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的教育水平的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在國際教育領域中的地位也變得無足輕重。可以說,中國已經通過教育的強盛,獲得了一定的益處。
從小我們就從學校的院牆上看到「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以說,這句話陪伴我們整個小學、中學階段,他也給我們提供了強大的自信心。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筆者認為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內涵是正確的,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沒有教育的強大,很難擁有綜合國力的提升,很難讓祖國立足於國際社會。
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提升,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目前國內教育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也可以說我國的教育事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挑戰和機遇。對於國內教育當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教育的功利心理越發嚴重
國家通過發展教育事業,主要目的是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量的人才,以高質量的人才推動國家各行各業的發展,而且近些年來國家的發展也確實印證的教育事業背後的推動力。
我們注意到從國家宇宙飛船的升空到北鬥等導航系統的升空,從高鐵事業的快速發展到大飛機的自主研發,從雲計算的發展到經濟質量的快速提高等,我們都能看到教育事業在背後的強大推動力,畢竟以上這些的發展都是需要人才,而人才的來源就是教育。
雖然教育事業確實得到了發展,但是我們從目前國內教育的實際來看,我國的教育事業真的遇到了一定的瓶頸,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的功利心理尤其突出。
老師、家長們的「唯成績論」,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高考志願填報的「唯就業論」,忽視孩子的特長的培養;家長之間的「比較論」,忽視了孩子對待學習的真實感受;學生心中的「考證論」,忽視了證書存在的實用性;社會輿論鼓吹的「讀書無用論」,忽視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現實性;......
可以說,目前國內教育現實中充斥著教育的功利心理,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自身,都對成績的過度重視,對成績能產生經濟效益的「超能力」過度信任,功利化的教育心理始終對學生形成一種約束性發展,限制了教育的改革,勢必會嚴重影響著教育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教育的具體目標越發模糊
從古至今,教育的存在就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所服務的,沒有經濟社會作為基礎,教育的存在就沒有什麼意義。在任何時候,教育事業的發展,都必須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目標。
新中國成立以來,多個國家領導人曾經發表過教育目標的言論,比如:「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與工農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提高教育質量,提高科學文化的教學水平,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途徑,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工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從以上的言論中,我們足以看到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具體的,不是沒有任何具體目標,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國內就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服務的,不是模糊至極的。
現如今,很多中小學生、大學生都開始將明星、小鮮肉作為自己的偶像,而沒有將英雄、模範、科學家等人作為自己的偶像,這也透漏出我國教育事業具體目標的模糊性,現如今很多人將「利益至上、金錢至上」作為自己的受教育目標,否定了受教育服務社會發展的存在意義。
如果教育事業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而服務,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也就無法與當前所要求的教育目的相結合。據有關輿論透露,現在的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因為崇尚國外生活,相當數量的人不願留在本國。這是一,教育方向迷失。
教育的愛國作用越發失效
說到愛國主義教育,筆者還真的為目前國內的教育現狀感到擔憂,畢竟今年以來發生了不少愛國主義教育失敗的案例。
1.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僅僅在2018年,從清華大學出走的留學生就有1000人,而這其中有接近700人選擇到美國讀書,也就是說清華赴美留學的學生比例接近70%,而且這近700名赴美留學生中,可能會有接近80%的留學生會在學成畢業後選擇定居留在美國。
2.曾經轟動一時的許可馨事件,你怎麼也想不到,這位畢業於國家重點211雙一流的大學畢業生,身在國外留學的她,竟然在疫情期間發布了一系列辱醫辱國辱民的錯誤言論,包括褻瀆抗疫英雄李文亮醫生,侮辱生她養她的偉大祖國,辱罵「本是同根生」勸她善良的國內同胞等。
3.因為一部祖國疫情期間的所謂《方方日記》而「出名」的方方,在方方所寫的日記裡,完全就是陰暗、負面的內容居多。 她完全忽略了國家在抗擊疫情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而是在日記中極盡苛刻之詞,指責國家抗疫不力。
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梁豔萍、王福重、餘茂春等人,這些都是我國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但是他們似乎對於愛國主義並沒有任何的理解,甚至對愛國主義進行了反方向的踐行,這足以說明國內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至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優秀。
最近一段事件以來,筆者看到了不少所謂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拿著自己所謂的理由,無端的侮辱或者否定祖國,這就是國內愛國主義教育缺失的例證。他們崇拜物質享受和明星等,他們崇拜所謂的「國外的空氣都是甜的」、「國外的月亮比中國的圓」,沒有崇拜那些英雄人物和科學家,沒有將祖國懷抱於心中,沒有對祖國心存敬畏。這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教育的主旨內容越發偏差
有人說:現在的教育主旨內容正在發生偏差;有人說:現在的教育似乎沒有找到主旨內容;......如今分數第一,金錢至上,功利主義幾乎佔據了當代青年學生的心靈。似乎沒有人會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之前的教育中,我們似乎看到的教育主旨基本上都是社會主義的「紅色思想」,沒有任何一本書會出現例外,但是我們注意到曾經一段時間內,有的地區在編寫教材時,將教育學生的革命英雄主義的文章和馬列毛原著請出了教材,而把西方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卻搬進了教材。這無疑讓人開始懷疑他們的教育主旨到哪裡去了?
社會中的教育方向決定者就是教師,但是現在的教師似乎都在埋怨工資待遇低、職稱競聘慢,沒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雖然這不是主流方向,但也確實出現了些許的現實例證。
還有我們所敬畏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這一群體中似乎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大學的教授,甚至大學領導竟然公開發表不當言論,比如:王福重等人,不能不令人擔憂。
另外,分數似乎成為衡量教師教學能力、學校教學質量、學生學習好壞的標準,這也無疑讓人開始懷疑我們教育的主旨內容和主要目標到底是什麼?
教育的學科平衡越發缺失
現在的教育似乎將專業知識教育作為了主要重點,似乎並沒有將國家教育部門的要求落實到實處,更多地是「考試考什麼,我就教什麼」的節奏。
綜合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我們注意到幾乎所有學校都是只重視智育,德育、體美勞等嚴重缺乏。他們都將自己的教育成果,與未來的考試接軌,似乎考試成績就代表一切,沒有考試成績,就只能否定全盤,完全否定自己的教育成果。
我們的教育,原本是要求與生產勞動結合,但教育的現狀似乎並沒有做到,如今多數孩子不愛勞動,害怕勞動,甚至厭惡勞動,全面發展沒有落實,只是空架子,只是抓了智育,造成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德育、體育、美育等都缺失。
有人曾經說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句話雖然不太好聽,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了人才道德品質的重要性。
如今的教育似乎偏重了智育,沒有將德育擺在突出位置,培養出了一部分侮辱祖國、自私自利、缺乏愛心等「劣質人才」,這是家長老師普遍感覺到的。
總之,我們不能否定祖國教育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也不能否認目前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一定的問題,也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國的教育實力就會變弱,並不代表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就一蹶不振。
面對這樣的負面問題,我們應該正視問題,端正態度,認真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路子、新決策,才能把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