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爆紅與民粹主義的復興

2020-12-20 南風窗

2019年版的《小丑》無疑是一部偉大的電影。這部片子幾乎成了預言,註定成為與這個爭議時代相互輝映的代表作品。

在影片的結尾,哥譚市陷入一片火海,街頭到處是帶著小丑面具的暴力示威者,讓人恍惚感覺身在倫敦的反脫歐遊行,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獨立運動,紐約地鐵對抗警察的暴力騷亂,智利街頭的致命衝突。弔詭的是,最近爆發騷亂的地方都是比較富裕的社會。亂從何起呢?

要理解這些,就必須了解民粹主義的再次興起。這股擁護平民掌控政治,反對精英或貴族掌控政治的思潮萌發於19世紀40—50年代的俄國,19世紀下半葉,幾乎在北美和東歐同時興起。

《小丑》劇照

19世紀末,美國西南部農民試圖控制當地政府的激進主義行為,俄國知識分子和東歐農民對平均地權的強烈要求被認為是第一代民粹主義。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民粹主義再度在東西兩半球,尤其在東歐和北美,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從而形成民粹主義的又一次高潮。

90年代發生的兩件大事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興起是民粹主義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經濟全球化導致資本、資源、勞動力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再次分配。資本和資源可以通過全球金融體系和商品市場流動,而勞動力的流動是有限的,這就導致了大量低技能的勞動被轉移到發達國家之外,這些國家以前的下層中產慢慢沉淪到底層。

J.D.萬斯的《鄉下人的悲歌》就是以此為背景描述美國鏽帶的白人藍領階層是如何消沉與絕望的。網際網路的興起讓草根把話語權由精英手中奪了過來,其特點是自媒體當道、大量使用意識形態和話語元素,敵視精英,意圖規避代議制民主,依靠領袖魅力(大V、網紅),訴諸於道德情感,常用煽情、個性化及誇張直率的話語。

這些特徵都在最近民粹當道的示威抗議活動中表露無遺:有口號無綱領、有情緒無理性、有發言人無領袖。

當然,各個地方的民粹主義,也有其不同特點。

拉美、南歐的民粹主義主要表現在政府的當選承諾改變了大眾的福利預期,加大了對政府的依賴,也鬆懈了自己的奮鬥決心,是效果極其負面的腐蝕劑。一旦大眾的福利預期得不到滿足,社會心理很快發生逆轉,並形成蔑視權威、拒絕變革和仇視成功者的強烈氛圍。

美國的民粹主義特點是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智,從川普總統上臺之後的一系列外交內政對此體現無疑。而歐洲的民粹主義,是和難民問題息息相關的,最近歐洲大選的民族主義政黨的節節勝利就是其明證。

但令人不安的是,民粹主義表面上以人民為核心,實際上卻缺乏公民個人尊嚴與個人基本權利的觀念。民粹主義者崇拜「人民」,但他們崇拜的是作為一個抽象整體的「人民」,而對組成「人民」的一個個具體的「人」卻持一種極為蔑視的態度。

民粹主義者反對權威,但他們又容不得反對派,甚至容不得「旁觀者」。俄國民粹派當年有句名言:「誰不和『我們』在一起,誰就是反對『我們』;誰反對『我們』,誰就是『我們』的敵人。從而把暴力手段合理化,蔑視一切反對的聲音,甚至不惜訴諸種種非法手段。

《小丑》中的小丑,具有妄想狂和狂躁症的病狀,由於政府削減開支,無法獲得心理治療和藥物,最後成為罪犯,尚可稱得上情有可原;那麼不好好學習歷史,或是不經思考就走上街頭,那就真的要變成「跳梁小丑」了。

作者 | 信風科技創始人及CEO 陳劍

編輯 | 曹檸

排版 | 湊湊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猜你還想看

圍觀

性侵者,誰給你的膽?

故事

出國讀了幾年書,回來找不到工作了

相關焦點

  • 「小丑階梯」因電影爆紅 但遊客蜂擁讓居民在階梯噴漆「回家!」
    電影《小丑》在世界各地上演之後,許多觀眾對影片最後一幕留下深刻印象,飾演小丑的美國男星瓦昆.菲尼克斯穿著大紅色西裝在一處狹長階梯上恣意亂舞,畫面深入腦海。現在這座位在紐約布朗克斯區的階梯也因戲爆紅,成為全球遊客到紐約旅遊的一處打卡熱點,甚至在Google地圖上被冠上了「小丑階梯」的正式名稱,更有一些影迷穿著戲服,自嘆有「身歷其境」之感。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對人氣的增長感到興奮,狹長階梯附近的布朗克斯居民對這一切越來越趨於厭倦。
  • 觀察家 | 在民粹主義與精英主義之間
    (圖片來源:本報資料室)經濟觀察報 孫立平/文 民粹主義在改寫政治版圖這兩年,在整個世界上,從美國到歐洲,甚至在其他地方,似乎都呈現出一種民粹主義復興的趨勢。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當前西方民粹主義政治的兩大主題:就業和反移民。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政治中的許多事情:左翼民粹主義與右翼民粹主義的異同、反全球化動力的來源,甚至可以更好理解兼具左右翼民粹主義色彩的川普的當選(儘管在傳統的意義上人們把川普看作是右翼民粹主義)。
  • 2017民粹主義透視
    【關鍵詞】民粹主義  網絡暴力  民主  團結    【中圖分類號】D07    【文獻標識碼】A民粹主義作為一種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的社會思潮,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影響越來越廣泛。但是,人們對與民粹主義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
  • 對精英的復仇:川普與民粹主義
    川普在這股民粹主義大潮上上位,並讓美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川普的當選是失落白人對於精英的報復,民粹主義本就是代議民主失靈民眾的自發反叛。一、反對精英首先我們明確一下民粹主義的定義,按照德國學者米勒的定義,民粹主義有兩個特點,一是反對精英,二是對人民代表性的壟斷。
  • ——《小丑》
    今天聊聊美國電影《小丑》。片名Joker/ Romeo / Joker Origin Movie (2019),別名小丑起源電影:羅密歐。要說今年呼聲最高、觀眾們最期待的電影是哪部?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喊出《小丑》的名字。
  • 民粹主義這個「框」究竟裝了些什麼?
    當下層出不窮的民粹主義討論的誤區在於:本來是以現實政治為起點,卻沉醉於引經據典,動輒上溯數百年,卻極少直接回答現實問題,這反而讓人們越來越難以理解民粹主義。先賢們的洞見性哲言可以給我們理解世界提供了很多啟發,但是先賢們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別說他們沒見過手機,他們中很多人連電都不知道是何物),他們的洞見並不能替代對現實的深入分析。
  • 什麼是民粹主義▏美國優先是民粹主義,還是愛國主義
    現代哲學,或者說古今中外哲學都無法給出「愛國主義」和「民粹主義」的人類共識定義。當今世界之所以這麼亂象叢生,或許也是因為人類哲學亂象叢生吧。當代哲學唯一能正本清源和撥亂反正的哲學,可能就是只有這個默默無聞的子一哲學了。子一哲學與西方晦澀難懂的哲學不同,非常淺顯易懂,而且很能說明問題。
  • 民粹主義:過去與未來
    其中有一篇文章《世界政治大變局中的民粹主義》,如其名所示,專注於民粹主義。民粹主義源於19世紀,起起伏伏,延續至今,是推動當今多個主要國家以及世界變化的一個重要動力。如果深入了解當前的國際形勢,必不可忽視民粹主義。這篇文章簡明扼要,概括學界對民粹主義的論述,又不乏自己的洞見,能給讀者提供很大幫助。此文作者有兩人:張國璽、謝韜。
  • 原來,我們都是小丑!
    I'm just a clown.小丑竟是我自己!最近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梗完全迭代了打工人的火熱,各大短視頻平臺以及網站、論壇小丑表情包的身影無處不在。多用來指舔著臉盡力討好別人自己卻得不到任何回報和問候。
  • 《劍橋英語詞典》2017年年度詞彙:populism/民粹主義
    這有機構就是與牛津詞典齊名的劍橋詞典,而它所選出的年度詞彙就是「populism」(民粹主義)。劍橋詞典指出, 「populism」能脫穎而出,不僅因為它是最多人搜索的詞彙,而且它在某些特別日子中,搜尋次數也會較平日突然增加。
  • 民粹主義思潮與美國的新一輪國家轉型
    民粹主義成為我們理解川普政府和當前美國政治的一把鑰匙。但要準確理解這種民粹主義產生的原因,研判其未來走勢及對美國和世界的影響,不能囿於就事論事地描述表象,更不能先入為主地對民粹主義予以褒貶,應以客觀中立的態度和唯物辯證的眼光,將當前的民粹主義思潮和運動放在更為廣闊的歷史背景和世界整體圖景中看,深入和全面地評價其在國家發展轉型中的作用和影響。
  • 人民智庫|民粹主義的世界浪潮:因何而生,怎樣應對
    西方國家那種在政黨競爭中衍生的民粹主義意識形態和選舉策略在中國並不存在,中國社會也不存在西方那樣爆發全國性民粹主義運動的制度空間,中國政治精英之間的價值共識和政治信仰十分牢固,民粹主義的反建制性思潮與運動不可能在體制內形成。從事實上看,中國的民粹主義不僅存在,而且正在發展為一種顯性的社會思潮,其表現形態主要為以下兩種。一是突顯動員意義的網絡民粹主義。
  • 瞭望|結構性危機推動西方民粹主義威權化
    ◆ 在逆全球化浪潮久久不散而公共衛生危機突如其來的2020年,右翼民粹主義變身為一個西方社會未曾經歷過的威權民粹主義 ◆ 威權民粹主義的形成對西方民主的制度體系與價值體系提出更為嚴峻的挑戰 ◆ 在民粹主義向威權化演進的背後,是西方社會正在面臨的一系列結構性危機
  • 胡錫進:民粹主義在中國得到控制
    【環球時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有觀點認為中國存在民粹主義,而且可能會一定程度影響中國和平崛起與國際形象。」12月16日,在環球時報2018年年會上,主持人楊銳提到這樣的現象,並就此向環球時報社總編輯胡錫進發問。胡錫進回應稱,中國確實存在民粹主義,而且在網際網路上表現得很激烈。
  • 社會焦慮與網絡民粹主義的特質
    網絡民粹主義土壤是社會焦慮 中國網絡空間的民粹主義與西方民粹主義有著很大的差異。2016年以來,英國脫歐、美國川普大選上臺,標誌著民粹主義在西方抬頭並成為社會主流思潮。美國學者羅伯特·韋伯認為,社會運動之所以能夠形成,完全是因為「不滿者遇到了不滿者」[4],社會各階層多種多樣的利益和欲望強勢匯聚,導致社會認同危機由表及裡點爆。在虛擬空間「不滿者」相遇,因共同的際遇,彼此形成無原則認同,焦慮情緒在彼此相互印證中得到強化,於是在網絡空間中不斷發酵,最終形成鞏固的觀點、立場,形成表述的刻板印象。某種意義上說,「社會焦慮」是一種特定的社會心理和精神狀態。
  • 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浪潮尚未達到高峰。Populism['pɔpjulizəm] n.民粹主義crest[krest]v.達到頂峰sobering['səʊbərɪŋ] adj.
  • 為減輕病人痛苦 他戴上紅鼻子變身小丑醫生
    為減輕病人痛苦 他戴上紅鼻子變身小丑醫生 )
  • ​媒體評「流浪漢爆紅網絡」:流浪的大師 流量的瘋子
    最近,上海流浪者沈巍爆紅網絡。這位被奉為「大師」的流浪者,《戰國策》《尚書》等能信手拈來、脫口而出,在網際網路的鏡頭中成為2019年春天的超級網紅;他棲身和逗留的處所,也成為直播的熱門的打卡地;他的一言一行,也成為職業網紅們的流量製造機。
  • 民粹主義思潮下的川普政府內政與外交
    【摘要】民粹主義是一種以「民眾精英對立」為核心的政治思潮與政治現象。目前,其內核在被鎖定,而其功效在被拓展之中。具有內涵核心「聚變」與外延功效「裂變」的民粹主義,對內政、外交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美國民粹主義思潮與川普的民粹主義選舉戰略、民粹主義內政戰略相得益彰,但又相互制衡。
  • 俄漢堡王要求禁映《小丑回魂》 小丑像麥當勞叔叔
    俄漢堡王要求禁映《小丑回魂》 小丑像麥當勞叔叔 時間:2017-09-27 14:00:33 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