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銳評: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正確的話就要大膽講

2021-01-07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近日,香港教育部門負責人在回應通識教材刪去「三權分立」表述時,指出香港回歸前後「皆沒有三權分立」。這樣一個常識,居然引來質疑攻擊,「攬炒派」顛倒黑白的本領還真是達到了新「高度」。當下的香港,還有不少是非對錯,要說清楚、講明白。

針對「三權分立」問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明確回應,香港特區沒有「三權分立」,特區享有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並不是跟中央分權,而是來自中央授權,特區政府要正本清源、撥亂反正,要有膽量講出正確的話。與此同時,香港有識之士也紛紛發聲,澄清模糊認識,回擊一些人渾水摸魚、混淆視聽的錯誤言行。

實行什麼政治體制,應依據憲制性法律的規定,符合其實際運作方式。香港在中央直轄下,實行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根本沒有所謂「三權分立」,這一點毋庸置疑。依據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具有雙重身份,既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首長,也是香港特區的首長,同時對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須履行各自職能,互相制衡及配合,最終通過行政長官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這明確了三權配置中行政權的主導作用。

政治體制並非憑空而來,更不能照搬照套。1987年,鄧小平同志會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明確指出:「香港的制度也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香港現在就不是實行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制度,這樣也過了一個半世紀了。現在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權分立,搞英美的議會制度,並以此來判斷是否民主,恐怕不適宜。」事實上,回歸之前,香港從未實行「三權分立」。回歸之後,基本法為香港量身定做的政治體制,也不是「三權分立」。

制度好不好,要看是否適應現實需要。在香港實行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這是由我國單一制的結構形式決定的,也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舉。香港特區的政治體制是「一國兩制」下的一種嶄新的地方政治體制,對應的是單一制國家中享有高度自治權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和地方政權。回歸以來,香港之所以實現權力平穩交接,之所以能安然度過金融危機衝擊,之所以能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與基本法設計的行政主導制度是分不開的。

香港「反對派」散播似是而非的言論,刻意歪曲基本法原意,以「三權分立」旗號誤導市民,無非是想阻撓特區政府施政,架空行政長官權力,進而否定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借著這面旗子,「攬炒派」不惜把原本諮詢性質的區議會變成政治惡鬥的平臺,在立法會大搞「拉布」「騎劫」,險惡用心路人皆知。現在,到了講清楚事實,揭掉他們醜惡「畫皮」的時候了。

政治制度關係根本,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容不得半點含糊,更容不得歪理謬論橫行。對今天的香港來說,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正當其時、勢在必行。

(原題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正確的話就要大膽講》)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正確的話就要大膽講
    近日,香港教育部門負責人在回應通識教材刪去「三權分立」表述時,指出香港回歸前後「皆沒有三權分立」。這樣一個常識,居然引來質疑攻擊,「攬炒派」顛倒黑白的本領還真是達到了新「高度」。當下的香港,還有不少是非對錯,要說清楚、講明白。
  • 林鄭月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
    有關香港的政治體制,社會上一直有一些誤解。特首林鄭月娥9月1日明確表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林鄭月娥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基本法》列明香港是直轄於中央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特首並非只是行政機關首長,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香港享有的權力是中央授權的。她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希望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但最終3個機關都是通過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負責。
  • 林鄭月娥:香港沒有「三權分立」,特首須向中央及特區負責
    (觀察者網訊)據香港「橙新聞」9月1日報導,香港特區教育局長楊潤雄昨日表示「在香港是沒有三權分立」,強調「這些事實必須清楚在教科書中說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完全支持楊潤雄指香港在回歸前後都沒有「三權分立」,又讚賞對方在處理通識科教材的手法。
  • 通識教科書刪改「三權分立」等內容 香港各界熱議「無三權分立」
    香港通識教科書日前刪改「三權分立」等內容,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行政主導的核心是行政長官,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但需要經行政長官向中央負責,「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這番表態在香港社會引發熱烈討論。
  • 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顧敏康
    有人認為政府這樣做是破壞「三權分立」。本文希望糾正這個不正確的批評,因為按照《基本法》規定,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而是實行行政主導下的「三權制衡」,即特區政府主導政治議題和立法的情況,但立法會和法院對政府行為有監督權。  行政主導下的三權制衡  香港不實行像西方國家、尤其是普通法國家那樣的「三權分立」是有原因的。
  • 鄭赤琰:香港「三權分立」是無稽之談
    可是近來因為行政部門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希望法庭阻止立法會主席準許梁頌恆、遊蕙禎再宣誓的裁決,引起反對派議論紛紛,認為行政部門在破壞司法權獨立,也破壞「三權分立」的原則。  這種論調經常被反對派用來支持司法獨立,企圖將司法權凌駕於行政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不外乎要削弱行政權。《基本法》第四十三條到第四十五條已寫明特區行政長官是代表中央來管治香港,其職責是向中央與港人負責。
  • 香港「三權分立」的迷思/孔永樂
    另一方面,青年新政代表不但從未就宣誓事件道歉,還指行政長官及律政司申請司法覆核是破壞「三權分立」,以行政幹預司法及立法機構。  這種說法似乎對「三權分立」的理念與歷史,以及香港政治制度都欠缺全面的理解。「三權分立」並不是簡單地分開並列、互不相干,當中與國家憲法更有密切關係。
  • 熱評丨香港無三權分立 各機構絕非「獨立王國」
    日前,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並表示她個人認為三權各司其職,透過行政長官向中央負責。她希望從今屆政府開始正本清源、撥亂反正。這引來各方討論香港有否「三權分立」的問題,但筆者對特首的觀點表示贊同,香港沒有三權分立,這在基本法中已經寫得十分清楚,香港一直是以行政為主導,以行政長官為核心,三權互相制衡、互相配合,各權力機構不是「獨立王國」,都需要通過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負責。基本法中沒有三權分立根據基本法,特區享有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均是來自中央授權。
  • 林鄭月娥:香港沒有「三權分立」,「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有關香港的政治體制,社會上一直有一些誤解。特首林鄭月娥9月1日明確表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此前在8月中旬,香港多家教育出版社陸續上傳修訂後的通識科教材勘誤表,刪去「三權分立」字眼,改為「三者發揮互相制衡的作用,防止權力過分集中」。8月31日,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稱,教科書以前沒有送審,但一些基本觀念是事實的陳述,「香港沒有三權分立制度,不論九七前或九七後的《基本法》都不是一個三權分立制度,這些事實都要在教科書中交代」。
  • 「不搞三權分立」引香港反對派不滿 炮製「皇帝論」危言聳聽
    各界認為,提出歪論的人在政改後再藉機歪曲香港基本法,張曉明此刻釐清行政長官的角色、責任和地位,更有必要。 張曉明:特首超然三權之上 據香港《明報》報導,張曉明日前在出席基本法頒布25周年研討會時發表《正確認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特點》的致辭。
  • 為什麼要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能搞「三權分立」
    因此,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權分立」。  [關鍵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三權分立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曾經反覆強調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權分立」和議會民主模式。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我們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謂的民主,不能搬用他們的三權鼎立」。
  • 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必須糾正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9月7日發表談話表示,近期香港社會圍繞香港通識教育科教科書中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屬於「三權分立」的表述問題再起爭議。我們贊同林鄭月娥行政長官的有關表態,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在教材中刪除有關內容的決定。
  •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
    本文轉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我辦發言人9月7日發表談話表示,近期香港社會圍繞香港通識教育科教科書中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屬於「三權分立」的表述問題再起爭議。我們贊同林鄭月娥行政長官的有關表態,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在教材中刪除有關內容的決定。
  •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關於香港特區實行「三權分立」說法必須糾正
    發言人說,政治體制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度的核心內容,體現了中央與特別行政區的關係,規定了特別行政區內部的基本政治架構。對於如何正確認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特點,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基本法起草至今,中央有關部門權威人士和內地專家學者多有論述,明確指出香港政治體制無論在回歸前還是回歸後,都是「行政主導」,而非「三權分立」。
  • 在中國為什麼不實行「三權分立」
    在中國為什麼不實行「三權分立」  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權組織和政治制度,與一些國家的「三權分立」制度有本質的區別。中國之所以不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制度,是因為它不符合中國國情。  中國的一切權力是屬於人民的,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國家的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是由人大產生的,要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人大則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 香港無「三權分立」,中央有最終話語權丨香港一日
    香港無三權分立基本法寫得清清楚楚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8月31日)回應通識科教材為何會刪去「三權分立」篇幅時,指出香港不論1997年回歸前後「皆沒有三權分立」。他今天在(1日)電臺節目時多次強調,教科書應回歸事實陳述,香港政制以行政主導,「基本法寫得清清楚楚」,不能單以四個字簡單概述,又指坊間或有誤解。
  • 三權分立的真面目是什麼?孫中山為什麼要以五權憲法取代三權分立
    可見,約翰·洛克的三權分立只是對權力現狀的理論化總結,在思想上並沒有超前的創見,他的學說完全是為新舊政治勢力相互妥協和分享權力服務的。除此之外,孟德斯鳩還曾說「執政者如果沒有壞的參謀在身邊的話,他是不會把事辦壞的」。這句話的味道我們就很熟悉了,放到中國歷史語境中來理解就是:殺嶽飛是奸臣秦檜辦的壞事,身為執政者的皇帝趙構是無辜的。孟德斯鳩意思正是如此,他主張封建君主作為行政權的行使者應當被授予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
  • 香港政體非「三權分立」的客觀現實——與陳祖為教授商榷\陳道理
    昨日香港大學陳祖為教授撰文,引述美國政體例子,並與特區政體作比較,得出「三權分立同適用於國家地方政體」,以及「說香港特區不是三權分立,是混淆概念,不符基本法規定」的結論。陳教授學術地位甚高,備受各方尊重,但可惜的是,他的舉例並不恰當,最為關鍵一點即,美國是行聯邦制,而中國是行單一制,在單一制之下,中國香港特區是不可能存在類同於美國各州的「三權分立」;而行政主導儘管並非明文規定,卻是充分體現了行政權的「主導」地位。  陳教授在文章中認為「三權分立的核心意思是權力分散和制衡,這適用於國家政體層面,亦適用於地方政體層面。例如,美國每個州也是三權分立的政體。
  • 中聯辦、國務院港澳辦: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近日表示香港憲制體系內沒有「三權分立」,在社會上引起熱議。7日,中聯辦和港澳辦發言人都談到,關於香港政治體制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是錯誤的,必須糾正。
  • 美國三權分立
    最近美國大選火熱,今天來談談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明天在說說美國總統是怎樣選出的。 1787年9月17日在費城召開的制憲會議,確立了美國政府運作制度——三權分立。三權分立將中央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