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了,為何還存在性別歧視?怎麼看就業性別歧視?

2020-12-23 大教育評論

人民網昨天發布《人社部等9部門: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稱,人社部、教育部、司法部、衛生健康委、國資委、醫保局、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門發布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說,要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

建設美好生活

通知還說,發布含有性別歧視內容招聘信息而拒不改正的,將被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還要對涉嫌就業性別歧視的用人單位約談,依法查處並向社會曝光。通知要求有關部門依法受理婦女就業性別歧視相關起訴。

就業遭遇性別歧視的現象長期存在,儘管輿論多有批評,還是依舊存在。可以說,這些年來,就業遭遇性別歧視的現象各地都有發生。例如,某大學生應聘教師職業,卻因身高問題被拒絕。有些歧視屬於公開歧視,有些歧視則是隱形歧視或軟歧視。

安徽日報曾報導說,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生育二孩的女性遭受就業歧視的問題日益凸顯。比如,一些單位藉口某崗位僅適合男性,明目張胆拒絕女研究生,或退一步刻意利用面試機會刷掉女性應聘者。「男生先挑,女生揀剩」的現象成為普遍存在的歧視現象。

新華社《就業遭遇軟歧視 女性求職路何時才能越走越寬?》記者調查說,一位女大學生通過江蘇一家政府機構的簡歷篩選,但該單位領導卻說:「我們單位不希望招女生,因為女生會結婚、生孩子,耽誤工作時間。」記者不禁問:為何就業中的性別歧視現象屢禁不止?

也有報導《解決女性就業歧視 需先解除企業顧慮》(來源2018年1月南京日報)分析就業歧視的原因時認為,從法律層面上說,用人單位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但不用和少用女性職工也是符合市場競爭和價值規律的,政府部門應解除用人單位接受女性就業的種種顧慮。

人社部等9部門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這是對的,這也是解決就業性別歧視老問題的多部門協作方式的開始。如今就業不易,如果我們在就業路上遭遇性別歧視,到底該怎麼辦?我們又該怎麼看就業性別歧視這一社會現象?

相關焦點

  • 關於就業性別歧視的淺談
    就業性別歧視就是基於性別的任何區別,排斥或特惠,其後果是取消或損害就業方面的機會平等或待遇平等。在我國的《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均明確提出用人單位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 就業性別歧視,難以消除的「社會之痛」
    眼下,正是大學生就業季,相信小孟的經歷許多人都遇到過。不可否認,個別行業、職業有性別是否適合之分,但有些單位不考慮行業、職業,不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招聘中依然存在性別歧視行為。 不過,劉霞表示,我國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就業促進法等,要求禁止就業性別歧視,公民有就業公平的權利。不管是用人單位法律意識淡漠,明目張胆地違法招聘,還是懾於法律強制,變換手法,存在隱性的性別歧視,都應受到懲處。 陳亞亞認為,性別歧視普遍而廣泛,主要是由於用人單位不願為女性生育成本增加支出,相關政策法規不完善,政府又不想為此買單及社會對女性能力存在普遍偏見所致。
  • 人民日報談性別歧視:企業不是澡堂進人先看男女
    日前,杭州西湖區人民法院判決女大學生小黃訴招聘單位無故「限招男性」構成就業歧視一案勝訴。正是這一紙判決,宣示憲法裡毫不含糊的男女平等、勞動法中白紙黑字的禁止就業性別歧視,這些基本權利絕不只是漂亮的口號。然而也正是這起被媒體冠以「浙江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案」的奮起維權,再次將近年來就業公平的隱痛搬上了臺面。
  • 雲南省婦聯調查顯示:婦女就業性別歧視依然存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不給女性筆試或面試機會、限制或推遲生育為錄用條件、招聘時不考慮已婚未育或有二孩生育意願的婦女……在5月9日至11日召開的政協雲南省第十二屆第三次會議上,雲南省婦女聯合會向大會提交提案,呼籲重視婦女平等就業問題,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制止婦女就業性別歧視行為
  • 區分男女版的書,真是別致的性別歧視
    因此為出發點,也有因材施教的意圖但也有很多人認為連學習都要分男女是不是太匪夷所思,這是不是也算一種性別歧視 最終的結果就是隨著網友的熱議,出版社發布聲明說此教輔資料將終止出版隨著社會的發展,人人平等的意識開始越來越被注重,這件事之所以有這麼大的爭議,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出版商將男女分類作為宣傳的重點 有人說這還只是在學生階段,其實這事還是主要體現在成年人的職場中其實,他們說的也沒錯,法國有一個小短片,講述的就是在一場面試開始之初
  • 「隱形就業性別歧視」不容忽視
    &nbsp&nbsp&nbsp&nbsp就業性別歧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近日,人社部等九部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要求各單位在招聘過程中,不得限定性別或性別優先,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等。
  • 性別歧視真的無處不在?
    三八國際婦女節百年特別報導  見習記者 黃陳鋒  性別歧視指的是一種性別成員對另一種性別成員的不平等對待,也指性別造成的差別待遇,尤其是男性對女性的不平等對待。  本報3月1日第18版登出《關於女人的十個問題》後,讀者朋友紛紛通過熱線電話、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和微博等形式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源眾觀察|最難就業季,女性會遇到哪些就業性別歧視?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62個定點城市的調查結果顯示,有67%的用人單位提出了性別限制,或明文規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懷孕生育。從招聘女生時提出「不結婚不生子」的「附加協議」到感嘆聘用女生「增加了企業成本」,大學生就業市場上總會呈現出「男強女弱」的明顯態勢。雖然男女平等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但社會上歧視女性,特別是在就業上歧視女性的現象還非常普遍。這個畢業季,源眾想談談就業性別歧視的事。
  • 我國適齡女性反就業性別歧視制度設計
    從當前審視該法具有很強的歷史進步性,但是對於僱傭措施以及晉升沒有談及,使得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則對於女性而言,只能起到最低薪酬的保障作用,反倒會使僱主因為性別偏好拒絕僱傭或者減少僱傭女性員工。緊隨其後,1964年美國頒行《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該法案是美國最重要的反歧視的法律,其中第7章對就業歧視的立法規定,是美國所有就業歧視立法中影響最深遠、範圍最廣的。
  • 男生免費師範教育:性別歧視?性別失衡?還是老師工資太低?
    原創作者:高成新 劉潔轉載請聯繫:isocialor編輯:唯藍」真正的平權不是說男女平等了,男女就得全部一樣。真正的男女平等,是無論男女,都能按最適合自己、最讓自己快樂的方式生活。……法律清清楚楚寫著『男女平等』,男生免費師範的政策不僅是性別歧視,還是公然違法,請嚴懲政策制定者」(from「黛眉絳唇」)「那那麼多女的少的行業怎麼不對女生免費呢」(from「yjbyl3」)。
  • 微視頻:說說招聘性別歧視那些事兒
    國家制定實施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充分保障婦女平等就業的權利,實行男女同工同酬,消除就業性別歧視。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更加重視促進男女平等就業,推動婦女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
  • 湖北:就業性別歧視將被「聯合約談」
    因為背後暗戳戳隱藏著就業性別歧視呀!面對就業性別歧視怎麼辦?別怕!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北省總工會湖北省婦女聯合會重拳出擊將對涉就業性別歧視用人單位展開聯合約談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人社部發〔2019〕17號)要求,著力解決就業性別歧視,促進婦女平等就業。
  • 蒙格斯智庫:性別歧視?或為性別差異
    為什么女性獲獎者屈指可數,是因為性別歧視嗎?作者利用涵蓋76個國家、包絡8萬個樣本的全球範圍性別差異調查結果,發現顯示男女在利他性、信任他人、積極互惠、消極互損、冒險精神和耐心程度六大指標上存在顯著的傾向性差異,這些差異與經濟發展和性別平等呈正相關,物質和社會資源可獲取性方面的性別平等促使了男女傾向性的差異。
  • 學習還分男女?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前幾天小蘭醬看到一條「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數學教輔分男女版」的熱搜。據華師教輔ECNUP公眾號介紹說,這套教輔是基於大數據分析,以「性別」施教為賣點的。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但網友似乎並不買「性別施教」的帳~有網友覺得這樣的分類雖然看起來比較新穎,不過並沒有科學的理論來支撐。
  • 微視頻《說說招聘性別歧視那些事兒》
    國家制定實施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充分保障婦女平等就業的權利,實行男女同工同酬,消除就業性別歧視。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更加重視促進男女平等就業,推動婦女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
  • 教輔推男女版,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性別歧視啊?考試怎麼不分男女?」「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其實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謂因材施教,就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體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 性別歧視,性別平等,這些敏感的詞彙如今仍在繼續
    這次的藝術展覽品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主要是因為蓋蒂博物館和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這兩家聯合主辦單位籌劃中鬧出了一點矛盾,主辦方蓋蒂博物館5年前就開始籌辦這次展覽了,籌辦中就計劃了109件展品。中間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在三年前籤下了該展覽的其中的一部分展品大約85件。
  • 用人單位性別歧視明顯 造成女大學生就業難
    國家一直強調男女平等就業,但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卻有明顯的性別歧視現象,造成女大學生就業難。但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國家一直強調男女平等就業,但清遠不少用人單位卻放言只招男性,主要原因是「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不少用人單位的頭腦中,性別歧視不僅影響到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後的職業選擇,同時也影響用人單位的招聘行為,造成女大學生就業難。
  • 反對性別歧視,我們能做些什麼
    編者按:在近日召開的第六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對進一步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堅決消除就業中存在的性別歧視;嚴厲打擊暴力、虐待、性侵、拐賣、校園欺凌等侵害婦女兒童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
  • 智聯招聘報告指出:超過81%的女性認為就業存在性別歧視
    智聯招聘今日發布的《2017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超過81%的女性認為就業存在性別歧視,其中22%的女性認為就業中性別歧視現象嚴重,比男性高出近8%。1女性感受到的就業性別歧視更嚴重就業性別歧視成為阻礙女性跨入職場的重要負面因素,其危害性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