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邦!任正非:發展技術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

2020-12-27 騰訊網

從一定意義上,任正非可以說是最重視知識和教育的企業家。

之所以重視,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家庭教育使然,任正非的母親是老師,父親是個鄉村教育家。父母從小就培養了任正非學習的習慣,在家裡最困難的時候,父親還告訴任正非一定不要隨大流,別人不學自己要學。

還有一方面是任正非確實是體會到了知識的價值和學習的重要性。

不管是在部隊時期的發明創造,還是後來的創辦華為,任正非都一再品嘗到了知識就是力量的滋味。

華為創辦之初,任正非就扛著交換機去找大學談合作,還從高校引進了很多優秀人才。2020年任正非再次率隊訪問了多所高校,證明任正非對知識的尊重、重視數十年不變。

實際上,華為的成功核心就在於知識的轉化,華為大廈的基石就是源於c08數字交換機的研發成功,這一舉奠定了華為在業界的領先地位。

後來華為為了解決組織管理的問題,又引進了IBM等西方企業的管理經驗,這是寶貴的知識財富,任正非願意為其耗費數十億,這也體現了他對知識的重視。IBM自己也說像華為這樣重視管理變革的企業,任正非這樣重視管理諮詢的老闆,非常罕見。

而華為的成功也證明了任正非是正確的,知識就是財富,這句話不是虛言。

現如今,有識之士都明白我們的破綻在哪裡了,晶片的困局根源在教育,出路也只能是靠教育。

「發展晶片,光砸錢不行,還要砸人目前這種形勢,我們確實會受到影響,但也能刺激中國踏踏實實發展電子工業」。

任正非強調,晶片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等。但又有多少人還在認真讀書?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真的是振聾發聵!

所以,我們不能經濟至上,繼續一切向前看了,房子蓋再多,能有多少實際價值?人才,只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才是國家昌盛的根本之道。

華為前董事長孫亞芳也曾表示,教育興邦,這才是國富民強的根源所在

我們為什麼在晶片、光刻機等領域落後於人,關鍵就是教育沒有跟上,缺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知識人才。創新、發明沒有房地產和金融那麼熱鬧,事實上,創造之路充滿了寂寞。

現在社會浮躁,又能有多少自甘寂寞的人呢?

成年人已經難以改變了,看看高校的論文是什麼個情況,有多少質量……,或許也能改變,但改變的成本太高了。以後還是看孩子吧:

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後衝鋒的博士、碩士、專家、技師、技工、現代農民……代表社會為人類去做出貢獻。因此,發展技術的唯一出路在教育 ,也只有教育。

任正非說,我們要更多關心農村老師與孩子。讓老師成為最光榮的職業,成為優秀青年的嚮往,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科技振興,加強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根源還是要落實在小學、初高中、大學教育上。

教育要瞄準未來,隨著智能化世界的來臨,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是駕馭不了智能化的,我們要想抓住智能化時代的機遇,就必須是大規模地培養人。

越是大機會時代,不管個人還是企業,都要有戰略定力和戰略耐性,這是贏得勝利的保障。

而技術的追趕和創新正是需要長期的投入,需要人才的培養,需要耐心等待人才的成長。雖然未來不遠,但磨刀不誤砍柴工。

未來必將屬於我們。

相關焦點

  • 興邦教育 · 2016儒學與現代教育研修班
    興邦發端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家庭式國學經典誦讀班,目前是一所儒學特色的學校。興邦人用近二十年時間努力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的完美結合。師生長年踐行儒家精神,推展仁愛教育,培養德智並舉賢才。今年,中國孔子基金會在粵東地區首家「孔子學堂」成功落戶興邦,代表興邦倡導的儒學特色教育正在開花結果。昔誰持種來,而今佳色開。隨著國家對復興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興邦人當仁不讓,以此為己任,以習總書記提出「四有好老師」為標準,真修實幹,實幹興邦。
  • 任正非談教育:深刻地帶給教育三大方法論,足可以讓教育快速發展
    是教育,是教育,是教育!任正非非常看重教育,從華為的經營哲學之中,總結出對教育快速發展的方法論,任正非高瞻遠矚。句句點到教育發展的關鍵處!【切實提高教師待遇】重視教育的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重視教師,重視教師最佳的方式就提高教師的待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任正非:點燃未來燈塔,從孩子們的教育抓起
    七月底,華為公司CEO任正非帶隊訪問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圍繞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展開了深入、廣泛的討論,謀求校企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合作。昨日,復旦大學官網發布了任正非的發言內容。
  • 任正非:教育是一個國家最廉價的國防
    近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罕見接受了中外多家媒體的採訪;在訪談中,任正非金句不斷,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任正非暢談基礎教育,他表示,未來社會將發生劇變,技術革新的周期會不斷縮短,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重視基礎教育開始。
  • 任正非再談「教育強則國強」
    針對當下情形,華為總裁任正非於5月21日上午在華為總部,接受了多家媒體記者長達2個半小時的直播採訪,在本次採訪中,任正非正面回應了華為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的處境,與未來發展等消費者關心的話題。其中,在談及未來如何與美國競爭的問題上,任正非再談教育的重要性。2019年1月17日,任正非在深圳接受採訪時,反覆提及「基礎教育」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 中國教育vs美國教育,任正非看好美國教育,值得深思!
    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曾發表過公開言論,相比國內的應試教育,個人更看好美國。作為父母,在教育方面能夠花自己承受範圍內的錢,只為讓孩子能夠接受更好地教育。家長教育的目的都是出奇一致,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受教育階段能夠成才,為了孩子今後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留學熱其實並非空穴來風,背後透露出的是更多家庭願意花更多的錢讓孩子出國發展,因為國外很多的先進技術是遠遠超過國內的。
  • 如今教育存在什麼問題?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裡?你怎麼看
    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裡?我認為,出路在於,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通過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來實現。教育綜合改革到底難在哪裡?我認為難在評價。眾所周知,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環節、難點環節。多年來的時間已經證明,只要一提起教育改革,公眾首先想到的就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從高考到中考,這個指揮棒已經成為所有教育人頭上的緊箍咒。
  • 任正非談大學教育
    7月29日至3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訪問期間,他就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傳統的產學研模式趕不上市場需求的發展速度。因此華為公司也進行了一些基礎理論的研究,大多數是在應用理論的範疇,只有少量的走在世界前面去了。 大學老師的研究是為理想而奮鬥,目標長遠,他們的研究是純理論要素研究。
  • 教育強則國強,馬雲說「教育的關鍵在於老師」,任正非:我贊同
    馬雲、任正非兩位大佬作為中國企業家中的泰山北鬥,他們對於中國的未來也是多有思考,而這兩個人都曾對有一件事表示擔憂,那就是教育。尤其是在基層教育方面,他們都十分關注。馬雲說:「未來的關鍵在於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於老師。」
  •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哪國好?任正非:論教育,中國有3點不如美國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哪國好?任正非:論教育,中國有3點不如美國每個國家的國情各有不同,因此在政治制度、軍事管理、以及教育方式上也就有所不同。近日,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就說起了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不同之處,他說:要說兩國的教育哪國好,從總體來看,美國現階段的教育是要領先在中國前面的,不然,又怎麼會有上千萬的中國青少年選擇到西方國家留學呢?
  • 興邦家庭教育研習(一)
    如果從小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送來興邦,興邦可以給你更深廣的學習。否則,需要很長時間基礎文明的鍛造來補上這一課,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付出強大的愛心和耐心,淚水和汗水,學生要不斷地建立自信和勇氣。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早期家庭教育,去除急求果報之心。以下是人大附中王金戰老師總結的教育經驗,強烈建議每位父母花約三分鐘時間閱讀,仔細品味一定會受益匪淺。
  • 任正非談教育:農村教育投入太少,錢都拿去蓋房子了
    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媒體專訪,再次談到教育,任正非認為目前國內最主要的問題是農村教育投入太少,錢都拿去蓋房子了。這句話是普魯士毛奇元帥1870年提出來的,任正非在訪談中也引用了這句話。小學階段的教育至關重要,需要高素質教師隊伍來培養這一階段的孩子。但是我國目前現狀是沒有考上高中的人才去哄孩子,這是嚴重的本末倒置!
  • 談到中美教育的差距,任正非:美國教育有3個優勢
    近期,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談到了中美教育的差距。他說:「總的來說,美國現在的教育是領先中國的。否則,為什麼會有幾百萬中國青年到西方去留學呢?」任正非總結美國教育的3大優勢:其一,注重創新能力。美國高度注重教育,因為史丹福大學的開放、開明,才造就了矽谷。這種科技創新,踏踏實實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要認真學習。其二,注重社會責任。常青藤大學在入學考試時要考核沒有去過孤兒院、有沒有給孤寡老人做過貢獻。
  • 任正非:中美貿易戰根源在教育,再窮不能窮教育
    這是任正非自1月17日首次接受《面對面》專訪之後的第二次採訪,也是第二次接受國內電視媒體的專訪。期間,任正非談到了中美貿易、談到了華為的應對、談到了家庭,但他談的最多的還是教育。任正非呼籲,社會各界都應該重視基礎教育,中美貿易摩擦,實質是科技實力的較量,根本問題還是教育水平。
  • 任正非:未來我們拚什麼,就是拚教育,拚人才
    當全社會都在關注中美科技戰的時候,任正非最關心的問題,是教育。7月29日-31日,任正非三天跑了四所高校: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在東南大學,任正非說:「要珍視每一個孩子,因為不知道哪個孩子會點燃世界的火花。」科技戰場硝煙瀰漫,教育重建細水長流。若教育落後,人才培養就會裹足不前;若缺少人才,科技比拼就會無兵可用。歸根到底,教育才是大國競爭的終極戰場。
  • 林騰蛟:「教育興邦、產業報國」成為自己一生的追求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教育興邦、產業報國」,成為他一生的追求。「20多年的辦學經歷,讓我體會到,辦好民辦教育任重而道遠。」採訪中,林騰蛟坦言,一直以來自己將陳嘉庚先生作為心目最崇拜的先輩,也從小立志「做陳嘉庚式成功的中國人」,向他學習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精神。
  •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教育金句
    如果你看過《任正非傳》,就了解到,這個華為司創始人、CEO任正非與教育有著不解之緣。這幾年來,任老在各個採訪中都會談及教育,今年,他帶隊訪問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這些知名高校,在訪問期間,他再次提及教育,對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表達了看法,我們摘錄了其中的金句與您分享。1、華為為何要搞基礎研究?
  • 中美教育差異有多大?任正非:美國教育有3個優勢,比我們強
    前有中美經濟競爭,後有中美科技競爭,中美教育競爭。去年,華為企業創始人,集低調與霸氣兩種氣質於一身的任正非說,"中美之間的競爭,最終是看教育"。確實,教育關乎國本,而中國和美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變得認可美國的教育制度,把孩子送到從小美國培養。
  • 任正非對教育價值的深刻理解 讓人感動和深思
    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從一定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這是為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一個國家的教育是發展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人文文化和培養各方面人才的基礎。
  • 頭條 | 林騰蛟:「教育興邦、產業報國」成為自己一生的追求
    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陽光學院董事長林騰蛟「辦好民辦教育,尤其是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需要政府、社會、辦學者等各方共同努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教育興邦、產業報國」,成為他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