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阿姨回家給父親做1次飯,父親要吃7天!為啥一周只回去一次?

2020-12-22 小妹講三農

農村阿姨回家給父親做1次飯,父親要吃7天!為啥一周只回去一次?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很講究的,而且吃東西總是要吃新鮮的,所以對身體有好處。我不知道你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北方和南方的食物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主食。北方人通常吃饅頭,你吃饅頭是每天吃一次,還是一日三餐都吃?

今天我們談論的是一個農村的阿姨,她將每個星期天回家為她父親煮一鍋飯,也就是說,她將蒸一鍋饅頭和蔬菜,供她父親吃一周的時間。

阿姨她有兩個兒子,因為條件有限,她不能每天照顧她的父親。而且阿姨的父親不願意去療養院,沒有辦法只能讓讓他的父親繼續住在他習慣的地方。但是家庭條件很差,阿姨有兩個兒子,她在為兒子照顧孩子,也就是說,她還帶孫子。擔子很重啊,阿姨說她不能每天回家給爸爸做飯,因為她一周只能回去一次。

阿姨在他們的生活中,她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家人離不開她。對於她年邁的父親來說,她只能每個星期天回家為他煮一次飯。她會蒸32個饅頭,然後她的父親在一星期的時間裡會吃將近32個饅頭。

很遺憾地說,因為這個農村的阿姨每個星期天只能回家為她的父親煮一次飯,她的父親不得不吃七天的剩菜剩飯。許多人認為他們堅持不了,但是生活是如此的不容易。但是為了不讓她的父親感到孤獨,所以她給了老人買了一隻狗。所以,這位老父親就整天陪著這隻狗。

事實上,對他來說整天沒什麼事情可做。老父親對阿姨的做法其實也很滿意,很理解。他覺得他的孩子很孝順,他對有狗陪伴感到很滿足。

相關焦點

  • 14歲女孩不堪父親打罵出走 父親寫道歉信求出走女兒回家
    後來父親唐師傅接到一理髮店老闆電話,得知女兒下落跟蹤尋找,終於天黑前在路口遇上她。然而就在回家的路上,父親的一頓狠抽,將倩倩準備邁進家門的前腳又縮了回去,並且再次離家出走,再也沒有消息。而這次是倩倩第二次離家出走,第一次是在一周前。當時,她通過手機QQ聯繫上家門口一網友,相約一起坐火車離開合肥。好在這位網友及時通知了倩倩家長,最後由班主任舒老師去火車站將倩倩帶回自己家中。
  • 李左|父親的左傳
    作者父親、母親父親年輕,創業太過認真,總是用苛刻的要求命令我媽和另一個阿姨工人這樣做或那樣做,一房子玻璃瓶,上下三層的木頭架,一株株奇異的白蘑菇。它們長勢不錯,卻很少有人問津。時間不長,便都從我家消失了,原因是當時的人還不怎麼習慣吃蘑菇。我們只留下了吃蘑菇的美好印象。媽媽細心地把蘑菇切成小方塊,炒了拌麵吃。
  • 父親節,送給父親最好的禮物,就是回家看看
    前不久,老公給我看了網上一段父親在女兒婚禮上講話的視頻,我看了很感動。算一算過年在家待了不足一個星期,就沒再回去看過老爸,喂!老爸,你等會兒我們馬上就到我回來了。爸我回來了。這大概是父親節最好的禮物。兒時與父親的記憶如畫一般在腦海深處。你知道嗎?我特別喜歡海,還是因為你。
  • 父親節陪爸爸的心情說說 父親節陪爸爸一起做任何事幽默朋友圈
    父親節,陪爸爸吃個飯,逛個街,喝喝茶,一些生活的小細節,對於父親來說卻是彌足珍貴的,其實家庭幸福應該是最大的幸福,感恩,珍惜擁有。TIPS:無論你的工作多忙,周末不妨常回家看看,陪爸爸喝喝茶聊聊天,已是爸爸最滿足的父親節禮物。下面八寶網的小編為大家分享父親節陪爸爸的心情說說,父親節陪爸爸一起做任何事的幽默說說朋友圈大家一起來看吧。
  • 父親那一畝三分地
    前幾天,父親打來電話,與我閒聊了一陣,最後問我:「你什麼時候能回家看看?順便帶些豌豆角回去嘗嘗,我都摘好了,放冰箱裡保鮮呢。」聽到這裡,我知道,這是父親想我們了。父親一人住在鄉下,與我們相隔50多公裡。現在,女兒剛畢業參加工作,妻子成天忙裡忙外,我也一直要上班,到了周末,一家人就只想在家休息。但是接到父親電話後,我決定,這個星期天去鄉下看望父親。
  • 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假!」結局讓人深思
    >
  • 楊慶木:父愛如天——回憶我敬愛的父親(下)
    記得是8月初的一天,父親怕我在外面出事,就叫我母親與李登喜母親兩人一道到學校把我倆找回家。當晚,他對我很嚴肅的說:「過去你們在學校讀書,家中雖困難但總是要想辦法拿4~5元錢(每月生活費,除助學金外補充的)給你。現在不上課了,我們家負擔重,也拿不出錢來供你吃用,你就回來在家勞動掙點工分,為家裡減輕一點困難吧!」
  • 龍建剛:父親的秋天
    我悄悄把三期雜誌塞進書包回家。第二天一早,文化館就來人到我 家,說是有人看見我偷雜誌,要我交出來。父親問我雜誌放在哪裡,我死活不認。我怕父親來房間搜查,就搶先一步把雜誌丟進了公共廁所。後來,父親寫信到山東大學,郵購三期《文史哲》雜誌還給了文化館。父親說,你喜歡讀書是好事,但偷書是可恥的事。直到今天,我還為此內疚。
  • 民警又不能給父親過生日了,父親還是一如平常的回答:沒事……
    一生勤儉、要強的父親原本過生日是堅決不讓買生日蛋糕的,在他的觀念中100多塊錢買個蛋糕遠沒有買10斤豬肉實在。然而當4歲的小孫女開始堅持過生日要吃生日蛋糕後,父親也終於妥協了:自己再也不是當年掄大錘的好石匠了。
  • 父親節特稿|爸爸,這一次我沒法再帶你回家了
    一次手術,身上兩個地方要動刀。第一次手術後,我們在醫院挨了兩個多月,媽媽負責燒菜,我在醫院日夜值守,所有的陪夜、醫護、跑腿都是自己來。爸爸瘦了30多斤,傷口痛得咽口粥都要用很多力氣,吃不下什麼。眼見著病友們一個個出院,只有爸爸和我,不能回家。
  • 不回家過年的保潔阿姨,11萬送女兒美國遊學
    我比較愛閒聊,忍不住問她:「別的阿姨都回家過年啦,阿姨你什麼時候回去啊。」阿姨說:「我都四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今年也不回去啦。」阿姨給我解釋,「沒辦法啊,我家裡三個女兒,都是我做保潔供出來的。」阿姨家裡有三個女兒,都是大學生,大女兒二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了,現在都已經結了婚,只剩下小女兒還在讀大學,她說不做工不行啊,小女兒還沒畢業呢。
  • 遇見慈祥的父親,教會我不少做人的道理!
    父親那天從早上6點守到第二天7點,除了喝水吃飯,就在稻田裡呆著,生怕別人把水搶過去放,到了早上7點,父親時在太困,看田裡的水也放的差不多了,就準備回家打個盹,誰知剛走10分鐘,還沒躺下,就聽見母親問他:怎麼放了一夜的水,到頭來田裡沒有一點水呢?父親連忙起身往田裡一看,不僅水源被人切斷了,連自己田地裡的水也被人搶走了。
  • 我收到最短的一封信,全文就7個字,是父親寫的!
    我收到的最短的信是父親寫給我的。那是我在省城讀書時,遠在偏僻農村的父親一個月沒見我的信後寄給我的,信中只有7個字,其中還有一個大大的標點符號。信的全文是:「為什麼不寫信?」父母就我這麼一個兒子,況且我從未離開過他們。記得赴省城的前幾天,特別是頭一天晚上,他們千叮嚀萬囑咐,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給他們寫信,並且要堅持做到一個月至少寫一封。
  • 女兒追憶父親楊善洲:心中永遠的參天大樹
    艱苦創業20餘年,使7.2萬畝昔日山禿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綠裝,活立木蓄積量經濟價值超過了3億元,同時極大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2009年4月,82歲的楊善洲將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並且謝絕當地政府的獎勵。   又是一年清明節,這是父親逝世的第五個年頭,每年的清明節以及父親的忌日,我們全家都會邀約到善洲林場祭奠我們的父親。
  • 四十年前,父親在供銷社當主任的日子
    一個人在屋裡實在憋不住了,仗著膽子一溜小跑,怯生生推開副食門市的門,幾個叔叔阿姨正在忙活著,木箱子裡裝著糕點,他們用黃色的包裝紙正包著蛋糕、方酥和江米條,它們是我認識的卻很少吃過的美味,那時我小小的眼睛是掩飾不住眼饞的光的。
  • 一次「有味道的教育」!男孩3天未完成作業 被父親帶回老家挑糞
    「你讓我回去複習嘛,參加期中考試,考差了就回來。」少年說。之後,少年蹲下身子將糞桶放在地上休息,再次帶著哭腔向父親保證自己會好好複習。但父親的話打斷了兒子:「莫向我流眼淚,你那個眼淚現在對我來說沒有用,走」。
  • 【寫父親的作文】我與父親
    小時候,我恨死了父親。  因為每天天不亮,父親就把我從被窩裡拉出來,然後,瞪著銅鈴似的眼睛呵斥我去上學。(「拉」、「瞪」、「呵斥」幾個動詞,寫出了父親的嚴厲。)到學校見了老師,父親總是說:「只要他不聽話,您儘管揍!」(個性化的語言,反映爸爸特殊的性格。)也不骨身邊還有一個窘態萬分的我。放學回家。更慘!
  • 懷念父親曬的鹽的花生
    1.懷念辛苦而又簡單快樂的兒童時光離開家鄉多年,每當吃花生時,我就會想起父親曬的鹽花生,除了這個味道,我在外面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鹽花生。作為80後,從小在農村長大,每當放暑假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哪裡玩,而是回家幫父母割稻子,割完稻子,還要插秧,南方要種二季水稻,那一個月是最辛苦、最累的。種完二季後,家家戶戶就開始挖花生了,在「秋老虎」的照料下,天氣依然炎熱,但是挖花生,卻是我們孩童時代很開心的事情,因為花生挖起來,拍了拍土,就可以直接剝開皮吃了。
  • 母親在深圳痊癒出院,父親在武漢離世
    2月15日,新冠肺炎痊癒患者,67歲的劉阿姨走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住院大樓。逃出生天,她說不知喜還是悲,只想「一吐為快」。2月17日,劉阿姨的女兒小菲向記者講起這大半個月的經歷:母親雖痊癒出院,父親卻孤身一人在武漢離世。
  • 兒童記憶,父親幫我渡過三次鬼門關。
    母親問怎麼回事,父親說,從單位工會主席家借的,還說給主席家幹了半天活,算是奶粉錢。母親也沒有多想,給我衝了奶粉,我吃後,甜甜的睡熟了。一連好幾天父親都是後半夜回來,母親覺得不對勁,後來從鄰居那裡得知父親下班後,到一家工地幫忙,給的是單位工資的兩倍。父親動心了,一幹就到了後半夜,奶粉也不是從單位工會主席家借的,是託人花高價錢買的。