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教育存在什麼問題?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裡?你怎麼看

2021-01-12 侃侃教育

中國的基礎教育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發展,雖然有長足的發展,基礎教育的辦學條件有了顯著提高,辦學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抓得扎紮實實」,過於強調考試和分數,忽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能力培養。應試教育的色彩依然濃厚,基礎教育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能力的傾向依然存在,分數、成績是看得見的政績,而德育、能力是摸不著的蟠桃,這是現實的問題。

樹立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需要國家拿出更實際、更具體的合乎基層實際的政策和激勵措施。基礎教育的教師地位不高,壓力過大,需要減負。基礎教育立德樹人的教育評價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學校教師的事,更需要家庭、社會、政府的支持和積極配合。

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裡?我認為,出路在於,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通過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來實現。教育綜合改革到底難在哪裡?我認為難在評價。眾所周知,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環節、難點環節。

多年來的時間已經證明,只要一提起教育改革,公眾首先想到的就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從高考到中考,這個指揮棒已經成為所有教育人頭上的緊箍咒。自從啟動新課程改革為什麼在一些地方難以深入推進,原因也在於此。

在這樣的情形下,不管文件和政策如何強調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目標,現實中依然是「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都在反覆強調和放大考試和分數的作用。於是,考試和分數成了萬惡之源,在如今的教育界,出現了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是「一切為了分數」,另一種則是「完全去掉分數」。前者自不必言,就是我們一直反對和摒棄的應試教育傾向,而後者在相當多的場合贏得了呼應和好評,在支持者看來,素質教育就不應該有「考試」、「分數」,只有「去考試」、「去分數」,教育才能健康發展。

問題出在哪裡?應試教育的板子應該打在考試和分數上嗎?當然不是。歸根結底,問題不是出在考試身上,而是人們把考試當做教育評價的唯一手段,把分數當作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教育質量評價本應該是意義多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體。但多年來的具體實踐中愈來愈窄化,愈來愈簡單化,愈來愈單薄。現在,很多人越來越意識到,不能用單一分數來衡量學生,不能單純以升學率評價教育質量;必須推動教育評價主體多元化,引進第三方評價機制;必須以教育督導改革為重點,切實減輕中小學負擔;必須以研發教育評價核心技術為重點,促進教育評價方式多樣化;著重點還在於要以綜合評價為重點,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當前教育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味的讓學生以分數為目標,死讀書,對學生的將來還依然停留在找個好工作的基礎上,教育的最終目標卻始終不隨時代的發展而改變,把學生往書呆子的路上去引,只教學生如何去考試取得好成績,不教學生如何在社會上立足,這裡說的不只是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

教育中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往往都被忽略,家長的不負責任導致了現在的教育已經陷入一個死循環,窮者越窮,富者越富,思想不改變,教育永久沒有出路。因為家長的懶惰與不會教育,導致現在的孩子素質沒有向好的方面發展,有越來越差的發展跡象。家長不能以身作則的用自身正確的行為規範去影響孩子,造成孩子有樣學樣,導致國家的素質文明教育一直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國家的教育想要找出路,光靠學校那是永遠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人們本身的思想問題,只有人們能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思想上存在的問題,改變落後的思想和行為,用自己的正面能量去潛移默化的互相影響,才能讓教育找到正確的方向。

相關焦點

  • 中國教育問題的根源和解決出路是什麼?
    中國教育必須解決好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為誰培養人,二是培養出什麼樣的人.。如果從上到下,從老師到學生'對這兩個基本問題都能有統一的、正確的回答,並認真落實到教和學的實踐中,中國教育就一定能辦得好!我們小時候學校宣傳德智體美勞,每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好多次,農忙時節學校組織小學生去農田拾麥穗,六七年級的幫農民割麥子插秧,春秋季節各種郊遊看愛國主義電影,幾個禮拜舉行一次作業展覽,各方面學校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我71年的,那時候小學五年制。現在的教育方針是題海戰術,唯分之上。完全不顧孩子們各個時期的發育特點。
  • 教育功利思想濃厚,愛國教育不足,國內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對於國內教育當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教育的功利心理越發嚴重國家通過發展教育事業,主要目的是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量的人才,以高質量的人才推動國家各行各業的發展,而且近些年來國家的發展也確實印證的教育事業背後的推動力。
  • 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2020年春季的NSR論壇(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中,討論了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 我們面臨的不是「中國的教育問題」,而是「教育的中國問題」
    「中國的教育問題」是發生在中國的,單純是教育方面的問題;但「教育的中國問題」,就不單純是教育的問題,而是在中國有關教育的各種問題
  • 教育興邦!任正非:發展技術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
    後來華為為了解決組織管理的問題,又引進了IBM等西方企業的管理經驗,這是寶貴的知識財富,任正非願意為其耗費數十億,這也體現了他對知識的重視。IBM自己也說像華為這樣重視管理變革的企業,任正非這樣重視管理諮詢的老闆,非常罕見。 而華為的成功也證明了任正非是正確的,知識就是財富,這句話不是虛言。
  • 贏鼎教育一點馬提分效果好不好?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出路在哪裡?
    贏鼎教育一點馬提分效果好不好?答案是肯定的,每年贏鼎教育一點馬名師1對1,都會服務大量的考生,進行分數提高,進行成功的高考報考規劃,那麼今天就為大家帶來贏鼎教育王海濤老師在各地巡講時,提到了大學生畢業的四條出路:求職、考研、留學、創業的話題討論。
  • 「人」是怎麼不見的?中國教育到底給了你什麼!
    黃玉峰:「人」是怎麼不見的?(反思中國教育)——中學特級教師告訴你:中國教育到底給了你什麼!各位老師、同學:  晚上好!《中國青年報》冰點新聞以整版篇幅稱我為「中國語文教學的叛徒」。楊瀾採訪我時,問我,這幾十年來你最得意的事情是什麼?我說最得意的是:一,我這一輩子能做個教師;二,我這一輩子還沒有被評到過先進。我的簡歷大致如此。  當鄧院長要我給大學生講講基礎教育問題後,我就追問自己,給大學生講的理由是什麼?也就是為什麼要做這個講座?然後再是講什麼,怎麼講?
  • 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一針見血
    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不願等待作為一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者和工作者,我接觸過很多孩子和家長,不少答案裡面提到的種種問題我也深有同感。但是,我想說一個好幾代中國家長都有的通病——不給孩子留時間,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極度缺乏延遲滿足能力。
  • 中西教育差別到底在哪兒?中國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中西教育一直頗受爭議,尤其是在教育寶寶方面,有人喜歡西方教育,也有人喜歡東方教育,而這兩者在教育方面其實也的確存在著很大差異。首先來說說西方教育吧。西方教育著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他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寶寶擁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可能很多人會說,獨立能力能有多強?
  • 現代的教育體制是存在幾個問題
    如今我們越來越覺得現代的教育體制是存在問題的,但到底哪裡有問題呢?孩子的每一分鐘都是緊緊的被制度規劃好的但如今的世界,當你在做一項重要的工作的時候,你的時間是需要你自己規劃管理的。你自己做決定要做什麼以及何時去做。但校園生活看起來完全不同。教育體制正在向我們的孩子發送危險信息,他們並不能去管理自己的生活。他們必須遵循規定,而不是掌控和充分利用他們的生活。專家們認為自主權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難怪我們的孩子會對學校感到厭倦對學習失去動力。
  • EMBA教育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正如 Tim 指出的那樣,EMBA 課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EMBA 教育得到的企業支持越來越少,是因為為 EMBA 課程提供經濟支持的企業數量正在不斷減少。隨著學費的不斷攀升,學校必須在財政支持方面發揮創造力為學生提供財務支持,並且更加需要向他們展示獲得EMBA學位的回報在哪裡。  學費成本不斷增長。
  • 應試教育的根源及中國教育的出路
    難道就沒有一些原因值得分析?大家都在感嘆,卻很少有分析這裡的原因,即使分析也常常是如隔靴搔癢,隔山打牛,點不到要害。其實,依我的看法,最核心的因素是核心價值觀與相應的社會制度決定的。中國應試教育又不是今天才這樣瘋狂的。中國一千幾百年的科舉考試,哪一次的考試,哪一次的瘋狂會比今天弱?今天應試教育的動力與當年科舉考試的動力沒有什麼兩樣。
  • 人人都在談中國教育的危機,然中國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關鍵是怎麼教,怎麼學?怎樣教、學才是最高效率的?在弄明白這兩個問題之前,則必須先弄明了學在學什麼,教又在教什麼?        為什麼同一套教育體系培養教育出來的個體人才往往會出現較大素質差別?現代文明出於對高素質人才的強大需求,總希望能最高效地培養出高素質人才。這就又生出一個最核心問題,所謂的高效究竟決定於外在模式還是學員的內在領悟?
  • 中國基礎教育存在什麼問題?網友:教育精細量化主義
    當前,我國現在的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問題?如果是寫教育論文,寫三天三夜都寫不完,而且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教師工資低中國基礎教育存在最大的問題是教育精細量化主義嚴重。圍繞教育精細量化而制定出很多複雜的考核評價體系,比如職稱制度、比如績效工資、比如教學常規檢查等等,這些量化考核體系把整個教育環境生態向「企業管理」的模式發展,培養出的學生就像「工作產品」,不適應這個量化評價體系模式的學生最終像工業產品廢品一樣被拋棄。因此,我覺得我國教育當前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用錢可以解決的問題;一個是用錢解決不了的問題。
  • 出路、能力、競爭、教育,差距越拉越大的00後們,未來在哪裡?
    我想,是時候寫一篇關於教育、能力、競爭和出路的長文,來談一談今天的00後,以及他們的未來。我們賺錢,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有很多回答,自己、家人、朋友,想要他們生活的更好。如果非要說今天和過去的教育有什麼不一樣,大概就是,在過去你得「費時間」,但在今天你只需要「費手機」就可。一部手機,給了大人一個清淨安寧的生活,這麼做又何樂而不為呢?網際網路把00後的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是和網際網路親密接觸沒有任何規則;另一種則是限時、限內容的接觸。
  • 出路、能力、競爭、教育,差距越拉越大的00後們,未來在哪裡?
    這個問題,有很多回答,自己、家人、朋友,想要他們生活的更好。但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當我們越是這麼做,這些就離我們越遠。你越是忙碌,家人與你的聯繫就越少;你越是辛苦,陪伴孩子的機會也就更少;你越是加班,朋友和父母之間的問候就越是稀少。
  • 中國當前教育存在什麼問題?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中國當前教育存在什麼問題。從我所了解可以告訴大家。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有部分教師特別城市裡老師,在教室裡沒有好好教學生學習。而是用課餘時間,或者是星期六.日假日及寒暑假給學生補課,掙取補課費,這是我們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
  • 俞敏洪:中國教育存在五個問題,素質教育需要十大要素
    對於中國教育的問題,每個人都會羅列出許多條。那麼,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眼中,中國教育有哪些問題呢?昨天,在2020年第六屆CCEA(Children’s Camp Education Alliance)營地教育大會上,俞敏洪列舉了中國教育存在的五個問題——獨生子女問題帶來的自然成長教育的缺失;高考指揮棒教育造成的畸形競爭和成績就是一切;
  • 淺談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究竟應不應該存在?
    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疑問「應試教育究竟應不應該存在?」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應試教育存在一定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存在確是有合理性,尤其是對於中國目前國情來講,它是必要存在的。——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應試教育是什麼,應試教育即填鴨式教育,指灌輸式教育,由原蘇聯教育家伊·安·凱洛夫發明。
  • 應試教育真的不堪嗎?中國教育的問題是什麼?
    這其中,我認為是教師工資問題,遠比什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更重要。我為什麼偏偏關注教師工資這些問題,在許多人看來,這些並不是教育的痛點?教師才是教育的主體和根本,增加教師收入自然是無可厚非。特別指出一點,支教教師工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