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代經方在當代大多是用來治療重症或疑難病的專方,當然,現代也可以以偏糾偏,用來調理疾病,但用藥劑量、時間需要準確掌握。
方歌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伍枳樸瀉力強;
痞滿燥實四症見,峻下熱結第一方;
去硝名曰小承氣,便鞭痞滿瀉熱良;
調胃承氣硝黃草,便秘口渴急煎嘗。
原文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10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為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方藥
大黃、枳實、厚樸、芒硝。
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渣,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煎煮方法:水煎,先煮厚樸、枳實,大黃後下,芒硝溶服)
方解
大承氣湯中用大黃為主,大黃,有「將軍」之稱,味苦而性寒,苦以洩之,寒以清之,作為方中主藥,洩熱去實,方中大黃亦為將軍之職,有如麻桂劑中麻黃桂枝之用,統領方中餘藥而奏功。厚樸、枳實理氣寬腸,有如軍將破城而民開門相迎,凱歌高奏,縱貫全城。芒硝,軟堅而潤燥,增強大黃的通腑作用,四藥合用,使閉者暢,塞者通,繼而出去內實之邪而使人體正氣回頭,挽其將竭之勢。
功能主治
峻下熱結。
陽明腑實證 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熱結旁流證 下利清谷,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乾燥,脈滑實。
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
檢索
主要治療疾病有急性胰腺炎,腸梗阻,便秘,胃腸功能紊亂,腹腔感染,聯合治療COPD、重症肺炎等
現代研究
趙耀東等通過觀察大承氣湯對正常小鼠、燥熱禁水便秘模型和複方地芬諾酯模型小鼠小腸碳末推進率實驗發現,大承氣湯對正常和便秘模型小鼠有較強的促進排便和增加腸蠕動作用。
胡萍等對大承氣湯及大黃的抗菌能力進行了實驗,建立細菌性腹膜炎模型前分別給予大承氣湯或大黃2d後,分別腹腔注射大腸桿菌或變形桿菌建立腹膜炎模型,再連續2d給藥。結果表明,治療組小鼠死亡數及相應菌血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表明大承氣湯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孫學剛等通過脂多糖腹腔注射小鼠製作內毒素血症模型,結果表明,大承氣湯能減輕內毒素血症引起的肺與大腸組織炎症,可能與其降低TNF-α表達、TLR4蛋白表達以及基因轉錄水平有關。
張啟榮等研究大承氣湯對兔離體十二指腸平滑肌活動的影響,給予大承氣湯後,十二指腸平滑肌收縮幅度、頻率和張力明顯增加,提示其有促進腸平滑肌運動作用。
總結
三承氣,即知大、小、調胃,三方有何異用,當加辨別。臨證中見痞、滿、燥、實、堅俱全者,投服大承氣;燥、實、堅而不痞滿者,調胃承氣湯;痞、滿、實而不燥堅者,小承氣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