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教授做實驗,讓七個正常人進入精神病院待了4年,結局如何?

2020-08-11 千年詩茶夢

一、瘋狂的想法

「如果理智和瘋狂存在,我們該如何區分?」這是羅森漢恩1973年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題目。羅森漢恩將原本是美國的一個普通的心理學家,正是這篇研究,讓他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學者,成為一個引起美國乃至全世界轟動的人物。

事情要從羅森某天給學生上課說起,學生們都認為有關精神疾病的學習太過枯燥無趣,難以理解。羅森便突發奇想,如果讓學生們親自去體驗一次精神病院的生活,是不是他們也就會對這些內容容易理解一些了呢。

他隨即想到,如果做一次正常人冒充精神病人進入精神病院的實驗,結果會是怎樣的呢,院方真的會認出真正的精神病人嗎?我想,作為實驗的設計者,羅森應該對於實驗結果早就有了自己的猜測。

二、令人匪夷所思的實驗結果

但精神病院也不是誰都能去的,羅森選擇了七個職業不同的人,包括畫家、心理學家、教師、學生、家庭主婦等。這些人都沒有精神病史,而且心理狀態和抗壓能力良好。為了確保實驗的他安排了這些人包括他自己進入幾所不同的精神病院接受診斷和治療。

他囑咐這些人就診時一律說自己總是聽到一種「鐺鐺」的聲音,其他方面與正常人無異,最後,其中七個人全部被認為患有「精神分裂症」。這些人很快就被安排住院了,然而,當他們住院後說自己已聽不到那種聲音時,卻並被釋放,而是要求繼續住院觀察。在這段時間裡,他們無論做什麼都會被認為是符合精神病的行為特徵,原本想要記錄每一天的生活也被當成不正常的行為。

其中一些實驗人員還說,醫護人員會當著他們的面討論他們的病情,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女護士還會在他們面前調整內衣肩帶,這倒不是因為女護士有什麼特殊的癖好,而是因為她根本沒有將他們當做正常人看待,這樣的現象是所有人也想不到的,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最先發現他們不是精神病人的不是醫護人員,而是裡面「名副其實」的精神病人,他們質問他們是不是來醫院暗中調查的記者和報社人員,或者是來體驗生活的正常人。難道精神病人還會知道識別他們的同類?精神病院裡的病人,真的全都患有精神病嗎,還是其中也有和他們一樣魚目混珠的人?

三、實驗引發的「蝴蝶效應」

經過四年時間的「治療」,幾個實驗對象雖然已經完全正常,但精神病院仍然不讓他們離開,幸好他們在住院前已經找好律師,這才成功脫身。對此,羅森提出了一系列問題,例如「導致診斷一個人不正常行為的特徵到底是基於這些行為本身,還是基於所處的背景情景中?

他認為,精神病院作為一個特殊環境,只要進入其中,人們一切行為就會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就好像我們平時和幾個好朋友喝酒一樣,如果大家認定你喝醉了,不管你做出怎樣正常的行為也會被認為是醉鬼特有的行為「你看,我就說他喝醉了」,正是因為你已經被貼上了「醉酒」的標籤。

當羅森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許多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院的醫護人員都對他的實驗提出了質疑,其中更有一家精神病院要挑戰羅森的實驗,認為他們能夠準確地鑑定精神病患者。

於是,羅森與該醫院達成協議,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羅森將會派一些正常人到醫院去冒充精神病患者,院方需要識別出其中的假冒者。在接下裡的兩個月裡,這家醫院一共接待了250名左右的訪問者,最後他們挑出了其中的41位認為是羅森派來的正常人。

但事實上,羅森表示,他並沒有派一個人到這家醫院去,結果一出,這家名聲還不錯的精神病院馬上被大家所詬病,而羅森的名字被大眾徹底熟知。在以後的十年裡,美國很多精神病院都倒閉了,精神病患者的數量也急劇下降。

在法庭上,有關精神病人犯罪逃脫懲罰的判斷也被削弱。多部關於以精神病院為背景的電影上映,例如《飛越瘋人院》、《一級恐懼》等。其中的主人公為了逃避懲罰把自己裝成是一個精神病患者而被送到精神病院,在經歷一段時間精神病院的生活後,他卻真正地成為了一個精神病人。

對於有關精神和心理疾病相關的問題,真是至今還讓我們困惑的問題。在羅森的實驗結果發表後,美國的診斷手冊被重新編寫,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相關學派已不被人們所完全信奉,人們對於精神病的認識和研究變得更加謹慎和小心翼翼。

這件事給我們不少啟發,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沒有深入了解的情況下,不要以刻板和特定的思維去看待任何人,也不要輕易給一些人貼上不好的標籤。誰知道我們會不會因此就給別人帶來困擾和煩惱呢。

其次,不管我們是在有著責任的工作領域,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我們一時的決定都可能關係著別人的一生的命運。希望我們在面對他人,與他們接觸時都多一份耐心,以清醒的姿態面對世界和自己。

最後,羅森還得出結論「一旦一個人被診斷反常,他所有的行為和特徵都被貼上相應的標籤。」這種「標籤效應」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嚴重了,如果被一種刻板的思維局限,那麼很多事情在我們心裡早就只有一種結果了。

相關焦點

  • 正常人進入精神病院,醫生能看出來嗎?實驗結果很意外
    在精神病院裡所有被認定為病人的人,他們的舉動都會在醫學上有合理的解釋,那要是一個正常人在醫院裡醫生會發現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已經有解釋了,醫生很難會發現,甚至不會發現。之前就有一個新聞裡說有個學生被老師殘忍地送到了精神病院裡,進去後無論他怎麼解釋自己是正常的,醫生都不相信,而且還覺得他的行為異常,會平靜地分析他的每一個動作,然後開藥。
  • 被關進精神病院,如何證明是正常人?
    假如遭人陷害,被關進精神病院,那麼該如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呢?發誓死也不跟爸媽指定的人結婚的女主角,被一幫人關進了精神病院。護士給她打鎮定劑,醫生逼她吃各種藥物。在精神藥物的摧殘下,她真瘋了。既來之則安之,精神病院就像監獄,只不過沒有冤案這回事,你沒法證明自己沒罪。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就發生過這樣一個事情。羅森漢是名心理學家,他想做個實驗,看看能否假裝成精神病人,騙過醫院。
  • 假設你誤入精神病院,如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記住這3點助你脫身
    如果你誤入精神病院,如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記住這3點助你脫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美國作家寫的《第22條軍規》,裡面無論解釋也解釋不通,後來也有人因為自己的精神壓力有點大,就被送到了精神病醫院,可是自己是知道自己沒有病的呀!
  • 假如你誤入精神病院,怎樣才能證明自己是正常人記牢這3點
    假如你誤入精神病院,怎樣才能證明自己是正常人?記牢這3點 文/桐桐觀史 現在的社會進入到了快節奏狀態,例如快餐、閃婚族等等。由於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很大,很多人都在心理上產生了壓抑,情緒低落,精神不健康的狀態。
  • 正常人被送進精神病院,該怎麼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最近聽說了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當正常人被認定是精神病被送進精神病院,應該做些什麼才能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呢?有許多網友評論說,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給醫生護士們來點不一樣的;也有人說對著醫生認真解釋一下;更有人說每天正常的生活,總有護士會覺得自己是個正常人,然後就被放出去了。
  • 《疑案追聲》精神病院關卡流程攻略 精神病院怎麼過
    疑案追聲精神病院怎麼過?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疑案追聲精神病院關卡流程攻略,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演員答覆病人做治療時用菸灰缸將自己砸了後跳窗逃跑,但額頭無明顯傷痕。 韓警官要求進入病區檢查病人。 3號 1:35-2:07(小藍、韓警官、演員) 韓警官發現破碎的玻璃窗。 演員補充,逃跑病人為68號。 韓警官發現病區的鐵門沒鎖上,但演員保證期間無人出入。
  • 如果被關進精神病院,你如何證明自己沒病?-虎嗅網
    「讓一個正常人證明自己正常,這件事情本身就不正常!」這是2016年上映的電影《你好,瘋子》中的一句臺詞。電影開篇「主人公們」莫名其妙地被關進了精神病院,為了趕快出院,他們想方設法地證明自己沒有瘋,這句臺詞盡顯荒誕的黑色幽默。
  • 如果被誤抓進精神病院,如何自證自己精神正常?方法很簡單
    今天為大家科普的內容是:如果被誤抓進精神病院,如何自證自己精神正常?有沒有看過美國的一部電影《飛躍瘋人院》呢,這部電影的主角為了離開監獄,為自己減輕一些負擔。裝做了一個精神病人,那就如願以償的進入了精神病院。他到了精神病院之後,大大的衝擊了精神病院原有的生活。這部電影的主角,沒有辦法忍受精神病院的生活了,就聯繫了當時的病友。
  • 法院通報大學生「被精神病」案(附當你被關進精神病院,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劉剛表示,從2015年7月20日被強制入院,他一共在這裡待了134天,其間接受過電擊、強制餵藥等治療,還曾被護工毆打過。2015年11月30日,劉剛與毆打他的護工籤署調解協議(對方賠償劉剛7000元)後出院。2016年10月13日,劉剛前往河南科技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接受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該院醫生認為劉剛「不是精神病」。
  • 直播形式的恐怖片《昆池巖》,解讀七個男女在精神病院的恐怖盛宴
    《昆池巖》是鄭凡植執導的韓國驚悚恐怖片,由魏河俊、樸智炫、吳雅妍等韓國演員出演,2018年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七個年輕人一同進入傳說中的鬼屋「昆池巖精神病院」進行網絡直播,結果被冤魂追殺的故事。後來戰爭期間,被改造成一間精神病院,可暗地裡一直在做著活體實驗的勾當,導致了一起多達42名病患的集體死亡事件,院長也在不久後離奇失蹤,是院長殺人逃逸;還是院長最後也在醫院上吊自殺了。誰也不知,這家醫院充滿了冤死的亡靈,是個極其兇險之地。
  • 把神童送入精神病院
    他4歲就能閱讀希臘文的《荷馬史詩》,11歲就進入哈佛大學讀書。成年後,他的父母曾想把他送入精神病院。他去世的時候一貧如洗,職業是做體力活的勞工。威廉的一生有些悽慘的意味,但他的父親倒是十足的成功人士。小威廉在1898年的波士頓降生,是個90後。他出生的那天剛好是愚人節,這或許是老天爺跟他開的一個玩笑,但他在命運的最初顯然未曾察覺。
  • 假如你誤入精神病院,怎麼證明是正常人?記住這3點讓你安全逃離
    得了精神病的人,往往不會認為自己有精神疾病,主觀意識上感覺自己是正常人,但他們的行為過於偏激,容易對人造成傷殘,給社會帶來了危害。有些影視劇拍攝了,很多關於精神病的影片,像電影《22條軍規》,裡面講述了,主人公每天承受的精神壓力太大,有一些異常的行為,被人懷疑患有精神病,導致強行送入精神病院,那麼這個主人公是如何處理的,假如我們誤入精神病院,該怎麼做才能證明自己是正常人?記住這3點能夠讓你就能安全逃離。
  • 電影《教授與瘋子》
    1879年語言學學會終於與牛津大學出版社達成協議,計劃用10年時間出版一本共4卷,6400頁,包括公元前1150年以來使用的所有英語詞彙的英語詞典——後來大名鼎鼎的《牛津英語詞典》。1884年,《牛津英語詞典》「第一分冊」正式出版,此時離倫敦語言學學會提出設想已經過去了將近30年光陰。
  • 《十宗罪》第五卷 精神病院 第二十一章 雙重人格
    2007年12月29日,安定市精神病院發生一起特大兇殺案,院長和院長夫人被殺,兇殺現場在醫院的停屍房,現場慘不忍睹,血流成河,房間牆壁上按著很多血手印,還有很多血腳印。當地警方初步勘查,手印為院長夫人的,腳印為院長的。
  • 1938年毛人鳳做戴笠秘書,戴笠「賞」給他1個老婆,結局怎樣?
    國民黨的這些高級軍官都喜歡搞聚會,是不是一起唱個歌,跳個舞,露得面多了,自然認識的人也多了,很快戴笠就看上了向影心,很快兩人就成了情人關係,向影心也乾脆和胡逸發離了婚,一心跟著戴笠。向影心最後被送到了精神病院,雖然她極力解釋自己沒有精神病,但是在精神病院這個地方,越說自己沒病越沒有用。向影心最後的結局也是註定的,狐狸的尾巴始終是藏不住得,想要一輩子靠姿色上位,最終只會落的樹倒猢猻散的局面。
  • 說來有點可笑,把你拉去精神病院待幾天你就知道如何克服抑鬱了
    然而當克雷格真的來到精神病院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護士告訴他,他得在這裡待上五天,而且把他安排在了成人區。我還有課程沒有上完,萬一被同學知道我住進精神病院,我的面子可往哪放?想到這裡,克雷格找到主治醫生,申請回家。
  • 11.19收評|正常人都診斷成精神病?A股有趣一幕產生了
    羅森漢的實驗報告引起了整個精神病學界的震動,許多精神病醫生竭力反駁,雙方互不相讓。一所精神病院的醫生宣稱:如果羅森漢再派來假的精神病患者,他們一定能看得出來。結果羅森漢一個人也沒派,而精神病院則宣稱找到了41名羅森漢派來的假病人。自此雙方的鬥爭以精神病醫生的完敗告終。
  • 如果你被誤診為精神病患者,該如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
    近年來,腦成像和神經激素檢查雖然可以作為部分精神疾病的判斷依據,但如何證明一個被判定為「精神病」的人是正常的,依然是個令人尷尬的話題。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做了一個著名的「假精神病人」實驗。他與七個志願者的任務,就是把自己送進分布在美國東西海岸共五個州的12所精神病院中。
  • 因為和同學吵架,中國留學生被送進精神病院待了48小時???
    最近,美國就發生了一起中國留學生被「莫名其妙」送往精神病院的事件。留學生該如何正確面對負面情緒?如何正確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從根源上避免「因情緒問題被送進精神病院」或是演變成更嚴重的後果,才是留學生小夥伴們需要正視的問題。
  • 精神病院患者為尋自由幾度逃跑,終獲自由,一部青春勵志電影
    《朝我的心臟開槍》是一部韓國劇情電影,上映於2015年,雖然它是韓國電影,但其中並沒有車禍癌症治不好的俗套橋段,這完全要歸功於原著作者鄭秀景,因為這部電影是根據他的同名小說《朝我心臟開槍》改編的,這部小說曾獲得2009年第5屆韓國世界文學獎,雖然是韓國自己評的獎懂的都懂,但足以看出原著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