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教授張清華詩歌朗誦會興化舉行 畢飛宇、歐陽江河、龐餘亮等現場傾情助誦

2020-11-07 揚眼

揚子晚報網11月7日訊 (通訊員 吳俊翔 郭亞群 記者 王國柱) 「萬千花燈也比不上你沉默的明亮 煙花刺破了蒼穹,你也未為所動」這是文學博士、北師大教授張清華《元宵月》裡的句子。11月7日,為策應第二屆興化施耐庵文學節,打造書香城市,興化市委宣傳部聯合市文聯、興化中學等單位舉辦《秋日的曠遠——張清華詩歌朗誦會》。畢飛宇、歐陽江河、龐餘亮等文壇大咖,現場傾情朗誦了張清華的詩,數百名興化中學的學生共享這場文學盛宴。

據介紹,文學博士張清華,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出版有學術著作《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天堂的哀歌》《文學的減法》《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等十餘種,散文及學術隨筆集《海德堡筆記》《隱秘的狂歡》等,詩集《形式主義的花園》等作品多部,曾獲「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0年度批評家獎、第二屆「當代中國批評家獎」等獎項。

在朗誦會現場,張清華自嘲說,他留著一個鍾馗版的頭髮、李鬼似的鬍子,是一個看起來很像詩人的詩人。張清華寫評論的時候叫張清華,寫詩的時候叫華清。有評論說,張清華有兩個自我,兩個世界。他既理性又感性,既猶疑又堅定,他精於理論又自由揮灑,他深諳現實又懷揣理想。

記者注意到,張清華詩歌朗誦會吸引了眾多文壇大咖的關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為其朗誦會提了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畢飛宇、著名詩人歐陽江河、我省著名作家龐餘亮等悉數到場,並都現場朗誦了張清華的詩歌。參加朗誦的還有興化中學、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以及興化文化界的代表等。

畢飛宇在朗誦前盛讚了張清華的詩,並戲言讓張清華「少寫一點評論,多寫一點詩。」興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春龍現場也深情朗誦了張清華的《車過故鄉》。面對眾多興化中學的學子,劉春龍說,興化是文學的故鄉,是施耐庵的故鄉,也是畢飛宇的故鄉,希望同學們在文學上多有建樹,將來,我還可以驕傲地說,興化也是你們在座某個人的故鄉。

校對 王菲

相關焦點

  • 當畢飛宇、歐陽江河成為語文老師,他們會教什麼?——首屆「作家進...
    帶著這樣的探索與嘗試,12月14日,致力於文學教育培養的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在重慶一中開啟首屆「作家進校園」與「校園寫作計劃」文學教育活動,畢飛宇、歐陽江河、李洱、張清華、張者、喬葉、宋瀟凌,叢治辰、餘黨緒等作家走進校園,通過文學講座、文本解讀、主旨研討、現場對話、課堂教學等多種形式與重慶一中的學生和教師進行了多個主題的交流互動,以文學教育為契機引領學生培養純正的閱讀趣味,播撒培育人文素養的文學種子。
  • 美國人大衛·范恩成為興化首任駐城作家
    在興化街頭跟著小朋友學打太極拳、品興化特色早茶、遊板橋故居……昨天,雖然沒有活動安排,但大衛·范恩先生已經提前進入「角色」。8月31日上午,興化正式聘請美國著名作家大衛·范恩先生擔任首任駐城作家,他將用一個月時間,來了解興化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等,用外國人的視角和寫作特點,來創作關於興化的文學作品。大衛範恩先生1966年生於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成長於凱奇坎島,畢業於史丹福大學英文系,並獲得康奈爾大學創意寫作碩士。
  • 畢飛宇新作「跨界」寫童年 黃蓓佳直呼「狼來了」
    書中畢飛宇講述了自己在興化鄉下長大的童年生活,「紅領巾泳褲」、「奶奶的蠶豆」等情節感人至深,可以說,這是一部畢飛宇的成長敘事,也是一個時代的童年「老照片」。作為同鄉好友,作家黃蓓佳、周桐淦、龐餘亮共同回憶了他們的童年趣事。
  • 身著漢服 吟誦詩歌 親子少兒詩歌詠誦會 圓滿落幕
    晉江新聞網1月7日訊 為展示美麗新農村建設成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經典詩詞成為打開新農村風光美景大門的鑰匙,昨日,由晉江市農業局、龍湖鎮人民政府主辦,龍湖鎮恆豐休閒農莊承辦、龍湖鎮詩書畫協會協辦的「詩詞歌山水童心頌悠情」親子少兒詩歌詠誦會在龍湖恆豐休閒農莊圓滿落幕。
  • 歐陽江河對話傅元峰、黃梵:冥想,反詞與金魚之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歐陽江河詩歌分享會現場成都人歐陽江河提醒自己,「不要溫柔地走入那個良夜」。但總有未知在意料之外。等待他的是兩位老朋友,著名評論家、南京大學教授傅元峰,和著名詩人、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黃梵。一次晚課後回到家,傅元峰讀歐陽江河的詩,逐漸辨識清楚了一種價值。這種價值他覺得是「想」的價值,不是「思想」,是「想」。歐陽江河賦予了「想」以形象、位格。於是,建行大學江蘇省分行分校—「詩人遇見讀者」的歐陽江河詩歌分享會先鋒書店專場,是為:冥想的可能。
  • 「暑」不盡的美好時光親子民謠詩歌會舉行
    活動現場「地球媽媽是一位慈愛的媽媽,我們在她的搖籃裡讀書、畫畫,一天天長大……」7月22日晚,由郴州電臺舉辦的「暑」不盡的美好時光親子民謠詩歌會上,數十對親子家庭相約越界書社,讀國學、誦經典,給炎炎夏日增添了一份書香味的清涼。
  • 道可道杯」第六屆山東大學生詩歌節詩歌朗誦總決賽盛典舉行
    10月19日,「道可道杯」第六屆山東大學生詩歌節詩歌朗誦總決賽盛典在章丘錦屏山拉開帷幕。來自省內30餘所高校的大學生們相聚在錦屏山中華禮儀修習中心,在秋意闌珊的山間劇場,以詩明志, 以誦抒懷,共同吟唱「錦屏韶華 家國同歌」的華美篇章。
  • 專訪歐陽江河:年輕詩人的"消失"是缺少優秀的語文教師
    近期,我們採訪了著名詩人歐陽江河,歐陽先生便從自身經歷,結合自己的觀察,道出了詩歌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走向。不過,為了寫書法,歐陽江河也確實閱讀和背下了大量的中國古詩,這對他之後的詩歌創作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他的第一首重要詩歌《懸棺》中,就充滿了古典詩歌的意象和句法。而對古典詩歌技法的運用都來自於他閱讀的中國古典詩歌和古典文章。&34;歐陽江河說,他很慶幸自己文學寫作的起點不是模仿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
  • 為啥高考作文總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畢飛宇的回答你贊同嗎?
    昨天(1月6日)上午,第十二屆江蘇省中小學詩歌競賽總決賽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214名學生分獲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一、二、三等獎,陳與欣等14名學生獲「詩歌之星」榮譽稱號。   陳與欣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二年級,在她看來,詩歌如同音樂一般,是一種藝術,其抑揚頓挫的聲調只有用心體會才能明白其中的韻味,死記硬背只會抹殺詩歌的美感。陳與欣說:「每次讀詩,都會讓我立刻安靜下來。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 教授談北師大文學創作專業:傳承純文學寫作—新聞—科學網
    培養以諾貝爾文學獎為追求的作家 張清華教授介紹說,校外導師加上北師大一批對寫作有一定研究的老師,這些人共同構成設立文學創作專業的一個綜合條件。「當然這些導師只是第一批,以後我們還會邀請更多能夠擔負這個職責的作家擔任校外導師。」張清華說。
  • 海寧舉行徐志摩詩歌節 中英文版合誦《再別康橋》你聽過嗎
    海寧舉行徐志摩詩歌節 中英文版合誦《再別康橋》你聽過嗎 2017年10月30日 08:39:43來源:杭州日報  通訊員 王超英 攝  本報訊(通訊員 柴天明 駐嘉興記者 張世新)晨霧朦朧,詩歌朗朗,10月28日上午,2017徐志摩詩歌節湖畔詩會暨第五屆中國(海寧)·徐志摩微詩歌大賽頒獎典禮在海寧市鵑湖小廣場舉行。
  • 北師大萬寧附中校長張東海的闖海故事分享會萬寧舉行
    人民網訊 9月8日上午,由書香海南文化傳媒主辦的海南北師大人張東海闖海經歷分享會暨北師大海南校友聯誼會在北師大萬寧附中舉行,吸引了眾多教育從業者前來傾聽張東海始終懷有夢想的關於教育的故事,共同探討學習了北京師範大學萬寧附屬中學的辦學管理模式及管理機制等經驗
  • 「靈魂詩人」海潮詩歌朗誦原生態音樂會在北碚舉行
    文/羅曉紅我 不屬於我 屬於早晨 /屬於早晨那清新的顏色/屬於青草 露珠和風的搖曳/像一湖水的澄澈 鳥的啼鳴/帶著少女的熱情和花般的羞怯……3月30日下午,「愛在小鎮,臨湖聽海」海潮原創詩歌朗誦原生態音樂會在重慶北碚區靜觀鎮品鑑康養小鎮舉行
  • 「一帶一路 助我圓夢」留學生朗誦比賽舉行
    中青在線訊(實習生 梁焯賢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近日,「如何讓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理論與實踐探索」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論壇暨「一帶一路助我圓夢」國際學生朗誦比賽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舉行。
  • 青年朗誦藝術家隋源出席中國詩歌春晚並獲「全國十佳青年朗誦家」
    1月14日晚,「2020第六屆中國詩歌春晚北京總會場」在天橋劇場隆重開幕。晚會力圖立足中國文化自信,承載人類「光榮.夢想」。青年朗誦藝術家、詩人隋源出席晚會。在頒獎典禮上,鑑於隋源在2019-2020年度朗誦界做出的成績及貢獻,與央視主持人王焜、一級播音員靖暄、全國青少年語言藝術素質考評官趙早早等榮獲「全國十佳青年朗誦藝術家」殊榮。頒獎典禮上,隋源與青年朗誦家趙慶聯袂朗誦了詩人鄧紅瓊的獲獎作品《再回首》,款款深情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第六屆詩歌春晚現場,隋源與青年朗誦家曉輝合誦著名詩人歐震的作品《美麗中國》,淋漓盡致的演繹獲得觀眾熱烈的響應。
  • 活動預告 第六屆復旦詩歌節:割圓術
    復旦詩社特舉辦第六屆「光華詩歌獎」。>        (3)復旦詩社第 27 任社長肖水致辭        5、彈唱,《時間的玫瑰》,楊兆豐、李子建        6、第六屆「光華詩歌獎」頒獎禮          (1)終審評委、詩人張定浩、胡桑宣布獲獎名單          (2)評委團頒獎
  • 西川:詩歌翻譯讓我繞道用別人的語言去理解我的生活
    與會人員合影4月8日,「跨越語言的詩意」: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翻譯工作坊第二季歡迎儀式暨「他者視野中的中國詩歌——2016中外詩人對話·互譯」活動在京舉辦。翻譯工作坊主任張清華,中國詩人歐陽江河、吉狄馬加、西川、樹才、瀟瀟、周瓚,及來自國外的詩人、翻譯家徐貞敏(Jami Proctor-Xu)、約翰·穆裡洛(John Murillo)、妮可·希裡(Nicole Sealey)、阮潘桂梅(Ngyuan Que Mai)等出席了活動。
  • 活動|詩歌的魔方──上海詩歌藝術節
    本屆詩歌藝術節誠邀詩人王寅組織,主要參與詩人是葡萄牙詩人費平樂(Fernando Pinto do Amaral)、韓國詩人金惠順(Kim Hyesoon)、緬甸詩人科科瑟(KoKoThett)、巴勒斯坦詩人納捷宛•達爾維什(NajwanDarwish),詩人多多、黃燦然、藍藍、歐陽江河、宋琳等。
  • 「誦英文詩歌,展鶴湖風採」——記鶴湖學校小學英語教師詩歌朗誦比賽
    鶴湖學校做有紮實學識的教師系列活動之三「誦英文詩歌,展鶴湖風採」——記小學英語教師詩歌朗誦比賽九江新聞網訊(何暢)詩歌是一首歡樂的歌,帶給我們快樂;詩歌是一位老師,帶給我們知識;詩歌是一盞明燈,為我們指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