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一河、兩道、三區」:北京發布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

2020-12-11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記者關桂峰、李嘉瑞)記者5日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和《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已於5日通過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省部際聯席會議審議。規劃提出構建「一河、兩道、三區」的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形成貫通、便捷的大運河綠道系統,確保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北運河通州段實現遊船通航。

規劃和行動計劃從2025、2035、2050年三個階段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中長期目標進行了安排,要求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對城市功能空間的組織和優化作用,以大運河為軸線,集中以疏解整治促提升,貫通健康休閒綠道,提升部分河段遊船航道品質,以大運河文化資源密集地區為重點,擦亮沿線的「珍珠」,大尺度布局文化、生態空間,以線串珠、以珠帶面,構建「一河、兩道、三區」的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

「一河」即以大運河北京段為軸線,組織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兩道」即全線濱河綠道和重點遊船通航河道。「三區」即運河文化展示區、運河生態景觀區和疏解整治提升區。

此外,規劃提出加快規劃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把握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謀劃大運河沿線區域發展,建設魅力運河、美麗運河、多彩運河和協同運河。

相關焦點

  • 推動新時代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創新性發展——《大運河...
    2018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大運河推選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年度優秀案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為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指明了方向。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通州區調研時指出:「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底基本建成
    《方案》要求,要修訂製定法律法規,推動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理念入法入規;要按照多規合一要求,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分別編制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要協調推進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系統推進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重點基礎工程建設;要完善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構建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分級管理、分段負責的工作格局,強化頂層設計、跨區域統籌協調
  • 大運河(紹興段)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芻議
    該街區是紹興古城街河布局的典型代表。大運河自西向東穿過街區。街區內有稽山河和都泗河兩條河道,成丁字形。八字橋水街為「一河兩街」的代表,沿河水街用石板鋪地,沿岸每隔十餘米便有石階下水,原先為上下船之碼頭,極富水鄉的特色情趣。古樸的八字橋與河道兩旁恬淡素雅的民居十分協調。廣寧橋水街為「一街一河」(「前街後河」)和「有河無街」的代表。
  • 擦亮金名片:八省市如何謀劃大運河文化帶?
    北京:「一河、兩道、三區」發展格局 大運河北京段全長82公裡,橫跨昌平、海澱、西城、東城、朝陽、通州六區,沿線文物等級高、分布密集、時代跨度長、類型豐富,既是明清北京城連接西北部園林的紐帶,也是古代中國連接南北方的大動脈,如今還是連接北京中心城與副中心的樞紐。
  • 共同保護,讓大運河歷史文化「經典永流傳」
    同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為整體保護這些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江蘇省先後成立了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編制了《江蘇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明確大運河江蘇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總體要求;組建了省級重點智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匯聚全國專家提供智力支撐和學理支持……經過一番探索,在大運河歷史文化合理利用方面,揚州市在5年前就已利用三灣原有運河溼地資源,通過搬遷企業
  • 聚「難」問如「實」答 為保護利用好大運河「問診開方」​——市...
    接下來,市園文局會在三個方面持之以恆地開展工作:一是加大力量深入挖掘研究運河歷史文化。二是維護好大運河廟會、大運河文化論壇、大運河遺產周等品牌活動。三是全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將杭州運河打造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杆區、生態文明示範區、休閒旅遊首推地。市人大代表周慶九問:在「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中,如何做好統籌和規劃,加強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和管理?
  • 打造長城旅遊新線路,十個關鍵詞看懂北京文化中心怎麼建
    關鍵詞1總體框架「一核一城三帶兩區」《規劃》提出,北京將按照「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總體框架打造全國文化中心,「一核」是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一城」是指北京老城,「三帶」是指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兩區」是指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
  • 北京:大運河文化帶文物將列清單分級保護
    北京市將對大運河相關的文化遺存和歷史文物列出清單,分類分級保護,並把疏解整治與文化保護傳承結合起來,確定修復提升的內涵標準,規劃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產業帶。  近日,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舉行第一次會議,對工作提出上述要求。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組正在研究編制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五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 河北省大運河文物保護管理培訓班在石家莊舉辦
    12月2日至3日,河北省大運河文物保護管理培訓班在石家莊舉辦。來自大運河沿線5個設區市文物(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大運河沿線縣(區)文物部門及相關省直文博單位30餘人參加了培訓。河北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立方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
  • 分規詳繪「三城一區」高質量發展臉譜
    「臉譜」之口鼻:構建大尺度生態空間北京青年報記者詳細梳理分區規劃注意到,「三城一區」大尺度生態空間的構建有如臉譜的「口鼻」保證城市肌體的吐故納新與循環。其底色就是「綠」,其特點就是「自然舒適」,其內容就是山水田湖林草的統籌利用。
  • 大運河可不等於京杭大運河 通州運河號子為啥成北京文化符號?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成了全世界認可的中國寶藏。然而,時至今日,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文化遺產點還存在很多模糊的認知。比如,這條世界文化遺產的大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嗎?北京域內的大運河文化帶有哪些遺產點有待保護和挖掘?與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有哪些?
  • 河南大運河迎新規劃!鄭州、洛陽、開封,將成為運河示範城市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鄧萬裡/圖1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簡稱《規劃》),河南大運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規劃》實施期為2020-2035年,遠期展望到2050年。其中,到2025年,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全面保護,大運河水量保證率進一步提高,實現適宜河段旅遊通航生態空間布局基本形成,河湖水質明顯改善,大運河旅遊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改善,一批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和大運河統一品牌基本形成。
  • 黃河、大運河、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這樣建
    印發《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山東省 「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總體規劃》《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等。 通過抓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山東推動黃河、大運河、齊長城項目列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項目和省「十四五」規劃、新舊動能轉換重點。
  • 三大國家文化公園都建在哪?
    這樣幾個關鍵點可以幫助理解:整合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實施公園化管理運營,實現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學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公共文化載體,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應對國家文化公園實施公園化的管理運營,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文化載體。
  • 北京:一核一城三帶兩區 打造全國文化中心
    即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著力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  人代會期間,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建設好發展好全國文化中心的任務,代表們獻言獻策。
  • ...公園的空間規劃創新實踐——以《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研討活動參與單位: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梅耀林、姚秀利、劉志超、索超)《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是國內首個編制完成的省級國家文化公園專項規劃,開創性探索了國家文化公園空間規劃範式與實施路徑,為大運河沿線兄弟省份,以及長徵、長城、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編制提供了經驗借鑑。
  •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四大戰略」相互融通
    6月6日,由北京物資學院、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秘書處主辦,北京物資學院大運河研究院承辦的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成立一周年成果發布暨大運河智庫觀察家觀察員60人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理事長、中國大運河智庫60人論壇總召集人之一的王佳寧教授在會上介紹,由京杭、隋唐、浙東運河三個維度共同組成的中國大運河,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等六省兩市,他表示,「在中辦、國辦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之際,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基本態勢進行五項評估和研判六大趨勢,是大運河智庫的研究成果在國內的率先首發。
  • 加強運河遺產後續保護尋求保護利用最佳平衡點
    要求大運河沿線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建立相應的領導協調機制,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辦法;各級各部門要按照《辦法》規定,加快實施大運河遺產保護、展示和環境整治工程;市文化、水利、環保、國土等相關部門要加大巡視和執法力度,對違反《辦法》有關規定的要及時糾正,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等處罰,造成重大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加大對《辦法》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保護大運河遺產的理念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文化引領,讓千年運河煥發新生機當下,北京市正聚焦「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總體布局,打造全國文化中心。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
  • 大運河立法保護向全國輸出「杭州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曾提出:「把運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時代特徵、杭州特色的景觀河、生態河、人文河,真正成為『人民的運河』、『遊客的運河』。」近年來,杭州秉持「還河於民」的理念,深化大運河保護管理,推動大運河活化利用,把大運河真正打造成為「人民的運河」。疾風知勁草,砥礪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