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誠勤樸-光明日報-光明網
步入西北大學太白校區,一塊巨大的秦嶺石上赫然鐫刻著「公誠勤樸」四個古樸遒勁的大字。這就是這所具有光榮辦學歷史的百年高等學府的靈魂——校訓。 西北大學創建於1902年,1912年稱西北大學,後經歷了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國立西北大學等時期。
-
勤樸忠實-光明日報-光明網
海洋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然而探究海洋卻需要「勤樸忠實」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滋養上海海洋大學,使她跨越百年,從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成長為海洋、水產、食品等學科優勢明顯的高水平特色大學。
-
上海水產大學校訓:勤樸忠實
上述教導可以理解成是對學生的要求,是日後校訓「勤樸忠實」提出的基礎。 1914年9月1日,學校正式將「勤樸忠實」四字確定為校訓。 抗日戰爭爆發後,校舍被毀,學校曾一度輾轉四川省合川縣(今屬重慶市),後又重返上海,直到解放前夕在水產教育家侯朝海等人的努力下正式復校,並於1952年成為全國第一所高等水產本科院校。1972-1982年期間,學校從上海遷往廈門。
-
西北大學:以「公誠勤樸」立德樹人
記者:走進西北大學,感受百年名校的厚重,校園的美不僅僅在於斑駁小樓,成蔭綠樹,更在於始終秉承公誠勤樸的西大精神,我身後的這塊秦嶺石上,公誠勤樸正是這所高等學府的靈魂,校訓。 西北大學校史館館長 姚遠:在1938年10月19日的西北聯大第45次常務會議議決,公誠勤樸作為西北聯大的校訓,1939年由西北聯大改為國立西北大學,繼承了西北聯大的這一校訓,一直到今天。 西北大學「公誠勤樸」校訓是由著名語言學家黎錦熙教授提出。
-
西北大學以「公誠勤樸」塑現代大學精神
漫步校園,滿園春色中,「公誠勤樸」四個樸實而厚重的紅色大字鐫刻在一方巨石上,這就是凝聚著這所百年學府的文脈傳承,砥礪著一代代西大學人精神氣質的校訓。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說,「『公誠勤樸』凝聚著西北大學的精神與靈魂,她對什麼是中國大學的精神提出了獨特的解讀。厚重而不張揚,內斂而不外露,形成了西北大學獨特的文化品位,積澱著西北大學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西北大學獨特的精神標識,滋養了一代代西大人成長的文化土壤。」
-
【網絡中國節】彰顯「情懷」才是清明祭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論時代怎麼發展、技術如何先進,在清明祭掃中彰顯愛國、感恩、文明的「情懷」,越來越成為正確的打開方式。 祭先輩,彰顯感恩情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清明人們都會以不同方式懷念先人、弘揚孝道。清明祭掃祖先,緬懷逝去的先輩,「古已有之」,是不忘「本」。
-
新學期,只為優秀相聚
鹽外學子拼搏,獲一流名校青睞,以王雅潔和馬英傑為代表的的鹽外莘莘學子,把汗水凝為珍珠,把夢想變成現實,完美的詮釋了「從鹽外出發,走向幸福卓越的未來」,彰顯了「關愛若鹽,適融有道」的辦學理念,續寫了小班化教育碩果的新篇章。
-
讓「群眾少跑腿」彰顯為民情懷
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指導思想。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要靠基層黨員幹部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來維繫。基層是各種矛盾和問題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們工作的出發地和落腳點。
-
平岡中學:秉承「誠信 勤樸」校訓 成就「深東文化搖籃」!
平岡中學原校長 劉利華(81歲)建校之初就定下來,「誠信勤樸」這四個字,這個內涵非常豐富,我覺得作為一所學校,一定要把德育擺在第一位,擺在首位,培養學生的這種愛國的情懷。Part.3 崢嶸歲月 紅色印記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在學習文化知識的艱苦歲月裡,不少平岡教員、平岡學子或積極投身革命,奔赴戰場;或以學校為大本營,以教員為掩護,成立地下黨組織,為東江縱隊傳遞了大量情報;或通過辦識字班、歌詠班、婦女會等形式,動員和組織群眾走上抗日前線。
-
西北大學:公誠勤樸 成風化人
每周三和周日下午,他都要義務為學生們上課,與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探討「科學就是奉獻」的話題。在以中國人姓氏命名的現代科技成果中,「王氏定理」是其中之一。 問及上課學生的情況,王老指了指已經在整理書包的幾個學生,「他們是這學期才來的,我還沒記住名字」,又拍拍離自己最近的學生的肩膀,「他們幾個已經堅持一年多了」。
-
新時代新家風仁義勤樸和
黨的十九大拉開了新時代的大幕,「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更好的教育是美好生活的第一要務,需要培養「志存高遠、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勇於開拓,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華章」的人才。
-
丹東市振安區:628件民生小事彰顯為民大情懷
原標題:丹東市振安區堅持把群眾裝在心裡,把實事幹到實處628件民生小事彰顯為民大情懷 「過去廁所在室外,夏天臭烘烘、冬天冷颼颼,如今改成屋內坐便水衝廁所,個人沒掏一分錢,就能享受到城裡人一樣的方便了!」1月7日,丹東市振安區九連城鎮上尖村村民姜家強談起村裡的「廁所革命」幸福滿滿。
-
公誠勤樸 成風化人(文明校園巡禮)
電影以西北大學教授侯伯宇先生為原型,以愛為線索,講述了這位理論物理學家的一生。 西北大學侯伯宇先進事跡展覽館內,「緬懷西大先輩」主題活動正在舉行。師生們站在侯伯宇先生塑像前,聆聽先生的先進事跡。以侯伯宇名字命名的「侯氏理論」在國際數學物理界具有重要影響。
-
2020高考作文點評|穩字當頭 彰顯家國情懷
2017年以來,全國一卷高考作文的構成都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一是作文材料呈現的內容,二是具體可感的情境和任務要求,三是明確的文體要求。比如2017年材料為十個中國關鍵詞,情境為與外國友人對話,任務為介紹自己了解的中國,文體要求則是要求寫一封書信。2018年材料為一段編年史,情境為給2035年的18歲青年寫一封信,任務為書寫自己與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的聯想與思考。
-
鹹陽:男護士王立文用行動彰顯大愛情懷
醫務工作者積極參加無償獻血活動,彰顯了醫者仁心的大愛精神,為社會文明建設增添了正能量。因工作關係,筆者多次採訪醫院開展的無償獻血活動和無償獻血的醫護人員。前些日子筆者在醫院採訪時,曾17年獻血12000多毫升的鹹陽市中心醫院東郊分院後勤保障辦科長別智勇,在現場組織獻血活動,醫務人員們早早來到現場,填表登記、採血化驗、安排採血,井然有序。
-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朝陽學校:彰顯文化育人,涵養家國情懷
「 彰顯文化育人,涵養家國情懷—二小師生攜手共防疫,綠色新啟航」「開學啦」~2020年9月1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度過漫長的疫情,終於迎來盼望已久的開學季!時隔一個學期同學們再次回歸校園的美好日子。
-
八婺好家風︱潘暢:「誠毅勤樸」四字傳家頌
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領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中共金華市委組織部、浙報集團金華分社、金華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協調小組一同推出「八婺家風好故事」專題,講述傳統家規家訓與當代黨員家風建設的好故事。我叫潘暢,是武義縣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黨員。
-
以「仁愛之心」彰顯家國情懷_南方網
彰顯了大國領導人深厚的為民情懷和強烈的使命擔當。 仁愛之心是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 仁愛之心是蘊含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果,「仁者愛人」的思想理念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個人與家庭角度的「仁愛」、國家與社會角度的「仁政」等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彰顯人民情懷!看政府工作報告那些「熱詞」「新詞」「暖心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打贏脫貧攻堅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兩新一重」、「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生命至上」,這些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新詞」、「暖心詞」,既彰顯了濃厚的「民生情懷」,又折射出為民惠民新思路,迅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