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鄆城雙橋系列報導之民生篇:
由「民思民盼」到「民用民享」
老百姓關心什麼?關心吃,油鹽醬醋;關心住,不能睡在露天地兒;還關心住院看病、孩子學習、護幼養老、出行道路,還有興業致富……說起來,老百姓關心的事情不少。而老百姓想的,也都是鄆城各級黨委和政府所關心的。
走進鄆城,走進雙橋,走進這片熱土,感受到的是雙橋鄉政府關注民生的殷切心情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願望。「民生改善,關鍵在民富,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雙橋鄉黨委書記魏建國一語中的地告訴記者。「如何讓民富?」雙橋鄉黨委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調研,學習,考察,研究,最終實踐了一條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以民生為先,讓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發展之路。
走進該鄉群眾中,人們心裡是暖洋洋的:「出門走的是水泥路,喝的是清潔的自來水,定期領到低保款,三病兩痛的看病錢還能報銷。」「鄉鎮府注重教育,投巨資建立中心幼兒園,牽頭龍頭企業,發展大棚養殖,使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說起近年來的民生工程,該鄉村民們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促進全鄉鎮的和諧穩定。近年來,雙橋鄉黨委政府不斷增加公共財政用於民生方面的投入,完善各項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其惠民之心如涓涓細流,匯成了情暖基層百姓的長河。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雙橋鄉參加低保人員1768人,發放低保金79.5萬元,五保人員255人,發放五保資金19.2萬元,發放優撫款85萬元、救助款6萬元,低保金實行季度發放;農村特困戶大病醫療救助5戶1.2餘元,均已全部發放到救助對象手中。勞動保障進一步完善。半年來,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企業參保人員582人,新增城鎮就業人員952人,勞務輸出2859餘人,就業培訓200人。該鄉通過破解一系列民生保障難題,讓黨和政府的陽光雨露恩澤到了每一個弱勢群眾。
民生重千鈞,惠民在於行。該鄉糧食直補等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已全面開展實施。截至目前,全鄉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768人,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已經全覆蓋。農民就醫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逐步擴面,參合率達100%,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緩解,就醫負擔大大減輕。基礎設施。提高了群眾飲用水質量,完成了剩餘13個村的自來水安裝工程,達到了全鄉村村通自來水。
文教衛生工作全面進步。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工作領導,加大執行力度,強化工作措施,全鄉中小學的危房全部得到改造,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教育設施逐步完善,危房進一步得到改造,教師隊伍素質普遍提高,辦學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校點布局更加科學合理。使得學生學習舒心,家長放心,政府省心。
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豐富。先後舉辦了慶祝建黨90周年和「八·一」建軍兩屆書畫展比賽,以表達對黨的熱愛之情,感恩之心,進一步弘揚正氣,鼓勵先進,鼓舞士氣,和諧社會氛圍進一步濃厚。
近年來,鄉政府還把穩定作為高於一切、大於一切的工作來抓,有效應對困難和挑戰,積極開展「大接訪」、「大排查」活動,著力化解和處置各類矛盾糾紛。半年來,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48件,化解率達99%。創新工作方法,暢通信訪渠道,著力化解遺留問題,有效遏制進京、赴省、上市的上訪勢頭。強化嚴打整治工作,社會治安秩序明顯好轉,街頭兩搶、入室盜竊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高。
記者 鄭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