鼓勵它;做錯時,主人要耐心引導它。沒過幾天,狗就很順從地聽從了主人的指示。
而且這種方法也同樣適用於教育孩子,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犯錯誤是不可容忍的,甚至還會大喊大叫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但李玫瑾教授卻堅持說:「孩子犯錯誤,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行為注意,而家長的大喊大叫又稱為行為強化,因此,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最好不要大喊大叫。這種方法只能強化孩子心中對犯錯的印象,而不能認識到錯誤的根源所在,所以孩子會一次又一次地犯錯誤,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要假裝沒看見。"
當然,這裡所謂的「沒看見」,並非真的讓父母不去管,而是不加強孩子的行為,只要孩子發現父母不太關心自己犯的錯誤和調皮搗蛋的行為,孩子就會慢慢減少犯錯誤的次數。因此對孩子犯的錯誤,父母處理的方法很關鍵,必須正確對待。
孩子犯了錯誤以後,父母應該怎麼做?
1、讓孩子們多說話
犯錯的主體是孩子,而不是父母,父母不能猜測孩子犯錯的原因,也許他是出於好心做了壞事。應該讓孩子自己說,讓他告訴家長,當他犯錯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怎麼想的。而且父母對於孩子犯的錯誤不要反覆提起,只要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該怎麼做就行了。
2、控制情緒
看到孩子犯了錯誤,相信很多父母都無法淡定,所以才會大喊大叫。但在你開口之前,請控制你的情緒。做三次深呼吸,或者深蹲五次,這樣的動作能夠讓自己平靜下來,等孩子情緒穩定了再去跟他聊聊,是很好的選擇。
這套正能量讀本通過貼近孩子生活的一個個小故事,引導孩子思考生活中產生的問題。比如《我不隨便發脾氣》10冊,以孩子容易產生的壞情緒為主題,分成鮮明的小故事,讓孩子體會到壞情緒產生的影響,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書中精美的圖片和拼音標註,輔助孩子閱讀書中的故事,孩子可以自主閱讀。色彩鮮豔的手繪插圖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書後面還附有讀後感,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得到成長啟示。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3、誇獎孩子
根據李玫瑾老師的觀點,當孩子做對了事情,我們家長一定要加強對孩子的引導,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正確率,同時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簡直一舉兩得。因此,父母永遠不會吝嗇你的讚美。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父母生命中最大的一筆投資,為了得到更好的回報,父母必須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世界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因此,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是父母一生中必須學習的功課。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還會在孩子犯錯之後對他大吼大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