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吉他神童」劉嘉卓背後的故事,天才是如何煉成的?(下)

2021-01-09 樂播足球

在我來白銀之前,我對劉嘉卓的基礎判斷,是這個孩子很懂禮貌,但是我有點擔心,我擔心這個孩子有點兒太過拘謹,不善表達。要知道,凡是在某一方面有天賦的人,往往在溝通這個環節上有一定的問題。也的確,最開始我們坐一趟車回白銀的路上,孩子很緊張。我儘量的去讓他放鬆下來,但是他仍然有點緊張——以至於他的緊張帶動了我,我有時候也不知道說什麼。所以當我們來到他家,坐在一個沙發上的時候,我發現他仍然沒有放開。於是我說:彈琴。他霍的站起來衝出客廳,我以為他會拿琴到客廳來,但等了一會兒他過來招呼我:「董叔您來這邊。我就去了他的臥室,然後他就開始彈琴。

坦白講,之前我至少看了他20段視頻。他的所有技藝、意識、天賦,我都能了解,但我知道他缺少表現力。我沒有苛求,因為12歲的孩子,不可能有什麼豐富的表現力——他的人生才剛開始,他的事業僅僅就在這方圓幾十裡地方上。在今天去蘭州機場之前,他最遠只去過一次蘭州。他在第一次和我通電話的時候,我跟他說我暑假想邀請他來北京參加《哈嘍吉他》,他特別高興。他說:「我一直想走出去看看、我一直想去北京。」所以他的人生經歷、他的事業、他的學識,遠遠不支持他在這個年紀有太強的表現力。但是在今天,我坐在他前面,看著他拿著琴彈的時候,我發現他已經不是那個我們在視頻裡看見的他:他有了更多的肢體、有了更多的陶醉、他有了更多的輕重緩急、他知道我在他對面、他知道我一手拿著手機錄像一手還打著節拍,所以,他彈得愈發自如、放鬆。

他爸爸在屋外,後來我才知道,他和我兄弟說:「是不是讓我孩子停下來?因為我知道他一彈起來就停不下來。董老師剛來是不是應該休息一會兒?」我朋友說不用,讓他彈。然後這孩子就很開心地彈了幾首曲子。我聽完就和他說:「最遲今年暑假我在北京給你辦一個專場的演奏會,觀眾不會少於200人。」這孩子聽了,他的眼睛在發亮、在閃爍,釋放著興奮的光芒。我跟他說,我說了我就能做到。我吹過不少的牛逼,裡面有一半是我已經做到的事,還有另外一半是我後來做到的事。

我發現他們家裡的兩個屋子沒有門,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習慣,但是我想如果他的家庭足夠富裕的話,應該是有門的。他的媽媽是一個很樸實的老三線的二代,現在在超市打工,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他的父親三年前辭職,專門在家看著孩子學琴。他的父親在和我通話的時候,之所以在電話裡哭,是因為這孩子10歲開始玩遊戲,有點不專心練琴了——於是他決定辭職回家看著孩子,從那開始他承受著周圍人的冷言冷語。但只有這孩子的父親知道:為了孩子,為了這孩子的天賦不被辜負,為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有人督促,這位父親承受著很多的周圍人的輿論的壓力。所以在那一刻,他在電話裡知道我能夠給這孩子提供一些幫助的時候,這位父親落淚了。

我和這孩子的父母說:「劉爸爸、劉媽媽,只要你們信任我一天,我就把這孩子當成我自己的孩子。我當著媒體採訪的鏡頭我說:我董路,在這個孩子劉嘉卓身上,永遠、Never不會賺一分錢!」我將來能帶給他什麼我不知道。至少我現在能做到的是:

第一,我今年暑假要在北京,找個地方,給他開一場指彈的演奏會,觀眾至少有200人,不賣票;

第二,在今年4月我帶他去北京,進專業的錄音棚,把他最喜歡的10首曲子錄音;

第三,在他的生日的時候,我會把我在日本買的一萬二千塊錢的吉他送給他。

你們看到他在視頻裡彈出美妙的樂章,他用的那把琴1500塊錢。他從沒彈過7000塊錢以上的琴。我們老歌老友樂團的吉他手看了他的視頻,說:「這孩子了不得,一千多塊錢的琴,彈這麼複雜的曲子,手得多疼。」

我相信有很多人想幫他,我也期待有更多人幫他。我不會因為我接觸他早我就拒絕別人幫助他。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你想幫助他,請一定聯繫我。我一定讓你的幫助真正的幫助到這個孩子和這個家庭。

中國人過日子是過孩子,如果劉嘉卓這個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並且有一天能憑藉吉他的才能,不求揚名立萬,可以自給自足,能夠回饋他的父母,我認為這就夠了。但是沒有眾人的幫助,他想實現這些,也是比較艱難。他在的這個地方很小,它能夠接觸到的東西很少。如果他不走出去,不更多地接觸外面的音樂方面的專業的人士,沒有專業人士的提點,沒有更好的環境給他在音樂素養和文化方面的薰陶的話,他走不遠。我不是馬雲王健林,如果我要是現在就把他送到國外,送到他的偶像——最著名的指彈吉他大師託米那裡,讓他指導這個孩子,多少錢都可以。把他培養出來,讓他有一天可以代表著中國的音樂,讓他彈著吉他面對這個世界並展示中國人在音樂方面的才華。

但我現在能做到的,就這三件事。有人問你做這件事到底要幹嘛?我說過,我首先是滿足我自己,直言不諱。因為我覺得這個孩子是好孩子,這個孩子可以成才可以培養,我覺得這個家庭需要幫助。我為此盡一份力,哪怕微不足道,但我很滿足。

往大了說也可以,我希望未來十年十五年,我們持續關注這個孩子,我們看著社會、家庭、學校、專業多重的教育,如何幫助他成長。然後我們可以摸索出一條如何集全力讓這樣有天賦的孩子最終有所成就——因為在偌大的中國,14億人口中有天賦的孩子非常之多!這些孩子的成就也不僅僅成就他們自己,還能成就我們這個社會。

很多有天賦的孩子,最終泯於眾人,所謂傷仲永,為什麼?我們能不能從劉嘉卓身上摸索,如何讓一個有天賦的孩子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並且在專業上做到極致,達到他這個領域的天花板?不管天花板是多高,我們能不能幫助他達到他天賦所及的最高點?這就是我的目的。

這個世界比我有音樂造詣的人、有名有錢的人都是成千上萬。如果我們最終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一個人才,我所做的可能很微小,但總有人要先做。現在像央視、像優酷、像一個手機的發布會都向這孩子發出了邀約。但我跟這孩子的父母建議:「無論如何不能影響學習,無論如何不能耽誤教育。」無論你是在北京,還是白銀,甚至是維也納,你都不能失去在成長過程中的教育。有時候學習和練琴,純粹的互不幹擾是太理想化的了。

知道李延亮嗎?中國目前最有名的吉他手,到現在每天據說還要彈7、8個小時。而現在這個孩子現在每天只能彈兩個多小時。孩子的父親說有一度不想讓孩子念書了,專門練琴。我說不對,要讓孩子接受教育,要讓孩子有正常孩子的生活。有課堂、有老師、有考試、有同學、有打鬧、有努力。當然,在這個前提之下,可以更多地走出去,對孩子是有幫助的。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見到更多的人,特別是音樂方面的老師。這對於他在音樂方面會有極大的幫助。

指彈在中國是小眾,包括我聽他彈,我雖然驚訝他的技藝,但我也有點聽不懂這曲子的意義。要讓我聽五首,可能我還聚精會神;但聽十首我也有點如坐針氈——因為這項藝術畢竟是小眾。實際上中國也有很多指彈的高手,但他們現在都在幹嘛呢?授課、錄音、樂隊伴奏,因為他們不幹這個沒法生存。就是這樣。那未來,小劉怎麼辦呢?我真不知道。

單從市場的因素考量的話,這個孩子的未來是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的。為什麼?這孩子現在如此之火,如果這個孩子的未來是有無數座金山在面前的話,你覺得可能是我第一個來到這裡嗎?

好在最初我想幫助他的時候,沒有什麼競爭者。我可以比較純粹地、獨立地幫助這個孩子。在一段時間內,一個個地實現他的夢想——夢想有大有小,他的夢想就是走出蘭州,我會幫助他實現;走進錄音棚是他的夢想,我會幫他實現;彈一把一萬多的吉他是他的夢想,我會幫他實現;開一場獨奏會是他的夢想,我會幫他實現。再大的夢想,我不確定了。不確定的事我不說。我從來不吹牛逼。我吹過不少的牛逼,裡面有一半是我已經做到的事,還有另外一半是我後來做到的事。

今天他家的親戚問了我第一個問題就是,董老師您看,您對這個孩子的未來有什麼打算?我的回答是,太遠的未來我沒想。想到的就是帶這個孩子去趟北京、帶孩子去錄音棚、帶他見一些老師,讓這個孩子開一場自己的獨奏會。然後我補了最重要的一句話:「我董路,今後無論幹什麼,我在這個孩子身上,我不賺一分錢!」

今天的晚飯是和他們一家的聚餐,那些菜對於我這樣一個走南闖北的吃貨來講,平淡無奇。我也參加過很多聚餐。我覺得今天的晚飯隨處散發的是人性的光芒,每個人的表達都很真誠。無論是微笑還是淚水。無論是理想還是現實,大家相互感染。然後我發現,我們好像不是剛剛見面幾個小時的人,我們仿佛是神交已久。我們和諧相處、真誠地面對。後來我知道,這是因為飯桌上的人,在這一刻放下了心中的防備、懷疑,忐忑、拘謹全都拋棄了。我們都穿著衣服,但在那一刻我們仿佛是坦誠相見。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那麼篤定,每一聲歡笑都那麼美好,每一滴淚水都那麼令人動容,每一滴酒都是甘甜的。

我會告訴我女兒:「這個比你兩歲的哥哥,他有自己的夢想,他為之付諸了努力,他幾乎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來練琴。他為了他的爸爸媽媽未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他想走出去。他想來去哪兒?他要去你天天生活的北京。你所生活的地方,是這個小哥哥夢想。他們家沒有爸爸家大,但這個家庭裡充滿了愛。所以爸爸要幫助這個家庭。我要改變這個孩子。」

無論你做什麼,到了你最終的一天,當你開始回憶你即將過去的一生的時候,你覺得有意義,你做了幾件牛逼的事,你做了有意義的事,這就夠了。而不是渾渾噩噩,隨波逐流。

幫助這個孩子健康成長、幫助這個家庭過上更好的生活,我一個人的力量,坦白講,如果我豁得出去,也足夠。這算我吹一個牛逼。當然有更多的人幫助他更好——如果這孩子真的有一天開了獨奏會,你買票去看,坐在臺下,回想我今天講的故事,你在看這個孩子的彈奏。即使你聽不懂他的曲子,你也能聽懂這個故事了。

記住,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個人,你也永遠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哪個人,但你唯一可能接近的是世界上最努力的那個人。人的天賦有高有低,有天賦不要荒廢。沒天賦怎麼辦?也得活。你我永遠達不到他的水平,我們就不彈琴了嗎?不,我們仍然可以彈。琴只是一個載體,去表達。從技術角度看可能有更高級的表達,但在情感角度上沒有高低之分。帕瓦羅蒂給你唱一首《我的太陽》,和我真愛你你也真愛我,我給你唱一首《我的太陽》,可能我的歌聲更美妙。大多數人沒有天賦,大多數人過的都是普通的生活、掌握普通的技能。普通的Disco我們普通的搖。但是有些人能夠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價值的部分。

如果北京的朋友想見這個孩子,在不久的將來,最遲一個月,你就能見到他——很有禮貌很乖的一個孩子。我今天的故事沒有一句是假話,我希望無論你是認可我的人還是懷疑我的人,請繼續看,請繼續關注這個孩子。

讓時間證明一切。

相關焦點

  • 董路:「吉他神童」劉嘉卓背後的故事,天才是如何煉成的?
    今天下了飛機,然後坐著車過來得時候,我想到了有一座城市,這座城市並不是中國的城市,是阿曼的首都馬斯喀特。2001年,我作為中國隊隨隊的記者,隨著米盧的國家隊,去了阿曼打客場。我從飛機上下來——當時是半夜——我看到的這座城市,只有兩種顏色:白色和黑色。那裡的人們要麼穿著白袍子,要麼穿著黑袍子,所以夜幕之下,月光如水。我感覺很多白色的物體、黑色的物體在我眼前蠕動,這個感覺印象非常之深刻。
  • 「網紅」吉他少年:我不是天才 99.999%是練出來的
    留言引發網友對「天才少年」圍觀。  兩周後,他被知名足球評論員董路接到北京發展。一夜成名,「連劇本都寫不出這些天的奇幻」,世界突然為他打開一扇門。  北京之行像一場夢,劉曉龍夫婦甚至不記得「怎麼來的,也不知道怎麼回去的」。  在北京的賓館裡,每天早上醒來,劉嘉卓的媽媽望著天花板都覺得「不真實」。
  • 「網紅」吉他少年劉嘉卓是誰 劉嘉卓是怎麼紅起來的 資料照片
    ­  7歲的時候,當音樂教師的大伯來家中做客,劉嘉卓給他彈奏了一曲《大海》,大伯很是驚喜,發現劉嘉卓有很好的樂感,便送他一把吉他。很快,劉嘉卓就愛上了吉他彈奏。­  不懂樂理知識,劉嘉卓就在網上下載吉他演奏曲目,摸索著彈奏。劉嘉卓進步得很快,起初彈奏一首曲子要十天半個月,後來用不了多久,就能將陌生的曲子流暢地演奏下來。
  • 劉嘉卓《新的一天》新專輯全國巡演武漢站下周日即將開演!!!
    關於這個在老師辦公室的視頻有個精彩的故事。16年6月1日,是小學六年級的劉嘉卓最後一個兒童節聯歡會。每個同學都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節目,劉嘉卓也背著吉他去了教室。其他同學的唱歌、跳舞都得到了熱烈的掌聲,但是等到劉嘉卓抱著吉他走到講臺中間的時候,臺下同學卻都在自顧自的講話。劉嘉卓硬著頭皮彈了起來,但是越彈越尷尬,到後來他自己都聽不見琴聲了。
  • 10歲男孩辦音樂會、飆英語、說德語,「神童」是怎樣煉成的?
    10歲男孩辦音樂會、飆英語、說德語,「神童」是怎樣煉成的?【導讀】自古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每一位家長關心的頭等大事兒。為了能夠將孩子在培養成才,無數父母殫精竭慮地給孩子創造學習環境,但這真的能如願以償嗎?
  • 首發| 指彈少年-劉嘉卓原創「三連發」獨家報導
    這樣一個泱泱大國,每年指彈音樂會比任何國家都多,潛在消費市場巨大,難道我們沒有一位走向國際的指彈吉他手嗎?嘉卓可能就是這樣的人,從他成為所謂「小網紅」那一天起,就肩負了這個重任。今天(正好是周日嘉卓休息),李校長代表琴友對嘉卓做了一個簡短的採訪(F代表:指彈中國; L代表:劉嘉卓)。
  • 致科研「神童」與「天才」少女——成也「推手」,敗也「推手」
    應該說,《推手》這部電視劇的故事還不錯!該劇講述了職場小白柳青陽通過學習「推手」思想,在眾人的合力幫助下,從太極推手中悟出了人生之道、經商之道,從一個玩世不恭的富二代,變成職場高手的故事 。太極推手從本質上說,它是太極拳獨特的操練方式,它是一種訓練方式。誠然,劇名為推手,當之無愧,深諳精髓。
  • 日寫2000首詩的神童是如何煉成的
    這便是岑某某的荒謬之處:神童一直存在,空手套白狼的成功學演講從未消失,但沒有人能想到,今天,二者竟然能結合——不僅要套白狼,還要把下一代孩子套進去,甚至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整個教育鏈。量產式神童狂歡神童並不罕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神童熱」一波又一波的出現。彼時的特點是,超前學習數理化,低齡考進中科大少年班。
  • 「網紅」吉他少年的音樂世界 拒絕邀約學好文化課
    「網紅少年,吉他男生,你是十中的驕傲,彈起心中的旋律,向著夢想飛行吧!」在甘肅省白銀市第十中學,同學們也都在議論著初一學生劉嘉卓,學校的大屏幕也為學校裡的這位新晉「網紅」喝彩。短短3天,劉嘉卓的微博粉絲增加了3萬多;很多同學慕名而來,找劉嘉卓籤名。  「從沒想到,一下子就很多人知道了我。」13歲的劉嘉卓很驚喜,也有些不知所措。
  • 《天聲王牌》巫啟賢毒舌升級 董路當場翻臉
    本場比賽除了一路披荊斬棘殺出重圍的晉級選手董路、于小彤、隋俊波、遲帥外,還有憑藉超高網絡人氣從「網絡復活區」再次回歸的張一山、羅晉、餘聲。7月29日(周五)21:26安徽衛視《天聲王牌》中,明朗的戰局瞬間風雲突變。
  • 王彬:讓高曉松想砸琴的「吉他少年」是股教育清流
    △「吉他少年」劉嘉卓(資料圖)作者:王彬這幾日,一位吉他少年火了,其彈奏的視頻出現在一些音樂大亨的微博裡,並得到了他們的肯定和讚揚。視頻裡,他彈的吉他不僅僅是熟練,更有著高超的技巧和美妙的音樂,確實令人嘆服。這位吉他少年名字叫劉嘉卓,他在網絡上傳彈吉他的視頻,其實已經有一段歷史了。優酷、騰訊,都有他留下的蹤跡。雖然在短短幾天時間內突然走紅,但他的成功並非偶然,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
  • 被「毀掉」的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智商超群,為何難逃悲劇?
    從少年班的設立,再到對天才兒童的專項研究,關於如何培養天才少年的話題一直絡繹不絕,但關於天才隕落的悲劇也有發生,引發了人們對天才教育問題的反思。 文、編 | Kate
  • 神童難以成材?看看華裔神童陶哲軒是如何被父母養成數學天才?
    長大後的仲永便由神童變成為了一名普通人。又如,數學天才柳智宇,在2006年不僅以滿分摘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還被保送至北京大學;並在畢業前夕獲得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然而,由於他在年幼時沒有得到父母正確的引導教育,他時常感覺到人生孤獨、沒有意義,最後竟然放棄大好前程,選擇出家當和尚了,讓人唏噓不已。
  • 白銀男孩央視展才藝被譽「吉他小王子」
    原標題:白銀男孩央視展才藝被譽「吉他小王子」  劉嘉卓現場表演。視頻截圖  中國甘肅網6月12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薛長明)近日,繼蘭州63中女孩楊雅坤在江蘇衛視《歌聲的翅膀》以一首《誰不說俺家鄉好》獲得好評無數之後,白銀指彈吉他男孩劉嘉卓又登上央視《出彩中國人》,以一段指彈表演《Thunderstruck》再一次震驚全場,更被評委們稱為「高人」、「吉他小王子」。
  • 「神童」背後的焦慮
    1998年,寧鉑還參加了一次央視《實話實說》節目,探討「神童教育」。在節目中,他頻繁搶話筒發言,抨擊「神童教育」。2003年,寧鉑正式離開中科大,出家五臺山研究佛學,「神童」傳奇就此落幕。新中國第一屆少年班,最終為國家提供了一批研究型人才。但令人唏噓的是,當年最炙手可熱的幾名天才少年,最終都歸於平凡。
  • 天才倒下的 背後,有怎樣的故事丨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他是這個天才傳奇的創造者。011898年,小西迪斯出生在美國波士頓。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驚人的智力,被稱為20世紀初的神童。他有多聰明?
  • 用100萬能培養出神童嗎?那些天才為什麼都走下了神壇
    我們太會誇人了,老的叫大師、泰鬥,年輕的叫雄才、鬼才、全才、人才,小的叫神童、 天才。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才高八鬥、出類拔萃,且骨骼清奇,成為萬中無一的那種人。可是在一番努力的培養後,失望的發現,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甚至更差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