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懲罰「熊」孩子,掌握方法,不用大吼大叫

2020-09-22 四分熱度00

我記得上一次參加老公同學聚會,飯桌上聊到各家的熊孩子。當時桌上有個同學正在為他家孩子發愁,他家兒子和我家兒子同歲,一直放在老家由外公外婆帶著,外公年輕時是小學教師,所以他們也很願意把孩子放在老家由老人們帶。以前孩子還小時,老人們帶著都挺好,現如今,孩子大了,變成了「熊孩子」,老人家們就有點吃不消了,每天打電話抱怨孩子不聽話,管不了他。

沒辦法,這位同學只有回老家去跟兒子談話,據同學說他兒子一看見他,就問「爸爸,你是回來打我的麼」,原本父子許久未見,應該是十分親熱的場景才對,到他這裡,居然是這情形,同學也是無語。打算和孩子到陽臺上好好聊聊,還被孩子鎖在陽臺外,這種場景也是少有。

當時我們聽著,都覺得很好笑,最終他們決定把孩子轉到身邊來上幼兒園,雖然當時已經交了老家幼兒園的費用。

隔代帶孩子確實是存在問題的,老人們對孩子溺愛的成分更多。在孩子犯錯後,老人們也不會很嚴厲的批評孩子。孩子見自己犯了錯,不會受到懲罰,久而久之,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仿佛事情本該這樣。

說到「熊孩子」不聽話的話題,大家都開始分享各自懲罰孩子的方法,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同學,有的說脫褲子打屁股,有的說打胳膊,我老公更厲害,說揪腿上的肉,並且還帶旋轉,他說這種方法最疼。天哪,我都懷疑孩子到底是不是他親生。平時揪我一下,我都疼的受不了。

我知道孩子調皮時,大人們真的很上火。回想以前,我剛開始全職在家帶孩子的時候,血壓每天升高無數次,那些曾經因為孩子犯錯,而對孩子大吼大叫、打孩子的場景,自己都不願意回首。現如今,孩子犯的什麼錯誤,早就不記得了,只記得孩子恐懼的眼神,我想當時我的樣子一定面目猙獰,醜陋至極。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大吼大叫、打孩子,只是為了發洩怒氣。其結果就是,當時有多憤怒,事後就有多後悔。而且吼完、打完孩子後,孩子下次依舊又犯。可見這種懲罰方式是不對的,還傷害了孩子的幼小心靈。

人人都會犯錯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是免不了。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相應的代價,以避免下次再犯,否則,小錯不改將來可能會釀成大禍後悔晚矣。

網上經常因為熊孩子調皮,造成的事故還少麼。

  • 牽狗繩的女孩(雖然最後被判為意外事故)
  • 亂按電梯的小男孩
  • 往樓下丟蘋果核男孩砸中嬰兒至腦癱
  • ...........

所以,有些明令禁止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規則」。孩子因為小,不太懂得做錯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在孩子初犯時,就要根據情節輕重實施不同程度的懲罰,要讓孩子知道「這樣做不可以」。

有些孩子規則意識比較薄弱,可能在受到懲罰之後下次又犯,就需要調整懲罰的策略,加重或者改變。最終目的是只是為了促進孩子改正不良習慣,遵守規則。

但是如何懲罰呢?讓孩子能記住,又不至於傷害孩子?

我們都不想成為有家暴傾向的父母,都想以和平的方式來處理孩子問題。所以我們不得不再回爐去學習一下懲罰孩子的方法。

在懲罰孩子之前,不管你在做什麼,都必須放下,走到孩子身邊,讓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關注他。先詢問孩子犯錯的原因,然後再讓孩子接受懲罰。懲罰之後,還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懲罰他。這套流程必須走完,缺一不可,否則就是無效懲罰。

接下來正文來了,懲罰孩子的十個科學方法:

1、規勸:

案例: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

處理方式: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告訴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建議:不要以很大的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不要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訓斥。言語間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亂丟東西

方式:可以有一個專門懲罰的道具,賦予它一個名字,放在固定的地方作為警惕,比如說小尺子,不建議用衣架,本人試過,孩子真的很怕。

建議:在心情好的時候,與孩子一起討論工具的使用原則;處罰孩子時,先讓他說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提醒處罰的原因;注意安全問題,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為主,其他部位則應避免。

3、罰坐

案例:吵鬧不休,吵架

方式:在家設立一個專門的處罰區,或者一張椅子;準備一個鬧鐘,計算處罰時間。

建議:處罰地點最好不正對大門、不在太明顯的地方;限制處罰時間,或讓孩子自己講處罰多久;處罰完後,讓孩子說出今天被處罰的原因。

4、幫忙做家務

案例;亂畫,亂丟玩具。

方式:準備抹布、掃把、盆子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習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

建議: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幼兒可由父母一起帶領做家務;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詢問孩子在幫忙做家務時學習到了什麼。

5、畫畫

案例:喜歡罵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動作。

方式:在家裡固定處擺放一張小桌子;準備一本畫冊及顏色不同的畫筆,讓孩子畫出、寫出心中的想法。

建議:如果孩子受傷了,先處理受傷部位再處罰;讓孩子將發生的時間和做錯的事情畫下來;大人可從孩子的畫中了解到,孩子犯錯的心理想法;此為藝術治療法,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6、罰站

案例:故意從高處往下跳,在車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規劃一個處罰區,可取個名字,地點應靠牆壁、不正對大門;準備一個鬧鐘,計算處罰時間。

建議:處罰地點不宜太明顯,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處罰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會造成反效果;處罰完後,詢問孩子被處罰的原因,讓孩子自己知道做錯了什麼。

7、看書、寫字

案例:暴力傾向,說謊,順手牽羊。

方式:設置固定處罰區,擺放小桌子,在處罰區裡放鉛筆、畫紙、彩色筆、故事書、色紙等;讓孩子自己寫字、或看書、化解孩子憤怒的情緒。

建議:儘量避免怒斥孩子的不是,先與孩子隔離,緩和彼此的情緒;等情緒平復後,詢問孩子犯錯的動機。

8、沒收心愛的東西

案例:吵鬧不休、亂丟東西、不收玩具。

方式:沒收孩子亂丟的東西,作為懲罰

建議:告訴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讓孩子說出為什麼犯錯,以及你生氣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耐心不足,亂丟東西

方式:準備一盒彩色珠子,和幾個塑料管子;讓孩子在處罰桌上,將各種顏色的珠子擺放在正確的位置。

建議: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可先罰站或罰坐再排豆子。此目的在於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可訓練手眼協調、分辨能力;完成後,讓孩子說出被處罰的原因。

10 、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案例:不愛刷牙,挑食,亂丟東西

方式:暫時禁止孩子觸碰愛吃、愛玩的東西。

建議:不以威脅、憤怒的態度大聲對孩子說;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權利的原因,當孩子日後表現好時,恢復其權利。


懲罰孩子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孩子做了錯誤的事情,並且改正,與孩子本身的人品沒有太大關係,家長們應該對事不對人,告訴孩子這種做法不對,不應該做,但是孩子還是好孩子,媽媽永遠愛你!

以上你學會了麼,建議收藏。

我是小小張mommy,一個愛家愛生活的主婦,謝謝你關注一個碎碎念的樹洞,這裡煙火氣很濃,風花雪月很淡,暢想有一天,我們一起喝著小酒,來話家常。感謝你關注我。公眾號:小小張mommy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不需要「大吼大叫」,父母學會3招,孩子願意「妥協」
    家長對孩子所有的教育目的都可以歸結為兩個字——期待,為了這份期待,家長常常做出很多傷害孩子但是卻不自知的事情,比如說對孩子大吼大叫。幾乎所有的父母都認為對孩子大吼大叫是一種很正常的教育方式,因為他們就是這麼被教育過來,因為身邊的人都是這麼教育孩子
  • 「在我的大吼大叫下,孩子變得膽小內向,怎麼辦?」(有乾貨)
    為人父母,我很抱歉我是川川的媽媽,為人母的第七年,我只覺得很對不起我的孩子。以前,我也是個溫柔好脾氣的人,但自從孩子上了學之後,越發調皮,稍有不合我心意的時候,我就喜歡用大吼大叫來試圖讓孩子聽話,很多時候甚至還會打孩子,這樣的情況已經維持兩年了。
  • 大吼大叫」使親子關係更僵化
    有的家長經常對犯了錯的孩子大吼大叫,脾氣倔的孩子當時就會和家長頂嘴,以示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不滿,而性格內向的孩子當時不敢說什麼,但心裡卻想,「媽媽(爸爸)真討厭!&34;的一聲響。聞聲而來的爸爸媽媽衝進廚房,看到女兒雲朵呆呆地愣在原地,緊張地看著地上的碎碗片。
  • 父母為什麼常用大吼大叫的方式管教孩子?深層原因有5點
    其實用大吼大叫教育孩子確有其深層原因:1、家長情緒不佳家長自身的心情,決定了他們的情緒走向,而情緒不佳,往往是孩子成為他們的「出氣筒」。這是出現對孩子「大吼大叫」的直接原因。2、吼叫教育往往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是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的主要原因。
  • 拒絕大吼大叫,掌握這個小技巧,你也能輕鬆與孩子和平相處
    每天晚上哄睡,我幾乎都少不了對孩子一頓大吼大叫,雖然我也知道吼叫對孩子不好,可是面對熊孩子的各種調皮搗蛋,屢教不改,臣妾我真的做不到心平氣和地溝通啊!除了哄睡,在吃飯磨蹭,上學拖拉這些事情上,我都會生氣,大吼大叫。
  • 拒絕大吼大叫,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那些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亦是如此,畢竟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清楚一點,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犯了錯誤,就對他們大吼大叫,或者用更過激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只會對孩子帶來諸多傷害。
  • 「大吼大叫」,聰明的媽媽都會這麼做
    下午暴風驟雨又是如期而至,亂七八糟的客廳,「熊大,光頭強,熊二」,「咯咯咯的笑聲」……衛生間的髒衣服,如小山一樣,巴巴地望著我去清理。一件件在煩心的事如電影一樣閃過,我和孩子們的叫喊聲,吼叫聲交織在一起。
  • 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做不吼不叫不懲罰的家長
    孩子犯了錯,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處理呢?在叮噹媽媽身邊,我見到了許多家長不是對孩子嘮嘮叨叨、嚴厲批評,然後再火急火燎的幫孩子善後處理;就是對孩子大吼大叫、一頓體罰,繼而對孩子萌生失望的感覺就放任不管。但善於觀察的家長們也會發現,這樣的處理方式對孩子來說根本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你或許會說:「在我按照這樣的方式處理之後,孩子也能做到不犯同樣的錯誤。」
  • 樊登:情感引導式教育,遠遠比家長大吼大叫罰站,對孩子更有效
    一、你的吼叫、懲罰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遠遠超出你的想像:1、常常大吼大叫、懲罰孩子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之前聽到一個很有教育經驗的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孩子是教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或者打出來的。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養育孩子的確很辛苦,尤其是當父母忙碌了一天精疲力盡的時候,孩子還在眼前調皮搗蛋,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衝孩子大吼一通,效果立竿見影。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長期用吼叫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會給孩子的身心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可是膩歪兩天之後,就開始相見生厭,一有不和,我媽就對我輕則訓斥,重則大吼大叫。我都這麼大了,她還是如此,她有一句經典的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子裡:我生了你,還不能夠罵你嗎?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會火冒三丈,現在回家的欲望也越來越低了。作為一個從小被吼到大的孩子,我受到了深深地傷害,內心也充滿了疑惑,難道我媽媽真的不愛我嗎?我也不想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在我養育下一代的身上。
  • | 深析大吼大叫,做《不吼不叫》的父母
    怎麼就變成了一個大吼大叫的媽媽?為人父母是最好的"職業",亦是最壞的"職業",當娃"不熊"的時候,甜到心都化了,可當他們"熊"起來的時候,似乎變成了小怪獸,這個時候的父母很容易就開始大吼大叫,但過後,看著孩子一臉驚恐的大哭,自己又開始滿心愧疚。
  • 從小被媽媽大吼大叫,長大後,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文 | 齊麗娟在沒有孩子的時候,媽媽就是溫柔安靜的弱女子,但是當有了孩子之後,就會經常控制不住想要吼孩子。有些孩子確實調皮,能把一個沒有脾氣的人惹得炸毛,但是你知道嗎,吼孩子一定不能成為常態,否則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會讓孩子性格和心理都變得扭曲起來。比如說孩子如果從小就被媽媽吼大,孩子就會變得膽小自卑,對孩子社交也會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
  • 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
    導讀: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有什麼危害影響能不能補救
    近年來,學校和社會一直在倡導「不要對孩子進行武力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太頑皮,總是會使父母發狂,又不能出手打,於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大吼大叫,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一些父母說,因為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膽小和內向,該怎麼辦?其實這是因為其他人的吼叫,使孩子產生了恐懼,表現出來就是畏手畏腳,害怕犯錯誤。
  • 對孩子大吼大叫很後悔?讓這個法則來幫你
    真的沒辦法了,最後只能對他大吼大叫。可是,每次吼,孩子肯定是大哭一場,鄰居看著心裡又心疼又後悔。這樣的情況,在每個有小孩的家庭都發生過,我們家也不能倖免於難。我家孩子只有兩歲多,還沒有到輔導作業的時候,可我還是有很多大吼大叫的時候。比如,吃飯的時候不是想看電視,就是玩食物;到了睡覺的時間,又不肯睡,任由你怎麼哄,都無濟於事等等。
  • 孩子遇到事情就愛大吼大叫,家長的情緒很重要,先調整好自己
    前言:每個父母,最大願望就是讓自家寶寶能夠更加優秀,我們在培養孩子時,每個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難免會遇到有些寶寶不懂得體恤大人的辛苦,往往會和家長反著幹,遇到這樣的孩子,你會發現這類型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喜歡大吼大叫,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歡吼叫吵鬧,那可能你要考慮一下你自己了,有些孩子吼叫吵鬧是來自於家長的溺愛,而有些孩子吼叫吵鬧是來自於家長的憤怒。
  • 陶虹為吼女兒自責落淚:大吼大叫,是不正確的教育方法
    然而有娃之後,才發現很難做到,孩子有時候的行為真是讓人火冒三丈,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而,我們必須明白,大吼大叫,對於孩子來說,是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容易給孩子帶來不可挽回的心理傷害。家長的大吼大叫,容易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
  • 陶虹為吼女兒自責落淚:大吼大叫,是不正確的教育方法
    然而有娃之後,才發現很難做到,孩子有時候的行為真是讓人火冒三丈,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而,我們必須明白,大吼大叫,對於孩子來說,是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容易給孩子帶來不可挽回的心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