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自救,國產貨真的比不上星爸爸?

2020-12-20 歡樂吃貨世界

5月12日晚上瑞幸咖啡突然又榮登熱搜,一封公開信讓眾多吃瓜網友看到了事情的緣由。

瑞幸

據悉自造假事件以來,公司聲譽受到嚴重影響,決定終止錢治亞的CEO職位,目前董事會任命擁有博士學位的郭瑾一暫代執行長。

據悉,這位新任CEO郭瑾一曾因為租賃問題多次在網上懟過星巴克,同時,他和錢治亞一樣屬於神州系。新CEO的上任我們可以視為瑞幸咖啡的自救,但是他能否解決瑞幸咖啡目前的困境,仍需進一步觀察。

瑞幸最大的競爭對手,星巴克自1998年進入中國,目前已經在國內包括香港、澳門等區域開設4292家家門店,每年營收超億美元。可以說美國的星巴克已經牢牢佔據了中國的咖啡市場,各種商場、寫字樓都有星巴克的身影,國人稱之為「星爸爸」。

由於看到國內咖啡市場的大蛋糕,2017年,神州優車原COO錢治亞創建了瑞幸咖啡連鎖品牌,第一家門店於當年10月份在北京的銀河SOHO開業。同時邀請當時赤手可熱的明星出任品牌代言人,各種傳媒電梯間瘋狂投放廣告。

瑞幸

除了鋪天蓋地的廣告,瑞幸咖啡的促銷堪稱「撒錢」,「首杯免費」、「買2贈1」、好友喝咖啡,你也有份。瑞幸咖啡在朋友圈的瘋狂促銷讓眾人忍不住紛紛薅羊毛。再加上國人自己的咖啡等字樣,瑞幸瞬間火爆各地。

本來老老實實發展,筆者認為瑞幸還是有機會做大做強的。畢竟它已經成為眾多白領的購買咖啡的選擇之一,誰知道由於想要實現迅速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計劃,瑞幸竟然選擇了造假,令人唏噓。

希望瑞幸此次的高層換血,能夠使公司走上正軌。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的徵戰史:贏得了消費者卻敗給了資本論,自救之路在哪裡
    瑞幸咖啡的出現,讓我們國人終於可以喝上一杯國產小藍杯咖啡,那頭藍色的小鹿開始闖入了時尚生活圈。不過,這樣的好光景卻沒有持續下來,只因瑞幸咖啡牽扯出22億偽造交易的非良性事件,一度讓這頭藍色的小鹿失去了往日的幸運,深陷資本市場的輿論漩渦當中。
  • 瑞幸咖啡自救!創始人錢治亞卸任瑞幸咖啡法人 郭瑾一接任
    6月20日消息,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錢治亞卸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由代理CEO郭謹一接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分別終止錢治亞、劉劍的執行長、營運長職務,同時任命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郭謹一為代理執行長。據了解,郭瑾一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2009年至2011年,曾在中國交通科學院擔任研究助理;2011年至2016年,任職於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
  • 瑞幸咖啡劫後重生?
    然而目前看來,瑞幸咖啡的門店業務並未關閉,業務也一直在進行中,因此,其財務數據也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備受關注的財務數據日前,瑞幸咖啡的聯合清算人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首份報告,其中透露了今年以來瑞幸咖啡未經審計的最新財務信息。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瑞幸咖啡究竟是怎樣從人人豔羨淪落到人人喊打,將「一手好牌」打爛的?簡單來說,欺騙資本,沒有盈利,還在造假。從2019年4月起到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虛增收入21.19億元(佔對外披露收入51.5億元的41.16%),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 12億和解造假案,瑞幸自救重生?要賣1億杯咖啡才能還清
    也有很多評論稱自己還在薅羊毛,咖啡還不錯,周圍的瑞幸咖啡店也還在正常營業。 近來瑞幸咖啡時不時傳出一點好消息,這是要起死回生嗎?陸正耀這近一年,是怎麼挨過來的呢?2月3日晚,瑞幸咖啡在SEC發布公開回應,堅決否認所有指控。 劇情很快反轉,4月2日,瑞幸咖啡公告承認財務造假。稱自查發現公司營運長劉劍財務造假,牽涉約22億元交易額。此外,美國多家律所對其發起集體訴訟,控告瑞幸咖啡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由此一場造假風波轟轟烈烈地被揭開。
  • 瑞幸咖啡何去何從?
    2020年12月17日,SEC宣布,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和解對其會計欺詐的指控。 而瑞幸咖啡方面,雖然與SEC進行了和解,但是在和解中,對於美國監管部門的指控,瑞幸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當天瑞幸咖啡發布了一條微博,表示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咖啡裝B指南:如何優雅地鄙視瑞幸咖啡
    本次咖啡裝B指南為大家提供了以下四個參考段位:1. 站在星巴克的高度,鄙視瑞幸咖啡;2. 站在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的高度,鄙視包括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在內的所有意式咖啡;3. 站在咖啡歷史的高度,鄙視拿喝咖啡裝B的人;4. 大道至簡,裝於無形才是巔峰。
  • 瑞幸推輕食,「星爸克」拉外賣,衝咖啡的為何沉迷「新零售」?
    昨日,瑞幸咖啡進軍輕食市場的新聞想必大家已經看到了,聲勢浩大,一切輕食五折,年底前全國門店數量達2000家,瑞幸咖啡的信心很足,市場也很大,發布會一結束就有評論稱瑞幸是在搶便利店的市場。
  • 造假、退市、罰款1.8億美元,瑞幸咖啡還能復活嗎?
    瑞幸咖啡聲明全文(圖片來源於瑞幸咖啡官微)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持續了幾個月的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就此告一段落。回顧本次事件,此前瑞幸咖啡因虛假交易22億人民幣成為焦點。10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北京)作出行政處罰,罰款人民幣200萬元整。瑞幸董事會全員「換血」積極自救儘管如此,深陷財務造假門的瑞幸咖啡仍然沒有放棄「自救」。
  • 瑞幸咖啡做私域流量,一天賣3.5萬杯
    關注並將「91運營網」設為星標 每晚 21 : 00 按時送達 導讀:瑞幸正在做私域流量運營進行自救,而且做得還很不錯,你是不是很驚奇?他們已經探索出一條門店+咖啡+私域的成交模式。
  • 跑了20家咖啡店,我發現了星巴克、瑞幸、711咖啡的秘密
    這裡我一直沒搞明白,現在物流這麼發達,一包咖啡也不是什麼特殊物品,竟然要在路上走這麼久!不知道星爸爸是不是有什麼苦衷。這是貨架上賣的包裝咖啡豆。他們自己做咖啡用的豆子,我用報表數據算了一下,存貨周轉天數大概是127天。也就是說,豆子烘出來之後,平均要經過4個月才賣掉。
  • 瑞幸咖啡不造假能活嗎?——再讀《瑞幸閃電戰》
    身邊沒有瑞幸咖啡館,也沒喝過瑞幸咖啡,只是早前讀過沈帥波寫的《瑞幸閃電戰》。讀了《瑞幸閃電戰》,對瑞幸咖啡頗具好感,打算有機會去大城市喝一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瑞幸咖啡還沒喝,「造假門」已讓它蜚聲海外。為了看清「造假門」,又重讀了一遍《瑞幸閃電戰》。
  • 實探20家咖啡店,發現星巴克、瑞幸、7-11咖啡的秘密
    這是貨架上賣的包裝咖啡豆。我們是按照如下方法估算星巴克的存貨周期:星巴克2017財年末有烘焙豆存貨3.01億美元, 2018財年全年的飲料收入大概為144.6億美元,假設飲料都是咖啡(寬鬆起見,其實有很多不含咖啡的星冰樂之類),咖啡豆成本大概佔咖啡收入的6%,則大概用掉8.68億美元的咖啡豆。可以得到,2017財年年底的咖啡豆存貨大概是經過3.01/8.68=0.35年(127天)用光的。
  • 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投稿來源:異觀財經瑞幸咖啡一直都是輿論的「寵兒」。瑞幸咖啡創立之初,通過社交分享的裂變方式,大手筆燒錢補貼,以獲取用戶。通過「碰瓷」星巴克博取眼球,吸引輿論關注。瑞幸咖啡在資本助推下,在IPO道路上一路開掛,成立一年多就登錄美股市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耀眼程度甚至超過拼多多,也贏得瑞幸咖啡短暫歷史中的「高光時刻」。
  • 瑞幸咖啡,不懂星巴克,更不懂咖啡!
    雖然有點好奇心是不錯的,但那些油光發亮的咖啡,真的讓人喝不下去。算了,說多了不好。所以,針對這點吐槽的話,某些企業可以這樣說:「我們真的不賣油炸過/油裡撈出來的咖啡。」第三點,才是星巴克最要命的地方。星巴克有著很多升級制度,比如激勵消費者成為會員的各類星享卡,結果小編一個月可能要去星巴克一次(湊巧喝果汁,謝謝),愣是沒有辦。但是星巴克對下面的咖啡師也有各類級別劃分,綠圍裙,刷黑圍裙,黑圍裙,以及咖啡大師稱號。
  • 愛喝咖啡的重慶土著測評:星巴克vs瑞幸,哪款你更愛?
    小徐就從味道,價格等方面,給大家測評一下,星巴克和瑞幸哪家更值得大家喝。第一點,雙方在本質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國外的和國產的。星巴克早在1987年就已經創立。「星巴克」這三個字,是根據美國一位作家的小說人物得來的。那個人物的性格方面,屬於做事冷靜,善於分析的主導型性格。
  • 瑞幸咖啡 : 星巴克門店不夠多,消費價格比較高,網友:便宜能說明一切嗎?
    @金百牛商業集團:打價格戰那就完蛋了,就像海底撈,@marszhao2046:跟國產手機面臨同樣的問題,性價比高,物美價廉的國產貨,真的無人問津嗎?瑞幸剛出來的時候,說要打敗星巴克,我很為我們國人開心,嘗試了一下,但是,真的,不如coco一杯14塊的香檸咖啡@可愛麼麼噠小兔子:為什麼我覺得還不錯,大家都在diss 看好你哦!
  • 一杯咖啡的遭遇,星巴克變多了;咖啡之翼賣咖啡機了;瑞幸很不幸
    現如今,咖啡之翼老闆尹峰已經在轉型販賣咖啡機了,而且嫁接了新零售的概念。看似一個餐飲行業,給做成了一個電器廠家。不巧的是,2018年瑞幸咖啡成立的時候,和尹峰還有過互相捧搭。那是在2018年餐飲新零售領袖峰會上的事兒,另個品牌都有參加這個峰會。
  • 去偽存真,揭開瑞幸咖啡門店盈利真相
    瑞幸之所以能夠打動機構投資者,完全取決於對標星爸爸。這個故事講的非常性感和有誘惑力,估算出中國市場的咖啡消費潛力,就算只佔有1%的市場份額,大概是多大的市場消費能力(沒辦法,中國人多嘛),然後大舉擴張門店,隨著門店不斷的擴大,經營現金流越來越好,成本逐漸被攤銷和降低,到達某個具體的臨界點時,即開始穩定盈利,成為一條源源不斷的現金奶牛。
  • 風口浪尖的瑞幸咖啡:網傳總部被接管,前景撲朔迷離
    「噶資本韭菜,薅資本羊毛」,如今的瑞幸咖啡,已然從往日推出1.8折優惠券、每月贈送免費咖啡的國產之光、能夠對標星巴克的中國第一咖啡品牌,變成了網友口中調侃的對象。從瑞幸自爆偽造22億人民幣交易額,到獨立董事的辭職,再到4月27日網傳的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部門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