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教授鄭強有一條經典語錄:「教育的本質不是謀生,而是喚起學生興趣,鼓舞精神。靠教育來謀生和發達也是可以的,確被我們過度重視了。」
細細思考起來,我們發現今天教育的確承載了太多的東西。然而,大家都忽略了教育的本質,那就是喚起學生的興趣,鼓舞學生的精神。
事實上,很多孩子從6、7歲第一天上小學開始,教育沒有喚起學生的興趣,反而給了學生痛苦,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學校裡,老師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希望孩子們哪怕是多背一點也好,以期成就老師的「名師」之志向,最終實現高收入。
在家裡,孩紙們完成各種家庭作業後,家長總是要求孩子們多學一點、多背一點,多學一會,還要求他們上各種只有家長感興趣的所謂「興趣班」。
家長和老師還異口同聲地說,只要現在努力,等考上大學就可以輕鬆了。
今天,各地、各校教育產業化如火如荼,教育不光是老師和家長的教育,還是投資學校的老闆們的教育,教育成了老闆們賺取暴利的手段!看看四川綿陽東城國際學校,為了所謂的「教學質量」,哪怕是讓13、14歲的學生跟禽獸為伍,也在所不惜啊!
今天,教育已經不再純粹,教育成了功利的代名詞,家長們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老師們想成就名師志向和獲取高收入,老闆們想獲得暴利,地方政府想通過教育產業化獲取政績。
看看上海華二初中發布的信息,就差沒有明碼標價——家長要多少資產才有資格成為我們學生的家長了。一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口口聲聲死要錢,可想而知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啊!這樣的教育完全失去了教育的本質。
如果教育失去了公平,變得功利,可能培養的就是許某馨那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同樣用一句鄭強教授的話來說「將來中國即使發達了,但你看看那些開著豪華車的富翁們從車窗外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沒有教育,中國再富裕也不會強大。」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