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文化苦旅》怎麼都繞不開餘秋雨這個人
餘秋雨的文化水平到底怎麼樣,這是學術界應該討論的問題,老顧認為,我們應該討論的,就是他的作品到底給我們帶了什麼,這才是作為讀者最應該關注的。
對於《文化苦旅》這本書,文學界曾經有一個段子:當年警察從一個人販子的包中,搜出來了三樣東西,一個是口紅,一個是計生用品,另外一個就是《文化苦旅》。
要說《文化苦旅》在中國有多火,那就不得不提盜版的文化苦旅,那個年代銷售量在45萬冊,而盜版的銷售量是正版的三倍!就憑這一本,養活了一個出版社!
《文化苦旅》火了,餘秋雨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還有人罵餘秋雨是浪子,是「無恥文人」!
餘秋雨到底是才子還是渣男?
餘秋雨的妻子叫馬蘭,是一位長相極為風雅和美麗的女子,還是黃梅戲的傳承人,之後在1982年央視版的《西遊記》中扮演唐三藏的母親殷溫嬌。1983年因為出演《嚴鳳英》中的女主角嚴鳳英,獲得第八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連續劇一等獎後及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還登過春晚的舞臺成為風頭無兩的人物。
餘秋雨和馬蘭
馬蘭第一次見到餘秋雨,本來以為他是個心高氣傲的文人,應該是很有距離感,可沒想到,餘秋雨風度翩翩猶如一個紳士,兩個人遲遲忘不掉對方,就這樣相戀了。
但餘秋雨那時候已經和李紅結婚了,兩個人還有一個女兒,慢慢地李紅髮現了丈夫的不對勁,也許女人的敏感就是這麼的觸不及防,在普通的一天李紅像往常一樣在整理著餘秋雨的書桌,滿桌的紙張讓李紅覺得紛雜,不知哪張紙有用,哪張紙無用,所以李紅都細細檢查一番。
突然發現有一封專門寫給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演員馬蘭的信,展現在了李紅的眼前,李紅不敢相信這封信中纏綿痴絕的話語出自自己的丈夫寫給另外一個女人。
餘秋雨前妻李紅
兩人的婚姻僅維持到了1992年,兩人離婚後,餘秋雨娶了小他16歲的馬蘭。
有人說他是渣男,也有人罵他是浪子,但不可否認的是,餘秋雨在文學界,確實是大師!
29年前裸辭,只身前往陽關
餘秋雨在文學上是一個願意去付出的人,在34歲的時候,餘秋雨憑藉著深厚的文學造詣和功底,經過幾個前輩的推薦,成為了全國最年輕的文科教授。
42歲的時候,餘秋雨成為了上海戲劇學院的校長,也是中國最年輕的校長!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餘秋雨在1991年連續提交了23封辭職信,為的就是行萬裡路,寫一本書。
終於在1991年的7月份,餘秋雨辭去了所有的職務,然後隻身去尋找陽關。
有人說,放下權杖的他,拿起的是文人的筆
從都江堰到莫高窟,從沙漠隱泉到陽關白雪,從西域喀什到風雨天一閣......
老顧認為,比起那些關起門來寫作的文人,餘秋雨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受,然後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中國大地的點點滴滴,這樣創作出來的《文化苦旅》包含了中國的美,文化的魂!
為了尋找中華文化的魂,用散文的方式,將城市古蹟文化一一道盡。他行遍陽關雪、都江堰、莫高窟、西湖夢、吳江船、白髮蘇州……一遍遍堅持篤定,觸及靈魂。
餘秋雨經過的每一座城,爬過的每一座山,趟過的每一條河,並不是像一般遊客為了放鬆,為了獵奇,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進行一種與歷史、與文化的對話。他千裡迢迢、跋山涉水,去觸碰華夏民族最根本的內涵,以期點燃世人內心快被湮滅的一團火。
這書,同秋雨先生所言,就像離家千裡的遊子,我們這些家裡人期冀孩子走得更遠,將中華文化和人文內涵傳至世界,也抑制不住心中膨脹的思念。
《文化苦旅》它是全國文學書籍十年排行榜的前十名,也是全國中國推薦次數最多的書籍,也是入選高中語文課本最多的書籍,是我們成年人和孩子們的精神啟蒙書籍。
被稱為是30年來影響最大的一本文學書。
餘秋雨的散文很關鍵的一點是,他將文化古蹟與人生真諦,融入在優美動情的散文裡。讀者能從文字中獲取新知,從閱讀中跨過平庸,從而獲得人生的進取。
「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峰發現不了他,上了高峰又不能與它親近。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我們的生活,也正如此,不斷地奮鬥,然後停歇下來,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再去奮鬥,再去停歇……就這樣不斷地去完善自己的人生。
《文化苦旅》,生活就像是旅行,一路上能遇到各種風景,同時也有風雨。如果您只想單獨讀一本最偉大的《文化苦旅》,不要錯過這本,是您的枕邊書,讓您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
想要品讀的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