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

2021-01-07 環球網

本文轉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我辦發言人9月7日發表談話表示,近期香港社會圍繞香港通識教育科教科書中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屬於「三權分立」的表述問題再起爭議。我們贊同林鄭月娥行政長官的有關表態,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在教材中刪除有關內容的決定。應當毫不含糊地指出,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是錯誤的,必須糾正。

發言人表示,這一爭議涉及如何正確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重大問題。正確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必須首先準確認識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地位。根據憲法和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是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就其政治體制的屬性和定位來說,是一種地方政治體制。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包括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都由中央授予。體現國家主權的某些權力仍保留在中央政府,即使已授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權力,在行使時也受到中央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如立法會制定的法律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特別行政區法院審理案件時對基本法的解釋權也受制於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三權分立」作為一種政治體制模式是有特定含義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地位決定了其政治體制不應當與一個主權國家簡單類比,也不可能實行建立在主權國家完整權力基礎上的「三權分立」。「三權分立」在香港也從未存在過。

發言人表示,根據基本法,行政長官在政權架構設置及其運行中處於主導和核心位置。行政長官是整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並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對中央政府負責。行政長官享有超出行政機關首長的廣泛權力,如負責執行基本法和其他法律,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就基本法規定的有關事務發出的指令,籤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公布法律,任免各級法院法官和公職人員等。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是香港基本法所設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一大特徵。

發言人表示,在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機關、立法機關既相互制約又相互配合,且重在配合,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在行政立法關係中,行政處於主動和主導地位。比如特別行政區政府擁有絕大部分立法的創議權;涉及公共開支、政治體制及政府運作方面的法律草案只能由特別行政區政府提出等。基本法還明確授予香港特別行政區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但司法機關也必須遵守憲法和基本法,執行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維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秩序。司法獨立不等於司法獨大或司法至上。

發言人強調,不搞「三權分立」是香港基本法起草政治體制有關內容時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鄧小平同志在1987年4月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明確表示:「香港的制度也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香港現在就不是實行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制度,這樣也過了一個半世紀了。現在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權分立,搞英美的議會制度,並以此來判斷是否民主,恐怕不適宜。」「我們一定要切合實際,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來決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由此可見,香港的政治體制不實行「三權分立」的問題,其實早有定論。

發言人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特點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基本元素包括三權分置、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長官代表特別行政區向中央總負責。實行行政主導,並不否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置和三機構各司其職,也不否認行政與立法之間存在制衡關係,更不否認司法獨立。香港社會一些人故意混淆視聽,熱衷於鼓吹「三權分立」的論調,其真實意圖是欲擴大立法權和司法權,削弱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管治權威,抗拒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從而挑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秩序,把香港變成一個脫離中央管治的獨立政治實體。這是要害所在。現在必須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把被顛倒的是非糾正過來。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中聯辦、國務院港澳辦: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近日表示香港憲制體系內沒有「三權分立」,在社會上引起熱議。7日,中聯辦和港澳辦發言人都談到,關於香港政治體制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是錯誤的,必須糾正。
  •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關於香港特區實行「三權分立」說法必須糾正
    香港中聯辦官網截圖9月7日,香港中聯辦發言人、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分別發表談話。發言人表示,政治學意義上的「三權分立」一般是對主權國家政體而言。一些人鼓譟香港實行的是所謂「三權分立」,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長期以來,反對派在這個話題上混淆視聽,企圖積非成是,借所謂「三權分立」否認「行政主導」,誤導香港社會對政治體制的認知,削弱行政長官的憲制地位和權力,根本目的是抗拒和架空中央對港全面管治權,挑戰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
  • 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必須糾正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9月7日發表談話表示,近期香港社會圍繞香港通識教育科教科書中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屬於「三權分立」的表述問題再起爭議。我們贊同林鄭月娥行政長官的有關表態,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在教材中刪除有關內容的決定。
  • 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顧敏康
    有人認為政府這樣做是破壞「三權分立」。本文希望糾正這個不正確的批評,因為按照《基本法》規定,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而是實行行政主導下的「三權制衡」,即特區政府主導政治議題和立法的情況,但立法會和法院對政府行為有監督權。  行政主導下的三權制衡  香港不實行像西方國家、尤其是普通法國家那樣的「三權分立」是有原因的。
  • 林鄭月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
    有關香港的政治體制,社會上一直有一些誤解。特首林鄭月娥9月1日明確表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林鄭月娥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基本法》列明香港是直轄於中央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特首並非只是行政機關首長,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香港享有的權力是中央授權的。她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希望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但最終3個機關都是通過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負責。
  • 香港不是三權分立,禁蒙面合法合理
    然而,11月18日,特區高等法院原訟庭裁定緊急條例部分條款不符合香港基本法,禁蒙面法具體條文違憲,引發輿論譁然。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港澳辦迅速發聲、表明立場,起到了激濁揚清的作用。法工委發言人明確指出:「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是否符合香港基本法,只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判斷和決定,任何其他機關都無權作出判斷和決定。」
  • 林鄭月娥:香港沒有「三權分立」,「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
    林鄭月娥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基本法》列明香港是直轄於中央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特首並非只是行政機關首長,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香港享有的權力是中央授權的。她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希望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但最終3個機關都是通過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負責。她稱,過往出現不清晰的情況,可能有錯誤理解,也有人是在刻意誤導,「政府今日起會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 香港「三權分立」的迷思/孔永樂
    另一方面,青年新政代表不但從未就宣誓事件道歉,還指行政長官及律政司申請司法覆核是破壞「三權分立」,以行政幹預司法及立法機構。  這種說法似乎對「三權分立」的理念與歷史,以及香港政治制度都欠缺全面的理解。「三權分立」並不是簡單地分開並列、互不相干,當中與國家憲法更有密切關係。
  • 通識教科書刪改「三權分立」等內容 香港各界熱議「無三權分立」
    香港通識教科書日前刪改「三權分立」等內容,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行政主導的核心是行政長官,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但需要經行政長官向中央負責,「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這番表態在香港社會引發熱烈討論。
  • 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由其憲制地位決定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發言人9月7日表示,近日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話題引起社會關注討論,林鄭月娥行政長官發表談話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是「行政主導」,而非「三權分立」。對此,我們表示贊同和支持,對於這個原則性問題,有必要明確予以澄清。
  • 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正確的話就要大膽講
    近日,香港教育部門負責人在回應通識教材刪去「三權分立」表述時,指出香港回歸前後「皆沒有三權分立」。這樣一個常識,居然引來質疑攻擊,「攬炒派」顛倒黑白的本領還真是達到了新「高度」。當下的香港,還有不少是非對錯,要說清楚、講明白。
  • 香港政體非「三權分立」的客觀現實——與陳祖為教授商榷\陳道理
    昨日香港大學陳祖為教授撰文,引述美國政體例子,並與特區政體作比較,得出「三權分立同適用於國家地方政體」,以及「說香港特區不是三權分立,是混淆概念,不符基本法規定」的結論。  但香港絕非如此,與美國地方的「州」相比,香港是單一制政體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都是來源於中央的授權,特首縱然是地方選舉產生,但卻需要中央實質任命。香港特區機構設置及其相互關係的決定權、政治體制發展包括普選制度的最終決定權,都是中央所擁有的。
  • 「不搞三權分立」引香港反對派不滿 炮製「皇帝論」危言聳聽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日前在香港基本法研討會上發表致辭時表示,行政長官具有超然於行政、立法、司法的三個機關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對此,多名反對派人士炮製「皇帝論」等說法危言聳聽,歪曲張曉明講話原意。香港社會各界強烈批評,反對派以危言聳聽死撐「三權分立」,鼓吹抗衡特區政府以至中央權力的主張,用心十分險惡。
  • 人民銳評: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正確的話就要大膽講
    近日,香港教育部門負責人在回應通識教材刪去「三權分立」表述時,指出香港回歸前後「皆沒有三權分立」。這樣一個常識,居然引來質疑攻擊,「攬炒派」顛倒黑白的本領還真是達到了新「高度」。當下的香港,還有不少是非對錯,要說清楚、講明白。
  • 熱評丨香港無三權分立 各機構絕非「獨立王國」
    日前,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並表示她個人認為三權各司其職,透過行政長官向中央負責。她希望從今屆政府開始正本清源、撥亂反正。這引來各方討論香港有否「三權分立」的問題,但筆者對特首的觀點表示贊同,香港沒有三權分立,這在基本法中已經寫得十分清楚,香港一直是以行政為主導,以行政長官為核心,三權互相制衡、互相配合,各權力機構不是「獨立王國」,都需要通過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負責。基本法中沒有三權分立根據基本法,特區享有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均是來自中央授權。
  • 鄭赤琰:香港「三權分立」是無稽之談
    文|鄭赤琰  香港政制源自港英管治,主權回歸後香港實行《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 在中國為什麼不實行「三權分立」
    在中國為什麼不實行「三權分立」  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權組織和政治制度,與一些國家的「三權分立」制度有本質的區別。中國之所以不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制度,是因為它不符合中國國情。  中國的一切權力是屬於人民的,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國家的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是由人大產生的,要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人大則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沆瀣一氣的幹涉行徑註定失敗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20日發表談話表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五眼聯盟」國家外長或國務卿聯合發表涉港聲明,無端詆毀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無理要求恢復被依法取消資格議員的職務,我們對此表示強烈譴責,
  • 公共資源交易實行「三權分立」
    在當地看來,這是「三權分立」交易監管和服務體系給該市公共資源交易帶來的好處。    據了解,2012年11月22日呼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體機構正式成立,該中心履行建設工程招投標、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政府採購、產權交易等各類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組織、實施和服務職責,實現了公共資源由分散市場交易向集中市場交易的轉變,由管理、操作一體向管辦分離的轉變。
  •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楊光:激進示威者行徑之殘忍令人髮指
    【環球網快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9年7月29日(星期一)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楊光、徐露穎介紹對香港當前局勢的立場和看法,並答記者問。襲豔春: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