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名中醫許學猛:治骨更治心 人病要同治

2020-12-20 廣東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9月29日電 題:廣東名中醫許學猛:治骨更治心 人病要同治

  作者 蔡敏婕

  「中醫講求『天人合一』,在治病中注重將醫理與常理相融合,預防和治療相結合,心病和身病一起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院長許學猛認為,醫生不能僅僅停留在解決病痛本身,還要深層次地解決疾病的根源,使患者的軀體、心理、思想三方面都健康,實現人病同治。

名中醫許學猛 蘇嘉軒 攝

  作為國家中醫藥局重點專科「骨傷科」學術帶頭人,許學猛在治療頸椎病、腰腿痛、四肢骨關節病等方面創立「骨筋肉並重」理論,他認為骨骼/關節周邊筋肉組織的退變,對脊柱、四肢骨關節病的發生、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長期姿勢不良加之缺乏運動是最常見的病因。

  1987年工作以來,從醫初期,許學猛與大部分醫生一樣片面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若病人骨頭有問題,就直接通過影像檢查發現形態問題,從骨論治;經過不斷實踐後,許學猛發現骨骼/關節外圍是筋和肉,筋肉起著保護、替代的功能,其作用非常重要,很多慢性骨病的發病與骨骼周邊筋肉組織功能異常有關,因此,需要「肌骨同治」。

名中醫許學猛 蘇嘉軒 攝

  在「骨筋肉並重」學術思想指導下,許學猛開展「中藥痛點穴位注射」「小針刀微創松筋」等特色療法。此外,他還研製出新型的專利骨科下肢側臥位手術牽引架,能縮短髖部骨折手術一半的時間,同時減少手術出血。運用這種技術,提高很多80歲以上老人髖骨手術的成功率。

  身心疾病都要治,心理疾病更重要。「中醫治病講究『辨證施治』,不能孤立地『就病論病』,要系統地提出解決方案,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從醫近三十餘載,除了「骨筋肉並重」的學術思想,許學猛還創新出「肌骨心同治療法」,即在精神上幫助病人認知心理問題,找回健康快樂,「很多病人表面上是頸椎痛、腰腿痛,實際上他的心理問題更嚴重,存在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名中醫許學猛 蘇嘉軒 攝

  「例如病人有認知障礙或睡眠障礙,就會放大軀體的不舒服。醫生首先要安撫、鼓勵病人,那麼患者也會有信心,再配合飲食、藥物和運動等治療,能幫助患者走出困境」。許學猛稱。

  在2018年舉行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上,粵港澳三地代表共同啟動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項目並舉行籤約儀式,其中便包括粵港澳大灣區肌骨同治傳承與創新科學研究項目。

名中醫許學猛 蘇嘉軒 攝

  上述項目由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羅守輝骨與關節疾病轉化醫學研究所三方共同開展「肌骨同治」理論和技術的深化研究,並在粵港澳大灣區加大傳承與推廣運用;聯合開展「肌骨同治」筋肉組織機能客觀評價體系研究工作,完善脊柱骨關節病中心資料庫,共同發表SCI論文,聯合申請重大課題等。

  許學猛表示,該項目將加強「肌骨同治」學術理論的傳承與推廣,並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肌骨同治學術聯盟,開展多方協同研究和優勢技術推廣;利用先進的前沿專科設備,搭建先進的肌骨機能評價平臺,聯合開展「肌骨同治」基礎深化研究,並聯合中藥創新篩選靶向中藥,研製新藥並推廣應用,加強粵港澳項目及平臺合作,把富有中醫藥特色的「肌骨同治」理論推向世界。(完)    

相關焦點

  • 仁壽中醫獲科室名醫稱號 主張「圓通整體多病同辨同治」
    在中醫診療心腦腎病、不育不孕、骨髓炎、胃腸病、脈管炎、肺氣腫、視神經萎縮等方面有很深造詣。  9月16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家庭與生活報聯合主辦的第六屆「榜樣中國·我心目中的名醫」大型公益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憑藉超高的網絡投票人氣和專家評審的認可,眉山市仁壽縣的中醫師周禮伯從數千名候選醫生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我心目中的十大名醫(中醫科)」獎項。
  • 治未病到底治的是什麼病?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治未病」是什麼意思,「未病」不是「胃病」,更不是某一種病的名稱。最早源自於《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
  • 中醫「治未病」:治未來疾病
    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後防復,中醫「治未病」思想的三個核心層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上大放異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是疫情防控的「五早」原則和關鍵措施,也是「治未病」思想在傳染病防控中的實際運用和體現。過去,不少人對中醫「治未病」不甚了解;如今,很多人通過此方法提高了身體素質和免疫力。
  • 又到「冬病夏治」時
    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深入社區進行冬病夏治知識宣講。王金悅 攝今日,我市迎來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這也標誌著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可以正式開始了。如今,隨著人們對中醫養生的日漸重視,利用三伏天進行三伏貼等「冬病夏治」治療已成許多市民的盛夏標配。
  • 植物神經紊亂臟腑失調中醫六經辨證論治
    中醫以五臟六腑辯證其根本原因。【肝腎辯證】人身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也就是說人的一切活動,都是肝氣升發之後,變幻而為。然而人身之氣根於腎,元氣之根是兩腎之間的命門,肝氣實質上由此而提取,逐步經五臟六腑,上達頭顛,並旁通於四肢百骸。中醫總講乙癸同源,肝腎同治,實質即本於此。許多植物神經紊亂病的病機實質上就是肝氣疏洩失職造成的。
  • 記者體驗「同病同治」 一根手指疼三種診斷治
    在未來的兩年裡,試點工作將對普通外科、呼吸內科等22個專業、112個病種設置「標準流程圖」,「同病同治」可望實現。  與此同時,作為公共醫療的基石,社區醫院離同病同治還有多遠?一天之內,本報記者隨著患者小張,隨機走訪了幾家社區醫院後,發現同一種輕微的外科病症,卻被醫生作出了不同的診斷,其中的治療費用也相差五倍。而在同病不同治的背後,隱藏的是社區醫院的經營困境。
  • 養生要趁熱 冬病夏治從三伏貼開始
    對於普通人來說,三伏天是酷熱難耐,但在中醫看來,三伏天卻是養陽驅寒、治已病、防未病的最好日子。三伏貼是冬病夏治中獨具特色的一種治療方式。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記者從銀川市中醫醫院了解到,今年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治療已經從夏至日開始。
  • 骨髓炎骨結核內外兼治效果好
    王主任:骨髓炎主要指骨與關節感染性疾病,包括骨科手術後感染,皮膚壞死,傷口流膿、流水不癒合,鋼板、髓內針、螺釘等內固定外露,創傷後骨皮缺損,感染性骨不癒合,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滑膜炎等。記者:治療骨髓炎有哪些方法呢?王主任:慢性骨髓炎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中西醫結合,內外兼治」。
  • 劉愛民教授辨證論治銀屑病性關節炎經驗
    表明關節炎的病因病機。《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有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溼;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對認識本病也有指導作用。現代中醫對銀屑病性關節炎論述不多,趙炳南認為本病系風溼毒熱,痺阻經絡所致。
  • 「冬病冬治」正當時 蘇州市中醫醫院「三九貼」正式開貼
    冬至過後便是「數九寒天」,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節,但也是「冬病冬治」的大好時機。蘇州市中醫醫院今年的「三九貼」門診於冬至當天正式啟動,將持續至明年1月16日。「三九貼」立足於三九天「陽始生,陰氣盛」的特點,是對「三伏貼」的有效延續及補充,著重於「冬病冬防」。  蘇州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主任中醫師朱立毅介紹,「三九貼」主要通過選取溫熱藥物製成藥泥敷貼於穴位上,刺激特定穴位,經絡傳導相關臟腑,具有化痰止咳、疏散風寒、健脾補肺、調和臟腑、平衡陰陽等功效,可起到防病治病、強壯機體、調節免疫的作用。
  • 北大博士王福重:中醫是偽科學,根本治不了病,他的理由是什麼?
    講到中醫,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一碗深色發苦的藥汁。想起小時候家裡的老人生病,家裡的人因為熬藥而飄散出淡淡的苦味。不可思議的是,我並不覺得這味道難聞,反而覺得很香,比聞香水更舒服,後來看《紅樓夢》,賈寶玉說「藥香勝花香」,頓時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覺。
  • 中醫辨證論治源流考
    在託名華佗的《中藏經》「論五臟六腑寒熱虛實死生順逆之法」中,有「形證脈氣」說;在唐·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中,也有「證候」一說;在宋·陳無擇的《三因極病證方論》中有:「五科者,脈、病、證、治及其所因」;元·朱丹溪的門人在總結其臨床經驗時,將編寫而成書籍命名為《脈因證治》;明·周之幹的《慎齋遺書》中,出現過「辨證施治」說;清·徐大椿的《傷寒類方》中,出現過「見症施治」說;清·章虛谷在《醫門棒喝·論景嶽書
  • 中醫既然這麼厲害,為何治不好肺癆,癰等病呢?
    醫術好的中醫不多見,醫術好的西醫也不多見,中醫領域至今有太多的未解之謎。 打個比喻。《管子》一書中的內容,應是經商做官者必讀之物。那是幾千年前從事政治工作的人所總結出來的經驗,放在今天,得其道者仍然視如至寶,一點都不過時。《管子》也是一部醫書,它能醫「一國之病」。同樣,《傷寒論》一書,也是幾千年前的人總結出的經驗。是中醫不可不用功研究的一本醫學寶典。 一個治國之病,一個治人之病。
  • 【曙光·便民】2020年曙光醫院「冬病夏治」門診開始預約啦
    「春夏養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是自然界陽氣最為鼎盛的時期,應當蓄養陽氣,激發元陽,疏通經絡,祛邪外出(包括沉伏已久的寒、痰、瘀等病邪),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或者保健身體的目的。所以中醫素有在三伏天集中運用穴位敷貼、針灸等治療方法進行未病先防、冬病夏治的傳統。
  • 冬病夏治,「三伏貼」開貼!
    支氣管炎、哮喘、反覆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虛寒型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風溼性關節痛、骨關節炎、頸腰椎痛、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及亞健康狀態的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貼敷。濟寧市中醫院副院長、針灸科主任醫師王樂榮介紹,冬病夏治「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春夏養陽」原理,順應四時特性的一種「內病外治」傳統療法。
  • 月子病怎麼治除根 中醫月子病怎麼治除根
    月子病怎麼治除根產後在產婦坐月子的期間,由於產婦身體恢復不好,可能會產生一些月子病,產婦在產後得月子病是正常的現象,那麼產後產婦月子病應該怎麼徹底根除呢?產後月子病是在產婦身體虛弱過程中沒有恢復好,在得了月子病以後,產婦一定要根據產婦得了月子病的具體情況,具體的治療,如果可以不用藥,就不要使用藥物治療。產後月子病怎麼治除根很多女性因為在月子期間沒有做好月子,就會使得自身的身體健康,也都是受到嚴重損害,因此對這樣的問題,也的是有著很好改善方法。那麼,月子病怎麼治除根?
  • 中醫不是慢郎中,15個穴位可治好病,快速收藏起來
    很多人都看過中醫,但在大家的普遍認知中,中醫僅僅是開張藥方,見效慢。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陸先生不僅醫身,更治人心,可見中醫療病、療心、療人之功!這些穴位,一分鐘對付失眠、便秘、牙痛、頭痛,不僅能讓你更健康,還能直接告訴你,中醫不是慢郎中!
  • 冬病夏治不可任性 「三伏貼」不是什麼病都能治
    高溫來襲,近年來受市民追捧的「三伏貼」等冬病夏治的熱度也隨之上升。  冬病夏治如何治?中醫專家提醒,「三伏貼」要按照醫囑正確貼敷,切莫自行購買貼敷,也不能不分病種、體質亂治,還必須打消立竿見影的僥倖心理,應根據療效觀察,治療以連續三年為佳。
  • 慢性支氣管炎,這樣治,沒有治不好的
    這個是一穴治咳嗽,治支氣管炎咳嗽也有效,用的是手上的咳喘點。如果你自己實在不會操作,或懶得操作,找家養生館,讓他們照文章裡的方法幫你操作,花的錢肯定比在醫院治療要少得多,且對身體沒有任何傷害,效果卻是槓槓的,新經絡公眾號最後提示,明年新經絡公眾平臺、醫王傳媒等平臺將邀請民間中醫奇人宣兵老師講課,有意者請留意新經絡公眾平臺發布的信息。
  • 老中醫告訴你,治骨先補腎!
    中醫認為,腎主骨。腎與骨的生理關係密切,腎所藏的精,所主的液可以化生骨髓,骨髓可以滋養骨骼,使骨骼強勁有力。腎臟的功能不是為了造尿,腎臟是調節細胞環境穩定性的卓越器官,同時尿是在調節體內代謝過程中廢棄的剩餘物,腎臟影響著內分泌、免疫力調節、生殖、鈣、磷代謝、部分造血及中樞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