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王建華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不想錯過每日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內分泌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妊娠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候群與甲亢有啥區別?
護士小張結婚五年,之前懷過兩次,但均意外流產。不久前,張護士再次懷孕,這讓小兩口及雙方老人喜出望外,這次說什麼也要保住這個娃,把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生下來。
上周去醫院產檢,張護士的甲功化驗有幾項指標不正常[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輕度升高、促甲狀腺激素(TSH)降低,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均正常],小兩口上網一查,符合「甲狀腺功能亢進」(以下簡稱「甲亢」),而甲亢無論對孕婦還是胎兒均有嚴重不良影響,這一點,做過多年護士的小張自然很清楚。事不宜遲,於是小兩口急匆匆趕到內分泌門診找我諮詢。
我看完化驗單,又詳細詢問了張護士既往的病史以及目前的症狀。她告訴我:以前沒有甲狀腺疾病的病史,目前懷孕兩個多月了,近期妊娠反應比較嚴重,老是嘔吐、吃不下飯,有時感覺心慌、出汗,無其他感覺異常。根據她的病史及化驗結果,我肯定地告訴小張,她得的是「妊娠甲亢症候群」(SGH),屬於妊娠期正常的生理變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甲亢,原來這是虛驚一場。
我的這番話,讓小兩口的緊張情緒緩解大半,但還沒有完全解除。畢竟存在甲功異常,難道對胎兒真的沒有什麼影響?兩個人似乎將信將疑。接下來,我就給小兩口詳細介紹了「妊娠甲亢症候群」的來龍去脈。
「妊娠甲亢症候群」是咋回事?
「妊娠期甲亢」(準確地講應是「妊娠期甲狀腺毒症」)大致分為兩種情況:即妊娠甲亢症候群和「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Graves病)」,其他少見的還有甲狀腺高功能腺瘤等等。其中,「Graves病」大約佔妊娠期甲亢的85%,「妊娠甲亢症候群」大約佔妊娠期甲亢的10%,張護士就屬於後一種情況。
妊娠甲亢症候群又稱「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關性甲亢」或「妊娠一過性甲狀腺毒症」,它主要發生在妊娠早期(8~10周),這段時期胎盤分泌的HCG水平最高(濃度可達30000~100000IU/L),HCG在結構上部分與TSH相似,也可與甲狀腺表面的TSH受體結合,刺激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從而引起甲狀腺毒症(FT4、FT3輕度增高、TSH水平減低)。
妊娠甲亢症候群的臨床特點
妊娠8~10周發病,準媽媽常常出現明顯噁心、嘔吐、脫水等妊娠劇吐症狀,同時可伴有心悸、焦慮、多汗等甲亢的高代謝症狀。這些症狀往往呈一過性,隨著妊娠月份的延長(妊娠14~18周),體內HCG水平逐漸回落,患者甲功隨之恢復正常,自覺症狀消失。
真、假甲亢如何鑑別?
對甲功化驗報告符合「甲亢」的孕婦,首先要進行病因鑑別,不要急於治療。
一般說來,「Graves病」患者既往多有甲亢病史,患者可有明顯的心慌、多汗、消瘦等甲亢的高代謝症狀,一般不會出現孕早期妊娠劇吐,查體可有甲狀腺瀰漫性腫大、突眼及脛前粘液性水腫,化驗TRAb呈陽性。如果未經治療,甲亢會隨著妊娠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加重,不會自行緩解。
而「妊娠甲亢症候群」患者既往沒有甲亢病史,主要發生於孕早期,突出表現為妊娠劇吐,而甲亢的高代謝症狀常不明顯,患者一般無甲狀腺腫大及突眼,TRAb、TPOA、TGAb等甲狀腺自身抗體陰性,但血HCG顯著升高,患者的甲功異常(FT3、FT4升高,TSH降低)為暫時性的,進入孕中期後,隨著HCG的下降,患者甲狀腺功能也隨之逐漸恢復正常,症狀也隨之逐漸緩解。
處理及預後
「妊娠甲亢症候群」多為一過性、輕度甲功異常,通常不需要服用抗甲狀腺藥物(ATD),也不必低碘飲食,這點與「Graves病」治療方案不同。臨床以對症治療為主,合併妊娠劇吐者需要止吐,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對有明顯心悸症狀的患者可小劑量短時服用β受體阻滯劑。
與Graves病不同,「妊娠甲亢症候群」屬於妊娠期的生理變化,只要診斷正確,處置得當,不會對孕婦及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聽完我的這一番解釋,小兩口這才總算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倍感輕鬆,連連道謝,高高興興,牽手而歸。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作者丨王建華 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 主任醫師
審核丨徐乃佳
責編丨泡芙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轉載需聯繫授權
-End-
原標題:《虛驚一場!準媽媽的甲亢原來是…… | 大內「泌」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