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重」女 ——淺談中國男女性別不平等

2021-02-26 三寶課

摘要:

  本文通過對歷史中男、女兩性地位不平等現象的轉化過程進行剖析,運用史實,合理鋪敘,揭示了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歷史根源。並通過展示當代我國為追求男女平等所做的努力,為當代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構下的男女兩性平權問題提供了一些參考。

 關鍵詞:女權 兩性地位 歷史背景

在中國傳統社會裡,關於男女兩性的地位認知時有變化。從母系氏族裡「不知其父為誰」到封建社會裡明顯的男權社會,再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追求兩性平等。中國的兩性地位的天平進行了多次傾斜。其背後的意義以及反映的社會深層次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在母系氏族時代,由於原始社會社會生產力極為有限,生產工具主要為原始的木石器,加之漁獵活動本身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所以在男子主要從事的漁獵方面所創造的經濟價值極為有限。而女性所從事的較為穩定的採集方面的經濟價值更高。對氏族社會有更大的價值。除了這種經濟價值外,「再加上分娩,哺育主要由婦女完成,對實現人口增殖,延續部落有重大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婦女成為了社會生產生活資料的主要生產者和組織者。於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母權為核心的一妻多夫制體系。

在這一時期,關於性的問題也是理所當然的由女性佔據了主導。「通婚大多採取群婚制,實行族外通婚」男性通常只有探望女方和子孫後代的權利,子女從母居,屬母方氏族,世系和財產繼承從母系計。男性在繁衍上的地位只停留在提供另一半染色體的地位上。雙方並無現代意義上的「性生活」一說。

第二時期,中國步入封建制社會。孔子系統地提出了儒家學說,並由於封建王朝「大一統」的需要,儒家學說成為官學並長久地流傳下來。但同時,由於其具有官方學說色彩,其中難免會帶有政治傾向性。並且會引導社會風氣。隨著朱熹「三綱五常」的提出和實施,中國女性的地位墜入低谷。

伯切特曾寫道:「這個奴隸之國(中國)的內部不斷爆發勇敢的起義,但最後都被淹沒在血海之中。中國的農民和手藝人的命運實在是太悲慘了,而大多數中國婦女的命運甚至比他們悲慘十倍。」

  古代中國通過撰寫「女教書」來固化女性思想,培養傳統意義上的「好」女性。如劉向的《列女傳》及班昭的《女誡》等書,都要求女性「敬,慎,謙,順」「試圖使男性本位的社會秩序合理化,降低女性的地位。」在朱子之後,這種思想愈演愈烈。「女子無才便是德」「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違也。」

  在這種男權中心的社會裡,女性漸漸地淪為了男性的附庸品。中國女性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其最為明顯的體現便在於傳統文化裡強調的女德裡的「纏足」和「婚姻」

  所謂「纏足」即是用布裹腳,強行限制腳的生長。而這也是女性喪失勞動能力,從而加強對男性的依賴,進而進一步鞏固「男尊女卑」的家庭社會秩序。這種通過對女性身體的傷害來提高女性價值的行為,正是當時社會思想異化的結果。

  所謂婚姻,古中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性並沒有所謂的婚姻自主權。而女性尤甚,在不滿意的包辦婚姻中,女性只能淪為生育機器,男人性慾的發洩工具和「財產」甚至出現了「典妻」「夥妻」現象。使得女性徹底淪為男性附庸品,由獨立的人變為了可以被衡量價值的物品。

  毛澤東曾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寫道:「女子受到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的多重壓迫,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在革命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掌握了全國政權,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政權。為婦女的解放,」婦女頂起半邊天「的現代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提出,中國男女性的地位有了空前的轉變,婦女在社會層面和法律意義上第一次擁有了與男性平等的權力。在西方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所領導的女權運動的影響下,中國的婦女地位產生了一系列變化:西方女性主義主張平等教育,強調平等的政治,經濟權力和機會並追求「性的平等」或者叫做「性別公正」女性從身體上和社會上以及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

  首先,「解放後離婚人數激增,且大多數提出離婚的是已婚婦女,可見封建婚姻對婦女迫害之深。」毛澤東提出「時代變了,男女都一樣,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做到。」進一步促進了女性衝破性差的束縛,實現人格獨立自主。

而在社會層面上,隨著「個體的智力和能力成為人類資本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性別價值定位的決定意義在逐漸減弱。此時,男女平權的性別制度在逐漸興起,男女共同享有政治,經濟,教育等各項權利的要求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婦女對於21世紀的性別關係的渴望發展為相互尊重,免除壓迫,共同發展。國際社會上種種聲音支持男女平權。如1966年「全國婦女組織」的建立以及《新女性主義運動》等著作的出版為女性發聲,使婦女這一群體正式獲得廣泛的公共影響力,進一步促進了女權運動發展。

在思想上,女性主義也有了新的發展:提出了自由主義、激進主義、社會主義、存在主義、全球女性主義、生態女性主義等多個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具體闡釋了女性主義的含義和意義,並為未來女性主義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國很多思想先進的女性,在接受女性主義的思想後,也投身於男女平權的大潮中去。在一些當代主流媒體的評論下的女權主義也隨處可見。中國社會正由傳統的男權社會向現代的男女平權社會轉型。

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有諸多問題。從社會評價上來看,由於古代中國「男尊女卑」的強大歷史慣性和女性較為柔弱的刻板印象使女性難以獲得與男性相等的社會認可,也就難以向社會上層及權力中心流動。

其次,我國現在仍為性別發展指數差距較大的國家。據統計,中國的性別權能測量指數中女行政管理人員的比例僅為30%,在性別發展指數上甚至只有0.578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而政府缺乏與之相應的措施來順應女性平權的大潮或是沒有意識到傳統的性別分工。導致了行政效能和社會需求的不對稱,抑制了女性運動的發展。

由此觀之,女性平權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而女性作為新時代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在實現新時代強國夢的歷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跟隨歷史潮流,爭取男女平權的重要性不亞於廢除奴隸制和殖民主義的消亡

中國女性地位從一開始母系氏族社會的女權為中心到封建主義社會的男權社會,女性權利受到極大的壓迫再到新時代女性的「男女平權」思想的再度興起,其轉型發展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馬克思寫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現代的智能化時代對智力的重視是女性平權的基礎。實現男女平權,可以發揚女性的生產積極性,充分利用人類的整體智慧。還可以促進社會生產力進步,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女性的力量。

參考書籍:

《女性學入門》 【日】富士谷篤子 張萍譯 中國婦女出版社 1986 第一版

《女性主義思潮導論》【美】羅絲瑪麗·童 艾曉明譯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第一版

《社會性別與公共政策》李惠英 主編 中央黨校婦女研究中心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2 第一版

《母系氏族社會的特徵及出現的原因》 王曉娟 2020年 百度文庫 第一頁

《從纏足中解放出來的中國》 伯切特

《女誡》 漢 班昭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毛澤東

相關焦點

  • 男女平等:性別的博弈
    「這丫頭片子什麼都不會做嘛」,小強不無憐愛地「痛斥」自己的女友。   和上一代人相比,這一代年輕人的性別觀念,無疑正發生著悄然卻顯著的變化。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日通過央視資訊ePanel會員調查系統實施的調查(共850人參加)顯示,64.5%的人認為,和10年前相比,現在男女更平等了。
  • 專業文章 | 論性別的社會地位不平等
    摘要:在性別平等寫入法律的當今,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性別不平等的社會事實仍然存在於各個方面,社會地位不平等是其重要表現之一。探尋兩性間社會地位不平等的根源,有助於我們消除這種不平等。因此本文從歷史文獻和相關研究出發,總結社會地位不平等的歷史原因和現實表現,並提出有關對策和建議。
  • 專業文章 | 論性別的社會地位不平等(下))
    摘要:在性別平等寫入法律的當今,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性別不平等的社會事實仍然存在於各個方面,社會地位不平等是其重要表現之一。探尋兩性間社會地位不平等的根源,有助於我們消除這種不平等。因此本文從歷史文獻和相關研究出發,總結社會地位不平等的歷史原因和現實表現,並提出有關對策和建議。
  • 成年人在強調男女平等,而有些人卻想因「性別」施教
    ,而不應該根據性別來區分。我們一直旨在強調公平,希望能夠教育公平、醫療公平等,更加希望的是男女平等,而中學生的教輔竟然有男版女版。但為什麼非要強調是男版女版呢?迫於輿論壓力,該教輔已經停止出版。我們強調並且一直在追尋男女平等,並且在探討男女平等的各種可能,試圖能夠在職場、生活中根據男女身體情況等儘量的做到公平、平等,這是因為成年人的心智成熟,成年人能夠有精力、有時間去探索探討各種可能,成年人可以自主的去選擇成為朋友還是成為陌生人。而學生卻很難選擇同學。
  • 「男責社會」也許是通向男女平等理想的必要階段
    但是同時,這樣的倡導在邏輯上似乎也有缺陷:這些單個的衡量標準似乎適用於多數的社會不平等範疇,比如階層、貧富、城鄉,它們能否作為理解和解決性別問題的根本途徑?我持質疑態度。將性別平等直接歸入社會諸多不平等之一,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男權視角下機械的分類,缺乏對本土社會結構的深刻認識,也缺乏對女性這一性別弱勢群體的真正關懷。
  • 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男女受教育差距縮小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白皮書稱,中國積極促進教育公平,調整教育結構,堅持貫徹性別平等原則,努力保障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白皮書說,2014年中國男女童小學淨入學率均為99.8%,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 儒家傳統思想與現代男女平等觀念之辯
    再次,當代女性在生存和發展中面臨許多現實問題,例如家庭暴力,婚戀矛盾,職場上的性別不平等,女博士被視為「第三種性別」,「婦女回家論」不斷以各種新面目出現等等。究其根源,這些問題都反映出價值觀念的衝突,主要呈現為傳統封建「女德」與現代男女平等觀念之間的衝突。有一次,在聽完一位瑞典政治家的講座後,筆者提問:「婦女運動為你們國家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觀念」。
  • 夯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價值觀基礎
    就男女平等和婦女發展而言,價值觀領域內平等與不平等新舊思想的較量從來沒有停止過,在現實生活中的新舊思想博弈更是此起彼伏,「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等落後性別觀念的頑固性仍不容忽視,男女平等價值觀在現實生活的普遍確立依然任重道遠。   男女平等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集中體現,也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價值觀基礎。男女平等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主張,也是我國憲法始終堅持的重要原則。
  • 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兩性家務勞動時間差距縮短到74分鐘
    越來越多的婦女能夠平等分享家庭資源,男女共同分擔家務的觀念得到更多認同,兩性家務勞動時間差距由10年前的150分鐘縮短到74分鐘。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新聞局副局長胡凱紅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全文約1.1萬字,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
  • 會昌一村集體林地徵地補償款分男不分女?違法!男女平等!!
    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男不分女?誰規定的?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婦女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土地徵收或者徵用補償費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 幼兒園男多女少成常態?比例失調不算啥,女強男弱才更「棘手」
    一來二往才導致兒子不開心。電話這邊閨蜜一邊吐槽自家孩子這麼小就顏控,一邊感慨說好像現在的幼兒園,很多都是男孩多女孩子比較少。其實很多幼兒園男多女少已經成為了常態,但是男女比例失調並不可怕,女強男弱才是更棘手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以下三個場景就可以看出事情的嚴重性。
  • 為什麼我們總是說要男女平等卻又平等不了呢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隨處可見這種倡導男女平等的口號,國家一直也在強調一夫一妻,男女同工同酬。我認為的男女平等並不是男人和女人要做一樣的事,因為性別的原因男女之間應該互補,不要總是斤斤計較。就像一個詞語叫男耕女織,男人主外女人主內,應該各司其職取長補短的平等。
  • 男女平等原則在中國離婚制度中的內涵變遷
    在1950年婚姻法中,男女平等是指男女權利平等;在1980年婚姻法中,指男女共享權利、共擔義務;而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則是保護婦女與男女平等發展並重。在我國民法典修訂進入快車道的今天,如何使男女平等原則落實到婚姻法的具體制度中,從形式平等向實現實質平等更進一步,仍然值得討論。
  • 「男女共廁」就平等了嗎?(組圖)
    4月1日,已畢業3年的許可無奈地打電話告訴他的朋友,自己的第5部手機忘在了酒吧的洗手間裡,等他回過神來去找時已經不見了,但拿走他手機的是男是女他現在也搞不清楚。朋友很奇怪:「那當然是男的拿走你的手機了,女的還會進男的洗手間嗎?」這個朋友不知道,許可去的是一家「男女共廁」的酒吧。
  •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內涵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內涵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內涵極為豐富,在中國目前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包括如下內容: 1.在承認和尊重性別差異的前提下追求男女平等。
  • 上萬準媽媽在線「接男寶」:嘴上高喊男女平等,私下都是輕女重男
    還有做了B超查出來是女孩的媽媽許願「女翻男」,希望能蹭上一些別人家生男寶的運氣。平時嘴上說著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樣,到了自己生的時候,重男輕女的真面目還不是就暴露了。還有很多媽媽生了三胎、四胎,甚至五胎,就為了拼一個兒子,美其名曰「兒女雙全」。可如果真是為了兒女雙全,咋不見人三胎拼女,不生女兒不罷休呢?說到底,還是「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重男輕女思想在作祟。
  • 中國31省份性別調查結果出爐,四川竟成唯一女多男少的省份
    近日,《中國統計年鑑(2020)》 數據出爐,在一眾性別比例為男多女少的省份中,女多男少的四川顯得格外突出。從數據上看,2016年到2019年的四年統計數據顯示,四川有3年均出現性別比低於100,近年來女多男少的趨勢明顯。排名倒數第二的為重慶,性別比為100.2。
  • 廣東哪裡做試管嬰兒可以選男女性別?
    廣東哪裡做試管嬰兒可以選男女性別? 時間:2020-11-12 14:06 中山大學附屬三院生殖中心 近期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出國做試管嬰兒,所以蠻多姐妹過來諮詢我們想了解國內是否有能選擇胎兒性別的試管嬰兒醫院或機構。
  • 中國31省份性別調查結果出爐,四川成為唯一一個女多男少的省份
    近日,中國統計年鑑公布了2019年全國性別比例。與往年的情況差不多,中國人口的性別結構仍然是男性多於女性,這種情況在10-24歲年齡段尤為突出。眾多網友紛紛表示,這是對未來適婚人群的「單身警告」。性別結構的失衡必然會影響到未來人們的婚姻和就業。不過,網友們更不滿的是,「重男輕女」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說好的性別平等呢?數據顯示,在31個省份中,四川省的性別比為96.7(女性多於男性),為中國性別比最低的省份。但2019年天津市性別比將達到123.2,男女比例將達到1.2:1。
  • 關於就業性別歧視的淺談
    就業性別歧視就是基於性別的任何區別,排斥或特惠,其後果是取消或損害就業方面的機會平等或待遇平等。在我國的《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均明確提出用人單位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