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預計未來10年AI可為全球GDP增長貢獻1.2%

2020-12-13 199IT

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導,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測算,人工智慧(AI)可在至少未來十年為全球GDP增長貢獻1.2個百分點。麥肯錫在周三上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總體而言,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為全球經濟活動帶來13萬億美元的額外增長,它的貢獻率可以與歷史上的蒸汽機等變革技術的引入相媲美。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模型預計,到2030年,大約70%的公司將至少採用一種形式的人工智慧,而相當一部分大型公司將使用全系列技術。

麥肯錫的報告指出,中國已將人工智慧作為從現在持續至2020年的五年計劃的一部分,並希望到2030年成為該技術的領導者。

人工智慧利用大型數據集和算法來模擬人類行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都在競相投資於這項技術。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上海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成政珉(Jeongmin Seong)表示:「沒有人工智慧,中國可能面臨實現其目標增長率的挑戰。」

他指出,中國的勞動生產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而經濟正向消費型轉變。

成政珉表示,他預計,人工智慧將對銷售和營銷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可以刺激消費者支出。他還預測,人工智慧將為供應鏈和製造企業帶來可觀的回報。

麥肯錫的報告闡明了人工智慧將如何通過多種渠道影響經濟,包括幫助或增加人力、替代人力、擴大可用產品和服務、增加全球數據流和創造財富。

但麥肯錫的報告指出,該技術的應用可能會帶來一系列企業和社會重組成本,並擾亂就業,減少消費。

周二,野村證券(Nomura)的首席日本經濟學家Takashi Miwa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全球所有經濟體來說,提高生產率、節省勞動力的技術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他還表示,人工智慧等技術可能會導致收入不平等加劇。

麥肯錫的分析發現,與目前的水平相比,AI技術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主要是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效益可能高出20%至25%,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效益可能只是上述數字的一半。

相關焦點

  • 麥肯錫:2030年AI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3萬億美元 國家間差距可能...
    主要發現如下:1. 人工智慧為全球經濟活動做出貢獻的潛力巨大2. 一個主要的挑戰是採用人工智慧可能會擴大國家、公司和工作者之間的差距一、人工智慧為全球經濟活動做出貢獻的潛力巨大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研究了五大類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虛擬助手、機器人過程自動化和高級機器學習。
  • 2019美國gdp總量預測 GDP預計為22.32萬億?
    2019年已經成為過去,全球各國也開始公布本國的GDP,那麼2019年美國經濟總量多少萬億美元?目前的國際貿易依舊不平靜,對全球經濟來說帶來巨大的威脅,以及增加經濟衰退的機率,現在美國的經濟也出現衰退的跡象。
  • 麥肯錫報告:未來成功城市的14個特徵
    城市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話題,21世紀更是城市的世紀:據聯合國統計,目前55%的全球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68%,這意味著,另外還有25億人將居住在城市,僅在中國城市中,將有9億的居民。   麥肯錫認為,四大力量正在塑造未來的城市。
  • 麥肯錫研究:2030年機器人或將取代全球8億個工作崗位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稱,包括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在內的自動化技術將為用戶、企業和經濟帶來明顯好處,提高生產率並促進經濟增長。但技術取代人工的程度將取決於技術發展、應用、經濟增速和就業增長等因素。
  •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全球價值鏈變革與新「中國效應」
    為揭示出一些長期為人忽視的變革趨勢,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以2016年2月發布的報告《數字全球化:全球流動的新時代》為研究基礎,對43個國家中23個行業的全球價值鏈動態展開分析。 本研究採用了數十次行業專家訪談的結論,以及豐富的專有行業數據和國民經濟核算數據,分析的價值鏈貢獻了96%的全球貿易、69%的全球產出和68%的全球就業人口。
  • 麥肯錫為中國保險「獻計」:代理人轉型四大出路
    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且最有活力的人壽保險增長市場,貢獻了全球新增保費收入的30%,預計未來幾年內將持續保持兩位數的迅猛增長,到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保費收入將達到4.32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壽險保費收入的16%。對於如何加速中國壽險業發展,麥肯錫認為,大力推動代理人渠道轉型將是短期內最優方式。
  • 麥肯錫支招:未來兩三年全球銀行業可採取三大舉措推動轉型
    12月31日,麥肯錫公司發布全球銀行業年度報告(2019)中文版《行在當下,贏在未來:如何成功穿越周期?》。這是麥肯錫連續第九年發布該系列報告。報告指出,全球僅四成銀行在創造價值,並支招銀行業「在後周期時代,銀行業需果斷行動、備戰下行周期」。
  • 麥肯錫預測2020年中國將成全球規模第二大零售銀行市場
    中新網上海7月6日電 (記者 李佳佳)全球著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6日在滬發布報告稱,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規模第二大零售銀行市場。《集約化、智能化、跨越式發展零售銀行之路》報告指出,自2009年起,中國零售銀行收入以每年23%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20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人民幣,貸款資產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人民幣。同時,零售業務正逐漸成為拉動銀行收入增長的重要引擎。
  • 麥肯錫說性別平等可給亞太帶來 4.5 萬億美元 GDP,怎麼算的?
    促進性別平等,到 2025 年可推動亞太地區的 GDP 總量增長 4.5 萬億美元,比維持現狀高 12% 。這一額外的 GDP 增長,相當於每年德國和奧地利的經濟規模之和。這是麥肯錫全球研究所 (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 在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出的。
  • 圖解|麥肯錫報告:2030年近1億中國人或面臨職業轉換
    近日,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稱,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全球大概有3.75億人口將面臨重新就業,其中中國佔1億。麥肯錫報告中分了11個行業大類,看不同國家未來在這些行業的崗位需要變化。
  • 2019年英國經濟增長1.4%,GDP近2.83萬億美元,預計會低於印度
    按照英國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19年全年,英國經濟實際增速為1.4%,雖比2018年1.3%的增速略有回升,但與其他地區相比,整體增速依然較低。完成的名義GDP為22148.89億英鎊,人口約為6690萬,人均GDP超過了3.3萬英鎊。
  • 麥肯錫預計:到2023年證券市場收入規模將達4500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 黃蕾)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今日發布《展望2020中國證券業——拐點已至,券商三大制勝要素與六大核心能力》。報告分析了2019年中國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對證券行業的影響,指出行業拐點已至,行業整合加速;同時對標成熟市場發展歷史,判斷國內券業未來的錯位競爭格局;並提出未來三年中國券商在分化中制勝所需的關鍵要素和核心能力。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證券業已經扭轉過去幾年的下降趨勢。2019年券商收入同比增長35%,未來將迎來較為穩定的持續性增長。
  • 2019北京人均gdp同比增長6.1%
    1月20日,北京市統計局公布2019年北京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2019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1%。重點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9.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2%,醫藥製造業增長6.2%,汽車製造業增長2.7%。
  • 麥肯錫:中國消費者需求持續增長 中低線城市湧現新消費引擎
    新華財經上海12月20日電(記者陳愛平 王濤)「中國消費者需求依然旺盛,仍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19日在上海發布的一份報告如是說。——中國消費者收入增加促消費升級這份報告分析,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CCI)曾在2018年下半年出現下滑,但2019年初重拾升勢,並創下10年來新高;2019年中國消費者依然在大幅增加支出,並願意為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買單;今年的「雙11」成交額再創新高並高於「網購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五」線上交易額的總和
  • 江西省2019年gdp出爐,贛州增長最快,萍鄉新餘負增長
    近日江西省各市陸續公布2019年gdp數據,分享給大家。數據來源江西統計局,下方表格數據由中國城市吧沒有道行的小妖吧友整理分享。2019年江西省gdp總量為24757.50億,2018年為21984.80億,名義增速12.6%,增量2772.7億。南昌依舊一枝獨秀,其中名義增速最快的是贛州,新餘萍鄉負增長。江西省2019年11個城市gdp分別如下。1.南昌5596.18億,增速6.1%。
  • 疫苗推出後 全球GDP將在2021年增長5%左右
    來源:金融界網站根據IHS Markit的報告,全球經濟有望在2021年反彈,經濟增長率為4.5%,2020年則將下降4%。預計美國經濟將於2021年開始緩慢增長,到下半年加速發展,因為9000多億美元的刺激法案預計將使明年美國GDP增長超過5%;如果沒有刺激措施,預計增長率將為3%。
  • 麥肯錫:銀行業應進行三方面改革
    《集約化、智能化、跨越式發展零售銀行之路》指出,自2009年起,中國零售銀行收入以每年23%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20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人民幣,貸款資產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規模第二大的零售銀行市場。  同時,零售業務正逐漸成為拉動銀行收入增長的重要引擎。
  • 韓國央行上調經濟預測 預計2020年GDP增速為-1.1%
    韓國央行預計韓國2020年GDP增速為-1.1%,高於8預計韓國2021年GDP增速為3%,8月時的預測為  韓國央行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正在繼續復甦,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反撲,復甦步伐緩慢。在全球金融市場,由於經濟指標改善和對研製疫苗的希望提升,風險厭惡情緒有所減弱。展望未來,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金融市場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程度和疫苗開發狀況的影響。  韓國央行指出,韓國經濟繼續以溫和的步伐復甦。
  • 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 並未看到危機跡象
    世界銀行表示,隨著各國央行提高借貸利率,美國財政刺激措施的影響開始消退,全球經濟增長將在未來兩年放緩。世界經濟今年將增長3.1%,2019年將增長3%。世界銀行(World Bank)表示,一場全球貿易戰對新興市場的打擊將最為嚴重。世界銀行預計,如果每個國家都將關稅提高到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所允許的最高水平,將產生巨大影響。目前全球經濟增長強勁。這是一個尋找維持全球增長方式的好時機。「貿易一直是支撐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
  • 麥肯錫把脈險業:四招打造「超級」代理人
    麥肯錫指出,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且足有活力的人壽保險增長市場,貢獻全球新增長保費收入的30%,預計未來幾年內將持續保持兩位數的迅猛增長,到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保費收入將達到4.32萬億人民幣,佔全球壽險保費收入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