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四月了,開學遙遙無期,複試遲遲未定,不管是20屆準備複試的同學還是21屆剛剛開始準備初試的考研er,在家佛系學習的你能靜下心嗎?仔細數數,一天專注學習的時間有多少?
尤其是初試的同學們,全程班即將開課,4月已經該是進入備戰狀態的階段了,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散漫地學習,你內心是否有些許焦慮?
對抗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動,哪怕一天多學習一點點也是收穫!
貼心的學姐從上百份經驗帖裡為你們梳理出了一些學習方法,全是前人親測有效的脫水乾貨,主要從合理安排時間、高效做筆記、高效記憶出發,希望可以幫你快速進入到高效學習狀態。
大家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從起步就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你在這場長跑中跑得又快又輕鬆,趕快貫徹起來!
高效筆記
01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幾乎是每一個上岸研究生的必備方法。人腦對於圖形的記憶能力遠遠大於文字,思維導圖也是一樣,將平淡無奇的文字,做一個圖形化的梳理,不僅可以讓我們理清思緒,還可以加深我們對於文字的記憶。此外,傳統的筆記法是線性模式,而人腦思維是發散式的,思維導圖更貼合人腦處理信息的方式。
思維導圖在初期進行知識梳理的時候非常好用,有助於快速理解一本書的框架邏輯,便於後期再完善細節。等到暑假以後整理熱點專題的時候,思維導圖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多數時候,採用電腦軟體來製作,比如Xmind,幕布等,非常方便增添修改。學姐習慣使用Xmind,點擊後面的小加號可以收起下一級內容,在背誦的時候非常方便。
用紙筆進行繪畫也是可以的,多用於在復盤的時候,可以一邊回憶,一邊在白紙上畫。
切記:不要把思維導圖做成抄書,只需錄入關鍵詞即可,也不要完全按照目錄的框架去繪畫,要整合成方便自己理解和記憶的邏輯,更不要花太多時間美化它!它只是一個工具,不要被「異化」哦~
02
康奈爾筆記法
有很多同學有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對於聽課筆記來說,康奈爾筆記法(也叫5R筆記法)是比較常見也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康奈爾筆記法是上個世界50年代康奈爾大學的教授Walter Pauk發明的一種筆記方法。這種筆記法把一頁紙分成了三部分:左邊四分之一左右(線索欄)、下方五分之一左右的空間(總結)和右上最大的空間(筆記)。
康奈爾筆記法又稱作做 5R 筆記術, 5R 筆記術從五個階段來運用上面的三欄筆記格式,以工作筆記術的角度, 5R 筆記流程分別為:
Record(記錄):在最大的筆記欄中先進行快速直接的記錄與收集。
Reduce(簡化):在左邊較小的整理欄中把重點提煉出來。
Recite(背誦):透過重點與資料的對照,轉化出我可以執行的重點行動。
Reflect(補充):對整體策劃有了瞭解後,在下方摘要欄做總結,或是延伸的補充。
Review(複習):這樣一則以康乃爾筆記法寫成的會議記錄、策劃筆記,可以讓我們事後回顧與查找資料時更容易找到重點,但也同時能找到細節資料。
同學們可以利用現有的筆記本畫出三個區域,也可以直接去萬能的某寶搜索「康奈爾筆記本」哦~
高效記憶
費曼學習法
理察·菲利普斯·費曼(RichardPhilips Feynman),美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量子電動力學創始人之一,納米技術之父,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句話概括費曼學習法,就是學任何東西,如果你能給別人講明白,那麼你就徹底弄明白了。
具體來說,費曼學習法分為4個步驟:
第1步:確定學習目標。
你想學習的概念、內容、主題是什麼。
第2步:模擬教學學習法。
你要模擬自己是一位老師,面對完全不懂這個領域的人,用自己的話,儘可能具體形象地講訴。這樣的講訴有助於你活學活用,觸類旁通,聯繫生活具體情境。
第3步:回顧。
反思第2步遇到的問題,哪些地方卡殼了,哪些地方對方沒有真正聽懂。找出問題的要害,把握關鍵環節。
第4步:簡化。
把這些遇到問題的地方,重新梳理理解,儘可能了解更多背景和相關知識,再用儘可能簡化的方式重新表達,設法看穿本質。然後,返回第2步。
其實,我們每天都或多或少地需要向別人講訴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並希望達成他人能夠聽懂理解的意圖。但是,費曼學習法最巧妙的地方就在於它深度地解構了這種過程,並且把它當成一種學習方法。
這個方法對於準備複試的同學和初試理解記憶非常有幫助!複試的同學肯定會面臨面試,老師難免會對一些理論進行追問以考察你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如果你在面試之前已經實踐過費曼學習法,這對你來說就一定不是難事。而初試的同學,你可以與你的研友互相抽問,然後互相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強化自己的理解和記憶。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知道了這個規律之後又該怎麼去操作呢?這個方法尤其適用於需要死記硬背的那些知識點,比如名詞解釋、政治大題、英語單詞等。很多英語單詞APP比如墨墨背單詞就有這個功能,而其他知識點就需要自己去編碼制表了,可以在知乎或者百度搜索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有很多別人製作的表格可以仿照製作。
如果覺得太麻煩,可以採用學姐本人採用的簡化版,第一天背的知識點A,第二天在背新的知識點B的基礎上還要再複習A,第三天B+C,第四天C+D以此類推,到一周的節點上又繼續加背A知識點。總之就是不要猴子掰玉米那樣,背一點忘一點,一定要抽出時間複習前幾天背過的知識。
03
點-線-面記憶法
該記憶法是非著名學者「沃茲基碩德」提出的,也就是學姐我本人,從數篇經驗貼加上個人經驗總結命名的。也就是高中老師常說的,厚書讀薄,再讀厚的過程。最開始可以採用關鍵詞記憶,再逐漸找到詞與詞之間的關係,能連成一句話,最後再找到句與句之間的關係,連成一段話。
用一個名詞解釋舉例。
拉斯韋爾: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美國行為主義政治學的創始人之一,代表著作《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傳播的結構和功能》。
拉斯韋爾對傳播學的貢獻:①用政治學觀點對傳播學進行系統研究,是「宣傳和政治符號理論發展的先驅」。②提出了「5W」傳播模式,較完善地描述了傳播的過程,為當代傳播學研究指明方向。③提出傳播「三功能說」,為傳播功能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④提出「社會傳播」概念,從宏觀上初步探討傳播的社會功能。⑤倡導並實踐「內容分析法」。⑥用定量語義學分析政治符號的分布。
第一步:記住關鍵詞,找到點,這是提取記憶的關鍵。有政治學家、四大奠基人之一,行為主義政治學創始人、《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傳播的結構和功能》、「宣傳和政治符號」、5W、三功能說、「社會傳播」、內容分析法、定量語義學。
第二步:找到關鍵詞之間的關係,穿成線。政治學家、四大奠基人之一,行為主義政治學創始人屬於「個人頭銜」,《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傳播的結構和功能》屬於「代表作」,「宣傳和政治符號」、5W、三功能說、「社會傳播」、內容分析法、定量語義學屬於「貢獻」。
第三步:個人頭銜+代表作+貢獻,連成面,就是一段名詞解釋啦!
這個方法在背政治的時候也超好用哦!
時間安排
拆分法
這個拆分就相當於把大任務化成小任務再一個一個去攻克,你現在在哪個階段,就不用考慮另一個階段的事。
舉個慄子,目前,我們最大的任務是上岸對不對,然後要完成這個任務,需要分成初試和複試,假如你還沒考初試,我們再來拆分成前期準備期(3-6)、中期強化期(7-9)、後期衝刺期(10-12),你現在還在前期,就暫時不考慮後期的事,比如不用考慮政治和英語作文翻譯新題型,也不考慮專業課實務練習和做真題,不要為還未發生的事情煩惱。
再進一步拆分到每一天,看上去目前一天至少要學6小時很多,其實也就是上午2小時、下午2小時、晚上2小時,早上可以9點以後才開始,晚上9點就能結束,中午還能好好睡個午覺,你不必從早坐到晚,但該學習的這幾個小時一定要關掉手機專心學習,別的時間好好休息,幸福感和收穫感都超級高。
更細地拆分到小時,這裡就要提到番茄工作法了,也就是固定工作一段時間後強制大腦離開專注的東西,去接觸別的東西來休息。
我個人覺得,按照固定的時間學習和休息不適合自主複習的狀態,因為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需要的專注時間不同,可以對番茄工作法進行改良,就是完成一個任務就搭配同等比例的休息時間,這個時間和比例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去調整。
任務搭配
這個很容易理解,如果一天都在複習同一個東西,顯然效率不高容易疲倦,適當更換學習內容有助於刺激大腦,保持一定的興奮度。比如背30分鐘單詞,看2小時專業課,下午做幾篇英語閱讀之後,再看會專業課。但切記,任務更換不要太頻繁,不然不利於專注。
「慢慢來,才更快!」
切記不要為了追求速度而囫圇吞棗,尤其是複習前期,不要盲目追求重點,一開始要儘可能細緻全面地掌握,才有利於理解,以保證後期高效的記憶。比如,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樣,有的同學看到別人一周就看完了一本專業書,自己也想趕緊看完,但卻發現看了之後毫無印象,很多知識點也糊弄過去了,總想著下一次看的時候就會懂了,其實下一次看的時候還是這個心態。所以複習前期,切忌急躁,一定要把書仔細看明白。
學姐在這裡僅僅是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和引導,如果對其中的方法感興趣想要更進一步熟悉和掌握的話,可以去B站或者慕課搜索關鍵詞查看詳細教學視頻。真心希望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緩解當下的焦慮,快快行動起來吧!
作者:桃子
編輯:桃子
主編:羽生
我是愛醬,專注新傳考研輔導六年,想得到更多新傳前沿熱點及乾貨分享,可以關注我,或請關注公眾號: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