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文人被冠以"渣男"、"流氓"、"偽君子"、"負心漢"的稱號可謂是車載鬥量,不足為奇。
而且大多數文人的愛情都是以浪漫開始的,文學奇才——餘秋雨也不例外!
情場上"紅杏枝頭春意鬧"。
早在70年代末餘秋雨與相戀5年的李紅結為夫妻
二人的婚姻生活正幸福的時候,一個女人憑空闖入餘秋雨的生活。
這個女人出生在黃梅戲世家,此人叫做馬蘭!
黃梅戲愛好者聽到馬蘭這個名字一定非常熟悉,她曾在86年《西遊記》中唐僧的母親,雖戲份不多,但馬蘭獨特的氣質和美麗的面龐十分令人驚豔。
馬蘭的殷溫嬌深受導演楊潔的肯定,楊潔在後來還說過如果《西遊記》沒有馬蘭,那他是一定不會拍的。1982年《紅樓夢》劇組曾邀請馬蘭出演主角,但是馬蘭想著在劇組內時間太長了,而她的重心在黃梅戲,便拒絕了邀約。
馬蘭拒絕了《紅樓夢》的主角,卻選擇了《西遊記》的配角,當時有傳聞說《西遊記》的高額片酬打動了馬蘭,但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西遊記》僅僅是客串,不會影響馬蘭的本職工作—黃梅戲。
馬蘭的代表作《女駙馬》使她收穫了名聲,而後來的《嚴鳳英》等更幫她斬獲國內電視劇三大獎項—飛天獎、金鷹獎和白玉蘭獎。不僅如此,面向國際,馬蘭更是名聲和獎項並存,她獲得了非常多的國際獎項,甚至被稱為"黃梅戲第一人"。
馬蘭生的亭亭玉立,當時在藝術界的名聲遠遠高於身為作家的餘秋雨。
馬蘭對餘秋雨很是欣賞,偶然一次機會,馬蘭看到《藝術創造工程》一書。對藝術有著良好感覺的馬蘭一下子被這本才子書所吸引。而《藝術創造工程》作者正是餘秋雨!
相差16歲的兩個人因馬蘭演出相遇,並且在之後的日子裡越走越近。
最終,原配發現了餘秋雨對於馬蘭的情感,退出了這段婚姻。
後餘秋雨和馬蘭結婚,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外界更是引發不少爭議,說什麼的都有。向來都是在別人眼裡有著好印象的餘秋雨,瞬時間就成為「偽君子」。馬蘭對這一切並未在意,放棄自己事業,專心輔助丈夫。兩人多年也未能生子。
46歲與糟糠之妻離婚,再娶比自己小16歲的嬌妻,又讓自己陷入了輿論中,成了「道德人」們抨擊他人品的重點關注對象。
卓越的成就與"負心漢"的汙名成了他人生中的高低反差。
他身處一個特殊的時代,你幾乎無法在那個時代裡找到你所定義的正常。瘋狂的時代大背景下,冷靜思考這件事對於民眾來說似乎是一件難事,一個人一旦有細小其微的汙點被發現,便會有一群搖著正義旗幟的人手拿放大鏡走來,這時候似乎這個人所做過的每一個善舉都可以被視而不見,而一筆惡行,就足矣毀掉他這一生。
面對各種流言蜚語,和嬌妻踏上西去的道路,萬裡著成名著
回家收拾了幾件行李他便攜小嬌妻踏上了西去的道路,成為了「走得最遠的文人」
90年代餘秋雨毅然選擇辭職遠行,考察並闡釋了大量中華文化的遺蹟。
為了對中華文化進行比較研究,他特地穿行四萬公裡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親身考察了人類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遺址。
憑藉著一本《文化苦旅》的散文集,在文壇顯露鋒芒,隨後發表的《千年一嘆》、《霜冷長河》、《行者無疆》等作品便讓漣漪層層擴散開來,化作波濤洶湧,二十多年來,《文化苦旅》一書,收穫了無數榮譽:它是上海讀者投票評選出的三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一本文學書,是全國文學書籍十年排行榜前10名,甚至是全球華文書籍十年排行榜前10名……
你有獨屬的清風明月,我有專有的草長鶯飛,人生得失並存,餘秋雨遭受批判,隨後逐漸升級上升到人身攻擊。陷入愛河的人們總是盲目的、衝動的。
餘秋雨喜歡上了馬蘭,如今馬蘭和餘秋雨已經在婚姻殿堂中待了快30年了,兩人雖一直沒有孕育共同的孩子,但生活恩愛無比。兩人之間的感情經歷了風雨,最終還是開出了美滿的花。詆毀也好,質疑也好,兩人的婚姻幸福與否只有當事人才能判斷。
拋開世人所有非議,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去否定餘秋雨在文學與學術上的成就,在學術成就上餘秋雨的《中國戲劇史》和《世界戲劇史》彌補了當時此領域的空缺,這是整個學界公認有目共睹的,並不是所有的優秀散文家能寫出來的學術著作。
這才不負餘秋雨最年輕的大陸文科教授與最年輕的高校院長之名。
余光中先生曾評價說:
「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除了餘秋雨。」
金庸甚至說:
有人說江浙人不會寫文章,那你就去看看餘秋雨和魯迅。
可以跟魯迅併名,這是多高的榮譽。
無論世人毀譽如何,在中國文學史上,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都已經是一座無法逾越的豐碑。
現在這套經典正版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只需要一頓午飯錢,你就可以將它帶回家
對這本書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