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毛澤東著作海外出版佚事:版權費多少?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1934年,第一本毛澤東文集翻譯出版

  在西方,最早介紹翻譯毛澤東著作的是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於1928年寫成《中國大眾》一書,介紹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文的主要內容,報導了朱毛會師湘贛邊區和第一次、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的情況等,此書的出版讓西方對毛澤東的思想有了初步認識。

  1934年,共產國際翻譯出版了第一本毛澤東文集,書名為《經濟建設與查田運動》,內容包括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和其他3篇文章。毛澤東的思想從此開始在共產國際內部傳播。

  上世紀40年代,日本開始接觸並翻譯毛澤東的著作,抗戰時期,就有官方或者半官方的機構搜集出版毛澤東著作。到1952年,陸續出版了幾種版本的《毛澤東選集》—到三卷,其中單行本《實踐論》《矛盾論》印數達到30萬冊。

  此外,解放後,朝鮮、蒙古、阿爾巴尼亞、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也大量翻譯出版毛澤東著作,學習借鑑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經驗。

  除了國外主動翻譯介紹毛澤東著作之外,建國後,中共中央也積極地通過翻譯將毛澤東著作介紹到國外。據方厚樞所撰《毛澤東著作出版紀事》記載,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國際新聞局即以「外文出版社」的名義出版毛澤東著作單行本。1950年代前半期,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等機構開始組織翻譯出版《毛澤東選集》外文版的工作。此後,又組建專門對外機構———中國國際書店(今天的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提出中國要「輸出自己的出版物,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革命勝利的經驗介紹到外國去」。

  毛澤東著作海外版權費知多少

  有文章稱毛澤東一生稿費收入過億,也有文章稱:根據權威統計,從上世紀50年代至1965年底,毛澤東累積的稿酬、海外版權費,共121.3萬元人民幣,其中17.5萬元是海外版權費外匯折算成人民幣,包括盧布、日元、馬克、法郎等等。

  筆者無法查證上述數字來源的準確性,但據資料反映,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吳連登曾回憶:那時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是廣大的第三世界,翻譯出版了很多毛主席著作,經常給毛主席匯稿費過來。對於朝鮮、阿爾巴尼亞等國匯來的稿費,毛主席讓中央辦公廳一一退了回去,多數是汪東興主任經辦的。

  筆者在外交部解密檔案中,也發現了可以印證吳連登回憶的有關材料。在「捷克要求出版《毛澤東選集》」的檔案記錄中,有一份外交部的報告證實,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共產主義團體出版社通過外交途徑要求譯介主席著作的,毛澤東曾多次拒絕版稅,他所關注的是翻譯母本的版本、翻譯質量的好壞。

  解密檔案記載:根據吳青(時為外交部蘇歐司東歐科工作人員)同志講,過去捷克曾請求毛主席準許他們翻譯《在延安座談會議上的講話》,當時毛主席回答不要版權,但要捷克出版當局負責翻譯正確,並令中宣部供給單行本,作為捷克翻譯本的根據。這可見毛主席對於他的著作的翻譯是很審慎的。

  另外,外交部的這份內部報告還對捷克方面擬翻譯《毛澤東選集》人選的學術背景及其漢譯水平,進行了詳細客觀的分析與考量,結論認為此人不太適宜翻譯主席著作,並據此向中央提出了相應建議。

  而另一份「1963年瑞典請求翻譯毛澤東文選」的檔案也涉及了海外稿費問題。駐瑞典大使館給中央外辦、外交部的初次公文就明確地建議,「同意其出版,不收版權費」。而外辦和外交部僅五天後就直接給予了「同意」的批覆。對此,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毛澤東對於各國通過外交途徑要求譯介其著作,不要求版權費已經成為了約定俗成的慣例。

  毛澤東著作英譯本遭刪改,震動相當大

  1953年1月19日,外文出版社起草了《對於〈毛澤東選集〉英語本出版的初步意見》上報中宣部,當時的副部長胡喬木閱後轉報「毛澤東著作出版委員會主任」劉少奇審批。同年2月19日,劉少奇批示同意。5月25日,中國國際書店與英共領導的勞倫斯出版公司籤訂在英國出版《毛澤東選集》英文本的協議。協議議定,中國國際書店將《毛澤東選集》的正式英譯本在英國出版與發行的全部權利賦予勞倫斯出版公司,《毛澤東選集》英譯本卷數及各卷內容與莫斯科外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俄文版保持一致。所有權三年,合同有效期滿後仍歸中方。

  1954年3月29日,英國共產黨總書記波立特給中共中央來信,提出他們在翻譯時,準備將《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戰爭和戰略問題》一文的第一、第二兩節刪去。英方並附來了勞倫斯出版社負責人摩裡斯·柯恩佛斯的信,信中說明了需要刪節的理由。其後,波立特再次寫信給我黨中央,解釋理由:這兩段文章主張採取武裝革命,不符合英共「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的綱領,英國的法律禁止一切公開出版物出現推翻政府的言論,同時,如果此英譯本在美國出版和發行,亦有可能使美共受到美國政府的迫害。

  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請示劉少奇後替中央起草了給波立特的覆信稿,認為可以同意波立特的意見。這封覆信稿送中央審閱時,受到毛澤東的批評:「陸定一同志:中宣部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同意英國黨的錯誤提議———應當注意。」毛澤東還指出波立特「提問不妥」,我方同意對方意見「回答不妥」,並「退王稼祥同志照辦」。

  8月中旬,由王稼祥任部長的中央對外聯絡部重新替中央起草了復波立特的信,明確表示:我們不能同意在《毛澤東選集》英譯本中把《戰爭和戰略問題》頭兩節刪去的提議,「因為毛澤東同志在該文件中所說到的原則,是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並不因為國際形勢的變化,而須要作什麼修正。而且《毛澤東選集》已經出版俄文版及其他外國文版,都沒有作什麼修改。至於《毛澤東選集》英譯本在美國出版發行的困難問題,可以採取下列辦法解決:出版能在美國發行的選集,某些文章或演說如被美國反動法律禁止出版時,可不包括在選集內,但是《毛澤東選集》美國版的目錄事先應當徵得作者的同意。」這封覆信經毛澤東審閱後於8月23日發出。

  1955年5月,毛澤東會見英共領導人波立特,與他當面探討過這個問題。但勞倫斯出版公司1956年竟然在未經過我方同意的情況下出版了第一版英譯本《毛澤東選集》,刪除了這兩節。我方通過外交途徑要求對方恢復被刪改的內容,遭到對方的拒絕。1959年,英國方面提出要籤訂第二版的合同,我方堅持要求恢復被刪改的內容,如果不恢復,我方將收回版權,不準備在英國出版。但英共方面仍不讓步。最後,我方未授權勞倫斯出版公司翻譯第二版《毛澤東選集》英譯本。

  毛澤東著作英譯本遭刪改,震動是相當大的。1960年,胡喬木作為負責處理翻譯毛澤東著作的領導人在給外交部情報司的文件中,給出了處理此類事件的原則。

  (《檔案春秋》雜誌2009年第六期)

  亙 火

相關焦點

  • 紅星照耀世界:毛澤東著作的海外傳播
    劉少奇給外國友人贈送《毛澤東選集》,僅僅是毛澤東著作對外傳播的冰山一角。近90年來,毛澤東著作的國際傳播大致經歷了萌芽、發展、高潮、緩和不同階段,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毛澤東著作海外傳播的歷程延續至今,生動反映了中國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成果為世界所廣泛接受、認同的歷史脈動。
  • 揭秘:毛澤東為何退回了朝鮮翻譯其著作的稿費?
    不要版權費成  毛澤東的慣例  在西方,最早介紹翻譯毛澤東著作的是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1928年寫成《中國大眾:1927-1935年間的革命鬥爭》,介紹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主要內容,報導了朱毛會師和第一次、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的情況,此書的出版讓西方對毛澤東的思想有了初步認識。
  • 毛澤東著作海外傳播廣泛 對中東非洲拉美影響大
    此後,一些國家的政黨、組織機構不斷提出翻譯毛澤東著作的要求,這使中國意識到毛澤東著作在海外需求很大,對外宣傳策略也逐漸明晰起來,要「輸出自己的出版物,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革命勝利的經驗介紹到外國去,特別要介紹給東西方被壓迫民族」。但在具體出版品種上,最初毛澤東著作並不多,而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以及當代中國文學作品還佔據相當比例。
  • 揭秘:毛澤東為何退回了朝鮮翻譯其著作的稿費?(1)
    不要版權費成毛澤東的慣例    在西方,最早介紹翻譯毛澤東著作的是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1928年寫成《中國大眾:1927-1935年間的革命鬥爭》,介紹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主要內容,報導了朱毛會師和第一次、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的情況,此書的出版讓西方對毛澤東的思想有了初步認識。    1934年,共產國際翻譯出版了第一本毛澤東文集《經濟建設與查田運動》,內容包括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和其他3篇文章。毛澤東的思想從此開始在共產國際內部傳播。
  • 《解密》英文版上市 創國內作家海外出版奇蹟
    [摘要]伴隨著麥家被海外媒體在2014年初三個月的熱捧,《解密》風光嫁入了企鵝出版社英國總部和美國FSG出版集團,憑藉天價版稅一舉刷新了海外出版紀錄,並在上線首日銷量排名中國作品第一。騰訊文化北京訊(姚曦):英語世界第一大出版集團企鵝英國總部、被譽為「諾貝爾文學獎御用出版社」的美國FSG出版集團3月18日在全球同步推出麥家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解密》的英譯本,並以15%的高版稅刷新中國作家海外出版版稅記錄。
  • 毛澤東把什麼書稱為「血的著作」
    其間有多少回聲,多少感慨,多少沉思,多少遺憾?其中滋味,正可謂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是血的著作」  1964年,有人向毛澤東說到讀《毛選》的事,毛澤東的回應別出一格:「《毛選》,什麼是我的?這是血的著作。
  • 鄉友歐陽文邦著作《大內高手解密高考志願》出版
    隆回籍著名鄉友歐陽文邦的最新著作《大內高手解密高考志願》,日前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從2016年5月10日開始,廣大讀者就可以通過淘寶網站購買這冊圖書。他在這個領域潛心耕耘11年之久後,用心血和智慧寫就了《大內高手解密高考志願》這部經典之作。圖書的出版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充分肯定,高考志願網董事長、創始人孫克博士對《大內高手解密高考志願》和作者本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歐陽文邦老師是高考志願網專家,經常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進行業務培訓,他的講課深入淺出,案例豐富,充滿了志願填報和人生規劃的經驗與智慧,深受廣大學員的歡迎。
  • 從《毛澤東年譜(1949—1976)》看毛澤東對本人著作和毛澤東思想的...
    儘管如此,1969 年3 月,毛澤東在審閱修改中共九大政治報告草稿時,仍然刪去原文稱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劃時代的光輝文獻」中的「劃時代的光輝」六個字。 (參見《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 6卷,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3年版,第 235頁。)同樣,在 1960年 10月 1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正式出版前,毛澤東本人前後共九次作了專門審讀。
  • 毛魯之心,何以相通——毛澤東讀魯迅著作
    《論魯迅》引用了魯迅的三篇文章,其中,《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是早期的作品;《答託洛斯基派的信》是1936年7月才發表的;還有魯迅1934年11月17日寫給蕭軍的一封「痛斥變節者」的信,發表於1936年11月15日在上海出版的《作家》月刊,當時還沒有收進魯迅的集子,毛澤東也引用了。
  • 解密《解密》的海外成功
    中國作家麥家的《解密》英文版在英、美等35個英語國家上市,一舉打破中國作家在海外銷售的記錄,在美國亞馬遜文學書周排行的最好成績為17名。麥家以手支額、目光直視讀者的照片頻頻出現在英語媒體的書評板塊,低調神秘的他也被稱為「中國的丹·布朗」。
  • 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對於毛澤東著作和版本研究,不能用學院式研究,也不能用過去我們傳統史學上單純的那種考據,我們必須要扎紮實實的根據毛澤東著作及版本自身的特點、自身的規律,來形成我們研究的自身的特點。  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有哪些特點呢?
  • 浙大教授欲眾籌資金 翻譯出版海外權威期刊
    11月19日,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陳新在微博上發布《海外人文學術名刊譯叢眾籌計劃信息》,希望能通過民間資金的力量,完成《新文學史》、《歷史與理論》與《觀念史雜誌》三份海外權威期刊每年一輯的出版,「由於最新學術論文類翻譯不易被納入國內各級學術基金,此類文獻翻譯難度大,出版費用高,銷量有限,出版社很難達到盈虧平衡點,為此需要向熱心人文學術的社會人士募集資金。」陳新在微博中寫道。
  • 浙大教授欲「眾籌」資金 翻譯出版海外權威期刊
    11月19日,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陳新在微博上發布《海外人文學術名刊譯叢眾籌計劃信息》,希望能通過民間資金的力量,完成《新文學史》、《歷史與理論》與《觀念史雜誌》三份海外權威期刊每年一輯的出版,「由於最新學術論文類翻譯不易被納入國內各級學術基金,此類文獻翻譯難度大,出版費用高,銷量有限,出版社很難達到盈虧平衡點,為此需要向熱心人文學術的社會人士募集資金。」陳新在微博中寫道。
  • 《解密》英譯本打破中國作家海外銷售成績
    上市第一天,《解密》打破中國作家在海外銷售最好成績,衝破英國亞馬遜10000名大關,目前排名6102位,同一時間位居第二的中國作家排名是49502位。企鵝蘭登董事局主席馬金森先生親赴杭州,給麥家送書贈畫,表示祝賀。
  • 版權費嚇退臺灣出版社 臺灣已無正版馬爾克斯
    然而近十年來,馬爾克斯經紀人以驚人版權費嚇退臺灣出版社,加上允晨、時報等出版社的馬爾克斯版權皆已到期,如今臺灣書市已無正版馬爾克斯。其作品幾乎在臺灣書市消失,僅能在舊書店找到早年盜版書,或是購買大陸簡體字版。據報導,1982年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震動國際,臺灣也在此時開始引進馬爾克斯著作。當時臺灣版權觀念還未成熟,多個未取得版權的馬爾克斯作品紛紛在臺出版。
  • 「黎氏八駿」老大黎錦熙:出版第一部白話語法著作
    後來,這個人建立了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就是毛澤東。  民國元年,黎錦熙與張平子等創辦《湖南公報》,任總編輯。次年,在省立師範任歷史教員,與楊懷中、徐特立創辦了「宏文圖書編譯社」,他還發起組織哲學研究小組,由留學英國的倫理教員楊懷中做指導,經常討論一些哲學問題。學生中的毛澤東、陳昌、蔡和森亦經常來參加。黎錦熙與毛澤東的師生情誼因此而逐漸深厚。
  • 讓世界了解中國抗戰:是誰冒險翻譯並出版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
    原創 王嵐 檔案春秋《論持久戰》是毛澤東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有關中國革命現狀和前途的重要論述。自發表以來,這部著作已經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政治文化中的經典之作;但是,你知道最初的英譯本是誰翻譯的?又是在怎樣的情景下出版和發行的呢?
  • 毛澤東一生著作等身,八大的開幕詞卻是例外,出自此人之手!
    中央檔案館《毛澤東書法選集》之一自作詩詞卷今天要聊的這篇文章,在《毛澤東選集》(四卷版,人民出版社出版,1969年2月湖北第6次印刷)中找不到,但確實是毛澤東的講話。會上,毛澤東致了《開幕詞》,劉少奇作了《政治報告》,鄧小平作了《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周恩來作了《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朱德、陳雲、董必武等作了重要發言。
  • 麥家《解密》在21個英語國家出版 當代文學如何出海?
    麥 家供圖   從今年3月開始,隨著多家英美主流媒體大篇幅報導,麥家作品《解密》以15%的高版稅在英美等21個英語國家出版,出版該書的兩家出版社均是大名鼎鼎——企鵝出版集團和法勞·史特勞斯·吉羅(FSG)出版集團。
  • 2019年國內毛澤東研究的議題與趨向
    毛澤東著作的海外出版,廣泛傳播了毛澤東思想,對廣大殖民地國家進行民族解放鬥爭產生了重要影響。研究毛澤東著作的域外傳播,涉及考察著作的思想內容與時代、社會背景之間的互動關係,構成了毛澤東著作研究的重要維度。一是關於《毛澤東選集》的譯介傳播歷程的整體分析。《毛澤東選集》在新中國成立前後之所以廣為流傳,原因主要包括: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性推動、其他國家關注和了解中國的需要、海外學者學術研究的需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