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不參加音樂節目?鄭鈞:「大環境不一樣了。所有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榜上的歌,十首裡面有九首聽不下去。原來的概念,歌是有生命力的。我們原來最早的時候做排行榜,做電臺,這個歌是誰唱的都不知道,但這歌好聽就會火。但現在是周圍的人告訴你這個東西很火,是因為這個人很火,然後他們就認為這個歌也應該火。它雖然火,但我一聽,這就是屎啊,所以現在好壞的標準已經沒了,沒意思了。」
這是中國好舌頭華少在採訪搖滾歌手鄭鈞時說道,
他說現在的榜單音樂都是屎,
結果
誰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我們來看一下鄭鈞在《我是唱作人》裡的表現
第一期《刀》
這不是各位想像中鋒利的「刀」,它是被生活刻畫出來的刀
這是一首在搖滾主線串聯下,Ambient Music融合Gospel的作品。
這其中,搖滾只是框架,具體填充的內容才是重點。
歌曲開場就有極具氛圍效應的電子音色,樂隊樂器進入後,依然是遵循著氛圍化的邏輯,而鄭鈞的人聲呈現,綿長且遼闊,同步在適配這般氛圍感。
第二期《低空飛行》
當鄭鈞手扶這麥克風架的時候你就知道鄭老師要唱情歌了
《低空飛行》,期間最搖滾化的表現就是「撕裂」聲帶的唱法,Bridge部分轉調後段落更有「嘶吼」的輸出。
不過就整體而言,《低空飛行》的重點其實是呈現出Funk律動,也就說,更偏向於「跳舞」的感覺,營造出了Party化的娛樂氛圍,同時還通過和聲Backing來增添出人聲的飽和度跟圓潤感,聽感相當舒適,
這就是陳粒所評論的「讓人放鬆但是又很有力量」。
第三期《我--算什麼》
開場吉他Riff,極具Grunge時代意味。
但跟隨歌曲發展而來的是清晰的Pop範式。
我感受到的是,這首歌曲沒有刻意去製造「炸場」陣仗,它有意識在保證可聽性跟入耳度,蘇運瑩所講的「中間有幾句旋律特別好聽」就是這個意思。
GAI周延當場的反饋頗具代表性,「還是鄭老師的風格嗎?」這就是當你按照常規搖滾形態來套疊時會自然發出的疑問,它太不搖滾了,至少沒有強求搖滾的效果。
他一直都是他,從來沒有因為成為了別人口中的「老炮」而改變過什麼。
這個舞臺上,有的帶來新潮時尚,有的帶來另類異質,而他帶來的是我們最熟識的「生活」。
他也並不死板乏味,他能以自己Old School的方式讓後輩們稱讚,甚至是羨慕。蘇運瑩就表達:「希望我們到了就是再長一點年紀的時候……也像鄭鈞大哥這樣子在臺上盡情地玩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