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芝士的你不可不知道:天然傳統起司與再加工奶酪的差別!

2020-12-13 八鮮過海

2017年9月,日本通過「加工與自然起司的公正競爭規約」,針對起司相關產品的標示有了明確的新規範:「天然起司」、「加工起司」以及「起司食品」,必須在產品標籤上註明,讓消費者可以自主性地合理地去做選擇,並確保業者之間的公平競爭。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即使是亞洲起司消費量最大的日本,到現在才要求業者標示「天然起司」(Natural cheese)與「加工起司」(Processed cheese)的分別,國內多數消費者對這兩者傻傻分不清,也就絲毫不令人意外了。

到底兩者如何區分?身為乳酪師,我傾向從「製作」的角度來分析。但對消費者來說,不論什麼食品,永遠只有最簡單的「四字箴言」:」Always read the label.」,看清看懂產品的營養標示,永遠是成為「知情」(Informed)消費者的第一步。

在讀懂標識前,先讓我們了解「天然乳酪」的定義:由動物的乳汁(可以是全脂、低脂、脫脂,甚至是經分離過程後取得的鮮奶油)經過凝結取得的固形物部分,主要的組成為酪蛋白(Casein)和乳脂(Milk fat)。那又要如何讓乳汁凝結?一般乳酪坊的做法,主要分為酸化和凝乳酵素兩種作用方式。至於酸化,也可分成兩種方式,一是藉由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二是直接加入酸性物質,例如檸檬酸或酒石酸等。

歐洲多數的傳統乳酪,特別是受產源命名保護制(義大利是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簡稱 D.O.P.,法國是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ée,簡稱 A.O.P.)的乳酪,都是採酸化與凝乳酵素並用的方式。以義大利最有名的水牛莫札瑞拉(Mozzarella di Bufala Campana DOP)來說,在坎帕尼亞一帶以水牛乳製成者,依規定須用生乳裡的天然菌種( Siero innesto 或 Latte innesto ),不得使用商業乳酸菌,凝乳酶則需取自犢水牛的胃。若以乳牛製成的莫札瑞拉,因不限制以生乳製作,有些乳酪坊會在殺菌後再加入商業菌種,部分工坊希望加速製程,甚至是以檸檬酸取代乳酸菌,接著加入凝乳酶縮短發酵時間。至於單純「酸凝乳類」的起司,像是義大利的馬斯卡彭乳酪(Mascarpone),以及 Cottage Cheese、Cream cheese 和德國的 Quark 等等便無需使用凝乳酶。

1 了解乳酪製作過程後,我們不難得知天然乳酪的成分其實很簡單:(見下圖左),大抵只有牛或羊乳、乳酸菌、凝乳酶,另一個可能出現的成分,就只有「鹽」了。鹽在乳酪的製程中扮演多重角色:增添風味、防黴益菌、幫助凝結,重要但並非絕對必要,馬斯卡彭就是一例。

相對於天然起司的概念是加工起司(Processed cheese),是一般家庭最容易購買到的起司產品。常見的型態有方形起司薄片,還有做成零嘴一口吃的起司球或起司條。加工起司顧名思義,是以天然乳酪或乳酪副產品為基本原料進行「加工」,經加熱融化後加入乳化劑、防腐劑、色素、香料、調味劑等食品添加物,經過重新塑形製成。最常用來當原料的乳酪,是切達(Cheddar)、奶油乳酪(Cream cheese)和莫札瑞拉(做成披薩起司)等。

▲加工起司經加熱融化後加入乳化劑、防腐劑、色素、香料、調味劑等食品添加物,經過重新塑形製成。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認清成分與原料。

加工起司基本上是因應現代人生活型態與工業生產而出現的產物,而這些額外的添加物,目的不外乎:

食用方便:製成方形可以直接夾在吐司中,糖果包裝方便小朋友食用。

營養的強化:添加鈣成份,或加入糖,讓小朋友更喜歡吃。

改善賣相或強化風味:添加食用色素或人工香料。

降低生產成本:添加奶粉、脫脂奶或次等乳酪、植物油等。

延長保存期限:防腐劑或檸檬酸。

筆者始終認為,「吃」不該是只為了延續生命的進食,人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不就是在享受美食當下、那種嘴角上揚的滿足嗎?那種愉悅感不是來自便利性、也不是因為食物的某種營養價值特別高,而是因為「風味」。天然乳酪中的菌種和凝乳酶組成不同,在發酵過程中,乳脂、蛋白質和乳糖被乳酸菌和酵素分解產生的物質自然也不同。隨著熟成時間的推進,這些脂肪酸、胺基酸、乳酸又進一步降解,產生各種芳香族化合物,如酯類、醇類、酮類、醛類…。這些化學名詞聽起來很不可口,但它們正是天然起司多層次風味的來源!更別說酪蛋白分解後產生的酪啡肽(一種會刺激多巴胺分泌的胜肽),會讓人產生「幸福感」,難怪越吃越「涮嘴」! 「風味」才是天然乳酪的王道啊!

【 起司知識小教室】

Q:吃起司會不會變胖?

A:只要有熱量的食物,吃太多都會變胖。重點不在於熱量,在於攝取量啊!

Q:麵包中加熱不會融化的起司,一定是加工起司?

A:融不融化並非天然乳酪的判定標準,有些天然起司像是印度的帕尼爾(Paneer),遇熱依舊能保持外型的完整性,但天然起司成本高,烘焙業者通常不會使用,多數麵包中的起司,都是加工起司製成。

相關焦點

  • 乳酪、起司、起士、奶酪、乾酪,芝士你能分清楚嗎?
    乳酪、起司、起士、奶酪、乾酪,芝士,五花八門的稱呼,但指的都是cheese。乳酪和人類的關係深刻又久遠,遊牧民族將多餘的奶汁利用發酵使之凝固而便於移動時攜帶與保存,相傳在公元前2000年前,埃及墓葬壁畫中就描繪了有關乳酪的製造。
  • 乳酪、奶酪、乾酪、芝士、起司是一樣的嗎?教你區分教你自製
    奶酪和芝士一樣嗎?可能很多人還弄不清楚它們的區別。看了下面這個等式你就知道了: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起司奶酪也叫芝士或起司或乾酪,英文名cheese,其性質與常見的酸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製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價值也因此更加豐富。
  • 芝士就是奶酪,天然奶酪的介紹及分類,芝士就是力量
    奶酪的英文是cheese,中國人用英譯創造這個詞語就是--芝士!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奶酪。天然奶酪和加工奶酪根據製作工藝的不同,奶酪大致可以分為天然奶酪和加工奶酪兩種類型。天然奶酪中富含活的乳酸菌,根據製作方法的不同,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形狀、味道、香氣,具有豐富的多樣性。奶酪的風味也會因為成熟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加工奶酪是對天然奶酪進行加熱溶解,並固化為各種形狀的奶酪,其優點是保存期長、味道穩定、便於攜帶。
  • 起司的家常吃法你會幾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奶酪被莫名其妙地叫成了「芝士」,很是不解,從音譯的角度看,不是「起士」更好嗎?直到寫這篇文章,問了兒子,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芝士」是粵語的音譯。看來,「起司」被「芝士」代替,是受到了粵港文化的影響。一我第一次吃起司是在上海,那時很小,還是幼兒園小朋友呢。
  • 奶酪、奶油、奶油、芝士、牛油、黃油、酥油的區別
    七七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啦~奶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製品,每公斤奶酪製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濃縮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純天然的食品。就工藝而言,奶酪是發酵的牛奶;就營養而言,奶酪是濃縮的牛奶。奶酪的起源,最普遍的說法認為它是由遊牧民族發明的。他們早先將鮮牛奶存放在牛皮背囊中,但往往幾天後牛奶就發酵變酸。
  • 芝士越來越流行,它跟黃油、奶油、奶酪有什麼區別?
    超市裡經常看到各種黃油、奶油、芝士等,他們如何區分,具體有哪些不同呢?黃油、奶油、芝士、奶酪、乳酪、乾酪分別誰是誰?首先把上面的名稱歸各類奶酪=乳酪=乾酪=芝士,英文Cheese,音譯叫起司或起士;黃油,英文Butter,港譯是牛油,不是我們在燒烤攤吃的牛油~奶油,英文Cream,就是做蛋糕的那個奶油;由於翻譯的原因,國內的奶油一般指黃油,淡奶油就是cream
  • 芝士和奶酪到底是什麼關係,你知道嗎?
    其中「起司」或「芝士」是音譯而來,意譯則為「奶酪」、「乳酪」或「乾酪」。以後可千萬別說,我只喜歡芝士,我不喜歡奶酪,奶酪太膩了。要知道,吃奶酪不僅可以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增加飽腹感,還可以為機體補充鈣質,預防齲齒。一塊5g的奶酪相當於50g的牛奶,怪不得西方人對奶酪如此熱愛!
  • 奶酪、芝士、馬蘇裡拉、再制乾酪……都是什麼?!
    當然具體的製作過程中涉及到了溫度、菌種、鮮奶的種類、甚至動物的飼料、不同的工藝都會影響到奶酪的風味。經常有小夥伴們在後臺留言,諮詢奶酪和芝士是不是一樣的,奶油奶酪是不是就是芝士?告訴大家:奶酪=芝士=乳酪=乾酪=起司=cheese奶油奶酪是口味偏酸的鮮奶酪,也是軟質奶酪的一種,嚴格的來說算是一種沒有成熟的全脂奶酪,是一種新鮮奶酪。它的主要成分是由牛奶或者奶油組成的。
  • 你愛吃的芝士和奶酪有什麼區別嗎?
    小安發現身邊有很多人都特別愛吃披薩,什麼海鮮披薩、榴槤披薩、雞肉披薩,聽著就讓人發饞啊!那麼你知道披薩上那一層能拉絲的東西到底是奶酪還是芝士嗎?奶酪和芝士其實是一種東西,只是叫法不同,但不是每一種奶酪都是能拉絲的。奶酪分為硬奶酪和軟奶酪,硬奶酪水分含量為30-50%,可以切片,具有微彈性的膠狀質地。
  •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前面題目中提到的這幾種東西大家應該都經常聽說吧,但是能真正分清楚他們的又有幾個人呢?估計也就一些烘培達人才能分清楚吧,反正是我迷糊了很久,最近才算弄明白了幾者的差別,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你能分清芝士,奶酪,黃油,奶油的區別嗎?迷糊的人請看這裡
    你能分清芝士,奶酪,黃油,奶油的區別嗎?迷糊的人請看這裡!越來越多的外國產品湧入到中國市面上,對於這些外國貨總有一些人分不清楚到底他們有何用途,而且還經常搞混,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就分不清楚芝士和奶酪有什麼區別,黃油和奶酪有什麼區別,特別迷糊,但是自從生了孩子加入了烘培大軍之後,就對他們有全新的認識了。如果你也分不清楚,迷糊的話,請看這裡。首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做芝士,這是翻譯成中文的話,其實很多人都喜歡把它叫做起司,而奶酪,乳酪,乾酪,這些其實都是芝士。
  • 「原創」你愛吃的芝士和奶酪是同一種東西嗎?
    小安發現身邊有很多人都特別愛吃披薩,什麼海鮮披薩、榴槤披薩、雞肉披薩,聽著就讓人發饞啊!那麼你知道披薩上那一層能拉絲的東西到底是奶酪還是芝士嗎?奶酪和芝士其實是一種東西,只是叫法不同,但不是每一種奶酪都是能拉絲的。奶酪分為硬奶酪和軟奶酪,硬奶酪水分含量為30-50%,可以切片,具有微彈性的膠狀質地。
  • 是芝士不是奶酪,奶酪和芝士不一樣嗎,看完後不再蒙圈
    是芝士不是奶酪,奶酪和芝士不一樣嗎,看完後不再蒙圈剛接觸一件新鮮事物時,總是會讓人犯蒙,因為不熟悉還會鬧出笑話。記得我第一次做芝士蛋糕的時候,就非常的蒙,什麼是芝士,是奶酪嗎,做芝士蛋糕到底用的是啥芝士,大腦是混亂的,後來做得多了,也翻閱了一些資料,終於不再蒙了。
  • 各種奶酪的經典搭配全在這裡,以後別再亂點鴛鴦譜了!
    咱們中國人吃東西講究物盡其用,對於食材我們也應該要知道怎麼樣才能發揮它的最大魅力。今天地標君就帶您了解一下各種奶酪的經典搭配,以後千萬別再亂點鴛鴦譜了。馬蘇裡拉芝士與那不勒斯匹薩:馬蘇裡拉芝士是義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市特有的一種淡味奶酪,它是由水牛奶製作而成,因此相比色澤淡黃的普通奶酪,它的外觀顯得純淨潔白。
  • 帕瑪森、切達、藍紋起司,世界知名起司種類有這些!
    導讀:帕瑪森、切達、藍紋起司,世界知名起司種類有這些!日常生活中提到「起司」跟「乳酪」,你也分不清楚差別在哪裡嗎?關於它們你又懂得多少呢?其實它們是一樣的!「起司」是英文Cheese直接音譯過來的名詞,而「乳酪」則是中文的正式名稱,只是香港深受歐美文化影響,才造就了人們稱之為起司的習慣。
  • 芝士就是力量!但這兩種你最好不要吃
    Part1:奶酪快問快答Q&A: 奶酪、乾酪、芝士、起司有什麼不同?奶酪是一種奶製品,它以奶類為原料,加入凝乳酶,使奶中的酪蛋白凝結,再分離出固態部分,經過壓制、儲藏,成為風味、顏色、形態各異的神奇乳製品。
  • 你補鈣還只靠牛奶?芝士、奶酪這些奶製品帶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作者:維他狗營養家 最近有個小夥伴對狗狗發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 狗狗,你常常說我們要適量補充奶製品,可這奶製品我除了牛奶、酸奶,其他的也不認識啊! 像芝士、奶酪這些,也不知道怎麼挑,你是不是可以給我科普科普?
  • 迷惑這麼久,終於明白芝士、黃油、奶油之間的區別,你買錯了嗎?
    去年芝士突然間就活躍在大家的面前,不管是吃什麼都會加上芝士兩個字,同樣伴隨著紅火起來的還有拉絲這個詞,加了芝士的食物就會變得又香又軟。但是我們喜歡的真的是芝士嗎?首先來說一下起司,起司其實就是芝士,因為芝士的英文名是cheese,中文音譯就是起司二字,同時奶酪、乾酪、乳酪都是同一個物品,都是起司的國際用詞,總而言之就是,這幾種東西其實都是同一種,只是名字不同。說黃油之前我們來看看那些由牛奶為原材料做出來的食物都有哪些。
  • 芝士和奶酪到底能不能劃等號?
    芝士,或者叫做起司,其實就是英文CHEESE這個單詞音譯過來的。CHEESE的意思就是將動物的乳汁,經過凝結酶的作用,將酪蛋白凝結起來,然後進行發酵後的產物。通常,CHEESE會經過凝結、排水、乾燥、陳化等不同的階段。
  • 芝士、奶酪,傻傻分不清楚?深圳人這個知識你需要了解
    「芝士」就是奶酪! 其實,芝士、起司是英文Cheese的音譯,它們都是同一種食物——乾酪。 乾酪營養豐富,鈣磷比接近2:1,所以易被人體吸收,是一款很理想的補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