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權利保護新規則

2020-11-18 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國編撰《民法典》的重大意義之一,在於「健全和充實民事權利種類,形成更加完備的民事權利體系,完善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形成規範有效的權利保護機制」。婚姻家庭編作為《民法典》的有機組成部分,亦具有確認、保護和救濟自然人婚姻家庭權利的私法屬性。

  結婚制度對婚姻自主權的保護

  婚姻自主權是受到憲法保護的公民基本權利。在民法中,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項人格權。《民法典》總則編第110條將婚姻自主權列為自然人享有的基本人格權。婚姻家庭編對這一人格權的保護集中體現在結婚制度中。

  首先,婚姻家庭編延續現《婚姻法》規定,將「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作為結婚的必備要件(第1046條)。不符合這一要件形成的婚姻關係,屬於可撤銷婚姻,將產生無效的後果。受到脅迫的一方享有對該婚姻的撤銷權(第1052條)。其次,為保障重大疾病患者締結婚姻、組成家庭權利的享有和實現,《民法典》取消《婚姻法》關於「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疾病」的規定,在禁止結婚要件規定中只列舉禁止結婚的血親範圍,即:「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第1048條)。與此同時,在可撤銷婚姻中增加「一方隱瞞重大疾病」的情形。第1053條第1款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之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

  上述立法變化,是我國結婚制度對自然人婚姻自主權平等保護與救濟規則的巧妙結合。具體而言,婚姻家庭編賦予自然人平等享有締結婚姻、組成家庭的權利,不再因一方是否患有重大疾病而有所區別;確立重大疾病患者結婚登記前負有如實告知義務,以此保障另一方知情選擇,做出真實的結婚意思表示,以實現其婚姻自主權。對於隱瞞本人健康狀況,使對方不知情並與之成婚的,則賦予受到欺瞞的一方享有婚姻撤銷權。不僅如此,婚姻家庭編在婚姻無效或撤銷的後果中,於第1054條第2款增加規定:「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賦予無過錯方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對其受到侵害的權利給予救濟。

  夫妻債務制度中的權利確認與保護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夫妻對外借貸現象日益普遍。為填補《婚姻法》在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規則上的空白,《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吸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最新司法解釋內容,第1064條確立三種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情形:一是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所負債務;二是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所負債務;三是債權人能夠證明的共同債務。第一種情形下的夫妻共同債務是民法中的「合意之債」,它以夫妻雙方在借貸合同中共同籤名或者一方事後追認等方式表現。對於第二、第三種共同債務,本條原則上以是否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進行區分。前者可概稱為「日常家事債務」,後者因超出日常家事範圍,原則上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這表明,婚姻家庭編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規則遵循日常家事代理的基本法理。所謂「日常家事代理」,是夫妻雙方基於配偶身份依法產生的相互代理。它包括三方面內涵:第一,夫妻各自在日常家庭事務範圍內,與相對人為民事法律行為時依法享有相互代理的權利;第二,夫妻一方在日常家事範圍內與相對人為法律行為時,不必明示其代理權,可以以自己名義、他方名義或雙方名義為之;第三,夫妻一方實施此類行為所生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雙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為此,大陸法系國家及地區的民法典多在夫妻的權利義務中設立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權。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亦確立夫妻平等享有此項權利,從而奠定了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基礎。《民法典》第1060條規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夫妻雙方發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與相對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之間對一方可以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範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上述制度設計平衡了法律對舉債配偶方、非舉債配偶方、債權人三方利益的平等保護。首先,將夫妻合意之債作為共同債務,意在強調非舉債配偶方(現實中多為女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享有知情權和同意權,以此保護夫妻各自對共同財產的平等處理權,亦可從債務形成的源頭杜絕夫妻一方「被負債」現象發生。其次,賦予夫妻互享日常家事代理權,確立日常家事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不僅便利百姓家庭日常生活之需,也顧及到維護交易安全和經濟秩序。《民法典》第1060條與第1064條相得益彰,共為確立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依據。最後,第1064條第2款在但書中確立債權人負有證明義務,為其主張權利提供救濟途徑,並警示債權人設定債權時應當對債務用途、債務人還債能力等盡到合理注意義務。如此規定可有效避免債權人因事後無法舉證而遭受損失,對保護夫妻一方合法權益,保障交易安全也具有積極意義。

  離婚救濟制度完善中的權利保護

  離婚救濟制度,是法律為訴訟離婚當事人中的家務勞動貢獻較多方、生活困難方、權益受損方提供的法律救助手段。其目的和功能在於,通過賦予具備上述情形的一方享有請求對方補償、幫助、賠償的權利,對離婚糾紛中弱勢一方的權利給予救濟,以保障離婚自由,實現離婚法的公平與正義。婚姻家庭編在保持現行《婚姻法》離婚救濟制度框架不變前提下,不同程度地拓寬離婚家務勞動補償、離婚經濟幫助、離婚損害賠償的適用範圍。

  首先,第1088條取消《婚姻法》第40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的限制,將離婚家務勞動補償適用範圍擴展到所有婚姻關係。今後,無論婚後夫妻實行何種類型財產制,只要一方在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家務勞動中負擔較多義務,離婚時便依法享有此項補償請求權。這一規定強化法律對家務勞動價值的承認和保護,有利於倡導男女分擔家務,轉變家庭內部勞動分工的傳統性別模式,促進夫妻事實上的平等。其次,與《婚姻法》第42條相比,第1090條關於離婚經濟幫助有兩處變動:(1)在離婚經濟幫助的條件中增加另一方「有負擔能力」;(2)取消「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的財產範圍列舉,只要求「另一方應當給予適當幫助」。雖然本條不再明示離婚一方提供經濟幫助的財產形式,但並不排斥一方以提供居住權的方式解決對方的住房困難。《民法典》物權編專章規定居住權,為解決離婚時無房居住一方的生活困難提供了制度通道。最後,第1091條對無過錯方行使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法定情形的列舉,在《婚姻法》第46條基礎上,增設第五項「有其他重大過錯」的兜底條款,勢必擴大了無過錯方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範圍。

  婚姻家庭編離婚救濟制度的上述變動,進一步強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婚姻家庭中的導向作用,彰顯了民法以人為本的精髓,凸顯了婚姻家庭法的倫理特質與弱者保護功能。《民法典》放寬家務勞動補償請求權、離婚經濟幫助請求權、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行使的條件與方式,將會改變離婚救濟措施在司法實務中的低適用、低救濟、低功效的「三低」現狀,推動其制度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薛寧蘭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10大亮點
    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編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隨著現在個人的婚姻觀念、家庭關係變化,婚姻家庭方面的民事領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綜合之前的婚姻法和三個司法解釋以及一個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司法解釋,此次的民法典中涉及的婚姻家庭內容則是更加詳實和可操作性。
  • 家人之間有哪些權利?《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告訴你
    2020-12-23 07:10:36 來源: 人民出版社官方平臺 舉報   婚姻家庭編第三章完整規定了基於親屬關係的身份權制度
  • 民法典學習筆記——婚姻家庭編重點條文解讀
    原創 紀學鵬 上海嘉定法院民法典 · 婚姻家庭《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啦,《民法典》會給我們的婚姻家庭關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民法典》中關於婚姻家庭的亮點和重點修改吧!
  • 龍山社區主題講座解讀《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9月7日是龍山社區主題黨日活動日,社區特邀請浙江省女律師巡講團成員中共浙江澤厚(紹興)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幹銀菲律師為社區黨員宣講《民法典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與《婚姻法》有哪些不同?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編加附則、84章、1260條規定,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對私權利提供全方位的民法保護,公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費借貸、生產生活等等都能從裡面找到答案。
  •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八大亮點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八大亮點 2020-11-2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的重大變化
    最高人民法院對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同時發布了7個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其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以下簡稱「《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一)」)。
  • 論《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的體系、內容及其完善
    依據民法典的體系觀察,婚姻家庭編不僅需要在內在體系上貫徹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保護弱勢方等原則,以及調和保障家庭共同體與維護成員個體權益之間的價值衝突,而且尚需在外在體系上協調其與民法典其他各編如民法總則、物權編與合同編等之間的法律適用爭議[1](P71)。
  • 婚姻家庭編入《民法典》之變與不變
    2017年開始編纂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是在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和1998年修訂的收養法的基礎上修改編纂的。從此,婚姻法和收養法均脫單入典,婚姻法回歸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成為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收養法回歸婚姻家庭編,收養章成為婚姻家庭編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民法典的整個宏觀體系和婚姻家庭編的內部微觀體系來看,均實現了完整統一。
  • 【聚焦民法典】《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八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亮點↓↓↓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新規理解與適用
    此次民法典編纂,婚姻法和收養法被吸納入典,成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民法典刪除了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改為統一由人民法院行使撤銷權;同時,將撤銷權的除斥期間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修改為「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這更加合理,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受脅迫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四是新增對無過錯方的權利救濟。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七大重點條款詳細解讀
    本編共 5 章,79 條,經過對比可知,《民法典》結合社會發展需要,僅完全保留 9 條原法條,修改了大部分規定,並增加了 9 條新規定。本文梳理了婚姻家庭編七大條款,逐一進行解讀,以供大家參考。在立法過程中,有的常委委員、地方機關、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提出,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給無過錯的當事人帶來極大傷害,僅規定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分配財產是遠遠不夠的。受到傷害就應有權請求賠償,傷害他人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婚姻無效和被撤銷的,還應當賦予無過錯方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這樣有利於保護無過錯方的權益。經研究《民法典》採納了這一意見。
  • 民法典來了 丨《民法典》對婚內女性權利的保護
    一時間,作為一名已婚女性,如何在婚姻內充分保障自己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幸運的是,《民法典》為我們提供了答案。一方面,《民法典》在總則以及婚姻家庭編中反覆強調了婚姻制度上的男女平等、家庭地位中的夫妻平等。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與《婚姻法》相比,有啥變動?律師為您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人民權利宣言」和「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大到生老病死、婚姻家庭、離婚糾紛、合同籤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乘車出行、日常活動等,出現糾紛爭議時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處理依據和解決方法。
  • 《民法典》對婚內女性權利的保護
    這表示,承擔家務較多的女性主張補償的前提是「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但《民法典》的規定刪除了這一前提,這樣的改變無疑更符合我國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擴大了對於這一類女性的保護範圍,從而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這一類女性的婚姻權利。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八大亮點
    婚姻家庭編八大亮點1.與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相協調民法典將收養人須無子女的要求修改為收養人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第一千零九十八條第一項)2.收養有漏洞,民法典來護航為進一步加強對被收養人利益的保護,在收養人條件中增加「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知識...
    ……這些婚姻家庭的「煩心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都給予了回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根據省司法廳、省婦聯《關於進一步加強合作建立健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機制》(青司法〔2020〕42號)要求,為進一步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簡稱《民法典》)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省婦聯將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全省婚姻家庭法律知識競答
  • 《民法典新規則案例適用》: 法官以案解新規(案例解析+榜單)
    為闡釋《民法典》新規則蘊含的新精神、新知識,增強對《民法典》體系化理解和運用的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在各高級人民法院和部分中級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 在國家法官學院民商事審判教研部等有關部門的配合下,與全國法院案例通訊編輯共同組織法官,立足司法實踐,對適用或參照《民法典》新規則的精神及原理裁判的案例進行了研判,選取其中對於精準理解、統一適用《民法典》具有指導、參考價值的典型案例,由承辦法官以
  • 「我們倆」家務勞動有價值,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還明確了這些
    夏吟蘭:婚姻家庭作為老百姓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就是要維護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依法保障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弘揚文明進步的婚姻家庭倫理觀念。這與民法典總則編規定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和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密切相關。從立法技術上看,長期以來婚姻法、收養法都是單行法規。婚姻家庭法回歸民法典,作為民法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收養法回歸婚姻家庭法,從整個宏觀體系和內部微觀體系看,達到了完整統一。
  • 《民法典新規則案例適用》: 法官以案解新規(案例解析+榜單)
    為闡釋《民法典》新規則蘊含的新精神、新知識,增強對《民法典》體系化理解和運用的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在各高級人民法院和部分中級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 在國家法官學院民商事審判教研部等有關部門的配合下,與全國法院案例通訊編輯共同組織法官,立足司法實踐,對適用或參照《民法典》新規則的精神及原理裁判的案例進行了研判,選取其中對於精準理解、統一適用《民法典》具有指導、參考價值的典型案例,由承辦法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