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就業性別歧視的淺談

2020-12-23 職場長存

就業性別歧視就是基於性別的任何區別,排斥或特惠,其後果是取消或損害就業方面的機會平等或待遇平等。在我國的《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均明確提出用人單位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2010年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聯合開展了第3屆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數據顯示,超過72%的女性對因性別而不被錄用或提拔的提示他有明確的認知,同時該次調查數據顯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比僅為初中級以下受教育程度,女性對因性別而不被錄用或提拔或因結婚生育而被解僱歧視認知的程度分別高出了14%和12%,即教育程度越高對就業性別歧視的認知程度也就越高。

就業性別歧視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反就業性別歧視存在較多的難點。

1.就業性別歧視,構成要件難以界定。至今為止,沒有哪部法律已經詳細地解釋了,哪種行為屬於就業性別歧視,它的基本構成要件是哪些?是否構成就業性別歧視界定模糊,例如說在招聘基層公務員的時候招聘男性的比例遠遠高於招聘女性的比例,是否構成了就業性別歧視?但是從實際出發,基層工作任務重,條件艱苦,女性無法勝任超強度的工作,這又是一個基層事實。那按照一般的說法,為什麼招聘男性的比例高於女性,為什麼不是一樣高呢?表面看似也是一個就業性別歧視,但又實際的工作需求又不容許這樣做。

2.用人單位表面一套暗地一套,難以舉證。在社會生活當中,部分用人單位表面招聘說是沒有就業性別歧視,在招收簡歷和招聘公告的時候男女同樣的比例較為平等,收取簡歷或者是通知面試的時候也是同樣如此,但是在面試是否通過這件事情上會比較依重於男性,造成一種女性面試不符合本單位職員要求,能力不夠,遺憾沒有通過面試這種假象。在這種狀況下,你如何去取證,該單位涉嫌就業範圍歧視?

3.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的責任。沒有專法法規定,單位如果涉嫌職業性別歧視應當怎麼去補償當事人?怎麼進行返款?是停業整頓嗎?還是吊銷執照嗎?都沒有明確的說法。對於這種狀況,我們只能推動法律的建設完善,大大地減少就業性別歧視。

4.缺少專法和管理機構。沒有專門的法律規定,當企業設想就業戲比歧視的時候應處於哪種行政處罰!我國的法律制度建設還在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也沒有說明當企業涉嫌性別歧視的時候應該由哪個部門去對其進行監督實施處罰。

應該怎麼去解決就業性別歧視,主要有以下方法。

1.健全法律法規,制定專門的反就業性別歧視法。我國是依法治國的國家,對於任何事應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明確的界定就業性別歧視的構成要件和免責條件,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證明,自己不選擇女性理由,明確承擔的民事責任、賠償標準和間接利益損失中的補償計算。

2.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2010年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聯合開展的第3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當中顯示接受過高等教育女性比僅為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對就業性別歧視認知程度高,由此得知想減少社會就業性別歧視就需要提高就業人本身的受教育程度,讓其能夠明白什麼是職業性別歧視,哪些是職業性別歧視?當受到職業性別歧視的時候,應當採取哪些合法的措施?保證自己的個人利益。

3.提高人們對就業性別是的認知。在社會當中開展一些反就業性別歧視的活動宣傳,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的認識什麼是就業性別歧視。提高廣大群眾的反就業性別歧視的抗真意識,而不再像以前一樣默默地承受。

當我們遇到就業性別歧視的時候,要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要正確地認識什麼是就業性別歧視,不斷地接受教育,不斷地提高自己。

相關焦點

  • 「隱形就業性別歧視」不容忽視
    &nbsp&nbsp&nbsp&nbsp就業性別歧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近日,人社部等九部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要求各單位在招聘過程中,不得限定性別或性別優先,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等。
  • 湖北:就業性別歧視將被「聯合約談」
    因為背後暗戳戳隱藏著就業性別歧視呀!面對就業性別歧視怎麼辦?別怕!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北省總工會湖北省婦女聯合會重拳出擊將對涉就業性別歧視用人單位展開聯合約談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人社部發〔2019〕17號)要求,著力解決就業性別歧視,促進婦女平等就業。
  • 男女平等了,為何還存在性別歧視?怎麼看就業性別歧視?
    人民網昨天發布《人社部等9部門: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稱,人社部、教育部、司法部、衛生健康委、國資委、醫保局、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門發布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說,要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
  • 就業性別歧視,難以消除的「社會之痛」
    一直關注就業性別歧視的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員陳亞亞表示,在招聘中要求性別,是很明顯的性別歧視。沒有合適理由,任何工作崗位不得限制性別。 2013年12月,人民網強國論壇「微態度」欄目及北京美蘭德信息公司等單位,曾聯合對就業性別歧視進行網絡調查,參與調查的1845人中,43.3%的人認為要生孩子、耽誤時間是用人單位不願招聘女性的首要原因。
  • 我國適齡女性反就業性別歧視制度設計
    從當前審視該法具有很強的歷史進步性,但是對於僱傭措施以及晉升沒有談及,使得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則對於女性而言,只能起到最低薪酬的保障作用,反倒會使僱主因為性別偏好拒絕僱傭或者減少僱傭女性員工。緊隨其後,1964年美國頒行《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該法案是美國最重要的反歧視的法律,其中第7章對就業歧視的立法規定,是美國所有就業歧視立法中影響最深遠、範圍最廣的。
  • 源眾觀察|最難就業季,女性會遇到哪些就業性別歧視?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62個定點城市的調查結果顯示,有67%的用人單位提出了性別限制,或明文規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懷孕生育。從招聘女生時提出「不結婚不生子」的「附加協議」到感嘆聘用女生「增加了企業成本」,大學生就業市場上總會呈現出「男強女弱」的明顯態勢。雖然男女平等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但社會上歧視女性,特別是在就業上歧視女性的現象還非常普遍。這個畢業季,源眾想談談就業性別歧視的事。
  • 【維權服務站】重拳出擊——就業性別歧視將被「聯合約談」
    因為背後暗戳戳隱藏著就業性別歧視呀!面對就業性別歧視怎麼辦?別怕!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人社部發〔2019〕17號)要求,著力解決就業性別歧視,促進婦女平等就業。
  • 消弭「女性就業性別歧視」需多方給力
    (6月22日《勞動午報》)  不管是單身女性,還是已婚女性,入職前都要求提供「孕檢報告」,這顯然是一種赤裸裸的「性別歧視」和「就業歧視」行為。同時,這更是觸碰了女性職工的道德底線。  其實,在去年2月21日,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委就聯合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類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擬定招聘計劃、發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員過程中,不得限定性別或性別優先,不得以性別為由限制婦女求職就業、拒絕錄用婦女,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不得將妊娠測試作為入職體檢項目,不得將限制生育作為錄用條件,不得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 雲南省婦聯調查顯示:婦女就業性別歧視依然存在
    據2019年雲南省婦聯開展雲南婦女就業的調查顯示,目前,全省婦女就業情況總體較好,勞動參與率較高,但婦女就業依然存在性別歧視現象。調查還顯示,婦女對就業性別歧視的自我維權意識較弱,36.71%的受訪者未採取措施,採取措施的受訪者中,有53.15%向招聘方提出異議,21.68%和11.19%的受訪者向婦聯、勞動監察等部門反映和試圖或已經訴諸法律;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不了解受到就業性別歧視後可以採用的求助途徑。
  • 禁止就業性別歧視!九部門:招聘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
    促進婦女平等就業,有利於推動婦女更加廣泛深入參加社會和經濟活動,提升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活力。黨和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對保障婦女平等就業權利、不得實施就業性別歧視作出明確規定。當前我國婦女就業情況總體較好,勞動參與率位居世界前列,但婦女就業依然面臨一些難題,尤其是招聘中就業性別歧視現象屢禁不止,對婦女就業帶來不利影響。
  • 雙語閱讀:大學生就業遭遇性別歧視
    吳文佳的經歷恰恰反映了現今女性就業難以跨越的障礙。專家表示儘管新出臺的相關法規已經涉及到就業性別歧視問題,但女性仍然需要站出來疾呼平等。   全國婦聯2011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十分之一的女性曾在就業過程中遭遇過性別歧視,尤以女大學生所受的影響最為嚴重。
  • 智聯招聘報告指出:超過81%的女性認為就業存在性別歧視
    智聯招聘今日發布的《2017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超過81%的女性認為就業存在性別歧視,其中22%的女性認為就業中性別歧視現象嚴重,比男性高出近8%。1女性感受到的就業性別歧視更嚴重就業性別歧視成為阻礙女性跨入職場的重要負面因素,其危害性顯而易見。
  • 微視頻:說說招聘性別歧視那些事兒
    哪些行為涉嫌就業性別歧視?在求職中遭受性別歧視該怎麼辦?今天,全國婦聯權益部發布《說說招聘性別歧視那些事兒》微視頻,強調進一步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婦聯等九部門《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要求,推動在就業領域深入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營造有利於女性公平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 性別歧視真的無處不在?
    三八國際婦女節百年特別報導  見習記者 黃陳鋒  性別歧視指的是一種性別成員對另一種性別成員的不平等對待,也指性別造成的差別待遇,尤其是男性對女性的不平等對待。  本報3月1日第18版登出《關於女人的十個問題》後,讀者朋友紛紛通過熱線電話、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和微博等形式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就業性別歧視當事人:忍氣吞聲換不來公平對待
    資料圖片  據新華社電 日前,全國總工會公布2014年我國十大勞動違法典型案件,「浙江新東方烹飪學校侵犯女性平等就業權」一案位列榜首。得知這一結果後,當事人小郭表示很欣慰,也希望能用自己的經歷來鼓舞更多人:「小女生」不輸「大企業」,要勇敢對就業歧視說不。
  • 微視頻《說說招聘性別歧視那些事兒》
    全國婦聯權益部發布《說說招聘性別歧視那些事兒》微視頻,強調進一步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婦聯等九部門《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國家制定實施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充分保障婦女平等就業的權利,實行男女同工同酬,消除就業性別歧視。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更加重視促進男女平等就業,推動婦女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
  • 英語寫作話題:職場中的性別歧視
    在上一篇我們總結了關於政府社會問題懲治犯罪類的討論我們可以有一些怎麼樣的思路,同樣是當今社會很嚴重的一個問題,也是英語作文中經常考察的一個話題。就是當今越來越嚴重的性別對立問題。計劃生育以來,由於獨生女的存在,女性地位有了一些提高,性別意識逐漸覺醒,女權主義也有了些許抬頭的趨勢。
  • 「懷孕被解聘」是一種赤裸裸的性別歧視
    近日,廣東珠海一家物業公司職工鍾玲(化名)拿到了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書,判決書認定公司侵害其平等就業權。據了解,此案是「平等就業權糾紛」這個新案由在廣東省的第一次司法實踐。(11月18日《北京青年報》)一直以來,許多企事業單位,在人員招聘環節當中,往往存有一定的就業性別歧視現象。
  • 對就業歧視勇敢說不!
    勞動者如果遭遇到就業歧視,應該如何維權?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則案例。一、案情簡介孫某在某網際網路公司擔任技術部產品總監。2018年6月27日,孫某通過微信向領導請病假,於當日進行了男轉女性別重置手術,並在2018年7月2日至2018年9月6日期間進行持續治療。
  • 女性就業遭隱性歧視?人大代表建議:從法律角度界定「歧視」
    近幾年,女性就業中遇到的性別歧視問題依然是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湖南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科力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聶鵬舉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於解決女性就業中性別歧視問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