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上任就搞事?立陶宛新執政聯盟宣稱將支持「臺灣爭取自由人士...

2020-12-20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大選剛結束,還沒正式上任的立陶宛新執政聯盟就在涉臺問題上「開始表演」。。路透社10日消息,該國新成立的執政聯盟9日商定,即將上任的政府將支持臺灣那些「爭取自由」的人士。對此,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在給該媒體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與立陶宛關係的正常發展不應受到其他因素幹擾,因為那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路透社報導截圖)

據德媒介紹,立陶宛剛在10月25日結束大選,祖國聯盟丶自由運動和自由聯盟三個主要政黨總計拿下了國會141席中的74個席次,並在本月6日同意組成執政聯盟,並在9日籤署協定。

報導稱,協定提到,新政府將「本於價值觀發展外交政策」,聲稱「將積極反對任何侵犯人權與民主自由的行為,並且將捍衛世界各地爭取自由的人士,從白俄羅斯到臺灣。」

此外,報導提到,有望成為新任總理的因格麗達·希莫尼特在新聞發布會上還聲稱,新任政府不只關注鄰近國家的動態,也會關注全球動向。

(10月25日,因格麗達·希莫尼特在立陶宛就勝選發表講話)

報導還提到,臺灣外事部門10日還對立陶宛方面的表態表達了「感謝」。

路透社稱,該執政聯盟此舉將威脅損害立陶宛與中國的關係,中國是其主要港口的潛在投資者。

針對上述表態,路透社稱,中國駐維爾紐斯大使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政府準備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不幹涉彼此內政的基礎上」,與立陶宛政府合作。

「中國與立陶宛關係的正常發展不應受到其他因素的幹擾,因為那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聲明還說。

相關焦點

  • 人口還沒北京朝陽群眾多,東歐小國立陶宛也敢「捍衛臺灣」?
    蔡英文「押錯寶」之後,臺灣可能失去美國的庇護。在此關頭,只有一些小國願意站出來對蔡英文表示支持,東歐小國立陶宛就是其中一國。立陶宛支持臺灣立陶宛在新的執政聯盟組成幾日的情況下就發聲要「捍衛臺灣地區爭取自由的人士」的舉動是十分不明智的。
  • 東歐小國立陶宛夜郎自大,叫囂力挺臺灣當局,成攻擊中國急先鋒
    近日,立陶宛大選剛選上的新執政聯盟放出對華錯誤言論,說要扞衛臺灣所謂追求自由民主獨立的「臺獨」分子。一些臺灣媒體聽見後也嗨了,高呼立陶宛「力挺臺灣」。這個小小的東歐彈丸小國近來對華出口暴增36%,可以說是捧著中國的碗,一邊還要給碗裡撒沙子。
  • 蔡英文大規模「撒錢」,希望有人為臺灣發聲
    作為臺灣地區的領導人,蔡英文自上任以來就不斷的玩弄政治手段,挑起兩岸爭端,讓兩岸逐漸走向緊張對立。不僅如此,蔡英文還熱衷於在國際社會營造「受迫害」的「弱者」形象,妄圖騙取國際同情,讓國際社會「聲援」臺灣。
  • 立陶宛總統批准新內閣成員名單
    新華社維爾紐斯12月7日電(記者郭明芳)立陶宛總統瑙塞達7日籤署法令,批准包含14名部長的新一屆內閣名單。  瑙塞達表示,新內閣在國家處境艱難之時走馬上任,當務之急就是要迅速做出決策以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危機。  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人黨、自由黨和自由運動各推薦了9名、3名和2名新內閣部長。
  • 這個離中國萬裡的東歐小國,也要「捍衛臺灣」?
    一個彈丸小國,新的執政聯盟才勝選沒幾天,就迫不及待地發聲要「捍衛臺灣爭取自由的人士」。 而它的人口還不及北京市朝陽區。 這個奇葩的國家就是立陶宛。
  • 新聞人間:臺灣大學自主聯盟 發起「新五四運動」
    臺灣大學自主聯盟昨天下午發起「新五四運動」,在系滿黃絲帶的傅鍾前舉辦一連串活動,數千名師生及聲援群眾在臺大前校長李嗣涔帶領下,於椰林大道上高喊
  • 離中國萬裡之遙的東歐小國,也要「捍衛臺灣」?立陶宛有點二呀!
    這個東歐的小國就是歐洲的「二等公民」立陶宛,剛換了執政黨,有點飄了。現在大國角力,它跳得比歐洲老牌強國都高,殊不知自己跟個小螞蚱一樣煩人。它一邊挑釁俄羅斯,一邊跟波蘭搞事情,現在又隔著大老遠來碰瓷中國。其實拋開對它的意見,不得不說,這個國家很大膽啊!
  • 臺灣新行政團隊85%出自扁團隊 綠色執政遭質疑
    陳致中放言,我們有信心,這支「臺灣隊」一定能夠帶領臺灣走出一條新的道路,青出於綠,而勝於綠!他還聲稱「挺扁」人士正大力爭取馬英九、蔡英文「特赦」陳水扁。國民黨怒指「綠色執政,賠錢保證」長久以來,「綠色執政,品質保證」一直是民進黨標榜其執政「政績」,鼓吹其施政效能的主要口號。
  • 臺北故宮新院長搞"臺灣化" 又想建日本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新院長搞「臺灣化」又想建日本館被嗆:敢把文物送回北京嗎?臺北故宮新院長陳其南16日提出「故宮臺灣化」,並提新建日本館等計劃。其言論在兩岸掀起巨大爭議,臺灣評論員祈懷秋質疑陳其南敢不敢做另外兩件事,其中包括把文物送回北京。
  • 民進黨「執政」 媒體只能淪官方傳聲筒?
    日前有23家臺灣網媒轉載大陸官媒文章批評民進黨當局,對此臺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昨日(11日)表示,臺灣「立法院」下會期將優先審議「兩岸條例」與「廣電三法」,以強化民主防衛機制。    11日陸委會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指出,大陸官媒日前刊登一則批評民進黨當局「拔管」,號召民眾「拔蔡」的文章,並有23家臺灣媒體全文轉載。
  • RCEP來了,臺灣沒份!蔡英文稱:「臺灣已經超前部署」
    而伴隨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誕生,臺灣地區卻不在其中,民進黨當局還故作鎮定地宣稱「損失不大」,對此,島內輿論憂心忡忡。 臺「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稱,臺灣一直面臨國際上的競爭,當然需要追求更多的合作,但如果這條路走不通,我們就走不同的路,像是加強跟美國的深化合作,並努力追尋加入CPTTP都顯得很重要。王美花聲稱,臺灣出口到RCEP成員的商品中,佔七成的通信產品都是零關稅,影響不大,其他如石化、紡織、鋼鐵產業恐受影響,但RCEP對臺灣與東協的經貿影響相對沒這麼大,因此RCEP此次的籤署對臺灣來說並不叫失敗。
  • 臺大「泛藍」準校長上任接連遇阻,龍應臺嘆「臺灣將一無所有」
    據臺媒報導,擁有島內「第一學府」之稱的臺灣大學,經過層層遴選、訪談、投票後,其新校長管中閔原定於2月1日上任。而因管中閔曾在馬英九時代擔任臺「國發會主委」,被視為「泛藍」人士,為此其上任遭到「大綠」、「小綠」的出力阻撓。近期,先是有人質疑管中閔參與遴選時未披露私職,而後在25日,又有民進黨「立委」聲稱管中閔涉嫌「論文抄襲」,要求應重開校長遴選會。
  • 立陶宛國家概況
    2016年新一屆議會選舉中,農民與綠色聯盟黨(農綠黨)贏得大選,與原執政聯盟中的社會民主黨聯合組成新一屆執政聯盟。執政以來,執政聯盟幾經解散、重組,現由農綠黨、社會民主勞動黨、波蘭人選舉運動三黨組成。  【憲 法】1992年10月25日經全民公決通過,11月2日生效,後多次修訂。現行憲法共15章154條。規定立陶宛是獨立的民主共和國,主權屬於全體人民,公民權利一律平等。
  • 兩岸快評:蔡英文「執政」三年對臺灣有「五大傷害」
    蔡英文「執政」之後,為了把國民黨等政敵鬥得永世不得翻身,實現民進黨長期乃至永久「執政」的圖謀,利用主導的「立法院」和龐大的行政權力,把「立法院」、「行政院」、「中選會」等當局機構當作鬥臭、鬥垮、鬥倒異己的政治工具,修法重罰「假新聞」,最高可判無期徒刑,被臺灣輿論批評當局以打擊「假新聞」為由,箝制言論自由。
  • 郝龍斌胡志強組「好強聯盟」爭取奪回臺北、臺中
    郝龍斌宣告,若當選黨主席,首要目標就是打贏2018地方選舉,國民黨就可以放眼2020,重返執政。(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2月2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20日成立黨主席競選辦公室,展現堅強競選團隊。郝龍斌發表「翻轉國民黨、超越民進黨、重返執政」宣言。
  • 臺灣學者批蔡英文版「執政聯盟」比陳水扁更空泛
    民進黨2016參選人蔡英文近日提出的「執政大聯盟」像極了陳水扁時代的「全民政府」,但又比陳水扁更為抽象,明顯在玩文字遊戲。(中時電子報 廖素慧攝)  中國臺灣網8月24日訊 明年臺灣選舉由於藍軍氣勢弱化讓第三勢力政黨傾巢而出,臺灣政黨合縱連橫之勢漸次形成;包括蔡英文的「進步大聯盟」、「執政大聯盟」,宋楚瑜的「大聯合政府」,相對於朱立倫並未提出足以抗衡的號召。
  • 臺灣新聞晚播報:蔡當局執政「臺獨」支持率持續下跌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9月18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最新「統獨」民調顯示支持未來「兩岸統一」的比例已超過「維持現狀」。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南下輔選時,特別提醒民眾「不要相信錯誤的消息、假新聞」,她還稱,有些甚至來自大陸,因發現臺灣是民主自由地區,擁有言論自由,所以放假消息讓臺灣社會對立、誤解甚至衝突。對此,前國民黨民代孫大千批評,民進黨正在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自我催眠,不僅僅要自我安慰,更進一步要欺騙全民。
  • 喝酒應酬打球,「無事可做」的海基會高層還加薪了?
    事實上,從民進黨當局2016年「520」執政後,打破兩岸「九二共識」的基礎,海基會沒了協商、交流功能,就像被砍斷了左右兩隻臂膀,活生生被「廢」在一邊。過去4年多來僅剩下民進黨政治酬庸綠營人士的功能,民進黨友人、親綠學者、親綠媒體人積極搶佔海基會「肥缺」,吃相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