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VR)是當今前沿的新興技術和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G20峰會上第一次把虛擬實境技術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和全球經濟創新的高度,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將是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和網際網路的入口。為進一步幫助教師了解和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豐富教育教學方式和手段,推進學院職業教育「三教」改革,加強我院教師教學能力建設,11月18日下午,教務處特邀山東建築大學陳清奎教授為我院教師開展虛擬實境VR教學改革培訓。學院黨委書記曹曉楠、黨委副書記劉海波、紀委書記高凌雲及學院全體專任教師參加培訓及推進會,培訓會由教務處處長郭興華主持。
新技術加速演進,VR助力課堂革命。陳清奎教授以《基於「VR+教學雲平臺」的時空教學模式》為題對虛擬實境進行全面系統的講解,首先通過視頻將平時上課的授課過程形象地展現在大家眼前,這堂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及虛擬實境技術的精彩課程引起老師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接下來,陳教授系統從虛擬實境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國家政策、當前職業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VR+教學雲平臺」的全時空教學模式構建、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等六個方面分別做了介紹。他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變,教育對象的學情已「時過境遷」,站在新時代的課堂上需要積極擁抱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虛擬實境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大成者,被公認為信息產業的下一個風口,開展「VR+」專業教學改革正當其時。一直以來,陳教授堅持站在講臺上授課,在學情不斷改變的情形下,他總能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先是開發2D教材,後又開發3D教材,現在使用VR教材,他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新技術解決教學中的痛點、難點。今天,他把他的課堂說給大家聽,把他資源的開發過程、開發技術說給大家聽,講解生動形象,提綱挈領,為學院全體教師帶來了最前沿的理念和知識。
新技術撲面而來、VR課堂就在當下。短短兩個小時的培訓極大地激發了大家對虛擬實境技術的興趣,乾貨滿滿且精彩紛呈的培訓內容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老師們在培訓中不僅學到了虛擬實境領域的理論知識,更加深了對虛擬實境應用於教育教學的認識和感知,在培訓期間,教師們拿出手機掃「圖」識別出「微課」「3D素材」「仿真項目」進行體驗,紛紛表示,再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及時了解和掌握新技術、新概念,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準確識變主動求變,助力職教高地建設。郭興華在總結中指出,重複舊的做法,只能得到舊的結果,在「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遇到瓶頸時,我們應該嘗試換一種新的方法,今天我們培訓的意義,是將我們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升級到虛擬實境教育,以虛帶實、以虛補實、以虛助實,虛實結合。他指出,陳教授從教師中來,沒有離開課堂,沒有停止思考,沒有停止用「行動導向」來研究教學;教學成果源於課堂,也成於課堂。他希望,教師們能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積極響應學院號召,了解和學習最新技術,嘗試利用VR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教學方法,將傳統課堂上難以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的知識點更加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靠前指揮做部署,引領改革再升級。會後,學院黨委書記曹曉楠、黨委副書記劉海波與陳教授一起先後到學院教師發展中心、醫學基礎形態學仿真實驗室、醫學基礎虛擬基能實驗室、智慧教室、學院黨校進行了考察,醫學基礎部主任楊淑臻、副主任宋振分別對形態學、虛擬仿真實訓項目進行了操作演示。在座談中,曹書記指出,學院正在系統規劃、整體布局,把以虛擬實境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構建信息化教學新模式的重要突破口,適應「網際網路+職業教育」發展需要,開展「VR+」虛擬實境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八個一工程」教學改革,全力推進「教師、教材、教學」三教改革,為山東省職業教育創新高地發展建設、濰坊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貢獻「濰護智慧」。
本次培訓會,是我院推進虛擬實境(VR)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我院加快「三教」改革系列舉措之一,為下一步我院虛擬仿真實驗項目開發、教材開發、基地建設等工作提供了有力借鑑,開拓了虛擬仿真教學改革新思路。下一步,我院將繼續推進虛擬仿真實訓室建設,促進虛擬仿真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廣泛應用,引領廣大教師運用VR/AR技術開發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