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路上,殘疾人一個也不能落下

2020-12-22 新華網重慶頻道

    新華網重慶1月14日電(劉磊)「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殘疾人也一個都不能落下。」前往重慶九龍坡西彭鎮的路上,羅高利說。

    此行要去峽口小區劉高福老人的家,這是九龍坡區殘聯理事長羅高利第四次去。年近歲末,他要給老人送去新春慰問生活物資——臘肉、大米、糧油,帶著香氣兒。

    各項保障救助政策為殘疾人兜底

九龍坡區殘聯啟動「關愛殘疾、冬送溫暖」活動,劉高福和妻子領到了臘肉、大米、糧油等生活物資。新華網 劉磊 攝

    到達目的地時,劉高福和妻子早已坐在門口等候。今年87歲的劉高福是一名老黨員,前些年患病,腿腳落了殘疾。75歲的妻子饒洪明曾是他的「拐杖」,而如今饒洪明身體狀況也不佳,患有心肌梗塞、高血壓等疾病,長期靠吃藥穩定病情。

    饒洪明邀我們去屋裡坐坐。冬季,重慶多陰天,光線不足,劉高福20多平米的家更顯逼仄、陳舊、陰暗,家具都是老物件,門口的桌子上一摞摞擺放的全是饒洪明口中的「救命藥」。視線繼續往屋裡探,羅高利沉不住氣了。數九寒冬,兩位老人床上還鋪著竹蓆。

老人家中。新華網 劉磊 攝

    「殘疾人群體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的特殊群體,需要更加特殊的幫扶措施」,事實就擺在眼前。

    可是如何幫扶?

    「最近幾年政府幫了我們很多。」饒洪明指著廁所說,「去年九龍坡殘聯給我們安了新的熱水器,現在洗澡方便了。」

    老人家中的熱水器其實源於九龍坡區殘聯去年的「無障礙改造」計劃。在門檻前砌上緩坡,便於腿腳不便的殘疾人使用輪椅進出;在廁所安上熱水器和扶手;為特殊殘疾人定製低矮灶臺……「這些特殊的幫扶措施都是本著讓殘疾人群體生活更加便利的初衷。」羅高利說。

    事實上,這些只是九龍坡去年推進各項保障救助政策落實工作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2019年,九龍坡區殘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覆蓋3200人,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覆蓋3230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4828人,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690萬元。同時投入財政資金80餘萬元,開展「關愛殘疾、冬送溫暖」活動,看望慰問低保戶殘疾人3129戶、一戶2殘困難殘疾人家庭和一戶3殘以上殘疾家庭112戶。

    劉高福今天就收到了「關愛殘疾、冬送溫暖」活動發出的大禮包:價值500元的新春生活物資、1000現金和第三代殘疾證。有了1000元現金,這個冬天兩口子能換上一床厚被子。想到這些,因病致貧的劉高福又開心地笑了。

    授人以漁 加強殘疾人就業工作

在政府幫扶下,劉高福的小兒子擺上了修鞋攤自力更生。新華網 劉磊 攝

    然而保障救助政策為殘疾人兜底,終究只是「授人以魚」。

    以劉高福為例,「如何讓他們一家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這是一行人心中的疑問。

    羅高利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在他領路下,在村中一棵大樹下的修鞋鋪,一行人見到了劉高福的小兒子。

    羅高利介紹,劉高福曾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大孫子相繼去世,兒媳改嫁,因年少時犯錯剛剛刑滿釋放的小兒子就成了家中頂梁柱。

    然而,劉高福的小兒子也是三級殘疾,就業幫扶、「授人以漁」刻不容緩。2019年,九龍坡區送崗位、送修補鞋的工具,讓劉高福小兒子在峽口小區公路邊補鞋補貼家用。近期,村裡還將騰出一間空置房給他開店。

    據介紹,2019年,九龍坡區殘聯加強與區級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繫,做好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全年新增殘疾人就業創業100人。貫徹落實殘疾人就業創業新政,進一步鞏固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個體就業、農村種養業和盲人按摩業等五大就業渠道,積極拓展輔助性就業、文創產業就業和居家就業等就業途徑,不斷提升殘疾人就業水平和收入水平。

    快到春節,九龍坡區殘疾人群體又收到一個好消息。1月11日,重慶市第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2020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殘疾人。報告指出,在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重慶注重發展兒童、殘疾人等福利事業,促進慈善事業發展。  

    羅高利說,作為一名殘疾人工作者,新的一年他充滿了期待。

相關焦點

  • 聚焦脫貧攻堅 展示奮進中國——2020年「新春走基層」活動暨「脫貧...
    新華社石家莊1月7日電(記者胡璐)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聞戰線「新春走基層」活動7日在河北張家口市康保縣啟動。全國廣大新聞記者將深入踐行「四力」要求,聚焦脫貧攻堅主題,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進群眾心坎裡,展示好奮進的中國、美麗的中國、溫暖的中國。  「新春走基層」活動已進入第10個年頭,成為新聞戰線的年度重要行動、響亮新聞品牌。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基層行】脫貧致富 老紀的「幸福年」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基層行】脫貧致富 老紀的「幸福年」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06日 08:58 A-A+ ,春節前夕,央視記者分赴雲南、貴州、陝西、河北等地,走進脫貧攻堅第一線,聚焦脫貧工作的種種探索。
  • 不讓一個殘疾人在脫貧路上掉隊
    安康市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動員推進大會不久前召開。會上,安康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趙璟就《關於脫貧成果鞏固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作了說明。   她表示,安康貧困殘疾人不僅體量大,而且一戶多殘、以老養殘現象大量存在,如果簡單地一兜了之,即使脫了貧也解不了困。
  • 脫貧攻堅 殘疾人自強奮進
    海外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葉子、陳勁松)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日上午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自強脫貧的殘疾人和助殘扶貧的工作者等基層代表圍繞「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 河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這是河北省在脫貧攻堅奔小康路上的莊嚴承諾,也是河北省用心用情服務殘疾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了這一承諾和初心,河北全省披堅執銳、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走出了一條具有河北特色的殘疾人脫貧攻堅之路,創造了520萬殘疾人同奔小康的輝煌業績。
  • 【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張銀良:堅持「三個一」 把扶貧...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11日上午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4位代表圍繞「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父女第一書記接力脫貧攻堅
    原晉城市陵川縣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為脫貧攻堅殫精竭慮,倒在扶貧路上;他的女兒郭子涵毅然放棄考研,繼任臺北村第一書記,繼續在脫貧攻堅路上奮進。請聽報導《父女第一書記接力脫貧攻堅》。一場大雪過後,記者陪同郭子涵前往臺北村入戶調查。腳下的這條公路,就是郭子涵父親郭建平生前修建的。
  • 【脫貧攻堅(海南篇)】對口服務讓殘疾人活出自信和尊嚴
    01脫貧路上,對口服務讓殘疾人在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今年1月13日,海南省殘疾人康復指導中心聯合海南獅子會等單位共同開展了「溫馨工程·讓愛住我家 一對一精準幫扶大型聯合服務」捐贈活動。現場,中國獅子聯會海南代處的愛心人士為8戶貧困受訓聽力障礙兒童家庭提供了800元的生活補助金和大米、油等生活用品。
  • 國新辦舉行「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 中外記者見面會
    今天很高興參加這次新聞發布會,也很高興和我們的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們一起交流殘疾人脫貧攻堅。我是中原大地河南省駐馬店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駐馬店是一個農業大市,三個國家級貧困縣,三個省級貧困縣,有60.5萬殘疾人,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殘疾人有9.03萬,目前在現行的標準下已全部脫貧,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
  • 全國推動因殘致貧家庭脫貧攻堅暨失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和託養...
    全國推動因殘致貧家庭脫貧攻堅暨失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和託養工作觀摩組一行,冒雨深入到平輿縣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高楊店鎮陳劉村託養中心和陽城鎮託養中心、萬冢鎮託養中心,上蔡縣大路李鄉慄莊村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和大路李鄉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邵店鎮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和邵店鎮劉嶽村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實地觀摩考察我市重度殘疾人託養模式。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深入交流,收穫滿滿。
  • 【新春走基層 脫貧攻堅這一年】泰安耿山口:家住黃河灘 搬進新樓房
    按照習總書記對山東提出的「努力在推動科學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中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2016年山東省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核心任務,力爭扶貧攻堅戰役首戰告捷。 新春之際,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積極踐行「走轉改」,充分發揮融媒體報導優勢,深入基層,走進群眾,推出「新春走基層 脫貧攻堅這一年」系列報導,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示一年來山東省脫貧攻堅工作,聚焦各地在精準扶貧、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搬遷扶貧、基礎設施扶貧的積極探索和有益經驗。
  • 張曉莉一行到河津市就殘疾人脫貧攻堅託養等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5月14日,省殘聯宣文部一級調研員張曉莉一行來我市,就殘疾人脫貧攻堅、託養、培訓等工作進行督導檢查。運城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劉紅平,我市副市長王高紅陪同。張曉莉一行先後來到小梁鄉小梁村衛彥武養羊場、市區阿飛振腹推拿館、市殘疾人託養中心、殘疾人農療基地,實地查看了我市殘疾人基層黨組織扶貧、殘疾人就業創業、託養等工作,並詳細聽取了相關工作情況匯報。
  • 國務院新聞辦就「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今天很高興參加這次新聞發布會,也很高興和我們的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們一起交流殘疾人脫貧攻堅。我是中原大地河南省駐馬店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駐馬店是一個農業大市,三個國家級貧困縣,三個省級貧困縣,有60.5萬殘疾人,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殘疾人有9.03萬,目前在現行的標準下已全部脫貧,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
  • 「新春走基層 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小小燕麥的扶貧之旅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光明日報記者孟歆迪曹繼軍一斤燕麥價格1~2元,加工成葡聚糖之類的功能產品價格高達幾千元——為內蒙古武川縣燕麥鍍金的是上海理工大學教授管驍。在上海理工大學,管驍從提高燕麥效益的角度出發,根據燕麥的特性一路追蹤、層層攻關,獲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竟為小小的燕麥打造了一個「鍍金」產業鏈。管驍帶著問題做科研,在用燕麥麩皮研發新產品時,發現麩皮原料存放一段時間就變質,分析其原因是麩皮中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導致的,為何不把油脂提取出來加以利用,同時避免原料變質呢?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新莊村唱起新民謠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今天(21日)推出:《新莊村唱起新民謠》。山下小橋流水,山上滿目蒼翠,青磚白瓦的民居在霧氣中顯得朦朧迷離,位於青藏高原上的新莊村更像「高原小江南」,但在6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
  • 【新春走基層】脫貧致富 老紀的「幸福年」
    【新春走基層】脫貧致富 老紀的「幸福年」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06日 13:37 A-A+ ,春節前夕,央視記者分赴雲南、貴州、陝西、河北等地,走進脫貧攻堅第一線,聚焦脫貧工作的種種探索。
  • 新春走基層|平原剪紙藝人紙上生花 剪出濃濃「年味兒」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鍊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幹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
  • 「脫貧攻堅在一線」扶貧路上「姐妹花」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是金城辦城古社區第一書記胡文婷和工作隊員任偉妮寫在工作紀實本扉頁的一句話,扶貧路上,這對「姐妹花」用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內涵。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她們下沉基層,與群眾貼近心、一塊忙、一起幹,用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認可。城古社區位於金城辦東部,全村5個村民小組,532戶2480餘口人,未脫貧戶5戶8人,其中,低保戶2戶5人,五保戶3戶3人。用腳步丈量初心「文婷、偉妮來啦!
  • 新春走基層|桃花溪旁種桃樹 「九分山水」讓全村脫貧
    編者按:把鏡頭、話筒、文字對準基層,講述更動人的基層故事。「新時代 新夢想」2018湖南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2月2日啟動。近年來,青竹村以產業發展作為扶貧攻堅的根本途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成功引進了滙豐梅花鹿等民營企業的落戶。
  • 脫貧攻堅路上的「三朵花」
    記得當時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作為一名退伍軍人,要響應國家的號召,趁還年輕到基層艱苦的地方去」。就這樣我帶著些許憧憬和不安,踏上了扶貧的工作崗位。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脫貧攻堅路上種下實踐之花。剛去報導第一天就得知自己所掛的是鎮裡的貧困村,路程最遠,有「九曲十八彎」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