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一到夏天就睡不夠,哪怕睡眠時間已經超過8小時了,還是一整天都犯困,懶勁十足,只想躺在床上不起來。但睡多了嘛,也沒用,不但頭痛,還照樣困。這是怎麼回事呢?
夏天怎麼也睡不夠,90%的原因是體內溼氣飽和
夏天大家圖涼爽,喜歡吃冷飲,吹空調,造成「陽氣未宣發,反而在體表生出寒氣」。
常言道「一分寒氣伴一分溼氣」,體內的寒氣、溼氣聚集,就會在身體各處「搗蛋」,表現在皮膚上,就會有水腫、溼疹、瘙癢;表現在關節或筋骨處,就會覺得四肢酸痛;表現在腸胃處,就會有吸收不好、拉肚子等狀況。
另外,陽氣未宣發,所需的能量無法到達身體各處,但人又必須進行基本的活動,自然就會覺得勞累,尤其是用腦時能量不夠,自然會思緒不清、頭腦不清醒,造成「睡不夠」的錯覺。
除了睡不夠,溼氣重的典型症狀還有這些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夏天時不但人睡不夠覺得困,還會有頭腦沉重、身體疲倦等症狀,這都是體內溼氣飽和造成的,體內溼氣重的人一般還會有以下症狀:
1、頭髮和臉部愛出油
2、有口臭,身體有怪味
3、總覺得累,不想說話,注意力不集中
4、大便很臭,而且黏黏的很難衝乾淨
5、對性生活提不起興致,或者質量很低
6、耳朵裡面潮溼,女性陰部、男性蛋蛋下面溼溼的
7、有小肚子,時常覺得肚子脹氣,四肢浮腫
8、睡覺時容易留口水
9、眼袋下垂,肥胖,減肥後反彈
10、臉色蒼白或暗黃
11、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12、頭髮粗糙,掉頭髮厲害
夏天這樣祛溼,又健康又精神
溼氣重可能粗看沒什麼,但時間久了,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像肥胖、營養不良、脾虛、性功能下降、風溼、皮膚病、口臭等慢性病都與溼氣重有關。
祛溼的方法很多,總結起來無非四個方面,食療、運動、中醫祛溼、日常注意,無論哪個季節都是大同小異的。
1、食療祛溼:
少吃或者不吃冷飲,每天煮點紅豆薏米湯喝,薏米必須事先炒一炒,否則寒性太重傷身,如果想見效更快,推薦喝點芡實薏仁茶,也就是用芡實、薏米仁、赤小豆、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食材煮成的茶,不但可以祛溼消腫,還能健脾美白,現在網上也有成品出售,看個人選擇。
2、運動祛溼
夏天是最好的體內除溼機會,透過適當運動,幫助排出寒與溼。但體內溼氣重的人運動方式最好是慢跑、快走等不太激烈的運動,微微出汗最好,如果弄得大汗淋漓,反而會吸入更多寒氣、溼氣。
3、中醫祛溼
也就是拔罐、艾灸,委中穴、陰陵泉、足三裡、承山穴、豐隆穴,這幾個都是祛溼健脾的穴位,最好讓專業人士幫忙,如果自己學會了,也可自己在家裡進行。
4、日常注意
少吹空調,一定要吹的話,不要面對著人吹;淋雨後及時換衣服,洗頭後及時吹乾。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