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教育期刊投稿,好多老師都不太了解這其中的過程和方法,並不是您投遞到出版社的郵箱就等著發表就行了,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各種教育類期刊的遴選與投稿方法:
首先,判斷哪些人可以發教育類的文章
我們的作者大多是學校單位,都是可以發教育類的文章的
【例1】英語專業:網際網路時代高校英語教育研究(自創的題目)
解析:每個專業的老師都可以發類似的文章,這種類型沒有限制,關鍵是看單位認不認
【例2】教學稿件
解析:教學稿件不難理解,就是你平時上課用的稿件,小編手邊沒有,臨時也想不出來合適的案例,就過了吧
【例3】教學辦後勤老師
解析:教學辦屬於行政部分,沒有教學任務也可以發教育文章嗎?是的,比如德育思政都是可以的(如果身份不好的話,投核心有被拒的可能)
其次,明確自己要發表的期刊類型
我們經常把期刊分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
這裡,為了方便投稿,我們把教育期刊另外分成三大類——學術性教育期刊綜合性教育期刊專業性教育期刊必須聲明的是,這種分類沒有科學依據,但是更適合明確投稿方向
第一類,學術教育期刊就是側重於刊登理論性文章的刊物,比如,普刊的《大學教育》,核心的《教育理論與實踐》……
第二類,綜合教育期刊涵蓋各類學科年級的文章內容,包括聚焦教育教師生活的期刊比如普刊《教育觀察》,核心的《教學與管理》……
第三類,專業教育期刊側重某學科教育或者側重於教學的期刊例如普刊《課程教材教法》,核心《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類型放在這兒,我們可以根據所投文章的內容和質量,來選擇要投什麼類型的期刊
然後再具體到哪一本或者哪一些期刊上比如說課堂設計教學稿件,最好不要投到學術性期刊和綜合期刊上
再次,仔細考察期刊是否符合要求
拿個例子來說,空泛泛的說顯的不太真誠
假設一,我們手中待投稿的文章是《探究高校輔導員在自主擇業中的角色導向》,根據前兩步,我們可以確認投稿綜合性教育期刊
假設二,我們的目標期刊已經定了,投稿《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那麼,我們怎樣確定就投這本刊呢?
1.確認選題是否符合
從文章題目中,我們可以提取幾個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輔導員自主擇業就業觀
接下來,我們在知網上搜索一下,看看《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是否收錄此類型的文章
歐克,根據圖示,我們可以得知《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是收錄同類型的文章的
2.確認刊物是否有刊發的價值
還是知網的頁面(說實話,知網確實好用,做學術一定要用好知網)
圖中小編標明了幾處投稿的理由:
①雙核心(含C擴),認可度比較高,如果用來評職,加分一定不會少了;
②影響因子高,現在正好是北核換屆的關鍵期,這本刊不必擔心了,應該挺穩的;
③蟬聯核心,還是社科雙效期刊,期刊榮譽比較多;
④專題比較符合我們的文章主題;
⑤主辦單位比較好一點
綜上所述,這本刊的投稿價值比較高可能有人要說,「那你非得選一個核心,可不是投稿價值高嗎?」
我們只是舉個例子,就是一本普刊,也應該這樣去考慮說到這裡了,我們來說說如何判斷一本刊有沒有投稿價值?
一、普刊
1看頁碼現在知網加緊對普刊的審查力度,普刊全部要求刊物打薄,凡是不達標的都將「下架」整改還有一點原因,頁碼薄可以側面說明刊物質量,收稿不多,自然留給審稿修改的時間就比較充裕
2看期刊榮譽有榮譽是對期刊的肯定,編輯部肯定會想法兒印在封面上的,這也是招徠稿件的一種方法常見的普刊榮譽有:「xx(省份)優秀科普類期刊」「xx十佳期刊」「xx(專業)核心期刊」……
3看刊期這個可能不太容易看的出來,因為作者不是編輯,經驗不夠最直白的就是看知網收錄的刊期,比如說一本月刊,現在時間是11月份,知網收錄的最新期還在2月份,沒有其他原因的話,它可能是一本過刊,就要小心投稿了
4看影響因子有的普刊是有影響因子的,這種都說明質量尚佳國家級有影響因子的刊物比較多,省級期刊帶有影響因子的不太多,比如《教育觀察》
核心
1看收錄情況,是單核心,還是雙核心
2看影響因子,核心一般都是有影響因子的
3看收稿方向,有的期刊是綜合性的,文理科基本上都可以結合,比如《中國食用菌》有的期刊則要求必須專業相關
4……(基本就是圖例中說的那樣就行)
3. 了解期刊的欄目設置出版周期以及投稿要求
關於審稿的話就不用擔心那麼多了,那都是編輯的事,相信每個期刊的編輯都會認真對待嚴格篩選的,我們就耐心等待吧!
基本上到這裡,期刊投稿就講完了,不知道你學會了沒有,學會的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