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勢環境原因,當時的東北地區一旦入冬,溫度驟降,就極少能夠見到新鮮的蔬菜,所以勤勞聰明的東北人民就經常在入冬前,將新鮮的蔬菜與調理混合,放在罈子中醃製,而「醃黃瓜」就是泡菜的一種。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通過大棚種植,物流運輸等方式,即使是嚴冬季節,一樣能夠吃到南來北換的新鮮蔬菜,醃黃瓜也不再是東北地區的標配,在全國都能夠看到它的影子,雖然製作方法略有出入,但總體的味道還是相差無幾。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的做法簡單,略微醃製一會,料汁就浸入黃瓜內部,或酸或甜之中,帶著些許微辣,隨個人口味調整,非常容易被大眾接受。
眼看步入夏季,天氣也愈漸炎熱,醃黃瓜也從「冬季泡菜」在登上我們的餐桌,試想一下:屋外頂天的大太陽,曬得汗流浹背,回家蒸一碗米飯,再從屋角的老罈子中,撈出幾根醃入味的黃瓜條,菜都不用炒了。
在家也好,上班也罷,幾根醃黃瓜一下肚,瞬間胃口大開,整個人瞬間就能靜下心來,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出現在夏季各個場合的下飯神器-醃黃瓜的製作方法,並詳細地講下調料搭配和入鍋時機,真正的黃金比例,保證你醃出的黃瓜爽脆清口有彈性,一定要拿小本本記好哦。
醃黃瓜製作方法
所需食材:黃瓜、食用油、食鹽、蒜瓣、薑片、八角、白糖、醬油。
步驟
1.將黃瓜洗淨切段,再一分為四,切成大小均勻的細條,放在一個大的容器裡,再加上食鹽,食鹽與黃瓜的比例是「1斤黃瓜10克鹽」,大家可以根據所醃製黃瓜的分量來選擇。
2.用手將黃瓜與鹽分抓勻,再用保鮮膜封口,醃製3個小時左右,入鹹味的同時也會沙出裡面的水分。
3.調料方面準備好八角、薑片、蒜瓣和白糖,這幾種調料都是家裡常見的,該洗淨的洗淨,改刀的給它改刀,提前處理好備用,後面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4.中火起鍋熱油,油溫七八成熟放入八角和薑片,待煸炒出香之後倒入醬油,大火煮至醬油沸騰開來,出鍋前30秒加入白糖提鮮,用鏟子攪拌一會,讓白糖融化,放一旁晾涼備用即可。
另外再說一下,一斤黃瓜所需上述調料的比例:10克薑片、20克白糖、20克蒜瓣、100克醬油,八角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可以看情況來兩到三顆,保證煸出香味就好。
5.醃製好的黃瓜條稍微控下水分,倒入能夠封口上蓋的容器裡,再將之前切好的蒜瓣鋪在黃瓜條上。罈子、玻璃罐、砂鍋都可以。
今天我們用的就是砂鍋,沒有什麼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好看。
6.之後再倒入晾涼後的醬油,用鏟子(或者帶上一次性手套)稍微攪拌一下,讓蒜瓣分布均勻,醃製3個小時,待到蒜瓣入味就可以拿出來吃啦!
這裡最後放蒜瓣,是為了讓它更好的浸入到黃瓜中,如果直接用醬油煮,蒜瓣的味道就會大大折扣,因為我們最後吃的是黃瓜,與湯汁的關係不大,所以這樣做更有意義一些。
所謂眾口難調,為了照顧大眾的口味,這次我沒有放辣椒,如果愛吃辣的話,可以在放蒜瓣的同時加一些辣椒段,這樣醃出來的黃瓜帶點辣口,更是下飯。
總體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用料也都是我們家庭常見的,隨醃隨吃,盡最大的可能留住了黃瓜的脆爽口感,即使用醬汁醃上幾天,口感也一樣不會丟失,天熱吃不下飯不要怕,趕緊去試一下這道「醃黃瓜」吧!
——輕肥說——
1.黃瓜條用鹽沙水的時候,如果手上有傷口一定要帶上一次性手套,或者利用筷子等工具翻拌,不然鹽分浸入傷口的滋味可不好受。
2.隨著時間推移,黃瓜在罐子裡越醃越鹹,所以鹽的分量可以適量減少一些哦。
3.記住調料的黃金比例,這樣醃出來的黃瓜味道一定會特別棒!
4.用鹽醃製黃瓜時,會出現大量的時間真空期,建議製作過程中搭配好時間,可以忙一些別的事情哦。
我是輕肥食譜,每天更新各種美食教程,關注我,做你的廚房幫手,讓你在美食的世界裡大步前行,我們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