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德文化丨書香-《論語·公冶長第五》研習報告039(2)

2022-01-06 裡德文化

     親愛的悅友們,大家好!現在是裡德文化為大家轉述《論語•公冶長第五》研習報告039的時間。歡迎您與裡德的我們一起學習共振,教學相長!

     我們現在跟很多人在一起也都有這種談話,你以後有什麼打算?人生的座右銘是什麼?長輩關懷晚輩時常常會有這種談話。這倆學生一文一武,子路有功夫是赳赳武夫,聽到老師問即刻搶先回答。他的性格非常可愛,聞風而動,一聽到問題即刻就說出來,這是他的行事風格,他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車馬、輕裘都是自己所擁有的財物,「與朋友共」與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共享。這是一點都不自私,即便用壞了,毫無遺憾再來置辦,跟朋友共享自己的財物。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出子路真的仗義輕財,對於物質上一點也不吝嗇,自己的就是同學朋友所共同擁有的。這個地方也要注意到一個細節,與朋友共享自己所擁有的。我們知道中國的倫常大道五倫關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最後才是朋友。既然物質上與朋友互通有無,共享所擁有的物質條件,那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會不會有所匱乏呢?不可能!能與朋友共享所有,那肯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也照顧得非常妥當。

     子路是一個很孝順的人,我們在《二十四孝》裡看到,他母親在世時他還不發達,到很遠的地方換一點米回來供養老母親。後來自己發達了,有吃有喝的了,每每吃到好吃的他都不忍下咽,想到母親在世時沒吃過這麼好的東西,慚愧母親在世時供養不了這麼好的食物。說一個人有孝心、有孝道,到了外面必然忠信,有孝必有忠,有悌必有信,忠信與孝悌是一體。他說願自己擁有的車馬、輕裘等物質條件,可以毫無條件與朋友共同擁有,即便用舊了也沒有問題,毫無怨言,這是他在物質方面仗義疏財。

     顏淵接著說「願無伐善,無施勞」,這是非常高的境界,什麼叫伐善?「伐」是矜誇,「善」是自己的德行、能力、長處、優點。伐善是以自己所擅長的在別人面前誇耀,端著架子趾高氣昂,以為了不起。有一些傲慢、自視清高或者把自己高高掛起,這都是伐善的表現。什麼叫施勞?施有誇大之意,勞是付出、貢獻。無施勞,即便自己有付出、貢獻也不會面有德色。伐善、施勞都是個人內心的不自覺展現。無伐善、無施勞,即便自己很好也不能知足,學無止境,沒有成聖成賢之前,上面都有很多的空間要進步、提升。人有伐善、施勞之心,想要再進步就不可能了。

  

     又到了我們說再見的時候,讓我們一起每天每天每一天端身正坐,挺胸收腹,氣沉丹田,有感情大聲朗讀《論語·公冶長第五》原著及研習報告,願悅友們在讀書中明事理、修自身、安靜心,達成回歸自身、回歸自心、回歸自性,成為心裏面真正幸福的有德行的人,並且以己推人,進而實現書香家庭。

研習報告未完待續,明日繼續更新……

相關焦點

  • 《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13: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每日一句論語#專欄的第 102 篇文章大家好,歡迎打開#每日一句論語#專欄,每天花5分鐘一起學論語,受益每一天!《論語》一書中言及人性與天道的內容確實不多,孔子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現實精神和實際行為結果,對於人性和天道採取存而不述的態度,僅僅是示之以端,想要學生深造而自得。
  • 《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每日一句論語#專欄的第 115 篇文章大家好,歡迎打開#每日一句論語#專欄,每天花5分鐘一起學論語,受益每一天!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 公冶長的「鳥語」之謎
    雖然沒有記在正史中,但在《論語》中留下了痕跡。 (一)鳥語功能的由來我看到公冶長懂鳥語的功能,不是生來就顯現的。他家裡很窮,從小上山砍柴,吃野果子,他生性純樸,思想單純,在山林間出世忘塵,接近出世修行的狀態,先天的功能才慢慢顯現出來了,自然就懂了鳥語。
  • ––《論語•公冶長》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2021/1/27第641期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公冶非罪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公冶非罪,形容無辜蒙冤或入獄。出自: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公冶長非罪也。」公冶非罪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無辜蒙冤。公冶非罪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公冶非罪(gōng yě fēi zuì)成語釋義:形容無辜蒙冤或入獄成語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公冶長非罪也。」
  • 論語必背精選之公冶長篇
    一起來背誦論語精選吧 後浪◎論語必背(十五)公冶長篇因首章所論人物為公冶長故名《公冶長》本章共二十八章。該篇主要記載了孔子對古今人物賢愚得失的評論。因首章所論人物為公冶長,故名《公冶長》。論語一書中言及人性與天道的確實不多,孔子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現實精神,對於人性和天道採取存而不述的態度,僅僅是示之以端,想要學生深造而自得。5.16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 【論語2·17】子路慘死是因為沒聽孔子的教誨
    《論語》是一本什麼書儒家學問有三個完整的體系,這個答案明確地寫在《論語》中。公冶長篇第十三章有,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一章告訴我們,孔子的學問有「人道學」「性命學」和「天道學」三大完整的體系。《論語》是講君子之道,教給我們如何做人的。
  • 方城縣讀書會學習分享專題系列之三十三四 ——輪流領讀公冶長第五 分享為什麼要大聲讀書
    孩子們爭前恐後,展示讀經才華,輪流復讀《論語》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裡仁第四1遍,領讀《論語·公冶長第五》10遍,並有老師分享「什麼要大聲讀書」。為什麼要大聲讀書?早、 午、 晚讀時,有人大聲誦讀、有人小聲讀、有人在默讀。千恣百態,效果各異。現擇名人巨匠、 成功人士對大聲讀書的心得教育後生,望領悟實施。一是可以提高專注的程度。
  • 於庭讀《論語·雍也第六》
    2、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4、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 「公告」【桂林站】上河文化讀經教育師資研習會公告(2017.10.13-10.15)
    如今,讀經學堂和幼兒園、讀經推廣機構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中國文化顯現復興氣象,令人欣喜。然而,由於讀經教育師資的緊缺,讀經教育志業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為解決這一難題,更深廣的推動讀經志業,上河書院在全國開展讀經教育研習會,歡迎有志之士參加交流,共同進展!
  • 論語大義(崔栢滔)公冶長篇 第一章
    我們知道,經史合參,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方法,經的內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原理;而傳統史籍記載的多是歷史人物的功過得失,這就實質上為後人提供了應用經的原理點評歷史人物事件的經典案例。《論語》布局謀篇,已經蘊含此義,完全是這一方法的縮影,所謂具體而微者。
  • 《論語通解》:在涓涓細流的文字中浸潤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當今許多學人,包括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些自詡是中國傳統文化學者的人,甚至包括一些出版過幾本有關孔子思想言行書籍的人,都或多或少以個人偏見誤會、誤解、誤讀了孔子及《論語》。究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孔子及其弟子是「修之於身,其德乃真」,所說即所行,而今天的一些學者常常所說非所行,甚至學術的表達和真實的行為毫不相干,這就不能理解孔子「天人本一」的覺悟境界。
  • 論語|公冶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如果大家去過印度、埃及這樣一些歷史比較悠久、古代文化保存的時間比較長的一些國家,都會看到等級、層級的影子,有的等級非常森嚴,比如現在的印度還有婆羅門的種性之別。       再比方說英國女王,對於很多國家來說,她就是精神上的引領和象徵,有點類似於宗教的教皇。      英國有一個伊頓公學,是培養貴族的學堂。
  • 論語心讀·公冶長5.5 仁者不佞
    ▲《論語心讀》每日一章,點擊上方 柳恩銘博士 同步分享!
  • 論語和四書都是孔子撰寫的嗎?孔子是如何看待「男尊女卑」的?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論語·公冶長》這一章記載孔子選女婿的故事。隻言片語,記載很不完整。因而看起來頗為奇怪,好像孔子專門挑了個在押的犯人做女婿。別人用結婚衝喜,祈求疾病痊癒;孔子用嫁女表明態度,支持公冶長,幫助公冶長早日重獲自由。
  • 《論語譯註》---中國文明網
    《論語譯註》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一、 圖書內容簡介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向以注釋準確、譯註平實著稱,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有盛譽。  《論語》系名家力作,楊伯峻先生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精確細緻的注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注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不但給專業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線索,更便於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文》,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  二、 作者簡介  楊伯峻(1909~1992),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著名語言學家。
  • 《論語譯註》
    《論語譯註》 發表時間:2012-02-01   來源:中國文明網《論語譯註》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一、 圖書內容簡介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向以注釋準確、譯註平實著稱
  • 論語中這一典故特地說他
    這個人就叫公冶長,是山東魯國人,後來成為了諸城人,不僅僅是孔子得意的學生,還是孔子的女婿,後來的一生中都專門治學,從來沒有踏入過仕途。據歷史上所記載,這位公冶長十分聰明,最令人覺得驚嘆無比的就是他竟然能精通鳥語!
  • 這五十個日常應用的成語,都出自《論語》
    《論語》是四書五經之一,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是兩千年來讀書求學的必修課程,雖然僅僅一萬兩千字,但出自《論語》的成語竟達數百個之多,即使你沒讀過《論語》,但這些成語,你肯定很多都聽過、見過。下面我們就列舉五十個出自《論語》的日常成語:一,朝聞夕死。
  • 文禮書院|經典幼兒園師資研習會(廣西玉林 )公告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同時,各級政府發文大力推廣經典文化進校園,讓孩子們從小就能夠接觸經典,親近聖賢。2017年9月,文禮書院教育事業部正式邁出推動讀經教育重回體制的步伐,期望推動包括幼兒園、小學等在內的體制學校全面融入經典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