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你做課題系列64:區域開展教師小課題研究的有效途徑
先後進行過如何指導教師開展小課題立項、小課題檔案的建立、如何有效設計教師小課題立項表、小課題研究報告的寫作、如何做研究型教師、做研究型教研員等專題講座和輔導。通過專題講座、專欄活動等形式,引導教師把在實踐中總結出的好的想法和做法。通過科學規範的方式,提煉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研究成果,並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交流。
-
教你做課題系列94:一線教師課題研究選題的四大策略
當然,課題研究也來源於問題。一線教師的研究課題其實就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就在自己身邊,每天面對平凡瑣碎的小問題,多留心、多思考,都可以找到課題的來源。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途徑著手。如何幫助這些「學困生」克服厭學情緒……這些問題應該是每一位高二年級教師工作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如果留心,就可以是很好的課題來源。對這些問題既可以進行分別研究,又可以進行綜合性研究。
-
教你做課題系列73:基於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小課題研究
一、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為小課題研究保駕護航新泰市小課題研究曾一度繁榮, 提出了「問題即課題」的口號, 引領一線教師做一線課題的研究, 湧現出了一批優秀教師。基於這種觀察和思考, 如何解決從「一線教師做一線研究 (基礎的小課題) 」到「一線教師做專業的一線研究 (凸顯專業研究) 」, 從而實現「一線教師立足一線的專業發展」?我們小課題研究的初衷是, 通過小課題研究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教育研究的深度融合。小課題研究的這種使命如何讓一線教師真正信服並努力踐行?
-
教你做課題系列74:一位英語教師的小課題研究紀實
教師從事課題研究, 本質上說, 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實施教學, 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與此同時, 也實現自己專業上的成長。這種「利生也利己」的指歸應該使課題研究對教師具有相當的吸引力。但是當前, 據筆者目力所及, 課題研究對中小學教師的吸引力是微弱的。教師沒有興趣從事課題研究, 只是迫於「職稱評定」的剛性要求, 無奈承擔一些課題。
-
教你做課題系列92:中小學教師小課題如何選題?
例如,《如東縣「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指南》中就有不少的課題可供學校和教師進行選擇。對這些《指南》中的課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進一步具體化,提出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的問題來。不過,這種方法不是小課題選題的主要方法。
-
教你做課題系列91: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如何選題
中小學教師要有效開展課題研究,選題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具體而言,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選題。從自己教育實踐遇到的問題中選擇課題。倡導「問題即課題」的理念,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育教學實踐層面的問題、學生表現層面的問題、學校教育層面的問題等。對於普通教師來說,他們對日復一日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所看到的現象往往熟視無睹或習以為常。
-
教你做課題系列63:課題研究是超功利的
一般而言,大多數幼兒園只有少量省(市)級立項課題,一個課題核心組也只有少數成員。因此,對於老師來說,課題不過是少部分人的「好事」。這種「好」,大抵和一個有「名分」(立項)的課題所能帶來的職稱、榮譽稱號等息息相關;而這樣的「好事」,不可能每個人都攤上。於是,在還沒有認真反思課題研究是什麼,一線老師可以做什麼課題,以及怎樣開展課題研究之前,老師們已經把自己拒於「課題研究」的門外了。
-
教你做課題系列71:小課題做大文章——對第一次小課題研究的反思
做小課題其實就是一個學習思考的過程。每天的教學實踐可以說就是一個全新的學習過程,就像一趟固定路線的火車,雖然走的是同一線路,但沿途的風景每天都是新的,因人因時而異。做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你就能在看似單調乏味的旅途中欣賞、捕捉到美麗的風景,拿起你思想的「攝影機」,摁下靈感的「快門」,讓那迷人的瞬間風景永恆化。
-
教你做課題系列69:對小課題問題研究的思考
每個小課題研究直面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源於實踐、服務實踐、在實踐中研究,與所有教職工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思考的問題相結合,即與工作相結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因此,小課題研究並不刻意追求理論上的規律探索,而是更加關注把一個個的實際問題解決得更好、更完善、更徹底。因此,小課題貼近問題,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教育教學工作實際。
-
教你做課題系列75:小課題研究——教研和教學是一件事
在教師成長過程中, 我們相信教研的力量。為了不讓教師產生「教研太過高大上, 與我們的日常教學無關」的想法, 我們給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教研普及理念:你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就是最好的課題;你對這個問題的反思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教研;你的研究成果就是你在這些反思中的進步和改變。把教研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聯繫起來, 無疑促進了教研工作的普及。
-
教你做課題系列62:小學數學教師「課題研究」中的理論問題探析
,就如何選題、如何研究等問題展開深度研討.在最近一期的培訓中,參與了課題研究的結題匯報工作,在匯報中,一線數學教師普遍感到困惑與乏力的是理論水平不高:說理上不透徹、分析上不到位、對策上不科學.渴望理論回歸去眷顧現實,理論的期盼幾乎成為一線數學教師做課題研究的心聲.那麼,小學數學教師做課題為什麼對理論的訴求如此強烈?
-
教你做課題系列93:中小學課題研究中選題的基本類型
為教研組課題研究選題提供思考的方向中小學教師大多沒有經過專門的學術訓練, 很多教師想開展課題研究但不知道可以研究些什麼, 哪些問題和內容可以被研究, 即不知從何下手。而課題研究選題類型的分析為教研組教師打開了選題的思路, 為教研組課題研究選題提供了方向。
-
教你做課題系列89:一線教師如何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在此思想指引下,她選擇確定了「實施『生活模擬式』三大管理策略,提升小學高段班級管理有效性的實踐研究」課題。幾年時間下來,該課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研究成果還在本區第二屆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中榮獲一等獎。所以,中小學教師所作的研究,必須結合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而展開。
-
教你做課題系列76:小課題研究「五步走」策略
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上級教研部門關於「小課題研究的意見」, 針對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意義、小課題的選擇、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小課題研究的實施等方面內容對教師進行了培訓輔導, 使教師漸漸明晰「開展自己的教研, 發表自己的見解, 解決自己的問題, 改進自己的教學」, 其實就是小課題研究。使教師放下心理包袱, 開展「接地氣」的小研究。
-
教你做課題系列70:大課題牽動,小課題落實-深井式研究模式解析
,並以個人小課題進行研究落實,使學校校長有「大」課題,學校其他領導有「中」課題,教師個人有「小」課題,形成課題研究的「樹狀結構」。:「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凡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
教你做課題系列77:小課題研究——教研和教學是一件事
在教師成長過程中, 我們相信教研的力量。為了不讓教師產生「教研太過高大上, 與我們的日常教學無關」的想法, 我們給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教研普及理念:你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就是最好的課題;你對這個問題的反思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教研;你的研究成果就是你在這些反思中的進步和改變。把教研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聯繫起來, 無疑促進了教研工作的普及。
-
教你做課題系列87: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當作課題來研究?
,教育教學研究正逐步成為許多中小學教師的常態工作方式,但在教育科學研究實踐中,我們發展有的教師存在「問題很多,我該研究什麼問題才好呢?」的疑問;有的教師潛心研究某「問題」很長時間,結果專家說該「問題」根本就不值得研究;有的教師研究某「問題」,限於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能力,結果不了了之……這些現象的存在說明,作為教育科學研究對象的「問題」有著自己特殊的內在規定性,只有對「問題」本身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開展有效的研究。那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當課題來研究呢?本文試圖就這一問題談一些個人的思考。
-
教你做課題系列57:課題研究過程中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研究過程中能「提出」問題, 就表明教師對問題有一種參與、介入的態度。問題的「提出」已經是教師自主思考的結果。進而要明確:課題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來的, 他人在此方面已做了哪些研究, 自己的研究有何特色和創新, 選擇的課題在理論層面能豐富、補充、完善哪些理論成果, 在實踐層面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只要我們審視已有的教育教學理論與現實問題, 不是人云亦云, 並持之以恆, 問題意識就會逐步得到強化。
-
教你做課題系列86:中小學教師課題選題的來源舉例分析
從具體的教學場景中捕捉研究課題教師可以從具體的教學場景中捕捉研究課題。中小學教師與專業研究者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教師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學實際的現場,是在現場中感受教育事實,生發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現場是教育問題的源發地,是問題產生的土壤,進入教育現場的教師對教育現場所做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可能滋生大量的有待研究的課題。
-
教你做課題系列68:小課題:成就良師的一條「綠色通道」
,使每天上課不成為一種單調的義務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導每一個教師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小課題研究,是指教師基於職場實際,以解決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問題為任務,對自身的工作進行自我觀察、內省、反思、研究與行為跟進的一種教育研究類型。小課題研究是一種群眾性的、大眾化的教育研究,其核心理念是在教師改進教育、完善工作的過程中,促進教師自主成長、不斷提升教師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