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怎麼辦?李玫瑾: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2020-12-24 騰訊網

想要孩子成長,就要允許孩子犯錯

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很多父母便暗暗下決心要給孩子所有的愛和溫柔。

但是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後,不少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越來越失控。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不少媽媽總是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便會大吼大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孩子最後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情緒崩潰。

莉莉有個5歲的兒子,每次輔導孩子的時候,莉莉都覺得血壓飆升,心跳加速。

有很多時候莉莉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和老公智商都不低,卻會生下一個這麼笨的兒子。

有時候很簡單的一道算術題,莉莉給兒子講了十幾遍,孩子依然會做錯。

這種事經歷多了,也導致莉莉的脾氣特別暴躁,每次孩子一做錯,莉莉就對著兒子大吼大叫:這道題都講多少遍了?為什麼還不會?

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真的有作用嗎?

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美國心理學家經過科學實驗表明:父母與孩子溝通時,情緒越激動,分貝越高,孩子能獲取的信息反而會越來越少。

也就是說,孩子完全沉浸在父母傳遞的不良情緒裡,根本沒有心思去提煉父母說的重點。

那麼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節目中,表示: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應該裝作沒看見。

為什麼父母要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

李玫瑾教授後續又科普道:這是因為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其實就是父母對一件事的反應會影響到孩子對這件事的看法。

當孩子不懂得如何正確處理一件事,不理解父母的意思時,孩子便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做出同樣的回應。

也就是說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如果不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總是急著發洩自己的情緒的話,孩子也會像父母一樣,對父母大發雷霆,來發洩自己的不滿。

所以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不能激烈地與孩子對峙,急著發洩自己的不滿,以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犯錯父母怎樣處理才正確?

:錯誤行為淡化處理

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錯誤的行為,父母要淡化處理,孩子犯小錯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忽視孩子的錯誤,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找時機旁敲側擊地教育孩子。父母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不懂事,其實孩子是最懂得察言觀色的一類人。

孩子之所以會做一些幼稚行為,是因為孩子不懂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只要父母適當點撥孩子一下,孩子就可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簡明扼要地告訴孩子錯在哪?該怎麼做?

孩子犯錯,父母直接簡明扼要地告訴孩子哪裡做錯了,應該怎麼做。

尤其是在教育小孩子的時候,小孩子理解能力差,心理素質也不好,父母一發火孩子可能就慌了。

有時候孩子根本就理解不了父母說的大道理,也不懂父母為什麼會這麼生氣,因此,父母教育小孩子就應該簡明一些。

: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作為父母都相信眼見為實,但是很多事情不聯繫前因後果的話很難找出真相,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有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完全不給孩子張口解釋的機會,直接給孩子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這種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會產生很多後遺症。

父母只有允許孩子犯錯,孩子才能有成長的機會

:對於孩子而言,犯錯帶來的教訓更深刻

比起成功,犯錯給孩子帶來的教訓更加讓人深刻一些,有很多人都記得童年時父母教訓自己的場景。

這也是因為孩子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因此父母一定要允許孩子犯錯。

:孩子犯錯,父母要找自己的原因

孩子做出錯事,父母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責任,父母作為孩子的監管人,本身就應該監管好孩子的行為,對孩子做個好的示範。

:孩子犯錯,父母一定要捨得罰

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捨得對孩子做出懲戒,父母總是包容孩子的錯誤,孩子就會認為這是父母在默認自己的行為,因此不但會不知悔改,而且還會繼續再犯。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家孩子犯錯的時候,你會怎麼做?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怎麼辦?李玫瑾: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便會大吼大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孩子最後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情緒崩潰。這種事經歷多了,也導致莉莉的脾氣特別暴躁,每次孩子一做錯,莉莉就對著兒子大吼大叫:這道題都講多少遍了?為什麼還不會?
  • 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
    導讀: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李玫瑾老師還提出: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最好的辦法是假裝「看不見」,就是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犯的錯加深印象,這樣下一次孩子遇到同樣的事情,他就有了做對的可能。這種觀點,一度顛覆了我對育兒的看法,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確實如此。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 孩子一犯錯大吼大叫就管用?李玫瑾直言:其實錯了,要假裝看不見
    文/小朵朵說育兒每個人都會犯錯,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犯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每個家長也都很頭疼,面對孩子犯錯,家長總是忍不住自己的怒火,會對孩子大吼大叫,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害怕,但是還有的會跟家長反著來,明知道是錯的還要繼續犯,那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究竟該怎麼教育呢?
  • 李玫瑾:孩子總犯同樣的錯,問題可能出在家長的大吼大叫上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生氣、憤怒,往往會通過大吼大叫等方式來呵斥孩子。可吼過孩子之後家長會發現,孩子之後還會重複犯同樣的錯,怎麼罰都沒用。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早已經給出了解答。
  • 如何處理孩子的錯誤,不要再大吼大叫,李玫瑾:應該當做沒看到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自打孩子降生,父母就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優秀正直的人,但是這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的教育就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缺乏耐心,發現孩子犯錯誤了,也只是通過對孩子大喊大叫,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改正。
  • 李玫瑾: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8字箴言」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人一生中總會犯錯,孩子又怎會例外。在孩童時期,父母知道孩子還沒有心智成熟,所以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多選擇溫柔以待,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煩擾父母的事情越來越多,生活的壓力漸漸磨平了父母的稜角與耐心。工作一天疲憊歸家,再遇到無理取鬧的孩子,忍不住對其大吼大叫,企圖通過威嚴來壓抑孩子躁動的心。
  • 孩子犯錯時不要大吼大叫,要假裝「看不見」
    孩子身心成長的過程,我們可以看作是不斷犯錯誤又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犯錯。所以說,當家長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並沒有看到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良機,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有的家長,反而在孩子犯錯後大吼大叫,不僅氣壞了自己,還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大吼大叫的父母,畏畏縮縮的孩子,3種補救方法要牢記
    「別人家孩子一回家就趕緊弄寫作業,你看看你,回家就知道看電視,除了看電視,你還知道幹什麼!」廚房傳來了媽媽不耐煩的聲音。這時候的統統其實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現在應該寫作業,但是媽媽強勢的強調讓童童聽起來特別的煩躁,以至於明知道媽媽是正確的也不想順從她,於是裝作沒聽見。見童童根本沒有理會自己,頓時拉大了嗓門,此刻整個客廳充斥著濃濃的火藥味。
  • 孩子犯錯時,大吼大叫是最無效的,真正有用的是父母這些話
    他們也不理解父母說的大道理,也就不會去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錯誤。而且父母發脾氣指責孩子的行為,還會讓孩子性格變得膽怯,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最有用的教育方式是這幾句話1、寶貝,你有沒有被嚇到在很多情況下,孩子在犯錯以後,自己就會意識到自己可能做錯了事情。不能直接對孩子發脾氣或者嚴加指責孩子,如果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沒自信缺乏勇氣。
  • 孩子犯錯後,家長該怎麼做?李玫瑾:最好的辦法是假裝「看不見」
    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只會適得其反,李玫瑾:要學會「看不見」。相信很多的家長在孩子犯錯後,都會立馬氣的暴跳如雷,火冒三丈,然後就會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一番。一、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成啥樣1、膽小自卑,畏首畏尾李玫瑾教授說過,在長大後表現出自卑感比較嚴重的孩子,基本都來源於經常吼叫,經常打擊和打罵孩子的家庭。
  • 李玫瑾: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用這3種補救方法
    李玫瑾是一位大學教授,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她的家庭教育講座往往能一針見血,指出孩子教養問題的根源所在。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相信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習慣性地大聲呵斥,這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不知道屏幕對面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每次叫孩子做什麼事情,一開始語氣還算溫和,但叫了兩次沒反應後,小麗但火山就感覺要隨時爆發似的,控制不住地總想吼孩子,而孩子這個階段又有點叛逆,不怎麼聽話,吃飯不認真吃,睡覺不好好睡,越忙的時候孩子越搗亂......
  • 拒絕大吼大叫,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那些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亦是如此,畢竟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清楚一點,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犯了錯誤,就對他們大吼大叫,或者用更過激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只會對孩子帶來諸多傷害。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老師輕輕的一句話,勝過父母十句大吼大叫
    她提出的「冰山理論」,指出一般人往往只看見一個人在水平面上的行為,卻忽略了隱藏在水平面下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另外,二胎以後女兒總是愛裝小、爭寵,常裝作自己像小嬰兒般不會走路、不會自己吃飯,什麼事都要媽媽幫忙,而且說話就像嬰兒般伊伊啊啊,常常讓我很想發怒。
  • 寶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又膽小,怎麼辦?
    有的時候,事情一多就不由得情緒失控,對兒子樂樂大吼大叫。可是,事後又往往後悔不已。10歲的男孩難免會調皮些,但是樂樂有的時候也挺心疼媽媽的。每次媽媽吼他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其實挺對不起媽媽的。想到媽媽一個人又要上班,又要兼顧自己,自己又幫不上什麼忙。樂樂覺自己真沒用!時間長了,樂樂也就漸漸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
  • 孩子犯錯該咋辦,打罵真的有效果嗎?李玫瑾:不妨試試「沒看見」
    父母愛孩子,不假,但是孩子氣人的時候,父母也是真生氣,即使是脾氣溫柔的家長,有時也會忍不住對孩子吼上幾句,吼罵之後孩子委屈哭了家長也心疼,但是下一次孩子還是記不住,總是會犯相同的錯誤,讓家長頭疼不已。氣急了的琳琳拉過女兒就打了幾下屁股,女兒委屈地哭了起來,琳琳看著女兒哭非但沒解氣,反而越想越生氣,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還要工作本就很累了,女兒還這樣不聽話。於是琳琳就罵道:「一點都不知道心疼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多聽話!都說多少次了別玩水怎麼就記不住!」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有些父母他們平時看起來也挺「和善」的,似乎也很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可是一遇到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這些父母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