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利思想濃厚,愛國教育不足,國內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2020-12-27 東愛雨小公

近年來,國內的教育水平的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在國際教育領域中的地位也變得無足輕重。可以說,中國已經通過教育的強盛,獲得了一定的益處。

從小我們就從學校的院牆上看到「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以說,這句話陪伴我們整個小學、中學階段,他也給我們提供了強大的自信心。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筆者認為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內涵是正確的,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沒有教育的強大,很難擁有綜合國力的提升,很難讓祖國立足於國際社會。

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提升,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目前國內教育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也可以說我國的教育事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挑戰和機遇。對於國內教育當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教育的功利心理越發嚴重

國家通過發展教育事業,主要目的是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量的人才,以高質量的人才推動國家各行各業的發展,而且近些年來國家的發展也確實印證的教育事業背後的推動力。

我們注意到從國家宇宙飛船的升空到北鬥等導航系統的升空,從高鐵事業的快速發展到大飛機的自主研發,從雲計算的發展到經濟質量的快速提高等,我們都能看到教育事業在背後的強大推動力,畢竟以上這些的發展都是需要人才,而人才的來源就是教育。

雖然教育事業確實得到了發展,但是我們從目前國內教育的實際來看,我國的教育事業真的遇到了一定的瓶頸,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的功利心理尤其突出。

老師、家長們的「唯成績論」,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高考志願填報的「唯就業論」,忽視孩子的特長的培養;家長之間的「比較論」,忽視了孩子對待學習的真實感受;學生心中的「考證論」,忽視了證書存在的實用性;社會輿論鼓吹的「讀書無用論」,忽視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現實性;......

可以說,目前國內教育現實中充斥著教育的功利心理,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自身,都對成績的過度重視,對成績能產生經濟效益的「超能力」過度信任,功利化的教育心理始終對學生形成一種約束性發展,限制了教育的改革,勢必會嚴重影響著教育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教育的具體目標越發模糊

從古至今,教育的存在就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所服務的,沒有經濟社會作為基礎,教育的存在就沒有什麼意義。在任何時候,教育事業的發展,都必須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目標。

新中國成立以來,多個國家領導人曾經發表過教育目標的言論,比如:「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與工農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提高教育質量,提高科學文化的教學水平,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途徑,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工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從以上的言論中,我們足以看到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具體的,不是沒有任何具體目標,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國內就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服務的,不是模糊至極的。

現如今,很多中小學生、大學生都開始將明星、小鮮肉作為自己的偶像,而沒有將英雄、模範、科學家等人作為自己的偶像,這也透漏出我國教育事業具體目標的模糊性,現如今很多人將「利益至上、金錢至上」作為自己的受教育目標,否定了受教育服務社會發展的存在意義。

如果教育事業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而服務,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也就無法與當前所要求的教育目的相結合。據有關輿論透露,現在的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因為崇尚國外生活,相當數量的人不願留在本國。這是一,教育方向迷失。

教育的愛國作用越發失效

說到愛國主義教育,筆者還真的為目前國內的教育現狀感到擔憂,畢竟今年以來發生了不少愛國主義教育失敗的案例。

1.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僅僅在2018年,從清華大學出走的留學生就有1000人,而這其中有接近700人選擇到美國讀書,也就是說清華赴美留學的學生比例接近70%,而且這近700名赴美留學生中,可能會有接近80%的留學生會在學成畢業後選擇定居留在美國。

2.曾經轟動一時的許可馨事件,你怎麼也想不到,這位畢業於國家重點211雙一流的大學畢業生,身在國外留學的她,竟然在疫情期間發布了一系列辱醫辱國辱民的錯誤言論,包括褻瀆抗疫英雄李文亮醫生,侮辱生她養她的偉大祖國,辱罵「本是同根生」勸她善良的國內同胞等。

3.因為一部祖國疫情期間的所謂《方方日記》而「出名」的方方,在方方所寫的日記裡,完全就是陰暗、負面的內容居多。 她完全忽略了國家在抗擊疫情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而是在日記中極盡苛刻之詞,指責國家抗疫不力。

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梁豔萍、王福重、餘茂春等人,這些都是我國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但是他們似乎對於愛國主義並沒有任何的理解,甚至對愛國主義進行了反方向的踐行,這足以說明國內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至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優秀。

最近一段事件以來,筆者看到了不少所謂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拿著自己所謂的理由,無端的侮辱或者否定祖國,這就是國內愛國主義教育缺失的例證。他們崇拜物質享受和明星等,他們崇拜所謂的「國外的空氣都是甜的」、「國外的月亮比中國的圓」,沒有崇拜那些英雄人物和科學家,沒有將祖國懷抱於心中,沒有對祖國心存敬畏。這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教育的主旨內容越發偏差

有人說:現在的教育主旨內容正在發生偏差;有人說:現在的教育似乎沒有找到主旨內容;......如今分數第一,金錢至上,功利主義幾乎佔據了當代青年學生的心靈。似乎沒有人會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之前的教育中,我們似乎看到的教育主旨基本上都是社會主義的「紅色思想」,沒有任何一本書會出現例外,但是我們注意到曾經一段時間內,有的地區在編寫教材時,將教育學生的革命英雄主義的文章和馬列毛原著請出了教材,而把西方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卻搬進了教材。這無疑讓人開始懷疑他們的教育主旨到哪裡去了?

社會中的教育方向決定者就是教師,但是現在的教師似乎都在埋怨工資待遇低、職稱競聘慢,沒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雖然這不是主流方向,但也確實出現了些許的現實例證。

還有我們所敬畏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這一群體中似乎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大學的教授,甚至大學領導竟然公開發表不當言論,比如:王福重等人,不能不令人擔憂。

另外,分數似乎成為衡量教師教學能力、學校教學質量、學生學習好壞的標準,這也無疑讓人開始懷疑我們教育的主旨內容和主要目標到底是什麼?

教育的學科平衡越發缺失

現在的教育似乎將專業知識教育作為了主要重點,似乎並沒有將國家教育部門的要求落實到實處,更多地是「考試考什麼,我就教什麼」的節奏。

綜合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我們注意到幾乎所有學校都是只重視智育,德育、體美勞等嚴重缺乏。他們都將自己的教育成果,與未來的考試接軌,似乎考試成績就代表一切,沒有考試成績,就只能否定全盤,完全否定自己的教育成果。

我們的教育,原本是要求與生產勞動結合,但教育的現狀似乎並沒有做到,如今多數孩子不愛勞動,害怕勞動,甚至厭惡勞動,全面發展沒有落實,只是空架子,只是抓了智育,造成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德育、體育、美育等都缺失。

有人曾經說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句話雖然不太好聽,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了人才道德品質的重要性。

如今的教育似乎偏重了智育,沒有將德育擺在突出位置,培養出了一部分侮辱祖國、自私自利、缺乏愛心等「劣質人才」,這是家長老師普遍感覺到的。

總之,我們不能否定祖國教育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也不能否認目前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一定的問題,也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國的教育實力就會變弱,並不代表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就一蹶不振。

面對這樣的負面問題,我們應該正視問題,端正態度,認真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路子、新決策,才能把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取得更大的成績。

相關焦點

  • 老林談教育|正確區分合理的教育成績與教育功利
    我要讓孩子從學琴中得到什麼?」不知各位看官如何看待這位學生家長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於千千萬萬的琴童家長來說究竟是合理的教育態度,還是偏於功利的教育觀念?所謂現代教育,就是以教育的普及化、內容的細分化條件下的選擇性教育,是相對於非現代時期的單一階層的,單一化內容的世襲性教育而言。所以,現代教育必然存在著對教育內容的選擇性,意味著對目標的選擇性,這也就必然會對選擇的教育目標帶有期望。因此,對選擇的教育擁有目標的期望,這不是教育功利,而是選擇的必然。
  • STEAM教育理論 國內研究存在的問題
    STEAM (STEM的延伸和發展)教育理論是當前歐美十分流行的教育理念,國外學校把多學科融合的理念融入學習當中,培養兒童多元的能力。探究式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手段,在STEAM觀念背景下,探究式學習有了新的內容。
  • 如今教育存在什麼問題?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裡?你怎麼看
    但「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抓得扎紮實實」,過於強調考試和分數,忽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能力培養。應試教育的色彩依然濃厚,基礎教育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能力的傾向依然存在,分數、成績是看得見的政績,而德育、能力是摸不著的蟠桃,這是現實的問題。樹立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需要國家拿出更實際、更具體的合乎基層實際的政策和激勵措施。
  • 當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道德教育的缺失!
    中國當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道德教育的缺失! 一、教育導向上的德育缺失 教育應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不僅是品學兼優,更是身懷愛國之心,天下為公。
  • 功利的教育必然導致教育的功利——功利教育必然導致許某馨之流
    網紅教授鄭強有一條經典語錄:「教育的本質不是謀生,而是喚起學生興趣,鼓舞精神。靠教育來謀生和發達也是可以的,確被我們過度重視了。」今天,各地、各校教育產業化如火如荼,教育不光是老師和家長的教育,還是投資學校的老闆們的教育,教育成了老闆們賺取暴利的手段!看看四川綿陽東城國際學校,為了所謂的「教學質量」,哪怕是讓13、14歲的學生跟禽獸為伍,也在所不惜啊!
  • 破除功利化 讓教育回歸育人本位
    【思想匯】  作者:李建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員)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  「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是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的重要目標任務。為什麼破「五唯」如此關鍵?因為「五唯」反映實踐主體對分數、升學、文憑、論文、帽子等評價標尺的理解、態度和處理方式,是實踐主體對評價標準片面推崇和追求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折射出教育各環節各領域所存在的教育功利化問題。
  • 再話中西方教育思想得失:中國教育給答案,西方教育給問題?
    這本無可厚非,本篇文章也並不批判這些,我們只來分析不足。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美德?什麼是勇氣?什麼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麼?你有什麼知識和技能?你是不是教師?在教育無知的人之前你怎樣徵服自己的無知?等等。貫穿這些討論的主題就是引導人們認識:在這些對於人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其實人是非常無知的。
  •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目的思想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目的這一部分內容在歷年考試中多以客觀的形式進行考察,此處的重點是區分斯巴達與雅典的教育特點,為了使學生能夠對古希臘時期的教育特點有一個直觀感知,我們一般會將古希臘三哲的教育思想補充在此處,而且他們的教育思想也是客觀題出題的重點內容。
  • 古羅馬兒童教育思想對歐洲教育的影響,三級教育制度的優點與不足
    昆體良的兒童教育思想昆體良是古羅馬帝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和雄辯家。昆體良系統的總結了古羅馬教育法和教育經驗各方面的知識,並對教育問題提出了一些頗有影響的思想。昆體良對兒童教育的最終目的和西塞羅的主張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他更強調教育中的道德因素,他認為兒童應該成為一個善良的、精於雄辯的人。
  • 許某某事件暴露了思想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留學之前,許某一直都是在國內接受教育,2019年才在中國醫科大學畢業,怎麼會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內,變化就這麼大呢?是國內有名的醫學重點大學畢業的啊?國內16年的教育抵不過美國不到1年的經歷?許某某何以至此,值得深思!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後,國門大開,開始進入全球化大家庭。
  • 古希臘與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存在著哪些差異?
    古希臘和中基本上處於同一歷史坐標,分別是古代西方和東方教育的代表。中國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中華民族教育思想發展的基礎,它系統完整,兼容並收,深深影響了我國此後兩千多年的傳統教育和古代社會的發展;古希臘教育思想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萌芽,它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對西方教育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愛國教育|工商學院: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
    工商學院黨委牽頭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策劃實施方案,採用分級學習、分層實踐的方式,確保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師生全覆蓋。本學期,工商學院組織召開集中政治理論學習15餘次,包括組織師生集體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講話等。組織召開「四史」主題黨課3次,召開「四史」知識競賽、微黨課比賽、座談會等。
  • 西方最經典的21種教育思想,直擊教育核心問題
    它與人類的「自然狀態」又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於純潔的自然狀態之中。只因社會的文明特別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惡叢生。 因此,只有「歸於自然」的教育,遠離喧囂城市社會的教育,才有利於保持人的善良天性。這種思想強調教育必須順應兒童天性發展的自然歷程,即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還要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
  • 西方最經典的21種教育思想,直擊教育核心問題!
    它與人類的「自然狀態」又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於純潔的自然狀態之中。只因社會的文明特別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惡叢生。 因此,只有「歸於自然」的教育,遠離喧囂城市社會的教育,才有利於保持人的善良天性。這種思想強調教育必須順應兒童天性發展的自然歷程,即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還要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
  • 教育,要把愛國情懷放在首位
    教育,關乎一個人的成長,關乎一個國家的未來。學校,到底要把學生教育成什麼樣的人?要教育成對國家有用的人。什麼樣的人才是對國家有用?我認為首先應該有愛國情懷。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備的。光有知識沒有愛國情懷的的人才是危險品。我想,我們高校更應該注重這方面的教育。科學無國界已經是偽命題,其實,不僅僅我是這樣認為,就連美國也是這樣認為的。
  • 教育最應該教的是什麼?
    教育作為國之重器在社會發展中起著絕對的影響力,育人目的是教會做人,而並非恃才傲物譁眾取寵,作為國人,有一點淺見分析應該做的是什麼!一、三觀培養教育 試問一個國家若作為未來的中堅力量的一群人若三觀有偏差,那國家的未來,以及他們的下一代還有什麼希望?
  • 華羅庚先生的數學教育思想
    這裡提到的華先生的數學教育思想,都已經公開發表。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言,已經深刻刻印在中國數學教育的歷史上。我只是千千萬萬受益者中的普通一員。20世紀中國數學教育深受兩位數學大家的影響。一位是蘇步青先生,他親臨中小學第一線,主編教材,為中學數學教師授課,設立蘇步青數學教育獎,嘉惠後人。
  • 不要把教育當作手段,教育應該不為功利
    而如果你讀到他對當時教育流弊的痛斥,大聲疾呼:「我斥責那班以教育為手段的人!我勸勉那班以教育為功利的人!我願我們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為信仰的人!」你會覺得他像一個真正的民主戰士。抱以上這三種見解而從事於教育的人,我也遇過幾個。他們有熱心與毅力,的確將教育看做一件正正經經的事去辦,的確將教育看做一種目的。他們的功績,的確也不錯。我們鄰省的教育者,有許多是這種人。但我總覺他們太重功利了,教育被壓在沉重的功利下面,不免有了偏枯的顏色。
  • 中國當前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我國的教育隨著改革開放,迎來大力發展的機遇,成就顯著。這裡主要說存在的問題。先說現象:一,基礎教育抓的紮實,學生學的辛苦,但到了大學反而放鬆了。大學學風鬆散,學生雖讀本、讀碩、讀博,但專業人才質量欠佳。於是錢學森發出「為什麼現在的學校培養不出人才」的慨問。
  •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定位與思想內涵
    、容易導致對某些常見案例「審美疲勞」的問題。比如在《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到要「推動踐行以愛國奉獻……為主要內容的個人品德」、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也提到要「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開展職業精神職業道德教育」「引導社會各界人士增強道德自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