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誠勤樸 成風化人(文明校園巡禮)

2020-12-27 人民網

  3月30日,一部電影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沒有花拳繡腿,沒有花前月下。電影以西北大學教授侯伯宇先生為原型,以愛為線索,講述了這位理論物理學家的一生。

  西北大學侯伯宇先進事跡展覽館內,「緬懷西大先輩」主題活動正在舉行。師生們站在侯伯宇先生塑像前,聆聽先生的先進事跡。以侯伯宇名字命名的「侯氏理論」在國際數學物理界具有重要影響。

  率先垂範、身體力行,在西北大學這所百年學府,有這樣一批老先生,默默堅守一方講臺,堅韌而持續地書寫治學故事,像標杆與風帆,指引著萬千學子,感受、詮釋、傳承著「文明」的高貴品格。

  85歲的著名數學家王戍堂先生如約來到教室。每周三和周日下午,他都要義務為學生們上課,與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探討「科學就是奉獻」的話題。在以中國人姓氏命名的現代科技成果中,「王氏定理」是其中之一。

  問及上課學生的情況,王老指了指已經在整理書包的幾個學生,「他們是這學期才來的,我還沒記住名字」,又拍拍離自己最近的學生的肩膀,「他們幾個已經堅持一年多了」。老先生的希望是通過教學,把自己以往的學習經驗和過去年輕人的精神狀態傳遞給當下的學生。

  張豈之老先生是位「90後」網紅。作為「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他每一學期都會走進「西北大學侯外廬學術講座」的現場,為師生們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7年10月15日,張豈之先生在西北大學建校115周年慶祝大會上演講,睿智、深邃的目光堅定如常,被一張照片定格,刷爆了師生校友的朋友圈。

  自1984年面向全校師生開設「可愛的祖國」系列講座算起,在張豈之先生的推動下,西北大學已堅持34年系統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激勵了幾代西大學子,主動親近傳統文化、領略思想智慧雋永之美。張豈之先生說:「雖然我已經90多歲了,但我一定會用剩下的時光,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心得,寫成更多的作品。」

  底蘊厚重的百餘年歷史,淬鍊出歷久彌新的大學精神。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說:「『公誠勤樸』校訓凝聚著西北大學的精神與靈魂,是西北大學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滋養了一代代西大人成長的文化土壤,是校園文明的鮮亮精神底色。」

  這些公誠勤樸的老先生,正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要求的踐行者,是西北大學校園文明身體力行的推廣者。

  西北大學通過長期、系統的精神引領,讓大學精神在師生頭腦中萌芽壯大,啟迪智慧、厚植德行、成風化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達到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每一名西大學子,第一次走進學校,映入眼帘的就是鐫刻在一方巨石上的「公誠勤樸」四個樸實而厚重的紅色大字;每一年的畢業季,畢業生都會收到母校贈送的一方藍田玉印章,寓意「質本潔來還潔去」;每一屆的迎新晚會、畢業音樂會,西北大學師生排演的校園文藝精品節目《英雄如歌》都會上演,獻身祖國石油事業的楊拯陸、知識分子的楷模羅健夫、捨己救人的烈士郭峰和侯伯宇、龔全珍等師生先進典型群體的事跡被一次次再現。

  西北大學注重師生基礎文明養成教育。2015年,西北大學在陝西全省高校中率先全面禁止使用塑膠袋,在學生餐廳取而代之的是可循環利用的紙袋、紙盒。以學生誠信檔案為約束手段,如實記錄學生的「誠信」或「不誠信」行為,培育了誠實守信從小事做起的行為自覺。

  「在『實』『細』『小』上做文章,讓文明成為一種自覺習慣、一種大學文化,使文明校園建設凸顯『西大氣象』。」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傑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09日 08 版)

(責編:王吉全、曹昆)

相關焦點

  • 西北大學:公誠勤樸 成風化人
    率先垂範、身體力行,在西北大學這所百年學府,有這樣一批老先生,默默堅守一方講臺,堅韌而持續地書寫治學故事,像標杆與風帆,指引著萬千學子,感受、詮釋、傳承著「文明」的高貴品格。  85歲的著名數學家王戍堂先生如約來到教室。
  • 全國文明校園巡禮丨西北大學:文明成為校園最美的精神底色
    開欄語 2015年,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在全國大中小學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2017年,陝西2所高校、15所中小學校榮獲中央文明辦授予的「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 西北大學:以「公誠勤樸」立德樹人
    西北大學:以「公誠勤樸」立德樹人時間:2015-05-01 17:15:35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    記者:走進西北大學,感受百年名校的厚重,校園的美不僅僅在於斑駁小樓,成蔭綠樹,更在於始終秉承公誠勤樸的西大精神,我身後的這塊秦嶺石上,公誠勤樸正是這所高等學府的靈魂,校訓。
  • 公誠勤樸-光明日報-光明網
    步入西北大學太白校區,一塊巨大的秦嶺石上赫然鐫刻著「公誠勤樸」四個古樸遒勁的大字。這就是這所具有光榮辦學歷史的百年高等學府的靈魂——校訓。    西北大學創建於1902年,1912年稱西北大學,後經歷了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國立西北大學等時期。
  • 西北大學以「公誠勤樸」塑現代大學精神
    西北大學以「公誠勤樸」塑現代大學精神 時間: 2015-04-23 09:01:26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三秦校訓】西北大學:公、誠、勤、樸
    【校訓】公、誠、勤、樸。Fairness,Integrity,Diligence and Simplicity.【校訓解讀】西北大學校訓誕生於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戰時期。
  • 【點讚母校】常州文明校園巡禮——小學篇!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新要求,全面提升師生文明素質和校園文明程度,將學校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落到實處,我市組織開展了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市已創成1所全國文明校園,47所省級文明校園。
  • 蘭州二中:用「大成教育」促文明校園創建
    原標題:用「大成教育」促文明校園創建  中國甘肅網7月2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 孫亞斐) 7月25日,記者在蘭州二中採訪創建文明校園時了解到,學校非常重視理念文化的建設
  • 【文明校園風採巡禮】忻城縣實驗小學:多彩校園照亮青蔥年華
    【文明校園風採巡禮】忻城縣實驗小學:多彩校園照亮青蔥年華 2020-07-02 0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誠勇毅-光明日報-光明網
    公字樓、誠字樓、勇字樓、毅字樓——古城西安,西北工業大學校園內,四座頗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端莊典雅,時刻提醒著師生銘記「公誠勇毅」校訓。「公」,即公為天下、報效祖國;「誠」,即誠實守信、襟懷坦蕩;「勇」,即勇猛精進、敢為人先;「毅」,即毅然果決、堅韌不拔。「公誠」定為人處世準則,「勇毅」明探求真理精神。
  • 西北工業大學校訓:公誠勇毅
    資料圖片  公字樓、誠字樓、勇字樓、毅字樓——古城西安,西北工業大學校園內,四座頗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端莊典雅,時刻提醒著師生銘記「公誠勇毅」校訓。「公」,即公為天下、報效祖國;「誠」,即誠實守信、襟懷坦蕩;「勇」,即勇猛精進、敢為人先;「毅」,即毅然果決、堅韌不拔。「公誠」定為人處世準則,「勇毅」明探求真理精神。
  • 北京延慶啟動2017年「秀美鄉村·成風化人」活動
    央廣網北京4月15日消息(記者劉天思通訊員李巖)杏花樹下,大學生現場繪製「詩畫『杏』福」主題文化牆,藝術專業教師從旁指導,村民駐足觀看……這是記者在北京市延慶區2017年「秀美鄉村·成風化人」活動啟動儀式現場看到的畫面。
  • 勤樸忠實-光明日報-光明網
    海洋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然而探究海洋卻需要「勤樸忠實」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滋養上海海洋大學,使她跨越百年,從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成長為海洋、水產、食品等學科優勢明顯的高水平特色大學。
  • 上海水產大學校訓:勤樸忠實
    上述教導可以理解成是對學生的要求,是日後校訓「勤樸忠實」提出的基礎。   1914年9月1日,學校正式將「勤樸忠實」四字確定為校訓。   抗日戰爭爆發後,校舍被毀,學校曾一度輾轉四川省合川縣(今屬重慶市),後又重返上海,直到解放前夕在水產教育家侯朝海等人的努力下正式復校,並於1952年成為全國第一所高等水產本科院校。1972-1982年期間,學校從上海遷往廈門。
  • 「公誠勇毅」與「三實一新」:西工大的精神交響
    公字樓、誠字樓、勇字樓、毅字樓——古城西安,西北工業大學校園內,四座頗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端莊典雅,時刻提醒著師生銘記「公誠勇毅」校訓。「公」,即公為天下、報效祖國;「誠」,即誠實守信、襟懷坦蕩;「勇」,即勇猛精進、敢為人先;「毅」,即毅然果決、堅韌不拔。「公誠」定為人處世之準則,「勇毅」明探求真理之精神。
  • 文明校園巡禮--自編自唱 千首童謠誦文明--山西青年報2018年05月07...
    文明校園巡禮 自編自唱 千首童謠誦文明 記全國第一屆「文明校園」獲得者陽泉市北大街小學   本報記者 趙云云 通訊員 郝張莉   在2017年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評選中,陽泉市北大街小學不負眾望、榜上有名。
  • 八婺好家風︱潘暢:「誠毅勤樸」四字傳家頌
    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領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中共金華市委組織部、浙報集團金華分社、金華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協調小組一同推出「八婺家風好故事」專題,講述傳統家規家訓與當代黨員家風建設的好故事。我叫潘暢,是武義縣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黨員。
  • 公誠勤樸 凝心聚力 鑄就輝煌
    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立足人類發展的高度、文明進步的高度、社會主義500年運動的高度,科學認識中國發展階段,提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第二,具有思想深度。報告中有200多次提到「人民」,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心繫人民的初心和情懷。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多大年齡,都能從報告中感受到黨和領袖濃濃的愛民情誼。  第四,具有攻堅克難的力度。
  • 「公勇勤樸」彰顯「三為」情懷
    公——指遠大理想。大公無私,廉潔奉公。愛祖國,愛學校,愛集體,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勇——指獻身精神。英勇無畏,見義勇為。勇於實踐,勇於創新,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勤——指勤勞品質。勤學習,勤鍛鍊,勤奮進取,勤勞節儉。樸——指優良作風。樸實無華,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