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每日一句論語#專欄的第 115 篇文章
大家好,歡迎打開#每日一句論語#專欄,
每天花5分鐘一起學論語,受益每一天!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原文】
顏淵、季路侍①。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②,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③。」
【注釋】
①季路:即子路。
②伐善:誇耀功勞。伐,誇耀。
③懷:關懷,照顧。
【譯文】
顏淵、季路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為什麼不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說:「我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穿的衣服,和朋友們共同使用,即使用壞了也不遺憾。」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宣揚自己的功勞。」子路說:「我們想聽聽老師的志向。」孔子說:「我願意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間相互信任,年少的人得到關懷。」
【解讀】
本章主要是師徒三人關於志向的談話,且三人的志向各有不同。概括起來,可以說子路的志向是「義者之志」;顏回的志向是「謙者之志」,而孔子的志向則是「仁者之志」。他們的志向,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相同之處在於,三人的志向都是積極向善、有益於社會大眾的高尚志向;不同之處在於,三人的志向有高低深淺之分。
子路性情豪爽,講義氣,熱衷於幫助別人,願意與朋友分享的財富物質。但他的修為尚處在「舍物」層面。而顏回的志向修養顯然要比子路深,他已經擺脫了身外之物的束縛,進入到內在心志的修養上,到達「舍己」的層次。志向最高遠的是孔子,他的修養已經超越了「外物」和「自我」兩個層面,達到了泛愛無私的仁道境界。
不管怎麼樣,這三個層次的志向都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鑑和學習,有了志向才能為他人、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益處和價值。
溫馨提示
—END—
《《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23: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24: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25: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多元思維模型#專欄
《如何建立多元思維模型,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人生效率?》
《如何運用「複利思維」投資你的人生,徹底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刻意練習,很多牛人都在使用的最高效訓練方法》
#思維偏誤#專欄
《倖存者偏誤:成功是偶然的,失敗則是必然和普遍的》
《芒格:避免「司機知識」,成為擁有「真知識」的人!》
《確認偏誤:誰都別想說服我,除了我自己》
#自品牌#專欄
《自媒體時代: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把24小時變成48小時用的時間管理法》
《讓你事半功倍的目標管理方法》
#其他#專欄
《跑步近十年的我,為什麼不提倡「夜跑」?》
《只有認知不足的人,才會說「讀書無用」》
《寫作是人人都需要的底層能力》
陳小劍,自律者、晨型人、多元思維模型踐行者、終身學習者
幫助提升個人認知水平和人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