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裔美國人》紀錄片告訴你,有關美國亞裔的那些事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紐約Thirteen網站18日發表了《我從「亞裔美國人」紀錄片中知道的十件事》一文,通過PBS旗下KOCE-TV一檔名為「亞裔美國人」的節目,為人們了解亞裔美國人在美國歷史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些參考。圖為3月12日,亞裔在波士頓州議會的臺階上就疫情期間遭受的種族歧視進行抗議。
-
圓桌︱美國歷史中的亞裔美國人
吳迪安正在書寫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即「亞裔美國人」這個術語是如何形成的和構建的,而且這一術語對於不同的代際而言意味著什麼。「美國」這個詞既代表著團結和統一,也傳達出美國人的自我認同。「亞裔美國人」這個詞不僅表現出對美利堅合眾國和美國文化與社會的融入,也強調亞洲遺產與根基的存在,強調亞裔美國人與其他族裔美國人之間的差異。但是,對這一獨特之處的強調並不意味著我們提倡與更大的美國社會相分離。
-
正在「白化」的亞裔美國人
表面上來看,這個案子是關於亞裔遭受歧視的。但從深層次來說,在最近的數次法律行動裡,某些亞裔美國人群體站在白人一邊,讓人對他們的地位產生了疑問。(一名哈佛大學的女發言人說「學生支持公平錄取」發布的研究所採用的錄取數據有限,其研究結果是初步且不完整的;哈佛大學委託的另一項研究沒有發現歧視的證據。
-
美國人逐漸對亞裔改觀
6月10日紐約報導:在美國,亞裔人士依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視與猜疑,然而根據「美國百人會」最近的調查結果,在過去的十年中,情況已經有所改善。百人會是一個非贏利性機構,旨在推進中美關係的發展。該調查名為「還是『外人』嗎:對美籍華人及亞裔美國人的政治態度」,其調查對象包括1427名受訪者,得出的結果表明,相較2001年,不少方面有了進展。只有9%的公眾還不能接受亞裔美國人當選總統,該數據遠低於2001年的23個百分點。 而且,僅有11%的被訪者不同意家人與亞裔通婚,低於2001年的24個百分點。
-
泛讀53 | 亞裔美國人的未來
周一,在波士頓聯邦地方法院,原告將起訴哈佛大學歧視亞裔美國申請人。該訴訟稱,哈佛大學在「幽默」和「勇氣」等人格特質評定中,給予這些申請人較低的分數,並拒絕合格的亞裔美國人,更傾向於非裔美國人和拉丁裔美國人。
-
黑白種族關係之外的亞裔美國人
那麼,為什麼李漪蓮還要撰寫一部關於亞裔美國人歷史的著作?為什麼該著還能獲得學界與讀者的普遍認可?這大概與《創生》的寫作特色與學術創見密切相關。同很多美國人一樣,部分亞裔美國人過著跨國的生活,擁有跨國的身份認同。亞洲移民在美國追求機會與夢想的同時,並不排斥同母國保持關聯。無論是20世紀上半頁的中國革命,朝鮮與印度的民族獨立,還是當前東南亞的人權問題,都不乏相應亞裔美國人群體的積極參與。可以說,「當前的亞裔美國人正在創建新的、多層次的認同」(10頁)。
-
美國教科書裡為何沒有亞裔美國人的身影?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雙月刊雜誌《太平洋標準》(pacific standard)近日發布了亞裔記者艾倫•李(Ellen Lee)的一篇自述,她以親身經歷講述了在教科書中察覺到的亞裔文化缺失。有關種族的課程已逐漸在美國中小學盛行起來,但大體看來,亞裔美國人仍未能在其參與的歷史進程中留下身影。
-
報告:亞裔美國人學歷高失業率低卻很少擔當要職
根據最新的失業率統計,亞裔3%,白人4.2%,西語裔和黑人分別為5.7%和8.1%。彭博社(Bloomberg)報導,儘管有如此多的優勢,也取得了許多成功,卻很少有亞裔美國人在美國企業的關鍵領導層擔任要職。
-
美國亞裔演員的春天來了?
【千呼萬喚始出來】 在一個名叫「憤怒亞洲人」的網站上,菲爾·於(音譯)在博客上寫出亞裔觀眾對這部劇的期待:「《初來乍到》傳達出一種新鮮、真實的聲音,因此頗有吸引力。講述一個亞裔家庭為主角的故事,這在以往的電視螢屏上可從來沒有過。這種劇情設置獨闢蹊徑,會讓很多人有代入感。作為一個美國亞裔觀眾,我感覺自己等這部劇出現已經等了一輩子。」
-
對話下屆美國總統競選人楊安澤:「亞裔美國人應為自己發聲」
另一部分人擔心亞裔被人當成幌子,用來掩蓋其他方面與所有少數族裔利益背道而馳的運動。因為亞裔也屬於少數裔,若平權法案被推翻也對亞裔不利。亞裔美國人的兩級分化從側面反映出他們在美國種族秩序中面臨的問題與困惑。非裔和拉丁裔美國人一直在遭受極具破壞力的「顯性」歧視,比如警察暴力和種族劃區。
-
亞裔地位比黑人還低,為何不見美國亞裔反抗?
這位模特說,因為美國的黑人同樣也歧視亞裔,所以,亞裔不應該參加這場反歧視遊行示威活動,並說,這樣做是愚蠢的。那麼問題來了,亞裔究竟該不該參與到這場遊行示威活動中去呢?如果說這場活動單純的是為了黑人獲得平等或者公平對待的話,那麼,亞裔人群根本就不必要進行任何參與,因為這樣做確實是愚蠢的。
-
疫情之下·亞裔美國人面前的兩座大山如何跨越
亞裔美國人爭取平等組織執行長Thomas Yu表示,疫情期間「仇外心理」抬頭,亞裔美國人面臨兩座大山——失業率高起、歧視激增。 飛行模式or戰鬥模式?
-
陷種族歧視焦慮,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不久之後,他還與州和地方警察、費城人際關係委員會(Philadelphia Commission on Human Relations)以及其他執法機構密切合作,鼓勵遇到種族主義事件的華裔美國人積極報案。2018年8月31日,亞裔美國人在最高法院外舉行集會,支持一起德克薩斯大學為被告的招生平權案。
-
外媒解讀亞裔美國人的歷史沉浮:標籤不斷轉換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網站)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 外媒稱,李漪蓮(Erika Lee)的《亞裔美國人的故事》(TheMaking of Asian America: A History)是一本內容詳盡的著作。她認為,亞裔美國人不斷在被標註為 「好亞洲人」和「壞亞洲人」之間循環。這取決於移民與定居背後,不斷變化而且通常是自相矛盾的政治。
-
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而對於很多亞裔美國人來說,他們在遭遇偏見的同時,感覺自己身為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也遭到攻擊。在美國的反亞裔的偏見有多嚴重?為數眾多的亞裔美國人與身在美國的亞洲人形容,他們在此的境遇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急轉直下。
-
亞裔的美國名校夢-《大學之路》
2015年,美國亞裔64名學生聯名控告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大學對亞裔學生設下高門檻,目的是限制亞裔學生入學人數,該案引發了美國憲法解釋平權的爭議。五年後,這場鬧得沸沸揚揚的歧視亞裔案終於宣判:「哈佛大學沒有蓄意歧視美籍亞裔」。
-
87年後的今天 亞裔美國人的處境真的變好了?
根據李漪蓮所言,種族主義的壓迫令亞裔美國人學會了抱團取暖,23個來自亞洲不同地區的移民族群因此而走向團結。種族主義決定了亞裔能夠在美國找到什麼工作,組建多大的家庭,擁有多少自尊。系統性的種族歧視造就了美國的亞裔族群。
-
美國亞裔總人口達2140萬,華裔超508萬為亞裔最大族群
美國亞裔總人口達2140萬,華裔超508萬為亞裔最大族群 羅曉媛/中國僑網 2018-05-02 10:51
-
美國亞裔死亡率突破50%,亞裔成為新冠中受害最大的群體
據美國媒體的報導,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亞裔健康研究中心發布的新研究顯示,因新冠死亡的亞裔美國人佔舊金山COVID-19死亡人數的52%。在舊金山,有1,754人被診斷出COVID-19,其中31人死亡。
-
美國亞裔細分:一場針對華人的「陰謀」?
近年來,「亞裔細分」已成為困擾美國華人的最大問題之一。所謂亞裔細分,是指美國醫療、公共教育、社會福利等部門,在統計人口數據時不再將來自亞洲的美國人統稱為「亞裔」,而是細分為華裔、菲律賓裔、印度裔、越南裔、韓裔、日裔等族群選項,供各個族裔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