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同治興中原:四水同治 系統解決新老水問題

2021-02-08 水興中原

  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系統觀念,聚焦新老水問題,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實行統籌治理,實施四水同治戰略,建設起一批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興利除害統籌治理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

  河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2018年12月召開四水同治動員大會,剖析新老水問題,指出我省水資源不足是突出短板,水生態退化是潛在威脅,水環境汙染是最大心病,水災害多發是嚴重危害,提出四水同治,統籌治理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

  會議指出,實施四水同治,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是搶抓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機遇的有效抓手。

  為了推動四水同治,河南省成立了高規格的四水同治領導小組,各地也相繼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謀劃四水同治項目,推動項目實施。2019年,全省開工建設四水同治項目649個,完成投資671.4億元,較2018年翻了一番。

  河南省委省政府實施四水同治,並決定啟動十項重大水利工程,力爭用3至5年時間,把「嚴重缺水地區」的帽子徹底摘掉。通過四水同治,河南省最終將建成系統完備、豐枯調劑、循環暢通、多源互補、安全高效、清水綠岸的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網絡。

  河南省實施「四水同治」加快水利現代化步伐的做法,受到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通報表揚,成為國務院辦公廳向水利部推薦的兩個典型經驗之一。

  迎難而上強力推動

  進入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省委、省政府把四水同治作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有力抓手,搶抓國家「兩新一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重大機遇,迎難而上,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實現了新突破。

  今年5月9日,省委、省政府組織召開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灌區工程暨2020年度四水同治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並講話。22個項目集中開工,標誌著今年我省重大水利基礎設施掀起了新一輪建設熱潮。

  勠力同心,強力推動。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局、文物局等相關部門把四水同治列入重點工作,主要領導親自安排,分管領導具體落實。鄭州、洛陽、平頂山、焦作、信陽、駐馬店等市的黨政主要領導親自研究謀劃、親自動員部署,有力推動了四水同治工作的全面開展。

  加強協調,狠抓落實。河南省四水同治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協調會、調度會,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具體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工作檯帳,明確責任單位,倒排工期,逐月通報。制定了考核辦法,開展了年度考核。省直有關單位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溝通協調,對重點水利工程採取聯審聯批、預審預批等措施,加快了項目審批進度。各市、縣通過召開觀摩會、推進會、現場辦公會等多種形式,破解難題,推進落實。

     河南省集中力量,卡緊節點,科學組織,十大水利工程提前1個月完成了本年度投資任務。截至今年11月底,十大水利工程已開工9項,累計完成投資135.97億元,佔總投資的39.9%;2020年度下達投資計劃118.89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21.17億元,佔年度下達投資計劃的101.9%;全省四水同治項目累計開工828個,開工率98.9%,年度完成投資943.40億元,投資完成率100.7%。

  生態改善潤澤民生

  12月3日至4日,2020年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進會在洛陽召開,與會代表來到伊洛之濱,只見河暢水清,野鴨戲水,鷺鳥翩翩。

  河南省各地對流域內實行綜合治理,標本兼治,水生態、水環境顯著提升。

  全省各地加強生態廊道建設,完成黃河生態廊道建設120公裡、7.04萬畝,淮河生態廊道建設171.9公裡、4.19萬畝。治理水土流失,全省新增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等各類造林118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到2417平方公裡。治理地下水超採,壓採地下水達5.4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為賈魯河、白河、衛河等河流生態補水23億多立方米。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323處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四大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超過70%。賈魯河、伊洛河、湛河、大沙河等一批河流、湖泊、溼地水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臨水而居,成為各地群眾幸福生活的標誌。

  水利工程,潤澤民生。近兩年,河南省新開工建設南水北調供水工程11項,擴大供水量19285萬立方米,累計供水超過117億立方米,佔中線全部用水量的36%,受益人口2300多萬。小浪底南岸灌區、北岸灌區和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3項引黃工程加快推進。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農村居民集中供水率達到93%,自來水普及率91%。積極探索「規模化、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農村供水「四化」新模式,在兩個省轄市和21個縣開展試點,計劃2022年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惠及1200多萬農村居民;河南省探索農村供水「四化」新路徑、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做法,前不久受到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乘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東風,我省上下正在持續深入推進四水同治,讓造福人民的河湖永遠在中原大地幸福流淌。


相關焦點

  • 「四水同治」的河南探索
    河南日報記者聶冬晗攝□河南日報記者高長嶺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通報了在第五次大督查中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我省有5項典型經驗受到通報表揚,其中我省「實施『四水同治』,加快水利現代化步伐」這一典型經驗名列榜首。什麼是「四水同治」?我省為何要實施「四水同治」?如何實施「四水同治」?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
  • 河南南召:「四水同治」潤山城
    為破解守著金碗要飯吃的困局,河南省水利廳把南召縣作為定向幫扶單位和試點單位,結合南召自然生態條件,因地制宜,把脈問診,開出良方,堅持以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為抓手,以引江濟淮、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衛河治理等十項省重大水利工程為引領,徹底改善南召水生態環境面貌,構建出水清安瀾、人水和諧的生態新格局。
  • 河南:推進「四水同治」打造親水樂水新家園
    新華網鄭州4月14日電(睢媛媛 國立傑 彭可)黑臭水體整治,人工溼地建設……河南省新蔡縣通過推進實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項目,正在向「河暢、水清、湖淨、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建設目標邁進。新蔡東湖水庫。
  • 河南省四水同治工作年度任務全面完成 成績亮眼
    12月4日,記者從2020年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進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四水同治工作任務已全面完成。  今年全省共謀劃實施四水同治項目7大類837個,總投資351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36億元。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大力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共排查治理「四亂」問題2094個。賈魯河、伊洛河、湛河、大沙河等一批河流、湖泊、溼地水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再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象。  民生水利更加紮實,新開工建設南水北調供水工程11項,累計供水超過117億立方米,受益人口2300多萬。
  • 徐衣顯在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進...
    12月3日下午至4日上午,2020年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進會議在洛陽召開,通報工作進展,總結交流經驗,分析研判形勢,部署重點任務。省長尹弘出席並講話,副省長武國定出席。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代表我市作典型發言,介紹四水同治焦作經驗。
  • 今年「四水同治」治點啥?河南劃定12項重點任務
    河南日報訊(記者 高長嶺)今年我省「四水同治」要幹哪些工作?4月24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河南省「四水同治」2019年度工作方案,方案明確了我省今年要做的12項重點任務,對編制「四水同治」規劃、開展國家節水行動、推進十大水利工程建設等工作進行了安排,並選定10條河流作為流域生態系統建設試點。
  • 河南省義馬市水利局:「四水同治」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年來,河南省義馬市水利局按照河南省水利廳提出的全面實施「四水同治」戰略,堅持山水林田庫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水利工作,與全市水利改革發展結合起來,以高度的政治擔當、強烈的責任意識、務實的工作作風,奮力開創全市水利工作新局面。
  • 河南寶豐:積極實施「四水同治」 為鄉村振興提供生態保障
    央廣網平頂山12月17日消息(記者王勇生 通訊員柳真真郭亞旭)「這水渠修成後,澆地時再也不用日夜排隊『搶水』了。」12月16日,寶豐縣石橋鎮邢莊村村民邢建立看著眼前剛剛維修完工的三支渠感慨地說。石橋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通過自籌和縣水利部門的支持,投入資金80餘萬,整修渠道3000餘米,全線恢復該渠灌溉和排澇功能,解決了群眾「煩心事」,滋潤了民心。三支渠的修復,只是該鎮實施「四水同治」,改善水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 理財-同治重寶價值怎樣同治重寶價格是多少?
    近幾年古錢幣的市場火熱,同治重寶也逐漸高走。那麼,你知道同治重寶價格是多少錢嗎?同治是清穆宗載淳的年號,同治重寶於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開始鑄行,有當四錢、當五錢、當十錢三種。在關注同治重寶價格是多少之前,先去了解下同治重寶的價值。
  • 張榮華:「中興」之義及「同治中興」命名之非
    《田間文集》卷四《與方爾止論虞山說杜書》批評錢謙益注杜甫詩「新數中興年」「百年垂死中興時」,擅將兩「中」字誤改作去聲,對此舉出數證以明「中」作平聲:「《系傳》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謂《易》作於上古,聖人故稱文王以中古以興也。殷有中宗,唐亦有中宗,皆因先業中衰,而後有中興之號,今作去聲,是何義乎?二宗亦可以去聲稱耶?
  • 盛星醫藥:參術兒康糖漿-既消又補脾胃同治 解決孩子脾胃虛弱問題
    盛星醫藥:參術兒康糖漿-既消又補脾胃同治 解決孩子脾胃虛弱問題 2020-11-30
  • 【每日一書】1065 《同治中興》
    前面說了同治中興的主要成績,確實,它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的許多個「第一次」,尤其考慮到這種成就是在鹹豐朝內外交困的爛攤子基礎上實現的,確實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然而,我們都知道,同治朝所謂的中興,最終沒能讓清朝免於滅亡,在甲午戰爭中跟同時期開始維新的日本正面對抗,更是一敗塗地。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同治中興的表象之下,隱藏著哪些導致未來失敗的隱憂呢?
  • 《同治上江兩縣誌》
    《同治上江兩縣誌》  (清)莫祥芝、甘紹盤 修,汪士鐸等 纂  《同治上江兩縣誌》共有二十八卷及首一卷、附錄一卷。卷首天章、卷一聖澤、卷二大事、卷三山、卷四水、卷五城廟、卷六田賦、卷七食貨、卷八學校、卷九兵、卷十祠祀、卷十一建置、卷十三秩官、卷十四科貢、卷十五列女、卷十六古今人、卷十九忠義、卷二十貞烈、卷二十一名宦、卷二十二鄉賢、卷二十三忠孝義等、卷二十七耆舊二十五為方伎錄,二十六為方外錄,二十七為圖說,二十八為摭佚,附錄一卷為敘錄、商例,首尾合三十卷。
  • 晚清同治中興和改革開放
    在中國近代史上,也有一段長度,廣度,內容和「改革開放」類似的時代,史稱「同治中興」,但在大陸歷史書通常被稱為「洋務運動」,其實同治中興的內容不僅限于洋務運動。讓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段歷史,以期發現一些啟迪!
  • 有人說同治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同治皇帝的死因也是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主要的說法大致有五種:一是「死於天花」;二是「死於梅毒」;三是「死於梅毒與天花的併發症」;四是「死於服毒」;五是「被其母親慈禧害死」。前三種說法是根據一些清宮醫檔分析的結果,這屬於醫學方面的討論,我們就不多說了。
  • 豔麗斑斕 奢華秀雅——清同治官窯精品瓷器賞析
    清同治粉彩花鳥紋繡墩清同治 粉彩百蝶紋扁蓋罐清同治本朝官窯。直口,短頸,溜肩,鼓腹,至底漸收,圈足,底心內以礬紅彩書「大清同治年制」四字礬紅楷書款。滿腹以百蝶紋飾作為主題,畫工流暢,栩栩如生,器蓋亦復如是。該器特別的是,形狀不是常見的圓體罐,而是較為少見的扁體罐,器身截面呈橢圓形,觀其形態有如青銅器造型一般,可能與清末金石學的興盛息息相關,是一件難得一見的異形蓋罐。
  • 廣東名中醫許學猛:治骨更治心 人病要同治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院長許學猛認為,醫生不能僅僅停留在解決病痛本身,還要深層次地解決疾病的根源,使患者的軀體、心理、思想三方面都健康,實現人病同治。  1987年工作以來,從醫初期,許學猛與大部分醫生一樣片面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若病人骨頭有問題,就直接通過影像檢查發現形態問題,從骨論治;經過不斷實踐後,許學猛發現骨骼/關節外圍是筋和肉,筋肉起著保護、替代的功能,其作用非常重要,很多慢性骨病的發病與骨骼周邊筋肉組織功能異常有關,因此,需要「肌骨同治」。
  • 幼年的同治小皇帝,很天真很搞笑!
    何況兒童小皇帝同治看著就噁心,動動筷子,做做樣子,根本就沒有吃。好不容易這個樣子做完了,離正常的吃飯還很遠呢!因為過年嘛!所有皇帝和大臣們就一起歡慶啊!百官都要上朝,一個比一個都要搶著對皇帝說吉利的話,這對於皇帝來說,又是長達四五個小時的長篇表演,折騰來、折騰去,兒童小皇帝同治早就餓得死去活來。
  • 高波 | 晚清京師政治中「同治」話語的形成與變異(下)
    由此,他將得自「同治」之政的經驗系統化為對康乾家法的理論性批判,並進而準定整個中國古代政治。 而另一方面,「元祐」話語在民國時期仍作為「低音」存在於一部分知識分子中。蔣琦齡:《進中興十二策疏》,《空青水碧齋詩文集》上冊,廣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頁。[28] 蔣琦齡:《進中興十二策疏》,《空青水碧齋詩文集》上冊,第27頁。[29] 蔣琦齡:《進中興十二策疏》,《空青水碧齋詩文集》上冊,第31頁。[30] 蔣琦齡:《進中興十二策疏》,《空青水碧齋詩文集》上冊,第43頁。
  • 同治通寶寶雲局鑄錢淺談
    從筆者收藏的實物來看,雲南寶雲局鑄造的同治通寶,主要有平錢和當十兩種:其中平錢的面文書寫風格大同小異,外形上有大小樣之分。大樣的直徑25毫米左右,厚1毫米,重量在3.2~4.5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