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話民生]黨的好政策「綻出」幸福之花

2020-12-12 安徽網

安徽網安慶消息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每當聽到這首《我和我的祖國》,我對政府的感激就多加一分。我叫邵邦宇,是宜秀區大龍山鎮永林社區大塘組2014年建檔立卡戶。生活對於我來說是殘忍的、是殘酷的,我本人聽力四級殘疾,兒子邵興春精神二級殘疾,我和兒子相依為命,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的民生好政策,讓我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幸福花之一:惠殘政策讓生活有保障            

我聽力四級殘疾,兒子邵興春精神二級殘疾。在沒有民生工程惠殘政策之前,兒子的病情時好時壞,一時清醒一時迷糊,我們都沒有工作,靠左鄰右舍救濟飽一餐餓一頓的生活著,根本就沒有錢買藥。就在我最窮困、最無助的時候,政府出臺了民生工程惠殘政策,於是,社區工作人員幫助我們申請了各種關於殘疾人惠民政策:每月我和兒子享受c類低保680元、每年享受貧困精神殘疾人藥費補助1000元、每年享受800元貧困殘疾人生活救助和每月6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每個月都會到我家入戶詢問藥有沒有按時吃?有沒有其他困難?我總是笑著對他們說:「自從有了民生工程好政策,生活得到保障,心理很踏實,病情穩定,身體也好了精神也好了。感謝政府的民生政策讓我們這樣的殘疾人生活無憂,衣食無憂。」            

幸福花之二:失地農民保障金「添增」溫暖            

因為家庭的原因,我沒有攢下積蓄,這讓我們的生活一直憂慮重重。在實施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之後,社區立即幫我繳納了養老保險,已經69歲的我沒交一分錢,當年就領到了每月115元的養老金,還有每個月的失地農民保障金240元也直接打發我的存摺,讓我的生活又多了一份保障。         

幸福花之三:棚改政策讓我喬遷新居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讓我萬萬沒想到,2019年1月,大塘組也列入棚改項目。我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終於可以不用住這個破房子了;擔心的是,因兒子有精神殘疾,自己又年事已高,      可是話說回來,這裡畢竟是我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突然讓我搬走,我的心裡卻感覺空蕩蕩的。家裡大大小小的物件該如何搬走呢?我的心情又跌入谷底。正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社區工作人員來到我家,二話不說,馬上著手聯繫為我租房子,幫我搬家。從談協議到幫我搬家,社區工作人員一直為我們著想,解決我們的困難。            

幸福花之四:一份關心一份愛 為我「保駕護航」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不幸生活,總是眷顧我,2019年12月份因身體不適,到市立醫院檢查,被查出直腸癌,在我最無助的時候,社區又對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為我聯繫醫生,讓我得到最好的治療,住院期間區、鎮、村工作人員經常看望我,讓我得到如親人般的溫暖與關愛,讓我看到了生的希望……            

民生工程就像一盞黑夜裡的明燈,點亮了我追求生活幸福的美好夢想,「綻出」我心中的幸福之花。(沈劉君)            

相關焦點

  • [群眾話民生]扶貧政策讓我重拾生活夢
    [群眾話民生]扶貧政策讓我重拾生活夢
  • 青平:扶貧幹部要活學善用「群眾話」
    「群眾話」出於鄉土,出於民間,它往往通俗易懂、簡約凝練,從簡單的話語中反映出不簡單的道理來。講「群眾話」是基層幹部做群眾工作的基本功,講好「群眾話」就首先要「放下架子」「撂下面子」,深入基層,進村入戶,與群眾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勞動,虛心向群眾學習,甘當群眾的小學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
  • 群眾話民生:我們的校園真美麗
    在校讀書的六年間,我親眼見證了教育民生工程給我們帶來的種種實惠。秋季學期一開學,一走進校園,我就被煥然一新的美麗校園深深吸引住了。一進校園,映入眼帘的是嶄新的漂亮的塑膠跑道和綠草茵茵的運動場,這是投資80餘萬元,今年暑期實施剛剛竣工的民生工程項目。
  • 「群眾話民生」溫泉後山:雲端山村煥新顏
    近幾年,黨和政府實施民生工程的春風吹來萬象新。通過實施民生工程,後山村舊貌煥新顏。山村修通水泥路。打通上山路,解決雲端山村出行難,是後山村祖祖輩輩的願望。2014,溫泉鎮順應群眾呼聲,將後山村部至蛇形道路列入「四好農村路」民生工程項目,沿途5個村民組群眾自發參與,開山炸石、壘石砌壩。
  • 東橋初中:入戶走訪送溫暖,黨的恩情暖心間
    ——群眾話民生工程紀實(二) 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是黨的惠民政策,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東橋初中作為農村學校高度重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工作,把教育民生工程作為教育均衡化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資金落實,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都能沐浴到教育民生工程的陽光雨露,眷顧到教育民生工程的和煦溫暖。
  • 綏化學院大學生宣講團把黨的好政策送到社區
    ,十九屆五中全會落幕,綏化學院大學生宣講團第一時間組織學習了全會精神,作為團長,王皓接到了深入社區宣講的任務,在團委書記夏豔霞的指導下,連夜寫出了宣講通稿,為了把黨的好聲音、好政策宣講好,王皓利用休息時間來到電力社區所轄的豐澤錦園、電力名苑小區,與大爺大媽交流,調研基層最關注的話題。
  • 民生有溫度 幸福有質感
    8%……    翻開近五年來湛江的「民生帳單」,數不清的暖心變化記錄著百姓不斷提升的獲得感,見證著人民持續上漲的幸福指數。    就業是民生之本,連著千家萬戶的好日子。「十三五」期間,我市始終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突出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從健全就業政策體系,到擴大就業規模;從優化就業結構,到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湛江百姓的「飯碗」更加穩固,美好生活的基礎更加紮實。
  • 照亮」民生幸福路
    一筆筆真金白銀、一個個人才政策、一項項為民舉措…… 「十三五」時期,蒙自市力破瓶頸,全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大踏步前進。她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帳,今年由於前期石榴價格好,她家種的15畝石榴收入大概在20萬元左右。石榴這一「黃金果」,徹底改變了她家和全村人的生活狀況。農業園區裡熱火朝天賽勞作,扶貧車間裡有條不紊抓生產,外出務工「點對點」幫扶,開發公益性崗位兜住「民生底線」……行走在蒙自市,隨處可見群眾忙碌的身影。
  • 贛州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幸福雨露潤心田
    幸福雨露潤心田——贛州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紀實更優質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十三五」期間,市委、市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實事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留下了一串串解民憂、惠民生、聚民心的紮實腳印,讓贛南百姓深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 切好民生「蛋糕」兌現民生承諾
    切好民生「蛋糕」兌現民生承諾 隨著環境改善,站在龍泉山上,經常可以看到千秋雪山映龍泉的景象。    不同的面孔,在龍泉驛有著同樣的幸福。這種幸福,還帶給了免費健康體檢的環衛工人,消除了環境「髒亂差」的鄉村農民,藉助「金鳳凰」工程飛進城裡讀書的初中新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過去5年,龍泉驛財政用於改善民生的投入累計達301.9億元,民生工程投入在財政總支出中的佔比,連年保持在70%左右的高位。
  • 奏響民生幸福新樂章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順應人民心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全面深化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一年以來,我國在醫療、教育、養老、就業、戶籍等領域,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期待的問題入手,推進改革。
  • 【全國兩會地方談】彩雲網評:實實的民生「紅包」撐起「穩穩的幸福」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這些政策都是真招實招,有『含金量』,既暖民心、聚民心,又保穩定、促發展。」孟夏時節,萬物崢嶸。連日來,包含20個硬核民生「紅包」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是代表委員討論的焦點,也成了街頭巷尾人們關注的熱點。
  • 林口:「民生城建」繪就幸福藍圖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這是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黨政班子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年初以來,林口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民聲」需求為走向,打造民生城建,把民生工作落到實處,努力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 七旬老人的心裡話:「感恩黨的好政策」
    七旬老人的心裡話:「感恩黨的好政策」 2020-12-22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就業優先,夯實民生之本擦亮幸福底色
    就業優先,夯實民生之本擦亮幸福底色——山東創新就業工作體制機制,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農民工工作穩不穩定、收入是不是在增長、有沒有自己的房子住、孩子上學問題解決得怎麼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山東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改善民生頭等大事,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創新就業工作體制機制,著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
  • 「小喇叭」傳遞民生政策「好聲音」
    農村應急廣播工程建設是一項民生工程,是農村政務工作的重要宣傳渠道,其具有發布信息,宣傳政策的職責,也為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化發展建立了一定的基礎。目前,明光市三界鎮加快推進實施農村應急廣播建設,在全鎮7個村,安裝了129個農村應急廣播,實現應急廣播全覆蓋。
  • 築牢民生之本 擦亮幸福底色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發展之源。一個地區,只有在改善民生上取得長足進步,百姓才會真切地感到幸福和滿足;一個部門,只有把百姓的願景作為動力來謀劃,群眾才能真正認可他們的工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鎮江:提升「民生溫度」 答好「民生考卷」
    打造民生幸福新場景,以高點定位擘畫「硬朗形象」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畫好民生幸福「同心圓」,要著力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堅守初心和使命,滿懷情感和責任,打通民生建設與社會治理的堵點、痛點與盲點,持續提升城市品質,讓民生工程不僅有「顏值」,更有「氣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
  • 堅持不懈打好民生幸福「持久戰」
    原標題:堅持不懈打好民生幸福「持久戰」   「十四五」期間,靖江將深化民生幸福十大行動,持續鞏固創建成果,排查解決突出民生問題,制定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切實回應好人民群眾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