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事情就愛大吼大叫,家長的情緒很重要,先調整好自己

2020-10-04 小肖說育兒

前言:每個父母,最大願望就是讓自家寶寶能夠更加優秀,我們在培養孩子時,每個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難免會遇到有些寶寶不懂得體恤大人的辛苦,往往會和家長反著幹,遇到這樣的孩子,你會發現這類型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喜歡大吼大叫,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歡吼叫吵鬧,那可能你要考慮一下你自己了,有些孩子吼叫吵鬧是來自於家長的溺愛,而有些孩子吼叫吵鬧是來自於家長的憤怒。

有些家長本身脾氣就比較暴躁,比如有個家長就遇到一點點小事就喜歡吼叫吵鬧,在家中和自己的妻子吵架,孩子長此以往自然學會了,每次媽媽和他說話的時候,他就總是對媽媽吼叫吵鬧,只要媽媽做的事情不滿足他的心意,不滿足他的心願,就會跟媽媽說自己不高興,當媽媽不搭理他的時候,這個孩子就直接對媽媽怒罵吵鬧,甚至有時候還會拿東西砸媽媽,之所以這個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是因為看到了父親對媽媽的態度非常暴躁,所以孩子學會了,孩子遇到事情大吼大叫,除了以上這種情況之外,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家長的溺愛。

家中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都圍著孩子轉,凡是孩子喜歡的,都想要把星星月亮拿過來,凡是孩子想要的所有的東西都給孩子滿足,當某一次沒有給孩子滿足的時候,孩子就會非常生氣,而姥爺姥姥這些長輩們卻還覺得孩子生氣是因為自己太無能了,自己如果滿足孩子的喜好,那孩子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結果了。正是因為家長的溺愛,所以才造成了孩子非常任性的態度,每次遇到事就願意大吼大叫,他覺得自己是小霸王,覺得自己是這家庭的王,覺得別人都比不過他,他說什麼都是對的,那我們遇到這樣的孩子應該怎樣去應對呢?

第一:調節自己的情緒

我們當發現孩子身上有某些缺點時,大部分的缺點都是家長造成的,這些我們必須要正確面對,如果你一味的覺得你身上沒有任何缺點,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完全正確的,那你只能說你頑固不化,下一次你的孩子還會如此,所以我們當出現孩子大吼大叫時,無論是溺愛的還是脾氣暴躁造成的,結果我們都要先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孩子大吼大叫,是因為他不懂得訴說自己內心的需求,又或者是他覺得你比較好欺負,這時候我們不要搭理他,只需要不搭理他,他就知道自己做錯事,這樣反覆幾次,他的吼叫得不到回應,他就知道這個方法不管用以後就可以杜絕孩子再大吼大叫。

第二:不滿足孩子的需求

有一部分的孩子,在大吼大叫的時候,除了訴說自己內心的感情之外,更多的是想要某個東西,絕大多數的孩子在想要東西時都會大吼大叫,遇到這個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他想要的東西不會滿足他,除非他好好說話,孩子總是用暴躁的情緒索要東西時,如果你給了他,他就會覺得這個方法管用,下一次還會故技重施,當孩子知道這個方法不管用的時候,他就不會再做這樣的舉動,他也知道這樣的方法會惹怒自己的母親,所以我們當發現孩子大吼大叫,且不聽父母話就不要滿足他的需求。

給家長的寄語:

孩子吼叫或者孩子總是鬧脾氣這些問題,多半都來自於自己的父母,父母是他最親的人,孩子出現這樣的反應是因為他性格上出現了問題,而他性格的養成都是來自於父母的影響,所以在做事情之前,我們先要壓抑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的情緒搞得非常暴躁,不然只會變本加厲。

相關焦點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企鵝媽媽的一句「對不起」,孩子就原諒了我們。但我們可曾想過,有些傷害即便是修補好了,卻依然有傷痕存在。故事中,當小企鵝被媽媽的大吼大叫嚇得魂飛魄散,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時,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自己的心聲和需要,卻又擔心沒有人聽。久而久之,小企鵝只能以「不說話」來迴避傷害。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從繪本角度讓家長理解「低聲教育」
    這時候脾氣衝動一點的家長已經不能忍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音量,對孩子大吼大叫起來。孩子並不是有意拖延,他不能理解為什麼家長要這麼著急,只是聽到家長的吼聲就已經害怕了。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對早上上學這個時間段留下陰影,甚至覺得家長總是吼自己,根本一點也不愛自己,十分傷害孩子的自尊。
  • 家長脾氣暴躁、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很多人在設想自己做父親或母親的時候,總是非常溫柔細緻的,但當他真正成為父親或者母親時,由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煩惱以及孩子的調皮等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可能會變得脾氣非常暴躁,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我也不想大吼大叫,為人父母,如何做到情緒穩定
    爸爸大聲罵完似乎還不解氣,順手往他屁股拍了兩巴掌,孩子哭得更大聲了。在他們周邊的父母見勢都趕緊把自家孩子帶離。我女兒也聽到了吼聲,小聲的和我說了一句:「小哥哥的爸爸好兇啊。」是的,真的是好兇,連我們周邊的大人都被嚇到心砰砰跳,更何況小孩子。在生活中,類似這樣的場景很常見。父母因為一些事情衝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則在一旁哭哭啼啼。
  • 孩子犯錯時不要大吼大叫,要假裝「看不見」
    孩子身心成長的過程,我們可以看作是不斷犯錯誤又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犯錯。所以說,當家長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並沒有看到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良機,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有的家長,反而在孩子犯錯後大吼大叫,不僅氣壞了自己,還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可是膩歪兩天之後,就開始相見生厭,一有不和,我媽就對我輕則訓斥,重則大吼大叫。我都這麼大了,她還是如此,她有一句經典的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子裡:我生了你,還不能夠罵你嗎?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會火冒三丈,現在回家的欲望也越來越低了。作為一個從小被吼到大的孩子,我受到了深深地傷害,內心也充滿了疑惑,難道我媽媽真的不愛我嗎?我也不想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在我養育下一代的身上。
  • 總對孩子大吼大叫後自責?父母學會「情緒追蹤」,告別吼叫式育兒
    說起吼叫他人,相信很多父母都對孩子做過這個行為,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是孩子行為屢教不改的時候,那麼,有些父母情緒激動就無可避免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有很多父母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控制不住的對孩子大吼大叫,等到自己情緒平復下來,就會十分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父母本意不是想要傷害孩子,可是控制不住的情緒噴湧而出,就會讓孩子害怕。每次對孩子發脾氣後,就會特別愧疚、自責,可是下次還是無法自控,繼續吼,吼完更加自責,陷入一個死循環。
  • 孩子喜歡大吼大叫,父母得懂「情緒法則」,別讓孩子成為情緒奴隸
    這樣的孩子他們通常喜歡用大吼大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一旦遭受到的其他的事情,比如說內心受委屈,或者內心不滿,他們就有可能利用比較暴躁的情緒表達方式,去讓別人知道他心裡的狀態,知道他此時不太開心了。可是一味的利用伺候嘶吼式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真的正確嗎?
  • 讀了那麼多的育兒書籍,還是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原因在這裡
    誠然,現在很多媽媽都是學習型家長,孩子沒出生前,研究最新的胎教學與優生優育,孩子出生後又博覽各種育兒書籍,正面管教書籍,力求讓自己做到與時俱進,掌握最新的育兒法則,但是每每遇到熊孩子總是被一秒破功,早將那些育兒方法丟到九霄雲外去了,不禁感慨做一個不吼不叫的家長雜就這麼難?
  • 教育孩子不需要「大吼大叫」,父母學會3招,孩子願意「妥協」
    家長對孩子所有的教育目的都可以歸結為兩個字——期待,為了這份期待,家長常常做出很多傷害孩子但是卻不自知的事情,比如說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過度的吼叫教育不僅會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也影響親子關係。只有不斷成長的家長,才有不斷進步的孩子。父母應該摒棄「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學習先進的育兒理念,才能夠做到「輕鬆育兒」。
  • 教育好孩子,從媽媽停止大吼大叫開始……
    很多媽媽在面對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寶貝時甚是沒轍,習慣了大吼大叫~儘管事後小有後悔,但當時卻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效的教育應該是以身作則,不吼不叫。媽媽即是孩子的朋友又是孩子的老師更是他的指路人,想要教育好孩子需要先從自己停止大吼大叫開始。
  •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告別大吼大叫,父母學會這3招事半功倍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父母大吼大叫管用嗎?吼叫教育之下,就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發展嗎?或許一時之間,聊有成效,但是從長期來看,卻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一、對孩子大吼大叫,教育效果將背道而馳1.當父母情緒失控、脾氣暴躁,對於孩子的管教不能心平氣和地說話,而總是火冒三丈的大吼大叫,父母如此的言行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失控,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脾氣變得暴躁。2.
  • 大吼大叫」使親子關係更僵化
    有的家長經常對犯了錯的孩子大吼大叫,脾氣倔的孩子當時就會和家長頂嘴,以示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不滿,而性格內向的孩子當時不敢說什麼,但心裡卻想,「媽媽(爸爸)真討厭!&34;的一聲響。聞聲而來的爸爸媽媽衝進廚房,看到女兒雲朵呆呆地愣在原地,緊張地看著地上的碎碗片。
  • 拒絕大吼大叫,掌握這個小技巧,你也能輕鬆與孩子和平相處
    每天晚上哄睡,我幾乎都少不了對孩子一頓大吼大叫,雖然我也知道吼叫對孩子不好,可是面對熊孩子的各種調皮搗蛋,屢教不改,臣妾我真的做不到心平氣和地溝通啊!除了哄睡,在吃飯磨蹭,上學拖拉這些事情上,我都會生氣,大吼大叫。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所以,大吼大叫只能減輕父母的壓力,發洩了自己的焦慮情緒,根本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要麼在吼叫中變得膽小、內向,要麼反而會越來越叛逆,對父母的管教開始熟視無睹。爸爸媽媽的吼叫,會讓孩子們的性格越來越極端。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會越來越像父母的性格,覺得大吼大叫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不開心的時候暴跳如雷,生氣的時候會大吵大鬧,被訓斥的時候會激烈反駁。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 所以,大吼大叫只能減輕父母的壓力,發洩了自己的焦慮情緒,根本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要麼在吼叫中變得膽小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總是控制不住,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小孩子是非常淘氣的,但由於孩子的身心發育還比較有限,很多事情並不是他故意去搗亂的,而是在不經意間做出的這些舉動,然而父母雖然知道這些舉措並不是孩子有意形成的,但是還是忍不住會大吼大叫,甚至還會對孩子採取一些更加不正當的措施,這些措施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在之後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