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我國每年有1億多名學生學外語,全世界每年有數以億計的外國人學漢語,在大數據時代,計算機技術能否給人們學語言帶來幫助?近日,國內首家以語言智能技術為依託,以破解語言教育重大難題為首要任務的新型研究機構——「語言智能與技術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在北京成立。
該中心設在首都師範大學,協同單位有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等十多家國外知名、國內一流的研究機構。這些單位的信息技術、認知科學、語言學專家團隊以重大任務為牽引,進行聯合攻關,將開展語言理解、生成和評價的智能化研究及產品轉化,著力破解外語教學和漢語國際推廣中的一些瓶頸性問題。目前啟動和運行的產品有英語作文批改系統、語言智能圖書館、語言智能寫作實驗室。
據專家介紹,具有「自學習、自完善」能力的「英語作文批改網」,體現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較好應用,自2011年6月上線後,吸引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1000多所內地和港澳臺地區的高校使用。「英語作文批改網」不是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而是一款基於雲計算的英語作文自動批改在線服務,通過計算學生作文和標準語料庫之間的距離,即時生成學生作文的得分和語言及內容分析結果,能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據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周建設介紹,該中心將圍繞中國人學外語、外國人學漢語這兩個重大公益性問題和國家文化戰略問題,研究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語言智能產品,為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