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人骨質疏鬆要補鈣 多喝蝦皮豆腐湯鍵骨
原標題:老人骨質疏鬆要補鈣 多喝蝦皮豆腐湯鍵骨
身邊不少老人會出現腰腿乏力甚至是關節疼痛,其實這很有可能與骨質疏鬆有關。老人因為年齡的關於,身體鈣質流失較多,比較容易患上骨質疏鬆。那麼,老人骨質疏鬆應該怎麼辦?
老人骨質疏鬆注意3點
預防骨質疏鬆也有一些需要重點注意的事項,否則可能會造成白補鈣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宜早期預防,忌掉以輕心
研究證明,無論男女,如果骨骼健康生長,骨骼最強健的時期在20~40歲。一旦過了40歲,骨質流失的速度就超過形成速度,骨量開始下降,骨質逐漸變脆,隨著年齡的增大,患骨質疏鬆或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50歲以上的女性中,有半數或早或晚會發生一次與骨質疏鬆有關的骨折。此外,骨質疏鬆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利」,如果年輕時忽視運動,常常挑食或節食,飲食結構不均衡,導致鈣的攝入少、體瘦,就可能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質量,會使骨質疏鬆有機會侵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因此,骨質疏鬆的預防要儘早開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只有年輕時補充足量的鈣,提高身體骨量的峰值,進入中老年時,才能延緩骨質疏鬆病的發生。
宜適度補鈣,忌過度補鈣
許多老人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其實不然。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併發症,危害健康。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的鈣),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若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症,並會引起腎結石、血管鈣化等併發症。
宜定期檢測骨密度,忌濫用激素類藥物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中老年人在做骨密度檢查時,若骨量減少9%以下為骨量正常,骨量減少9%~19%為骨量減少,骨量減少29%~39%則為骨質疏鬆、骨折危象。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可以儘早發現骨質疏鬆,便於防治。建議絕經期前後的婦女及老年人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骨密度降低並出現腰背及關節痛時,要及時採取抑制骨流失、促進骨生成的藥物治療。
老人骨質疏鬆食療方
為了避免骨質疏鬆,老人可以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多吃些蝦皮、骨頭等高鈣食物進補。
蝦皮豆腐湯
蝦皮和豆腐都是含鈣量很高的食材,強強組合的話,補鈣效果更好,經常食用的話,對預防骨質疏鬆很有效果。
蝦皮豆腐湯的製作方法也是不難的,先將蝦皮清洗乾淨並泡發,豆腐切成塊狀。然後鍋中熱油,放入薑片、蔥花爆香後,再放入豆腐塊、蝦皮和清水,出鍋前加適量的食鹽調味即可。
黃芪蝦皮湯
黃芪蝦皮湯的主要材料為黃芪、蝦皮,這款食療方具有較好的補鈣效果。
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步,將黃芪洗淨、切片,然後放入鍋中煎成藥汁,大約煮半小時左右,去掉藥渣。第二步,在黃芪湯中加入事先泡發好的蝦皮、生薑、蔥段、食鹽,大約用小火慢燉二十分鐘左右即可。
桑葚牛骨湯
桑葚補肝益腎。牛骨含有豐富鈣質和膠原蛋白,能促進骨骼生長。此湯能滋陰補血、益腎強筋,尤甚適用於骨質疏鬆症、更年期症候群等。
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製法:將桑葚洗淨,加酒、糖少許蒸製。另將牛骨置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浮沫,加姜、蔥再煮。見牛骨發白時,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蒸製的桑葚,開鍋後再去浮沫,調味後即可飲用。
豬皮續斷湯
功效:豬皮含豐富的骨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對人體的軟骨、骨骼及結締組織都具有重要作用。續斷:有強筋健骨、益肝腎等作用。此粥有利於減輕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鮮豬皮200克,續斷50克。
製法:取鮮豬皮洗淨去毛、去脂、切小塊,放入蒸鍋內,加生薑15克,黃酒100克,食鹽適量。取續斷煎濃汁加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至豬皮爛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有骨質疏鬆的老人不妨試試上述食療方吧!
(責編:鄭浦麗、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