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這幾種方法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2021-02-08 有書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來源 | 月下客育兒智慧(ID:yuexiake001)




我小學低年級時就讀於一所普通小學,班上有一位男生的父母是街邊做小買賣的,我經常看到他的父母在街邊叫罵。


對,不是叫賣,而是叫罵。


罵髒話時給他們帶來的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感在我那位男同學的身上體現得極為明顯。


他除了上課讀課文時能好好說話,其餘時間說話都必須帶髒字,髒話對於他而言就像一個感嘆號似的,每句話必不可少。


也許是耳濡目染得多了,有一次我在家裡,為了表達一種感嘆的語氣,竟然脫口而出一句髒話。


呸呸!她往地上啐了幾口,好像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一樣。


我媽沒罵我,也沒有給我「不能說髒話」之類的訓誡,但是那天,我的心裡燃起了一種巨大的羞恥感,燒得我渾身滾燙。


髒話真髒!


我從此以後沒說過髒話,不是因為家長和老師不允許,而是我打心眼裡覺得,說髒話是一件特別掉價,特別難堪的行為。



之所以想起這件事,是因為前不久有一個家長對我說,她家的孩子在學校總是違反課堂紀律,屢教不改。


她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真所謂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了。


我覺得這個結果再正常不過。


首先,孩子違反課堂紀律,不是靠打可以制止的。


因為他就算暫時可以不違紀,也頂多是害怕你,而不是認同你。


一旦有一天他可以抗打了,就會故伎重演,那麼只會逼得你武力升級,最後親子關係破裂,家長失控,孩子叛逆。


其次,孩子會模仿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


家長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孩子也會,所以他現在只是違反課堂紀律,以後就會開始打架鬥毆,麻煩不斷。


我問那位家長:

「講了啊!我每天送他上學時都千叮嚀萬囑咐,今天別惹禍啊!今天別惹禍!

你就老老實實上課,認認真真聽講,作業按時完成……」

我說,您這不是講道理呢。


嗯?為什麼呢?家長問我。


我給她講了這樣一個事。


我曾經在公園裡看到一個老師帶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春遊,其中一個男孩顯然非常調皮,永遠不在隊伍裡,到處亂跑。


「寶寶,公園裡人特別多,你這樣跑來跑去,老師一會就找不到你了,你也回不了幼兒園,回不了家了。

你看班上有20多個小朋友,老師卻只有兩隻眼睛,怕看不到你,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好嗎?你一定要緊緊拉著沫沫(他前面的小朋友)的小手,好嗎?」

小男孩點點頭,緊緊的拉上了沫沫的手。


我觀察了一下,後來那個小男孩還是蹦蹦跳跳的,但是他卻始終沒有鬆開沫沫的手,而且一直堅持走在隊伍裡。





第一,她沒有訓斥孩子,而是蹲下來,溫柔的和他講話,這樣,至少讓孩子能聽得進去;

第二,她強調了為什麼要遵守紀律,因為小朋友太多,老師顧不過來容易出危險;

最後,她才提出為了避免這種危險,他應該怎樣做。

講道理不等於提要求,也不是威脅恐嚇,重點是要取得對方的認同。


任何一個人,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只會相信他骨子裡認同的事。


如果他不認同你說的話,他就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如果他認同你說的話,那麼不用要求,他自會嚴於律己。


出來春遊,不守紀律,容易出危險,更容易走丟,孩子也害怕走丟,不想回不了家,所以他是可以認同這個道理的,他自然就會按照老師要求的去做。


但是上課不能違反紀律,因為不能給上班的媽媽惹麻煩,這個邏輯,孩子認同嗎?


好好學習,以後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養活自己,這個觀點,孩子接受嗎?


忘了寫作業,就別吃飯,因為你沒忘了吃飯,卻忘了寫作業,這個因果關係,孩子信服嗎?


很多家長講道理,講出了一堆神邏輯,口舌廢了不少,卻不知和當時發生的那件事有什麼關係。



比如上課違紀。


與其告訴他不能違紀,不如給他講講上課為什麼要守紀律:

首先,班上這麼多同學,任何一個人違反紀律都會影響到老師講課,老師一次次中斷講課,當堂課的知識就講不完,同學們學到的東西就少。

第二,違反紀律,就不能保證自己專心聽講,不聽講,老師講的東西都沒學會,回家完成作業就困難,考試成績就不好。第三,學生在下面坐著,老師在講臺上站著;學生在下面聽著,老師在前面滔滔不絕的說著;老師非常辛苦,老師這麼辛苦就是為了讓學生多學一些知識,如果學生在下面說話,搗亂,是對老師極大的不尊重!

我上初中的時候,班主任給我們提了一個要求,我印象非常深刻。


她說,同學們聽課的時候,不能把兩臂抱在胸前,因為這個姿勢近乎於審視,對老師極為不尊重。


我自己還悄悄地體驗了一下,的確如此。


從那以後,我非常注重自己的坐姿,即使不是正襟危坐,也至少保持一種謙卑、恭敬的態度,因為我懂得了,一個人的姿勢狀態也能體現出對別人的尊重。


很多事不需要別人要求,當你懂得了,自然就自律了。

孩子違反紀律,我們還可以打感情牌,甚至是表揚他一下:

「你在家裡可以幫媽媽做事,能體諒媽媽的辛苦,在學校也一樣啊。你也要體諒老師的辛苦,你不需要幫老師做事,只要你兩隻眼睛認真的望著老師,老師就會很滿足了。媽媽覺得你最近長大了,你和xx一起玩的時候,像個大哥哥一樣,會照顧小弟弟小妹妹,媽媽覺得特別欣慰,你在學校也一樣。雖然同學們和你一樣大,但是你們也可以互相照顧,上課有人說話,互相提醒一下,老師留了什麼作業,互相督促一下,很多同學都會是一輩子的朋友呢!」

經常對孩子說這些話,然後看看孩子的表現,他會越來越喜歡學校,越來越喜歡同學和老師。


他會懂得要好,會開始有責任感,他會開始給自己提要求,慢慢變得自律。





一個孩子的自律從哪裡來?


從他開始愛這個世界,從他開始喜歡自己,從他開始認同一件事正確的打開方式,他的自律就從心底油然升起了。


教育和教訓都屬於他律,他律可以規範孩子的行為,但不長久。


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自律,當他有正能量的三觀,當他懂得自尊自愛,當他了解這個世界順理成章的運作方式,他自然而然就會自律。


所以,奉勸家長,尤其是孩子已經步入少年的家長,不要總是用鎮壓、說服的方式去規範孩子的言行。


多給他們講道理,講一些最淳樸、最本質、最深刻的道理,慢慢取得孩子的認同,培養他的自信和自尊,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船到橋頭自然直了。


培養孩子自律,

作者

月下客,資深親子教育作家,潛意識圖卡療愈師。每天分享走心,接地氣的育兒故事,讓每個愛孩子的父母,心中有數,腳下有路。公眾號:月下客育兒智慧(ID:yuexiake001),新書《失去自我的愛,是對孩子最深的害》正在熱賣!有書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領取育兒福利!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8字箴言」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人一生中總會犯錯,孩子又怎會例外。在孩童時期,父母知道孩子還沒有心智成熟,所以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多選擇溫柔以待,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煩擾父母的事情越來越多,生活的壓力漸漸磨平了父母的稜角與耐心。工作一天疲憊歸家,再遇到無理取鬧的孩子,忍不住對其大吼大叫,企圖通過威嚴來壓抑孩子躁動的心。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寶媽們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慨?在還沒有孩子之前,經常看到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大吼大叫,就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媽媽。但是話是這麼說,等到真正孩子出生之後,你就會控制不住對孩子吼叫!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或許來得及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不信咱先來個調查:不管是因為什麼,相信半數以上的家長一定是,前一秒吼完下一秒後悔。因為我們比誰都清楚,吼罵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後果。如果父母都用極端方式和孩子溝通,自卑、冷酷、暴躁這三種特質就會集中表現在孩子身上。所以,我們有必要搞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除了吼罵孩子,家長真正該做的是什麼。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4種補救方法
    張女士結婚不久就生了孩子之後,一個人負擔起了照顧孩子跟家庭的責任。老公長期在外忙著掙錢,很少能幫忙照顧家庭,更不要說能幫忙帶孩子了。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導致張女士長期睡眠不良,精神衰弱。時間一長,張女士變得性格暴躁,容易發怒。每次孩子做錯事,她總是沒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比如她剛剛收拾房間,沒一會兒孩子就把東西翻亂了,所以她會朝孩子吼。
  • 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傷害真的很大,4步讓孩子愉快地聽話照做
    導讀: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傷害真的很大,4步讓孩子愉快地聽話照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傷害真的很大,4步讓孩子愉快地聽話照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我跟我媽就是這樣的例子,離家時間長了之後回家,兩人就如膠似蜜,你儂我儂。可是膩歪兩天之後,就開始相見生厭,一有不和,我媽就對我輕則訓斥,重則大吼大叫。我都這麼大了,她還是如此,她有一句經典的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子裡:我生了你,還不能夠罵你嗎?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會火冒三丈,現在回家的欲望也越來越低了。
  • 你還相信打是疼,罵是愛嗎?給孩子立規矩,靠的不是大吼大叫
    與孩子順暢交流是傷害避免的一部分。如果你與孩子能時時順暢交流,那麼,你就有可能及時發現問題,如果孩子在校被欺凌了或遭受到其他的傷害;同樣,不順暢的交流,會讓孩子在有問題時尋求他人幫助,而不是你;這一定也不是你希望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在與自己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曾對他/她大吼大叫。父母也只是普通人,當孩子頂嘴、叛逆或挑戰自己的底線時,有發脾氣的衝動是再正常不過的。
  • 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有什麼危害影響能不能補救
    近年來,學校和社會一直在倡導「不要對孩子進行武力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太頑皮,總是會使父母發狂,又不能出手打,於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大吼大叫,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一些父母說,因為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膽小和內向,該怎麼辦?其實這是因為其他人的吼叫,使孩子產生了恐懼,表現出來就是畏手畏腳,害怕犯錯誤。
  • 育兒錦囊:誰都不想對孩子大吼大叫,神奇的「種子」方法能幫你
    我們對孩子大喊大叫的原因有很多。從不斷地要求他們穿好衣服,到在廚房的牆上發現塗鴉的蠟筆,在父母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觸發因素需要提高嗓門。的確,大喊大叫可以緩解壓力,但之後情況就不同了。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既失去了對形勢的控制,也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大部分家長在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會後悔,會覺得自己離理想中成為的平靜、鎮定的父母還有十萬八千裡之遙。
  • 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小男哥哥讓你告別「吼」
    可是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能聽到媽媽和孩子的尖叫聲。有一次忍不住去敲了他們家的門,我跟她說:「別這麼吼孩子,尤其是在睡覺前! "媽媽卻說:「不吼不行,好好跟她說,她一點都聽不進去。只有吼她,她才能行動起來。 聽到這裡,我問了她一個問題:「你吼她的目的是什麼? "這位媽媽回答說:「想讓她早點睡覺啊!」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導讀: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錯別再大吼大叫,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很管用
    現在很多家長還秉承著老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才,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父母對孩子破口大罵,甚至是對孩子拳打腳踢,甚至前段時間有新聞報導因為孩子不愛寫作業,不能對孩子大打出手以至於孩子被送進醫院。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
    導讀: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3種補救方法
    例如,寶寶明明已經很困了,但卻不想睡覺,自己卻盼望早一點睡覺,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休息,孩子難以入睡,會讓我們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當一天工作結束回到家很是疲憊不堪,遇上孩子做錯事的小事情,我們馬上就會大發雷霆。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對孩子大吼大叫很後悔?讓這個法則來幫你
    還說,小傢伙做作業的速度太慢了,做一題,停好幾分鐘,你越催促,他就做的越慢。寫字的時候,明明這道題就是錯誤的,和他說正確的做法,他又偏偏不肯改掉。真的沒辦法了,最後只能對他大吼大叫。可是,每次吼,孩子肯定是大哭一場,鄰居看著心裡又心疼又後悔。這樣的情況,在每個有小孩的家庭都發生過,我們家也不能倖免於難。我家孩子只有兩歲多,還沒有到輔導作業的時候,可我還是有很多大吼大叫的時候。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教育方式不建議採取
    淘氣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會採取打罵式的教育,吼叫教育。孩子只要稍微的一淘氣或者是不聽話,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人們都知道對孩子打罵,大吼大叫是不對的,可是面對孩子的淘氣不聽話,有些家長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多的家長也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為直接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防止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 別對孩子大吼大叫了,學會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輕鬆管好孩子
    無論是什麼事情,只要是不順心,他肯定會吼上幾嗓子,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這位大叔同樣也是如此,火爆的風格從未改變。大叔家的孩子是個搞體育的棒小夥,外表帥氣陽光,身材修長勻稱,稱得上是一個標準的帥哥,如果他能進入體育界,那麼體育界的顏值定然會被拉高一截。但是很可惜,這位帥小夥空有一副好身體,好皮囊,但成績卻是始終中規中矩,不高不低,這讓很多人為之惋惜。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看過德國的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主要講的是一隻可愛的小企鵝孩子和企鵝媽媽之間的一些非凡經歷。「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我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